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閱讀:當代建築的靈光
前言 拒絕或接受?
這一切從何開始? 12
一定得是奇觀,或充滿紀念性? 14
到底是藝術、技術,或材料? 18
建築師=品牌? 22
建築師=男性專屬? 24
提升國際形象的捷徑? 26
競圖的法則:一個法國範例 30
占據空間的藝術家 36
大銀幕上的建築 38
變身電影主角的建築師 40
豪華精品的展示櫃 42
永遠現代 48
後現代主義 52
高科技 56
極簡主義 60
新巴洛克 64
解構主義 68
綠建築 72
主題變奏曲 76
雞生蛋?蛋生雞? 78
集合住宅 82
劃時代的個人住宅計畫 90
博物館 101
多媒體圖書館 104
音樂中心 106
基金會大巡禮 112
體育館 116
公共空間新勢力 122
精品旅店的誕生 130
宗教感的人間天堂 134
烏托邦:秩序或失序? 140
當代烏托邦 142
實境版烏托邦? 144
未來會怎樣? 148
巴別塔的詛咒 154
世貿雙塔,誰的塔? 156
神聖:柯比意 165
絕技:羅伯.卡默洛、尚.德.馬伊伯納.哲福斯 166
弔詭:法蘭克.洛伊.萊特 167
不對稱:漢斯.夏隆 168
傾斜:克勞德.巴宏、保羅.維希留 169
色彩:路易斯.巴拉岡 170
抒情:約恩.烏戎 171
偉業:羅傑.塔利伯特 172
輕盈:佛雷.奧托 173
寂靜:路康 174
異端:SITE 175
阿爾瓦.阿爾托 178
維多.阿孔契 180
威廉.艾索普 182
安藤忠雄 184
(土反)茂 186
派崔克.布襄 188
藍天組 190
諾曼.佛斯特 192
馬西米里亞諾.福克薩斯 194
未來系統 196
法蘭克.蓋瑞 198
札哈.哈蒂 200
赫佐格與德默隆 202
伊東豐雄 204
雷姆.庫哈斯 206
丹尼爾.李伯斯金 208
格蘭.穆卡特 210
MVRDV 212
奧斯卡.尼邁耶 214
尚.努維 216
多明尼克.佩侯 218
倫佐.皮亞諾 220
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 222
魯狄.李西歐提 224
理察.羅傑斯 226
R&SIE 228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 230
喬塞普.路易.塞特 232
伯納.初米 234
山崎實 236
建築關鍵詞 240
建築關鍵詞 246
三大建築獎得獎名單 248
去哪裡看建築? 250
人名索引 252
圖片版權 254
建築師就像詩人,這位創造者將以成熟待摘的新價值,去面對失去活力的老價值。
如果要為這些發展釘上一個確切日期,那麼毫無疑問,一切都從1970年代開始。前五年警報器響得又密又急,後五年像滾雪球,接著就以各種模樣結晶成形。不過,在我分析它的百款面貌之前,應該先來上一下歷史課。
建築演化小史
在基督曆法開始前的四個半世紀,希臘人阿納克薩哥拉斯(Anaxagoras of Clazomenae)正在苦思「化圓為方」這個大問題,並得出當時還沒人知道的一項真理,那就是:「沒有消失,沒有創造,一切只是變化。」好多個世紀後,化學家安端‧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又把這句話重講了一遍,結果大家都以為這句話是他說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建築界就和其他創意領域一樣,發明、想像和進步,都是在連綿不絕的無縫整體中流變出另一種面貌,而不是在革命的背景裡突然成形,或是在古今纏鬥的戰場上決定生死。歷史學家德尼斯‧ 巴斯德豐(De n i s e Basdevant)說得好:「建築師就像詩人,這位創造者將以成熟待摘的新價值,去面對失去活力的老價值。」
我們也會回想起蘭佩杜薩(Giuseppe Tomasi Lampedusa)1筆下的薩里納親王(Pr ince Salina),這位小說《豹》(The Leopard)的主角喃喃說著:「一切都得改變,才能讓一切維持不變。」這兩段引文都是要強調, 「決裂」(reptures)這類字眼我們實在說太多了,反而應該多談談藝術和思想路途上,那些在時間和空間中依次展開的階段和界標。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承認那些劃時代的里程碑。
新建築的預兆
「現代」建築就是這樣在1920–30年代逐漸發展擴張,沒想到卻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硬生生打斷。戰爭剛結束那段時期,人們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重建而非建築之上,於是所有的新材料、新技法、預構組件和模型理論,全都被拿來加速急就章地恢復原貌,有時甚至是完全未經思考。
