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1 00:43:13讀.冊.人

芒種閱讀:墨武《歃血一.霓裳曲》

 
芒種閱讀:墨武《歃血一.霓裳曲》
 
書名:《歃血一.霓裳曲》
 
作者:墨武
新歷史小說領軍人物,「墨門」門主,曾出版《極品馬賊》等新歷史小說,其作品佈局宏大,懸念迭起,人物鮮活,語言風趣,一掃傳統歷史小說過於沉重的弊病,突破了傳統武俠小說題材的局限,融入了金庸的故事、古龍的情懷、黃易的創意、溫瑞安的討巧、二月河的厚重,開創了融歷史、武俠、玄幻於一體的新歷史小說的新局面。
 
封面書法題字:周良敦
台灣國寶級名書法家,31歲拜書法大師-陳其銓老師門下學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結合書法與繪畫,創作多幅令人嘆為觀止的大作,先後完成1萬7177字的地藏王菩薩圖,2萬8080字的觀音法像圖,以及6萬9284字釋迦牟尼圖,民國84年獲台北故宮收藏1萬6011字的孔子聖像圖也是出自他筆下。並完成全球首創的1萬7001字的耶穌人像書法畫像,應韓國東光教會邀請到首爾展出。
 
除了開辦書法教室傳承筆墨藝術之外,他更熱心參與社會服務,到台中監獄教授書法,藉由潛移默化方式改變受刑人的個性,一邊教授書法,一邊導正觀念。
 
內容介紹:
《歃血一.霓裳曲》
最熱血的犧牲、最繾綣的深情、最撲朔迷離的探尋
看名將狄青橫空出世,造就一段歷史上的鐵血傳奇……
從士兵到元帥,從布衣到宰相,從農家少年到與帝王歃血為盟,北宋涅面將軍演繹恢弘史詩傳奇!
 
北宋年間,邊塞風雲突起,金戈鐵馬中,大宋江山風雨飄搖。
牡丹花開時節,他巧遇柔情女子,一段青澀的初戀,帶來場奪人心魄的巨變。帝陵、讖語、宮影、權勢、柔情……
 
神秘飄渺的香巴拉冰山一角,貫穿在情愛交織的糾葛之中。
五龍顯現之際,吐蕃、大夏……乃至契丹、大理相繼捲入,心智交鋒。勾心鬥角,計謀紛呈,只為尋五龍之秘,破解香巴拉之夢。
 
八部天龍,藏北密宗,定鼎的五色羽箭,唯有橫刀能與爭鋒!
他肩負義兄厚意,懷平定天下之心,兼與帝王歃血之盟,更為了純真摯愛,生死一諾,鏖兵疆場之際,亦是不可避免地捲入了五龍的求索紛爭……
 
目錄:
第一章 拼命
第二章 天王
第三章 苦戰
第四章 兄弟
第五章 驚豔
第六章 五龍
第七章 妙歌
第八章 官司
第九章 太后
第十章 寧鳴
第十一章 暗流
第十二章 搏殺
第十三章 圈套
第十四章 羽裳
第十五章 巧遇
第十六章 天子
第十七章 相憐
第十八章 柔情
第十九章 運數
第二十章 刺殺
第二十一章 追命
 
書摘:第七章 妙歌
前情提要:
狄青與聖公子為了一睹張妙歌風采,不惜欺騙竹歌樓的鴇母鳳疏影,假扮成三位官人前來竹歌樓抓賊辦案。半信半疑的鳳疏影會因此而被蒙騙,讓他們進入張妙歌的處所嗎?
 
