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14:06:02讀.冊.人
藏詩卷集:風月有情時,總是相思處
書名:
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
作者:
張曼娟
遇見愛情對許多人來說,只是一場哭了、笑了、莫明所以的經歷,某些人卻能有深刻細微的體會。而她,不僅經歷了、體會了,還能恰如其份的詮釋與抒情,使我們更明白自己的愛情。她是張曼娟,從古典詩詞款款走來,在每個人心中埋下一顆相思的種子,等待萌芽。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張曼娟開始把古典詩詞放進她的人生行囊裡,也帶進讀者的心坎裡。一系列古典新詮的作品:《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人間好時節》每一部都深受讀者的歡迎與喜愛。
內容介紹:
張曼娟最打動人心的古典愛情詩文,陪伴有情人渡過每一個歡喜、悲傷、甜美的日子。 二十首古典詩詞,二十個愛情故事,二十種愛情的面貌,體驗一場古典與現代交織的愛情之旅。
關於本書
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抑揚頓挫,飽滿豐盈,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遊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甦醒。 繼《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與《人間好時節》之後,張曼娟又一結合古今的動人愛情書。本書精選二十位古代名人的「愛情詩」:坎坷卻癡情的文人皇帝李煜;細膩又耽美的李商隱;對妻子忠誠專一的司馬光;風流多情的才子秦觀;多情種子鄭板橋;煙花柳巷中炙手可熱的浪漫大師柳永;才貌雙全、深受唐玄宗寵愛的梅妃江采蘋;知情解意的多情人范成大;一生的愛情都獻給國仇家恨的辛棄疾;瀟灑看世情的蘇東坡;感情生活乖舛的清朝顯貴納蘭性德;一生離不開酒和女人的李白;清代才華女詩人季淑蘭……
每一首詩傳達的愛情,都有張曼娟最細膩動人的現代故事來呼應—
隱密的愛,任性的愛,回憶的愛,不倫的愛,包容的愛,奇幻的愛,浪漫的愛,紅粉知己的愛,緊迫盯人的愛,青梅竹馬的愛,超感應的愛,永不消失的愛……
隱密的愛,任性的愛,回憶的愛,不倫的愛,包容的愛,奇幻的愛,浪漫的愛,紅粉知己的愛,緊迫盯人的愛,青梅竹馬的愛,超感應的愛,永不消失的愛……
二十首古典詩詞,二十個愛情故事,二十種愛情體驗,不論古今,每一種愛情都被同樣經驗著、歌誦著,張曼娟以她最專業的古典素養,結合最擅長的現代愛情書寫,從古到今,為我們演繹一則則不分時空的愛情旅程。
目錄:
序∕此物最相思──宛如絕句
紅豆生南國
因為隱密,所以炙烈──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相愛,才能一直愛下去──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距離是美感,也是智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無愛的心靈多荒涼──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因為隱密,所以炙烈──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相愛,才能一直愛下去──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距離是美感,也是智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無愛的心靈多荒涼──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春來發幾枝
此時此地,正好遇見你──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一無所有,依然相信愛──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難以抗拒的誘惑──分明一見怕銷魂,卻愁不到銷魂處
愛到深處欲惶恐──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因為被愛,才有任性的權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此時此地,正好遇見你──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一無所有,依然相信愛──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難以抗拒的誘惑──分明一見怕銷魂,卻愁不到銷魂處
愛到深處欲惶恐──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因為被愛,才有任性的權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願君多採擷
不能忍受的也包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惡質的分手,毀壞一切美好──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
一直在那裡,只等你回頭認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便是死亡也不會消逝──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不能忍受的也包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惡質的分手,毀壞一切美好──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
一直在那裡,只等你回頭認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便是死亡也不會消逝──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此物最相思
心中長存,初見的美好悸動──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當成末世一樣,深深相愛──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情書是最恆久的抒情──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持之以恆的浪漫,最珍貴──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愛的出發,最奇幻的旅程──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心中長存,初見的美好悸動──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當成末世一樣,深深相愛──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情書是最恆久的抒情──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持之以恆的浪漫,最珍貴──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愛的出發,最奇幻的旅程──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序:此物最相思─宛如絕句
王維的五絕〈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原本是寫給音樂家好友 李龜年的,他肯定沒料到,千年之後,會成為立法委員質詢教育部長的材料──請問部長,這首詩用的是什麼修辭法?