然後,突然間,就在1960年代正中點,情況有了明顯改善。當時西方正處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擴張浪尖,經濟逐漸站穩腳跟,樂觀主義不再受人訕笑,地平線閃耀光芒,空氣中再次瀰漫實驗精神。
時代演進的最初預兆,包括一些無中生有的城市,例如柯比意(Le Corbusier)在印度打造的香地葛(Chandigarh),以及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和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攜手規劃的巴西利亞(Brasilia)。看到這些引發爭議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無可避免地交織著說教與技術、表現與素材、藝術與功能,大多數西方國家並不感到驚訝。
1972年,佛雷‧奧托(Frei Otto)在慕尼黑完成一座奧運體育館,以人造纖維為素材的張拉索膜結構,成為舉世羨妒的對象。同一時間,羅傑‧塔利伯特(Roger Taillibert)正在巴黎興建王子公園體育場(Parc des Princes Stadium),這當然是一項科技力作,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件形式傑作。隔年,1973年,美國建築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讓雙子星世貿大樓從曼哈頓尖端朝天空發射,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戎(Jørn Utzon)則是用令人稱奇的歌劇院為雪梨港的海面鍍上金光。在這兩座建築裡,經濟實力和文化氣勢這兩個影響深遠的象徵符號,全都得到具體展現。
1974年,美國建築師路康(Louis Kahn)在孟加拉首都達卡(Dacca),以輝煌宏偉、教人敬畏的國會大廈,為政治力量樹立最素樸純正的化身。同一年,巴黎新機場在遼闊的華西(Roissyen-France)平原上建造,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用精湛巧妙的構圖奮力解決日益嚴重的旅客流量問題。
1970年代末,法國打破它給人的保守印象,在巴黎提供兩件特別成功的當代建築範例:一件華麗又引人注目,一件低調但同樣眾所周知。
1977年2月1日,龐畢度中心正式向民眾打開大門。由義大利人倫佐‧ 皮亞諾( Renzo Pi ano) 和英國佬理察‧ 羅傑斯(Richard Rogers)設計的這棟建築,成了未來文化展館的象徵,並為所謂的高科技風格揮出了第一棒。兩年後,在巴黎第十三區,法國建築師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的高形街公共住宅(Les Hautes Formes)落成,他在這裡實踐了他的「開放式街坊」(îlot ouvert)理論。雖然知道這個案子的巴黎人不多,但成群結隊前來朝聖的世界各地建築師,倒是不絕於途。
Did you say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占據空間的藝術家
「但我想要的不只是物件,我想要的是,把我和物件包圍起來,讓我們在其中生活的整體空間。」
建築師 vs. 藝術家
打從無法記憶的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一直把建築視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而建築師最主要的身分當然也是藝術家。也就是說,近年來,建築師與藝術家之間的關聯愈來愈緊密,這並不是什麼創新之舉,只不過是把兩者之間中斷了幾十年的關係,重新恢復罷了。
要證明這點,我們無須回到宇宙洪荒之初,只要留意一下,布魯內勒斯基(Brunelleschi)變成建築師前, 曾是一名畫家和金匠, 布拉曼特(Bramante)當過畫家和雕刻家,帕拉底歐和曼薩特(Mans art) 是從雕刻家轉行, 杜塞梭(Jacque I Androuet du Cerceau)則是雕版師出身。
千百年來,建築和藝術始終息息相關:從埃及的阿布辛貝神廟到羅馬的法內斯宮(Palazzo Farnese),從建於十三世紀、可以在側邊禮拜堂看到幾何抽象藝術的阿勒比(Albi)大教堂到羅馬的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都可輕易看出這點。美國觀念藝術家羅伯‧莫里斯(Robert Morris)曾說:「但我想要的不只是物件,我想要的是,把我和物件包圍起來、讓我們在其中生活的整體空間。」這句話對建築師和藝術家同樣適用。
不同領域的火花
