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13:18:43讀.冊.人

元宵賞櫻: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元宵賞櫻:「元宵」燈節

元宵節,
亦稱為上元節或燈節,日本稱上元(じょうげん)、小正月(こしょうがつ時間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以示祝賀。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是華人社會的盛大節日之一。
 
廣東佛山,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不會犯愁。 
台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台北燈節、「元宵燈會」之外,還有北台灣台北縣平溪鄉天燈活動。南台灣台南縣鹽水鎮則有著名的「鹽水蜂炮」。在台灣東部的台東市,則有以鞭炮財神的祈福活動:「台東元宵炸寒單爺」。在台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灣話發音)。
 
起源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擁劉恆為主,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又處強盛。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另外,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視為天官大帝誕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地、三官大帝上元節乃天官華誕,故燃燈以慶。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而「三官」指的是,天官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薇大帝(堯德配天)、地官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清元虛大帝(大舜耕地)、水官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大禹治水)。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的誕辰,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禳災、袪邪,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  
   
習俗
吃元宵祭祖: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食,因此,就把它稱為「元宵」。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面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迎花燈:
俗諺謂:「十三點燈起,十五上元宵」,元宵節又稱燈節,燈與丁諧音,因此迎花燈有求子添丁的意義,「過年謠」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燈棚」的記載,可見迎花燈已成為元宵節的最佳表徵。唐以後,花燈不但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也成為深入民間的活動;宋朝是花燈的全盛期,宋代花燈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等製作,華麗精巧可謂空前。傳統花燈以竹、木、藤或麥桿為燈架,以紙、絹或其他布料糊裱而成,造型生動有如各種動物、各式人物甚至戲曲;而近年來塑膠燈及造型單調的圓燈,取代了原本多采多姿多變化的燈市,但可能亦是未來的主流;本省民間將花燈稱為「鼓仔燈」,是因為花燈的形狀,在最初上市的時候,多仿自鑼鼓而得名。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製的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飛機燈…等等,另一類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白蛇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每年全省各地的寺廟,如萬華龍山寺、北投關渡宮、松山慈佑宮..等都會展出各種花鳥人物造型的花燈供遊客觀賞。民國67年,政府更將元宵節訂為「觀光節」,組成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吸引外國觀光客,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元宵燈會」。
 
猜燈謎(起源於宋仁宗):
燈節除了花燈外,最盛行的活動就是猜燈謎。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語文藝術,從春秋時代就有以接近迂迴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於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春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自此以後,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燈謎活動,明清相延成襲,形式多樣,內容更加豐富。
 
迎玄壇爺遊境:
「迎玄壇爺」遊街的習俗,或稱為「炸寒單爺」,又稱「走佛」,是臺灣元宵夜特有的風俗,早期流行於臺灣各地,近期則盛行於花東。相傳玄壇爺為商臣趙公明,又名趙玄壇,掌管消災去禍、保平安、進財寶,俗稱「武財神」。上元夜將其神像安置於竹椅上,縛兩根木棒作轎(稱為椅轎),由四個赤膊壯漢扛抬,鳴鑼遊行,到各商家門口,必燃放爆竹相迎,並將爆竹投向壯漢,大漢不能露出害怕神情,因為有神氣保護。一般稱說玄壇爺怕寒,所以擲爆竹使抬轎者身體發熱然後將熱傳給玄壇爺取暖;不過由於迎玄壇爺就好比是迎財神,因此很受商家的歡迎。另有一種傳說,認為「寒單爺」是一個魚肉鄉民、無惡不做的惡霸,大家對他恨之入骨卻苦無良策對付他。有人設計把他灌醉後,一起點燃鞭炮向他投去,將他炸死。炸寒單爺的活動,相傳日據時期,在台北大稻埕、宜蘭頭城以及花蓮玉里等地都有炸寒單爺的活動,不過日期並不在同一天;光復以後僅有在花蓮玉里、台東、台北野柳、北投地區仍保存著這項習俗。
 
