2013-03-25 00:14:20讀.冊.人

臉書營運長桑柏格:讓更多女性坐上桌子的首席

 
臉書營運長桑柏格:讓更多女性坐上桌子的首席
天下雜誌 518期作者:吳怡靜
二月底,雅虎執行長梅爾,下令取消「員工在家工作」的彈性政策。
三月初,臉書營運長桑柏格(Sheryl Sandberg)出版新書《Lean In》,呼籲女性積極參與職場,勇於實現夢想。
 
兩條新聞都引發熱議,尤其是後者。書還沒上市,就傳出正反兩極評價。
四十三歲的桑柏格,哈佛商學院畢業,當過美國前財長桑默斯的幕僚長、麥肯錫公司管理顧問、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後來才進入企業界,先到Google,二○○八年跳槽臉書。
 
這幾年,她積極鼓勵女性,要有攀上職場高峰的企圖心。
為什麼女性領導人這麼少?因為「我們不夠積極,缺乏自信,應該挺身參與卻選擇退縮,」她感嘆,結果,「男人依舊主宰了世界。」
「只有當女性在政府、企業、大學都佔有更高比例,我們才能開始解決『性別平等』這個最根本的問題。」
去年五月,桑柏格回到母校哈佛商學院演講,勉勵男女畢業生,努力實現「由男人管一半的家庭,由女人管一半的機構」目標,「這會是個更好的世界。」
十七年前,我就坐在你們的位子上。一切恍如昨日,但這個世界早已變了個樣。
當年,為了參加哈佛商學院第一個線上課程,我們都得用電話撥接,連上AOL聊天室(你們的爸媽待會兒可以解釋,什麼叫做撥接),而且還時常斷線。當時的技術,很難讓九十個人同時在網路上溝通。過去,只有那些有錢、有名又有權的人,例如名人、政治人物和CEO,才能跟很多人建立聯繫。如今,人人都可以發聲,任何一個有臉書、推特、手機的人都可以。
 
這種轉變,正在顛覆傳統的權力結構,推平舊有的階級地位。力量正在從機構移轉到個人,從強勢移轉到弱勢。而且,改變發生的速度之快,遠遠超過當年坐在這裡的我所能想像——那年,祖克柏才十一歲!(笑聲)
隨著世界愈來愈相連、愈來愈扁平,傳統的職涯路徑也在改變。人們一談到職涯,就會想到階梯,但我認為,這種比喻已經過時。
 
「職涯爬梯說」已落伍
二○○一年,我到矽谷求職,時機點不是很好,碰上了網路泡沫化,小公司倒閉,大公司裁員。
我按照商學院MBA的訓練,做了張試算表(spreadsheet),一邊列出有哪些公司要錄用我,另一邊列出我的條件。其中有個職位,是Google首次要找業務部門總經理,現在聽來不錯,但當時沒有人看好網路公司會賺錢。
於是,我去見了Google執行長施密特,拿出那張試算表跟他說,這個工作完全不符合我要的條件。「別傻了,」他用手壓住那張表,瞪著我說,「趕快搭上太空船吧。一家企業在飛快成長,又對世界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時,員工的職涯也會跟著起飛。現在,有人要在太空船上給妳一個位子,別問位子在哪裡,上船就是了。」
六年半以後,當我離開Google時,我一直謹記著這個建議。雖然有好幾家公司爭取我去當CEO,但我選擇了臉書COO(營運長)的工作。
 
未來,你們要尋找機會、尋找成長、尋找影響力、尋找使命。累積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履歷;評估你能夠做什麼事,而不是公司會給你什麼頭銜。
實實在在去工作,去扛業績、做產品業務、做營運管理。別做太多的規劃,不必期待步步高升。當年的我,如果全照著規劃好的職涯道路去走,根本不會有今天的發展。
 
你們即將進入一個跟我畢業時,很不一樣的商業世界:我的時代,世界才開始用網路連結;你們的時代,世界已經超級連結。我的時代很競爭,你們的時代更加競爭;我的時代變動很快,你們的時代變動更快。
傳統的權力結構正在崩解,所以,領導的方式也必須進化:從「層級制」轉為「責任共享制」,從「指揮控制」轉為「傾聽指導」。
 
未來,你們不能靠顯赫的身分或學歷來領導,而是要靠你的腦袋。
你的力量不會來自你在公司組織圖上的地位,而會來自於建立信任、贏得尊敬。你將會需要才幹、技能、想像力和願景。
 
最重要的是,你會需要真誠溝通的能力——能夠用說話來激勵身邊的人,用傾聽別人來幫助自己不斷學習。
所有人,特別是領導人,都需要說實話、聽實話。職場上要人實話實說很難,因為,不論組織變得再扁平,還是有一定的層級存在。也就是說,你的績效必須由其他人來評斷。
 
說話愈簡單,愈能找出真相。去年,祖克柏開始學中文,為了練習,他每週都找公司的中國裔員工,聊上個把小時。
有一回,一個女員工想用中文告訴他,有關她主管的事。但是她的句子說得太長,祖克柏聽不懂,「講簡單一點。」她再說一遍。「還是聽不懂,請再簡單一點。」
試了又試,最後,女員工情急之下,迸出了一句,「我的經理很壞。」對祖克柏來說,這句話簡單、清楚,又很重要。
 
大部份的人都不習慣挑戰權威,所以,領導人必須鼓勵大家提出質疑。然而,無論你再怎麼要求,想獲得真實的回饋,真的很難。
所以,我就找出一個辦法:我會公開談論自己的缺點,因為這給了別人同意、附和的機會,比要求他們主動跟我說要容易多了。
舉例來說,只要有事情沒搞定,我就會開始焦慮。所以,我平常就告訴大家這個缺點,等於是允許他們在我焦躁的時候,過來提醒我,「雪洛,冷靜一下吧,妳都快把我們逼瘋了!」
問問你們自己,未來要如何領導?你們會使用簡單、清楚的語言溝通嗎?會追求坦誠與真相嗎?當別人實話實說,你要如何回應,是勃然大怒,還是心生感激?
 
我深信,我們也應該把完整的自我,真實呈現在職場上。
我說過,我會在公司大哭,但不是像有些報導說的,「桑柏格哭倒在祖克柏肩上」。我會跟別人討論自己的期望與恐懼,我努力做我自己,把優點和缺點開誠布公,同時也鼓勵別人這麼做。
 
最近,我開始公開談論女性在職場面臨的挑戰。
過去十年,這個問題始終沒有進展。一九九五年從哈佛商學院畢業時,我一直認為,等到我這一代的校友受邀回母校發表演說,職場的性別平等,必然早已實現。
結果,十年來,女性佔C級高管人數的比重,仍只有一五~一六%。「性別」依然是高層領導的一大議題。
 
女性愈成功 愈不受歡迎?
跟男性比起來,女性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對女性來說,「成功」和「受人喜愛」呈現了負相關。意思是說,女性在職場愈成功,就愈不受其他人喜歡。所以,女性亟需跟男性不一樣的輔導和鼓勵。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探討,為什麼渴望躍上最高峰的女性人數,總是比男性少。想要縮短高層領導的性別落差,就必須先縮短專業企圖心的落差。我們不僅需要讓更多女性坐到桌前(sit at the table),積極參與職場,還要像歐巴馬總統最近說的,讓更多女性坐上桌子的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