由不同氣質和風格擦撞出來的火花,顯然最能造就出璀璨的交會。有時,這樣的擦撞經過轉化之後,會漸漸形變成一種複雜、恆定的緊扣設計,就像赫佐格和德默隆二人組與藝術家雷米‧左格(Rémy Zaugg)之間的長期合作,後者是這個團隊的正式成員。或是像尚‧努維與燈光藝術家楊‧凱薩利(Yann Kersalé)的關係,後者經常是努維的專案合作夥伴,對巴塞隆納阿格巴塔(Torre Agbar)的影響尤其顯著。
說到這點,燈光當然是最能讓藝術與建築之間的連結變得意味深長的一大要素。介入這塊建築領域的藝術家,我腦海中馬上會浮現的名字包括:美國的丹‧佛雷文(Dan Flavin)和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丹麥的歐拉佛‧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以及法國的方斯華‧莫黑雷(François Morellet)。而其中最能刺激腦力、讓人興奮的實驗,莫過於藝術家接管整個建築,把它轉變成截然不同的東西,藉由重組、顛覆,將它帶入另一個次元。
然而,介入和融為一體是不一樣的,兩者的差別非常明確。1971年,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受邀參加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一項聯展,但因為作品性質太過激進,在美國藝術家佛雷文和唐納‧賈德(Donald Judd)的帶頭抗議下,遭到移除。三十四年後,也就是2005年,布罕再次受到古根漢邀請,但這回是舉辦個展,算是某種榮耀嘉許。布罕這次介入的對象,是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這棟宏偉傑作,他用他的招牌條紋凸顯出這棟建築的螺旋斜坡道,然後在它的著名天窗上塗覆彩色凝膠,讓整個空間流瀉著粉紅光芒。
《轉角》(Around the Corner)是布罕這次介入的核心作品,刻意與萊特建築的有機曲線唱反調。布罕找了專門興建摩天大樓的工人,在博物館正中央豎立一座超過三十公尺的直角鷹架,並在四面裝上巨大的鏡子。既然建築和藝術是由各自獨立的創造者所做的自發性表達,那麼自然會產生諸如鏡中鏡、視覺模稜、深度暈眩、喪失現實感、加強語氣、對話和衝撞等各種情況,好讓兩者相互強化,彼此共鳴,但無須費力去凸顯或減損各自的意義與特質。
大銀幕上的建築
佛利茲‧朗的電影《大都會》的影響力分析不完,還擴及連環圖畫、動漫和電玩,而他正是建築系畢業。
紐約建築與《大都會》
單是受到《大都會》(Metropolis)一片啟發的電影就不勝枚舉,從《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到《星際大戰》(Star Wars),從《超人》( Superman) 到《蝙蝠俠》(Batman),從《極光追殺令》(Dark City)到《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從《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到《迷牆》(Pink Floyd The Wall)。
向這位科幻小說與電影大師致敬的導演,更是多如過江之鯽,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理查‧唐納(Richard Donner) 、提姆‧ 波頓(Tim Burton)、亞歷士‧普羅亞斯(Alex Proyas)、吉姆‧薛曼(Jim Sharman)、盧‧貝松(LucBesson)和亞倫‧派克(Alan Parker),這些只是名單上的一小部分。
它的影響力還擴及到連環圖畫、動漫和電玩遊戲。甚至連「建築」也無法逃離,紐約顯然有很大一部分得歸功於《大都會》,而佛利茲‧朗本人,正是建築系畢業的。
不過出現在電影裡的,通常是整座城市而非「建築」。有哪些城市本身就是電影的主角,而不只是扮演背景?我們會想到楚浮(François Turffaut)的巴黎、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cese)的紐約、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他父親是建築師— 的羅馬, 以及羅伯‧ 西奧特麥克(Robert Siodmak)執導的《星期日的約會》(People on Sunday, 1930)、佛利茲‧朗執導的《M》(1931)、羅貝托‧羅塞里尼執導的《德國零年》(Germany Year Zero, 1948)和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等這四部電影鏡頭下的柏林。