王維的詩,不是為修辭學而作的,表達的是含蓄而綿密的情意。這首詩不該質詢政府官員,最能心領神會的,是天下有情人。它很美,卻無法言詮,就像是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都只是象徵。愛到巔峰極致,靈魂與肉體的美,那樣強烈卻難以描摩,只能象徵。
童年時讀到這首詩,初初省得了想念的信物,是紅豆。於是,便一顆顆蒐集著心型的豆子,又一顆顆封緘在信中,寄給思念的人。因為有這樣一首短詩,我們什麼話都不必再說,一顆剔透赭紅的豆子,款款深情地傾訴。
我們從詩中模擬著愛戀的喜悅與憧憬,在愛還沒生發的時候。
我們從詩中擷取著愛戀的失落與憂傷,在愛帶來創痛以後。
我們感到被安慰、被包容、被理解,當我們流著眼淚誦讀一首詩。
我們從詩中擷取著愛戀的失落與憂傷,在愛帶來創痛以後。
我們感到被安慰、被包容、被理解,當我們流著眼淚誦讀一首詩。
我愈來愈愛絕句,愛它的簡短精緻,每個字都那樣獨特,無法替換,不可或缺。就像愛情中每個場景,每次怦然心動的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而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抑揚頓挫,飽滿豐盈,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遊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甦醒。
愛情宛如絕句,讀詩的人口舌生香,悠悠懷想。愛情沒有指導原則,只有謙卑的體會。對於愛情這件事,我近來最常用的詞彙是「謙卑」,那正是最深切的體會。謙卑的愛著一個人,期望他也會愛我;謙卑的被人所愛,期望這愛不會帶來傷害,謙卑的眺望著愛情或許會蒞臨;謙卑的目送著愛情終將要遠行。
與麥田合作的【藏詩卷】是從這個世紀初開始的,《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人間好時節》,每一部作品都記錄了我當時的生活與情感狀況,我與所愛的人,離合聚散。《人間好時節》出版之後,古典詩詞中的愛情體會,是我的下一個目標,這想法好幾次被擱置了,又時時在心中茁壯滋長,每年都像紅豆那樣的,春來發幾枝,終於,在第四個春天,生成了。
宛如絕句,二十個字,二十首詩,二十種體會。但是,怎麼都寫不盡道不完愛情的滋味,描不出繪不成愛情的樣貌,愛情修辭學,這一堂,我們學得了象徵。此物最相思,這個「物」,無以名之,曰愛情。
書摘:不能忍受的也包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年輕的時候,我想,我應該是個嚴苛的情人吧,對自己與情人,都是如此。「包容」只是一句口號,雖然喊得震天響,卻是那麼的膚淺,比方:包容他吃東西時的咀嚼聲響;包容他看愛情電影時竟然睡著還打鼾;包容他忘記了我們的紀念日;包容他的襪子與鞋的配色太突兀,這一類的,芝麻綠豆的小事。
後來才發現,愛的事件簿中,有太多匪夷所思的痛苦與傷害,常常令人束手無策。那天在北京,有個年輕女記者訪問我對感情的一些想法,她突然問了一個「朋友想問的問題」,那女孩跟男友已經相愛一段日子了,但那個男人似乎是個劈腿健將,常常上演大大小小的劈腿項目,這次是直接向女友坦承的。女友因此覺得很受傷,想要和男友分手,卻一直斷不了,感覺更加痛苦。女記者問我,男友已經向女孩慎重道歉了,女孩該原諒他嗎?還是應該下定決心離開他?