平溪放天燈:(台北縣平溪鄉十分村)
天燈又稱孔明燈,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原用來傳遞訊號,後來漸漸演變成向上天祈福的民俗活動。臺灣元宵節的民俗活動著名的有所謂的「北天燈、南蜂炮」,而號稱為北天燈的則是指台北縣平溪鄉的放天燈活動。放天燈的習俗,據傳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傳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日據時代曾以此作為逃避日軍侵略的訊號,使這項活動別具歷史意義。天燈施放的原理與熱氣球相似,施放時點燃燈腳下的油料,待熱氣充滿紙袋後,天燈即冉冉上升。施放者均以毛筆在白紙燈上書寫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願。
 
鹽水射蜂炮:
「放蜂炮」是台南縣鹽水鎮二百多年來,為春節的尾聲帶起另一個刺激狂熱高潮的特有民俗慶典。鹽水原名月津,清朝雍正年間,曾經是重要的商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美譽,後因河道淤塞,使盛極一時的鹽水港成為歷史名詞。相傳在清光緒年間,鹽水一帶瘟疫肆虐,死傷無數,於是在農曆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聖誕之日,迎出當地武廟中的關公神像繞境驅邪,民眾則在神轎所到之處大燃鞭炮以助神威,如此延續三天至元宵節才歇止,更在元宵節次日,猖獗了二十多年的瘟疫居然奇蹟般的消退了。從此以後,鹽水人為了感恩,便在元宵夜燃放煙火、鞭炮,久而久之,成為當地最負盛名的傳統盛典了。蜂炮又稱「蜂仔炮」,作法是先釘個木架模型(蜂仔炮城),再把一支支的沖天炮排放在模型上並加以固定,每支炮及煙火的引火點都接在同一條引線上,引燃後一支支的沖天炮拖著長長的光尾激射而出,夾雜著噓噓的聲響,如同成群的蜜蜂,這便是蜂炮名稱的由來,而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湧入鹽水鎮,來度過一個緊張又刺激的元宵夜。  
 
 
元宵賞櫻: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隋煬帝《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唐)蘇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崔液《上元夜》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唐)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唐)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唐)李商隱《正月十五聞京師有燈恨不得觀》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宋)辛棄疾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宋)姜白石《耠元宵》
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宋)歐陽修《生查子 元夕 》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元好問《京都元夕》
袨服華粧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明)李夢陽《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粧,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明) 唐寅《元 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唐順之《元夕影永冰燈》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裏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清)丘逢甲《元夕無月》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賞櫻:山櫻花舞,緋寒迎春
 
這花期富麗而短暫,風和雨,甚或一陣不敢用力說出的挽留,一片花雨撲簌簌跌落在地…… 
二月濕冷,低溫盤旋,溫暖天候還在雲之外。聞說山櫻已紅,前往陽明山路上已有燦爛花海,蟄伏遊興忍不住探出頭來,方向盤自重慶北路轉往復興路,山路迴繞,心情跟著調為赴約的狀態。期待一季花開豐富熱情畫筆。因花而起的愉悅點亮心頭,即便寒天亦覺暖熱。
 
冷霧滯停,或隨人車緩緩地移動,將車停靠路邊,往向煙花繚繞的景點。一雙雙明亮眼神絡繹於途,賞花之行似如朝聖,人心慎重且謹慎。一朵花開傳達一分生命氣息,一片花林則蔚成整座城的大事。民眾扶老攜幼,相機前後背行,這樣久的日子,許許多多的滄桑悲情,人和自然屢因苦難相關連,許久未見這般的歡樂場景。
 
地微濕,起起暖熱氣息於口耳間傳遞著花訊──花開幾分,一場雨來,穠麗又消褪了幾分?寂冷的天空,紛鬧著花之饗宴。一顆顆雀躍的心相互感應著,曾幾何時,沿途櫻花已與這樣多人有約定!
 