狄青見她猶豫,淡淡道:「當然你不同意也沒有辦法,我們奉公命查案,說不得只能打上去了。」
鳳疏影忙陪笑道:「官人,妾身並非不肯,可希望幾位官爺上去後,千萬莫要傷了我們妙歌哇……那樣的話,妾身真的無能承受。」
狄青道:「那是自然,你以為我們是浪得虛名的嗎?這位武經堂的閻難敵大人,你別看他白白淨淨的樣子,可一身火器放出來,雷公都比不上。」
 
鳳疏影心中一寒,暗想那還不把我這竹歌樓拆了?可事到如今,權衡輕重,也只能放狄青三人上去。婦人悄悄召了個丫環過來,低聲吩咐了幾句。那丫環招呼道:「幾位官人,這邊請。」
狄青見已得計,起身對尚聖二人拱手道:「聖公子,閻大人,敵人狡詐,都留神些。請。」
尚聖憋著一肚子笑,學著狄青的樣子拱手,「葉二捕頭,請。」
狄青一怔,轉瞬省悟過來,暗想自己方才說是葉知秋的弟弟,所以尚聖才稱呼他為葉二捕頭,心中好笑。故作捕頭狀,大搖大擺地跟著丫環走去。
 
旁邊那兩個商人見狄青和鳳疏影低聲嘀咕幾句,竟然就被帶往張妙歌的聽竹小院方向行去,下巴驚得差點砸在腳面上,忍不住要鼓噪。
 
狄青將煩心事交給鳳疏影去處理,跟隨丫環過了方流亭、賞幽臺,到了聽竹小院前。那丫環道:「三位公子稍等,我先去稟告一聲。」說罷不等回覆,已入了聽竹小院。
狄青閒著無事,見那白胖子臭著一張臉,問道:「還不知道這位先生貴姓呢?」
白胖子冷冷道:「姓閻,閻王的閻。」他一直都在沉默,顯然對狄青的處事方法並不認同。
狄青倒是一怔,沒想到自己隨口給這人起個名姓,居然中了。見那人好像被天下人虧欠的臉,心中也是不悅。
這時候丫環從聽竹小院走出來,招呼道:「三位貴客請了。」她前頭帶路,聖公子緊緊跟隨,狄青卻有些意興闌珊道:「聖公子,我還有他事,就不進去了。」
尚聖聞言一把抓住狄青,急道:「那怎麼行,我們三個來抓大盜,怎麼能少得了你這個高手?你……一定要跟著。」他口氣中很有懇求的意味,狄青心中一軟,終於還是向前走去。
 
這聽竹小院別具韻味,以幽、清、雅、淡為主。尚聖一路行來,讚不絕口。這時只聽錚錚錚數聲琴響,曲調高亢,如入雲霄,竟給這小院添了些激昂之氣。那調兒穿雲破霧後,曲曲折折,漸變幽細,如花間鶯語,又似幽泉暗咽,美妙非常。
 
尚聖聽得呆了,讚歎道:「此曲極妙,我很喜歡。」狄青暗想,看你也算個有錢的主兒,怎麼好像成天都在牢籠中住著,這也好,那也不錯,這個也喜歡,那個也喜歡?
 
三人上了閣樓,琴聲已止,餘韻不絕。丫環輕輕推門進去,指著一旁空處的三個椅子,低聲道:「三位請坐。」說完領三人到椅子前,奉上三杯清茶。
 
閣樓裡坐滿了十人,每人面前都只有一杯清茶,但看來卻都彷彿有吃著山珍海味般的愜意。靠窗櫺處坐著個女子,聽到門響,輕抬螓首,向這面望了一眼。尚聖一見,本已坐下,又是霍然而起,盯著那女子眼珠子都不轉一下。本來尚聖欣賞旁人,都說我很喜歡,可這刻嘴唇蠕動兩下,竟半個字也發不出來。
 
那女子眼睛不算太大,嘴巴也不算很小,粉抹得也不是很厚。若是單論五官,那女子算不上極美,但她只是淡淡地那麼一瞥,就如清風扶柳,明月窺人,風情萬種,楚楚動人。
 
她最動人的地方,就在風情。
旁人看到這女子的眼神,好像融入了綠水,看到這女子的媚態,就如沐浴著春風。尚聖並非沒有見過女子,相反他見過的女子可說是極多極美,但和這女子一比,尚聖只能評價他身邊的那些女子,個個都是木頭!
這女子自然就是張妙歌!
 
