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3 01:22:32讀.冊.人

何飛鵬專欄:聰明糊塗心

 
何飛鵬專欄:聰明糊塗心
人與人之間,隨時都在互換聰明與糊塗的角色,而形成四種不同的有趣情境:
一、聰明人遇到糊塗人:聰明人會占盡上風,得到各種不同的好處,聰明人自己也滿心歡喜,為自己所獲得的豐富成果志得意滿,甚至還要取笑對手的糊塗。
 
二、糊塗人遇到聰明人:糊塗人會掉進聰明人的陷阱,吃虧上當。但事後糊塗人也會恍然大悟,對自己的痴愚後悔不已,從此以後把這個愚弄自己的聰明人列為拒絕往來戶。
 
三、糊塗人遇到糊塗人:因為雙方都不精明,也較少計較,大家相處和諧,一團和氣。
四、聰明人遇到聰明人:雙方棋逢敵手,都使出渾身解數,互相算計,針鋒相對,爾虞我詐,但往往誰也討不到便宜,都白費了一番心機。
 
這四種狀況,我都遇過,每一種狀況我都體會深刻。第一種狀況,演聰明人的我,會得到一次便宜,得到一次好生意,但會永遠丟掉一個朋友、客戶,也斷絕了雙方的關係,我被對方拒絕往來。第二種狀況,演糊塗人的我,會有一些損失,但我會看透一個人,也會學得更聰明,然後拒絕再與對方往來,這兩種狀況,都是弱肉強食,以關係斷裂結束。
 
第三種狀況,是最美好的情境,大家禮尚往來。有時候我多付出,對方心領神受;有時候對方回報,我也感激在心。雙方有來有往,都變成知書達禮的君子,這是我最期待的關係。
 
第四種狀況是最緊張、最耗心力,最終也最無益、最無趣的情境,因為雙方都得不到好處,但都互相看清對方的醜陋嘴臉,兩人都變成粗鄙的小人,這也是我最痛恨的關係。
 
因為我期待禮尚往來的和諧關係,這種關係需要兩個糊塗人,如果我先發覺對方是糊塗人,我會表現得更糊塗,以回報對方。如果我不知道對方的態度,我則會表現出適當的糊塗,傳達友善的訊息,舒緩對方的緊張,看看會不會得到美好的回應。
 
因為我不喜歡徒勞無功的緊張關係,因此絕不能率先啟動過度精明的算計,也免得激發對方也露出醜陋的心思。只有在對方心思複雜,步步進逼時,我才不得不啟動精明的防禦。我也不歡關係斷裂,所以我也避免成為過度聰明的人及過度糊塗的人。雖然人與人相處,難免有得有失,但得失之間,只要不要太超過,不要變成全輸,或全贏,有人些微得利,有人些微損失,這都是人與人相處的常態,雙方也不會因而從此拒絕往來,勢如水火。
 
這種有輸贏,又不斷裂關係的狀態,雙方都需要再聰明中有糊塗,在算計中有退讓,不把力使盡,不把利占絕,這需要雙方都有一顆"聰明糊塗心"。五十歲之前,我追逐聰明;五十歲之後,我嘗試學習糊塗。為了確保聰明糊塗心,我寫下聰明糊塗的打油詩:
我聰明,你糊塗,得了便宜還賣乖。
我糊塗,你聰明,受騙上當不往來。
我糊塗,你糊塗,一團和氣不計較。
我聰明,你聰明,看看誰是真聰明。
人人都是聰明人,只有笨但耍聰明。
聰明糊塗藏心中,人生快樂走一回。
 
 
何飛鵬專欄:有用你就拿去吧!
家父曾經是個成功的商人,小時候雖然家道已經中落,但家中還有許多珍稀物品,足以見證當年父親的風光。
各種紙鈔、硬幣、龍銀,整個抽屜都是,大陸四大銀行(中、中、交、農)的各種面額紙鈔,從百元到百萬元,讓我從小就見識什麼叫通貨膨脹,數不清的硬幣、龍銀,更是我小時候的玩具,我從不知道這些東西有多珍貴。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東西是一塊拳頭大小的犀牛角,媽媽說這是真犀牛角,用途是生病時退燒用的。還有一個極堅硬的專用陶缽,使用時,在陶缽中加點開水,用犀牛角沾水研磨,直到清水磨成乳白色的犀牛角汁液,給病人口服,退燒有奇效。
 
這些珍稀物品,等到我長大,就不知所終。原來媽媽好客又愛現,親友來,難免要見識一下,許多人不免愛不釋手,這時媽媽總是說:「喜歡你就拿去吧!」有些人客氣推辭,但更多人順水推舟就拿了,再多的物品,也會送完,所以這些東西,現在僅存在我的記憶中。
 
而那塊犀牛角,由於是救人的藥品,很少停留在家中,都在村中的鄰居間流傳,誰家有病人,就借去,從東家到西家,到我長大,只剩下不能再用的肥皂大小。
 
有時我們會說媽媽:怎麼把好東西就送人了。媽媽說:這些我們也用不著,人家喜歡就給他們吧!還不免要教訓我們一頓:做人有量才有福,不要太小心眼、太計較。
 
「有量有福」,我永遠記住這句話,而「喜歡就拿去吧!」則被我改成「有用就拿去吧!」也成為我的口頭禪。我身邊少有珍稀物品,但卻不乏用不到的零星資源,有些是因為量少,所以用不著;有些則可能是我工作的副產品,不明確對價;有些則是非核心資源,用到的機會不大。其中最多的則是我的經驗、方法及我個人的力量,常有人要我幫個忙,這時刻,我總是「有用你就拿去用吧!」「朋友從今天開始交起」,所以我來者不拒,經常傾力協助。只要別人有益,成功不必在我,「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物惡其荒棄無用,轉送交友,廣結善緣,不需要錙銖必較、現金交易。
 
水餃娃娃(Dumpling Kid) 2012-12-14 14:22:44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

很多人都想當聰明人

但其實聰明人有時也沒比較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