霧露撥著水袖,引領各方前來的遊客,越往前,隊伍行進得越緩慢,而後臆測與傳言滯留路邊,取代以驚喜及議論紛紛──瞧那花彩自枝椏間吐露,滴滴滲出渾圓的花形,美麗於霧裡穿進穿出,親近的眼底映出一抹抹動人光彩。沐著花影,冥想櫻和土壤的緣分與默契──豔麗種子何時蓄飽能量,復於嚴寒中散放丰采?細微的花苞如何聚集聯手,噗一聲改寫整路色彩。禁錮心靈,焦慮的情緒,一番梳洗後又再舒活。
 
短暫的美須經長時間聚集,瞬間交會又深刻成永恆。眼前花海美得既單純又繁複,整片紅紅滿樹枝,從枝條分岔處到迎空的最前端,花萼托著花瓣,硬將青葉擠出了視線。你說這花紅得過火,教人既歡喜又憂懼,豆點般的花苞燃燒起整片林,這樸素山嶺何來這般濃烈的情景?將鏡頭左右調轉,於花叢中尋找特寫角度,喀嚓一聲,便將滿溢花彩裝進記憶。
 
白宮山莊前圍攏著天然屏風,上天保守的調色盤,就屬這幾筆揮灑得最率性。那一根根悠然向天的粉嫩枝條,每寸都珍貴嬌美。手中的鏡頭似萬花筒,傾與側──花容又有多樣的變化和組合。或許這整片花海,是上天無意間打翻的水彩,夢一般的色澤暫時暈染,雨淋霧洗,漫山燦麗旋將流失,而收進相機的花影將被沖洗出來,復於紙上呈現豐美的姿態。
 
眼眸與畫筆似有靈犀,懂得顏料與水分間的細膩聯繫──擠出顏料蘸上水,心思與眼眸便細膩大膽地調和起來。你說這花不適合細數與近看,適合放開眼,讓整片顏色從眼眸映入心頭。肯定眼前景是美之饗宴,更是繁複的藝術訓練經驗,即便作畫那樣多年,面對年年花開,勾畫點染之際,小心翼翼。天然色彩蘸上畫筆,於紙面塗上一層淡彩,映著天光,斟酌霧氣,瓣瓣彩色堆疊眼前,而後你將心思與畫筆凝聚尖細,於層層色階中點畫出花芯,傳送天地間最幽微的感應。
 
對美的堅持,畫家最明顯,遊行花叢,自花徑穿進畫裡,復從繽紛的畫中款款走出,心領神會色階的凝聚與轉變──循著步道,彎進吳氏宗祠,紅粉花浪於綠林中起湧,花開滿枝,於山間拂弄清麗視野。紅櫻作為襯底,環山視野盡皆亮眼──關渡平原、社子島及北投機場染上層層浪漫意趣。上天巧心,於擁擠的盆地邊緣,勾勒這般精美線條,這頭的熱鬧舒緩那頭喧囂,天與人相會於此花之甬道,都會硝煙消沉路上,一片片嫣紅染翠,似天上相約降臨的彩雲。
 
行走步道,感受花的開闔與呼吸,山中行須得更加地小心。以手指著那看似渾然的花叢,細說其分屬於不同種類──吉野櫻初開時淺粉,越開顏色越淡,遠看似如枝頭堆雪;重瓣緋寒櫻花大而色濃,一整片燎原火紅展現剛烈個性;至於眼前漫山的緋紅,一簇簇單瓣下垂的鐘罩形花朵,便是最常見的山櫻。這花期富麗而短暫,風和雨,甚或一陣不敢用力說出的挽留,一片花雨撲簌簌跌落在地,這邂逅常教人不知所措。
 
行走花徑,感受地心瑰麗的紅寶石融進鬚根,於冷霧往返中揭開春之前奏。一曲美的篇章喚來雨和陽光,冷暖褪去花彩,繽紛亮麗的山徑又將沉寂。滿樹花紅,紛開且落,頓時,燦亮眼前泛起一分淒迷。於花下無語地走著,而後人立於紅豔樹下,快門一閃,沿途櫻紅盡皆笑了起來──眼前的路通向畫裡,一起起櫻花雨於空中旋舞…… 
 
 