張妙歌一雙妙目掃過尚聖的時候,微帶些訝然,看到白胖中年人的時候,蹙了下眉頭,見到狄青的時候,突然輕笑了聲。
眾人皆驚,順著張妙歌的目光望過去,不解張妙歌因何發笑。
張妙歌不用輕展歌喉,她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是無聲而又動人的歌聲,尚聖當初花了二十兩銀子買了兩個號簽,還覺得有些不值,可這時候突然感到,能見張妙歌一眼,就算花二百兩銀子也值。
 
狄青卻不如尚聖那般失魂落魄。實際上,在閣樓裡頭,對張妙歌沒有失魂落魄的就只有兩人,一個是那白胖中年人,另外一個就是狄青。
 
白胖中年人因為自身原因,所以對再美貌的女子,也沒有什麼感覺。狄青卻只覺得張妙歌有些可憐,他甚至覺得,自己和尚聖、張妙歌都屬於深陷牢籠、不能自拔的人。
 
因此狄青見張妙歌含笑望來,也回以一笑,走上前去,將那束眼兒媚放在張妙歌的桌案前,說道:「送給你了。」
 
張妙歌微有訝然,妙目盯在狄青的臉上,看了良久,這才輕聲道:「多謝你啦。」她聲音也如清風曉月,自帶風骨。她拿起桌案上的那束眼兒媚,輕輕嗅了下,又啟朱唇稱讚道:「好花!簡直可以和柳七的詞相媲美。」
眾人皆驚,神色各異,有幾人臉上已露出不平之意。尚聖聽到柳七兩字的時候,卻是皺了下眉頭。
 
少有人不知道柳七,有井水處,即有柳七詞!柳七不是達官,亦尚未及第,眼下落魄京城,是個窮困書生。但他的名氣,甚至已超過了當朝的皇帝。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只憑此一句,柳七就已成為天底下無數癡男怨女的知己,亦是無數閨中少女、侯門深婦仰慕的對象。京城青樓中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在無數歌伎眼中,柳七簡直比皇帝都要威風。
 
有人慕、有人恨、有人識、有人鄙。天下人對柳七的評論多多,不一而足,但無人能否認,柳七的名氣之大,世間少有。張妙歌若是稱讚柳七也就罷了,在座眾人若論多金,每個都要多於柳七,但是若論文采,那是項背難企。可張妙歌竟然說一個賊禁軍獻的花兒,可以和柳七的詞相媲美?
 
無人能服!
狄青也聽過柳七的名字,不過他和柳七道不同。柳七的詞寫盡了男歡女愛、纏綿悱惻、羈旅離情和暮宴朝歡,但惟獨寫不出狄青所嚮往的慷慨俠烈之氣。因此狄青雖知柳七大名,卻沒有知己的感覺。他給張妙歌送花,純粹是因為他從張妙歌的眼中看出風情之後的落寞,那種落寞讓他心有戚戚。
 
延伸閱讀: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北宋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陽)人。面有刺字,善騎射。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累累戰功。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係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同年,廣西儂智高起兵自稱大南國仁惠皇帝,時剛任3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上表討伐,被任命為宣徽南院使,皇佑五年正月甲辰(1053年1月25日),抵達賓州(今廣西賓陽縣)前,斬殺作戰不利的廣西鈐轄陳曙及其佐吏以下三十一人,「兵將股慄,咸思用命」。在上元之夜兵分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崑崙關,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是役宋軍「追奔十五里,斬首二千二百餘級,生擒五百餘人,屍甲如山,積於道路,偽署將相死者五十七人。」賊兵黃師宓、儂建侯、儂志忠均戰歿於陣。皇佑五年正月己未(1053年2月9日)黎明,狄青大軍進入邕州,建 「京觀」以紀其事。捷報傳來,宋仁宗迫不及待地對宰相說:「速議賞,緩則不足以勸矣!」遂升任為樞密使
 
罷官
由於宋朝重文輕武,在升任為樞密使後,隨著狄青因軍功而升為朝廷的最高武官,朝廷對他的猜忌、疑慮也在逐步加深,有人稱看見狄家的狗長出角來,又有人稱狄青曾在相國寺內身穿黃襖。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僅作了4年樞密使的狄青終於被罷官,出知陳州,最後在「驚疑終日」中鬱郁而死,年僅49歲,武襄
 