或許也有人會加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ni)深情重建的法國艾克斯(Aix-en-Provence),或曼諾‧德‧奧利維哈(Manoel de Oliveira)積極探險的里斯本。還有卡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他是《聖女貞德蒙難記》(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1927)、《憤怒之日》(Day of Wrath,1943)和《葛楚》(Gertrud, 1964)等片的導演,他明確表示,電影和建築是最完美的藝術形式,因為兩者都不「模擬自然,是人類想像力的直接產物」。
電影對當代建築的質疑
城市和建築經常在電影中得到讚美與榮耀,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比方說,高達(Jean-Luc Godard)那部讓人心神不寧的怪片《阿爾發城》(Alphaville, 1965榮獲柏林影展金熊獎)就特寫了一個和門有關的詭異鏡頭,那是在巴黎的法國廣播公司(Maison de la Radio)走廊上拍的,該棟建築是由建築師亨利‧伯納(Henry Bernard)設計興建,1963年啟用。
還有賈克‧大地(Jacquess Tati)在《我的叔叔》(My Uncle, 1958)—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裡那種複雜深奧又尖刻諷刺的看法,在那個外表占盡上風的世界裡,有一棟未來主義的房子—阿貝爾別墅(Villa Arpel),裡面配備了各種精巧的機械裝置但一點也不實用。
大地在1967年的《遊戲時間》(Playtime)中再次對當代城市提出質疑,認為那是一個冰冷、沒有時間感、又不具人性的世界。不過,大地的分析和質疑,再次凸顯出做為創造活動的建築與做為經濟和投機活動中刺激財富成長的建築,兩者之間的鴻溝有多深。就像包浩斯創立者華特‧葛羅培(Walter Gropius)指出的,這是「生命之樹與銷售螺旋」之間的永恆衝突。
《建築師之腹》是一部在表現手法上和卓越建築最接近的電影。
《慾潮》的主角原型來自萊特? 如果你還沒看過金‧維多(King Vidor)1949年拍攝的電影《慾潮》(The Foutainhead),那表示你錯過了電影史上最精采、最抒情的一部佳片。片中描述一名建築師,他的想法太過前進,超過一般凡夫俗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但是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這位電影主角霍華‧ 羅克(Howard Roark),繼續他的探索、他的執著,或他的狂熱。此外,假如你還沒欣賞過賈利‧古柏(Gary Cooper)飾演的這個角色,你可能不會明白,一個演員竟然可以把優雅、堅定、緘默和激昂融入同一個角色當中。《慾潮》這部電影說的是不妥協的故事,以行家的拍攝功力和出神入化的黑白影像自豪,鮮亮的白與嚴苛的黑,以微妙辯證的方式彼此互動,既耀眼,又誘人。
十年前出版的原著同名小說,作者是建築師萊特的密友安‧蘭德(Ayn Rand),主角羅克就是以萊特為「模型」。但是安‧蘭德駁斥這種說法:「真要說羅克和萊特之間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也只局限在最嚴格的建築層面⋯⋯羅克和萊特先生的性格,以及兩人的生平還有最基本的人生哲學,都沒任何雷同之處。」不過大家都認為,萊特這個人和羅克這個角色實在有太多共同點,反倒是在建築上,我們會認為羅克比較像密斯凡德羅的遠親。
以建築師為主角的電影創作
接著登場的, 是理查‧ 弗萊徹(Richard Fleischer)1955年的《紅絲絨鞦韆裡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Red Velvet Swing),把美國建築師斯坦福‧懷特(Stanford White)遭一名妒恨丈夫謀殺的事件,做了浪漫化的改編。然後是佛利茲‧朗的兩部火熱情節劇:《孟加拉虎》(The Tiger of Bengal, 1958)和《印度古墓》(The Indian Tomb, 1959),描述德國建築師哈拉德‧貝爾格(Harald Berger)接受印度大公邀請,為他興建宮殿和陵墓,結果他愛上一名美豔舞女,偏偏大公也看上她,於是展開一連串精采情節。
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的《建築師之腹》(The Bel l y of the Archi tect , 1987),性質迥異。主角是一名美國建築師,他請求前往羅馬, 為艾提安─ 路易‧ 布雷(Étienne-Louis Boullée)籌劃一場展覽,布雷是他最崇拜的革命派建築師。展覽在維克多‧伊曼紐二世紀念堂(Monument to Victor Emmanuel II)裡舉行,這座被羅馬人暱稱為「打字機」的建築,是一件極度揮霍的偽巴洛克傑作。劇情急轉直下,主角不但偏執狂發作,還飽受腹痛折磨。展覽場地和擺在眼前的挑戰把他壓垮,建築師不但精神崩潰,還演變成身心病,只能絕望地看著妻子和一名義大利年輕建築師打情罵俏。