緋寒櫻

一般俗稱台灣山櫻花,是全灣最普遍見到的櫻花12-3月,在所有櫻花中花色最濃艷,花形下垂呈吊鐘狀,好像小鈴鐺一樣。山櫻是台灣的原生花種,有一個美麗的別名「緋寒櫻」。「緋寒櫻」意指寒冬開放的豔紅色櫻花。花朵先葉開放,花色緋紅,在所有櫻花中,花色最為濃豔。 隆冬過後,就是山櫻花盛開的季節。每當山櫻盛開,粉嫩的紅色,是翠綠山林裡最搶眼的紅粧。 櫻花原產暖帶至溫帶,株高可達15公尺以上,品種多達數十種,尤其日本栽培最盛,並尊為國花。本省也有原生種,如緋寒櫻、霧社櫻、阿里山櫻。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葉緣有細鋸齒。冬季落葉,春季約1-4月間開花,叢生或撒形花序狀,花色有紅、緋紅、粉紅等色,盛開期花多葉少或全株無葉,滿樹繁花密佈枝椏,清麗而壯觀,令人激賞。為高級之園景樹、行道樹,切花可做插花材料。 全株近平滑,樹皮茶褐色而有光澤,有特殊的橫紋。單葉互生,為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葉緣有線點狀重鋸齒,嫩葉具羽狀托葉。花期為2月上旬至4月上旬,花朵小,花萼鐘形,紫紅色,有著長長的花梗,常3~5簇生於葉腋,下垂,數目甚多,甚為美觀。果實為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先端尖突狀。在各種櫻花中是較能耐高溫的品種,也是台灣分佈最廣的櫻花樹種。在中北部平地、山麓,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以花瓣數的多寡,分單瓣和重瓣(單瓣櫻花=5枚花瓣、半八重櫻花=5~10枚、八重櫻花=10~50枚花瓣、菊瓣櫻花=50枚以上),單瓣緋寒櫻12月就會開花大本營在陽明山、烏來與阿里山,重瓣緋寒櫻又八重櫻或牡丹櫻,花期通常在1~3月。 

 

霧社櫻
是台灣特有種,喜歡溫帶型氣候,分佈在台灣中海拔山區,其中又以南投霧社、武陵與思源埡口南面較多。
花色雪白,每年1~4月開花,4~6朵叢生,數量有越來越少的傾向。
 

 

昭和櫻
昭和櫻又稱為日本山櫻花,粉嫩得像是吹彈可破的粉紅色花瓣,全開時五枚花瓣分得較開,花瓣也較長,落花時一瓣一瓣的掉落,如雪花片片,是近來的熱門園藝品種。
 
 

 

吉野櫻
染井吉野櫻:又稱吉野櫻,單瓣微帶粉紅。原產日本,於20世紀初引進,品種有雪白和粉紅二種花色,花瓣薄如輕絲,相當受一般民眾喜愛。
白色(微帶淡粉紅)的吉野櫻是日本最常見的櫻花品種,因為氣候的關係,在台灣低海拔地區不容易存活,因而只有陽明山和阿里山等少數幾個地方才能見到。吉野櫻的花瓣是單瓣的花形,也是最典型櫻花圖案。 淡水山區及天元宮為北部花卉美麗的近郊。

 

枝垂櫻
枝垂櫻的樹枝像柳樹一樣呈下垂條狀,特別好辨識,從顏色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枝垂櫻、紅枝垂和晴雨枝垂等品種
。花形屬八重櫻花(一般櫻花以花瓣數的多寡,可以區分為單瓣櫻花—5枚花瓣、半八重櫻花-5~10枚花瓣,八重櫻花-10~50枚花瓣,菊瓣櫻花-50枚以上)。  

   

(悄悄話) 2016-02-21 14:07:24
Brsuny 2014-02-12 20:25:54

好美的櫻花。

讓人想起日本詩人小林一茶的俳句:
在盛開的櫻花樹下,沒有人是異鄉客。

Brsuny 2014-02-12 20:23:41

春寒料峭,要注意保暖喔!

預祝元宵節快樂!

元夕‧燈之聯想(附今年燈會照片)
http://mypaper.pchome.com.tw/brsuny/post/1303843201

Happy Lantern Festival! (附今年燈會照片)
http://mypaper.pchome.com.tw/brsuny/post/130384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