四大小說之一《水滸傳》提及包拯是文曲星轉世,他與武曲星狄青一文一武開創了北宋的全盛時期。
 
有關宋仁宗趙禎是赤腳大仙轉世。
最先記載在宋朝王明清,「揮塵錄」的「揮塵後錄」,揮塵後錄這樣記載:宋真宗在位時,李辰妃還是一般的宮女,有一天,章獻劉皇后要洗手,叫李辰妃捧水上前,這時真宗剛好在旁邊,看見她那雪白般的一雙手,暗記在心,事後把她召來。那辰妃也真是靈巧過人,便乘機回奏:「昨晚妾夢見一位仙人,」昨晚妾夢見一位仙人,赤著雙腳,從天而下,說是要做陛下的兒子。也不知她真的做了這個夢,還是有意撒謊,真宗十分高興說:「朕就為妳圓這夢吧。」當晚召幸了她,居然懷孕,第二年誕生皇子。這便是後來的仁宗趙禎。
 
仁宗在孩童時,不喜歡穿鞋子和襪子,誰給他穿上他便馬上用掉,總是赤了雙腳在宮殿裏跑來跑去,因此宮裏人都管他叫「赤腳大仙」。一般小孩子不愛穿鞋襪,不足為奇,不過這個真命天子。特別性情固執,勸也勸不來,只好任由他赤腳。這個故事就這樣流傳下去,到了清朝褚人穫 (壁弧集),有更詳細記載說:宋真宗因為登位後未有兒子,心中焦急,常在皇官中向天禱告,求賜一子。此舉終於驚動玉皇大帝。玉帝要賜真宗一個優秀的兒子,便召眾仙前來,開會,問哪位仙家願下凡去投胎。當時眾仙都默默無語,只有赤腳大仙微微一笑。這一笑便惹來了麻煩,玉帝說他微笑,表示同意下凡投胎,就派他下凡去。所以李辰妃生的就是這個赤腳大仙。
 
書上還說這位赤腳大仙出生時,啼哭不止,宮中的醫生和保姆全都沒有辦法。
真宗不得已只好叫人張貼榜文,徵求能為太子止哭的能人,終於有個仙人化身為修道的人,揭榜應徵。此人進入宮後,用手輕輕拍太子,低聲向他說:「不要哭,不要哭,你當初若不要笑,就沒事了。」太子聽了,便記起天上之事,登時不再啼哭。因他是赤腳大仙下凡,所以討厭鞋襪的流傳,傳遍整個宮中。
此書還說,仁宗誕生之時,在李辰妃的床下忽然長出了四十二片靈芝。靈芝是仙草,又是宋真宗認為祥瑞之物。這四十二片就預示看仁宗做足四十二午的太平皇帝。道士勸止宋仁宗啼哭的事,清代呂熊的 (女仙外史),又添了一些枝葉。此書第一回說:「仙人告訴太子說不要哭,不要哭,你當初不要笑,就沒事之外,又說:「文有文曲星包拯,武有武曲星狄青,將來會輔佐你,不要哭,不要哭,太子就不啼哭。」
 
子女
長子:狄諮為官門閣使
次子:狄詠為官門閣使,屢立戰功
《宋史‧狄青傳》並未提及狄青的婚姻,王珪《狄武襄公青神道碑》則記載:「公娶魏氏,封定國夫人。」可知狄青之妻姓魏。娶番邦公主為妻的故事,出自清代小說《五虎征西》。
子樵 2012-06-11 19:46:14

所以,我們認識歷史
逤以,我們偏愛傳說
英雄如此
愛情亦復如此

好友說得好! 讀冊人果然博學多聞,見解不凡!

子樵 2012-06-11 08:45:27

對於狄青的認識,只從電視劇裡得知有此人!謝謝好友分享!使小弟對這響噹噹的歷史人物,有更多的認識!

版主回應
子樵您好

英雄人物與愛情
一直是戲劇演出的偏愛主題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從不同形式的演出中認識歷史人物與愛情
然而史家筆下的英雄
一如真實人生的愛情
不如野史或是說書者口中那般豐富與傳奇
所以我們認識歷史
所以我們偏愛傳說
英雄如此
愛情亦復如此
2012-06-11 16: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