《建築師之腹》針對創作的複雜性,創作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存在,以及創作的神祕和深度,做了形而上的哲學反思,沉鬱陰暗又閃閃發光,是一部在表現手法上和卓越建築最接近的電影。建築師的傳記電影2004年,納森尼爾‧康(Nathaniel Kahn)以《我的建築師》(My Architect)一片,追溯他的父親,也就是美國偉大建築師路康的一生,這又是一件手法完全不同的作品。這部探索路康四種人生(他的作品、他的「正式」家庭,和他另外兩個祕密家庭)的電影,不落俗套,獨特非凡,極為動人。
2005年由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執導的《建築大師蓋瑞速寫》(Sketches of Frank Gehry),感人指數較低,但處處洋溢著建築師和編劇之間的迷人共謀。
修練成精的萊特鬼魂,最近又被召喚了一次。
南西‧霍蘭(Nancy Horan)的小說《愛上萊特》(Loving Frank),一般被視為萊特的正式傳記,作者已經把電影版權交給好萊塢大亨喬‧西佛(Joel Silver),他製作過的轟動大片多到數不完, 像是《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終極警探》(Die Hard)、《駭客任務》(The Matrix),還有不知如何形容的《龍神傳奇》(Dungeons and Dragons)。如果這消息讓你驚訝,下面這點或許能解開你的迷惑:喬‧西佛是萊特的狂熱粉絲,而且還非常幸運地擁有這位美國最偉大建築師所設計的一棟知名住宅。
九大風格關鍵
Did you say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解構主義 │ DECONSTRUCTIVISM
一種對抗,一種否定,一種實驗與挑戰。
時代背景
1968年,在那段社會科學統治一切的時間裡,有一群政治性格比前輩們來得激進的建築系學生,不小心和德希達(Jacque Derrida)巨著《論文字學》(De la Grammatologie, 1967)Les Éditions de Minuit裡的「解構」觀念撞個正著。書中一頁接著一頁,淨是一些間斷、脫位、拆解、分離、失序、脫開等和「解除結構」有關的字眼,換句話說,是某種對建築的否定。既然德希達可以努力解構西方的本體論和形上學,那麼他們或許也可以解構建築;就算在現實中做不到,至少可以在知識上用教育、書寫或論述來實現?
二十年後,1988年,美國建築師菲利普‧強生和馬克‧維格利(Mark Wigley)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為一場名為《解構主義建築展》(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舉行揭幕。
五十六年前的1932年,強生也在同一地點籌劃過一場石破天驚的《現代建築展》。《解構主義建築展》共有七位建築師參展:藍天組(Coop Himmelb(l)au)、彼得‧艾斯曼(Peter Eisenman)、法蘭克‧蓋瑞、札哈‧哈蒂、雷姆‧庫哈斯、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以及伯納‧初米。他們全讀過德希達, 還有海德格( H e i d e g g e r ) 、德勒茲(Deleuze)和瓜達里(Guattari),也對阿蘭‧巴迪烏( A l a i n Ba d i o u ) 、賈克‧ 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和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充滿興趣。簡單說,這七位建築師都是理論家、作家和讀者,當時幾乎沒蓋過任何房子。他們設計的建築都是後來的事。
不過,當時的確有些案子可以看出,有一種建築語彙開始正面迎戰當前碰到的一些矛盾、兩難和衝突。這些計畫往往都伴隨著散發濃濃社會科學味的說明文本,不過它們顯然是受到其他學說的影響,尤其是俄國1920年代的構成主義,以及克勞德‧巴宏(Claude Parent)和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打破學術用語所提出的「傾斜功能」(oblique function)理論。
風格
於是我們看到空間敞開大門,歡迎技藝精湛的能人之士大展身手,我們呼吸到新鮮的氣息。當然,一切還在紙上談兵階段,但是這三大因素將在十年後具體落實。假如說,福克薩斯已經在1985年用義大利帕里亞諾體育館(Pal iano gymnasium)的傾斜脫臼立面為解構主義拉開序幕,其他人也將透過各自青睞的破碎牆面、歪斜地板窗戶,以及重心不穩的柱子,把建築搞得令人頭昏眼花、搖搖晃晃、破破碎碎。
一種混血建築—通常歪七扭八,充滿切線或對角線,以及(假裝成)任意拼湊的砌塊。建築師用一個以上的軸線和透視點,拒絕傳統的對稱和直角,並縱容自己用各種結構手段實驗挑簷和懸臂樑。
代表建築
李伯斯金的柏林猶太博物館和曼徹斯特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哈蒂的威爾維特拉消防站、倫敦水上運動中心(Aquatic Center) 以及因斯布魯克(Innsbruck)纜車站;還有藍天組的俄亥俄州阿卡倫美術館(Akron Art Museum)和里昂合流博物館(Musée des Confluences),都是這類極不協調但亂中有序的建築範例。
就在極簡主義和高科技建築明顯受到電影和雕刻主導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信心滿滿地指出,平面線條在解構建築中顯現了它的價值。這些線條經常帶有尖銳、挑釁的味道,強調、凸顯出稜角過多的造形和爆裂的張力。
這些建築是單一、孤寂、「獨身」(bachelor)的個體,不需要貼合無縫地融入都市紋理,因為它們就像每個新紀元以及建築史上的每個轉捩時刻那樣,靠的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融合統整,那只會讓它們逐漸走向平庸,它們靠的是對抗。
索菲‧福路克(Sophie Flouquet)在2004年由Scala出版的《當代建築》(L’Architecture contemporaine)中,引用藍天組的一小段名言,聽起來像是試圖要為它下個定義:「我們的建築不是乖乖牌。它以黑豹穿越叢林之姿,走入都市空間。」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675
上一篇:驚蛰閱讀:《建築的七盞明燈》
下一篇:閱讀建築:《隈研吾》
《當代建築的靈光》
作者吉耶.德布赫(Gilles de Bure)以超乎歷史的角度,帶領我們窺見當代建築創造的奇蹟與奇景。當代建築不只是空間,是一門藝術,一種複雜的技術,一種包裝城市、提升形象的手段,是時尚精品的展示櫃,更是帶給眾人全新體驗的新場域。
書中跨時代檢驗與當代建築有關的歷史、風格、現象、思維、性格、類型、實驗、夢想及建築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分析,引入所有與建築相關的有趣議題,解答你對當代建築人、事、物的所有好奇。附錄更提供建築風格名詞 / 建築關鍵詞 / 三大建築大獎得獎名單 / 去哪裡看建築等豐富資訊,是當前書市,難得一見全面解讀「當代建築力」的精采圖文專書。
「建築」是這樣一種藝術。
將由人類所築起,不論用途為何的建物,處理、佈置、裝飾,讓它們映入人們眼廉時的象貌,可為心靈帶來愉悅、滿足,和力量,並且促進心靈的圓滿。建築是人類繼承祖先的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產之一,透過對建築的研究及觀察,便能了解人類文明的演進及歷史痕跡。
春分養生:
中醫師說,五行裡的春天屬木,對照人體為肝膽系統,肝膽不佳的人,可能眼睛痠澀、易打嗝、便秘、脹氣、睡不好或有灰指甲等症狀。 然而,此時萬物朝氣蓬勃,蓄勢待發,木是生命的象徵,由於肝臟布滿了血管,補血有益肝膽,西醫認為鐵質有益補肝,補充維生素B群、維生素C。
中醫則建議,以四物湯補血,川芎、當歸、白芍和熟地為基本四味,脾胃不佳者,可加紅棗、甘草和黃耆;心臟不好的人,加桂枝、丹參和玉竹;腎功能衰弱者,不妨添枸杞和黑棗;手腳冰冷則可喝八珍湯。 「內經」也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中醫師說,人應與天地相應,此時身體陽氣向外疏發,人在起居飲食、心情也要順應春天自然法則。
這時,可多吃溫陽補氣食物。根據「春夏養陽」原則,像大蔥、大蒜、韭菜、萵苣等,都屬溫陽補氣食物,含較多粗纖維,可調味殺菌、增強脾胃、健腎利尿,尤其初春的新韭嫩肥,怕冷的人可多吃,陽萎者也可常吃,但胃虛有熱或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
這個時節,也可多食甜,少吃酸,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胃之氣。」 基中,大棗味甘入脾,適合春天吃,多吃能補氣養脾,補津液及血虛;另外,山藥也可健脾益氣,適合體弱、久痢泄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小便頻繁的人。
春天當令蔬菜不少,也有食療養生價值。
除了韭菜,菠菜、芥菜、莧菜、扁豆都不錯;而春天天候不穩,體質虛弱的人易罹患感冒,多吃些香菜(芫荽)能發散寒氣,防治感冒。 陽氣不足者,西洋參則能治乏力、神疲、口乾,是春季常用的調補藥材,如覺得太貴,可用黨參、太子參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