我想,她以為我會斬釘截鐵的主張,女孩應該離開這個劈腿男。我相信許多人聽見了這種事,都會這樣主張,甚至還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之類的激勵人心的話。而我只問了一個問題:「女孩還是很愛男友的吧?」
女記者想了想,點點頭。
我想,她以為我會斬釘截鐵的主張,女孩應該離開這個劈腿男。我相信許多人聽見了這種事,都會這樣主張,甚至還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之類的激勵人心的話。而我只問了一個問題:「女孩還是很愛男友的吧?」
女記者想了想,點點頭。
「如果還愛著,是沒辦法離開的啊。」我喟歎地說。
這是我這些年來明白的事,在愛情的道路上,我們要找尋的並不是一個「模範生」情人,而是一個「摯愛的」情人。 「模範生」情人很忠實,目光永遠集中在你身上,但你並不感激,反而覺得被盯得太緊,喘不過氣來。「摯愛的」情人不見得忠實,卻總是牽動你的眼光與呼吸,當他對你凝望時,你感到身心的狂喜。
於是,我們漸漸明白,找到一個好的情人不難,找到一個自己愛的情人卻不容易。
也許女孩有一天會離開劈腿男,但,並不是現在。現在,她就是離不開,下定決心並沒有用,因為,愛情仍頑強的活著。愛有它自己的路要走,誰都無法替它作主。
「那應該怎麼辦呢?」女記者哀傷的注視著我,那一瞬間,我真的要以為這是她的愛情際遇了。「只好接受了,接受這個情人的不完美。」也許,他還是繼續劈腿,只要他還能回來,而你依然愛他。不但忍受了這一切,甚至還能自我安慰,不管外面有多少女人,我才是他的摯愛。「又或許,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再無法忍受,愛情也一點一點銷磨殆盡了,一切便結束了。」我對她說。
「那應該怎麼辦呢?」女記者哀傷的注視著我,那一瞬間,我真的要以為這是她的愛情際遇了。「只好接受了,接受這個情人的不完美。」也許,他還是繼續劈腿,只要他還能回來,而你依然愛他。不但忍受了這一切,甚至還能自我安慰,不管外面有多少女人,我才是他的摯愛。「又或許,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再無法忍受,愛情也一點一點銷磨殆盡了,一切便結束了。」我對她說。
原來,包容是這麼一回事,為了愛的緣故,連不能忍受的也一併包容了。
原來,在愛情的國度中,「好人卡」是沒有用的,「愛人卡」才是免死金牌。訪談結束,我看著年輕女記者離開的背影,那樣纖瘦,推開旋轉門,走進零下八度低溫,灰濛濛的城市。
原來,在愛情的國度中,「好人卡」是沒有用的,「愛人卡」才是免死金牌。訪談結束,我看著年輕女記者離開的背影,那樣纖瘦,推開旋轉門,走進零下八度低溫,灰濛濛的城市。
柳永那兩句詞,躍上心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這條並不順遂的情愛之路上,不知道她還得走多久?很多時候,或許會感到無助,也會忍不住的怨尤,可是,當情人一個渴望的眼神飄來,一聲疲憊的話語響起,就又心軟了,又走回那個情境中。旁人看著都覺得不忍,身在其中的人,卻仍有她的快樂與幸福──被自己愛的人愛著,雖然不是完整的,卻那麼珍貴,無怨無悔。
宋 柳永《蝶練花》
永竚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久久地站立在高樓上遠眺,似有若無的風,微微吹拂在臉上,是春天了。
極目遠眺,只能看見從天邊漫漫而起的愁思,黯淡地、將眼前景色都染上了陰暗的濃鬱。煙霧裡的綠草,在夕陽餘暉中飄搖,如同我失序的心情,沉默之中,誰能明瞭我為何獨自憑欄呢?其實,我也很想故作瀟灑的痛飲狂醉,拿起酒杯來高聲歌唱,只是,這樣刻意的、勉強的歡樂是多麼乏味。還是面對最真實的情感吧,我的衣帶愈來愈寬鬆,面容愈來愈憔悴,都是為了那個懸在心上的人。縱使是承受著苦楚,卻是一點也不後悔,心甘情願的啊。
柳永(西元987~1053),
原名三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他的父親、叔父、兄弟、兒子與侄兒都是進士,他的考運偏偏不佳,年近半百才賜進士出身。他的詞作廣受歡迎,連當朝皇帝亦頗關注,柳永的〈鶴沖天〉有這樣兩句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讀完之後,不以為然的批評:「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柳永索性自稱「奉旨填詞」。然而,他的詞填得享譽四海,西夏歸順大宋的一位官員,提到柳永詞作的流行程度:「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樣的殊榮,可不是科舉考場上可以搏得的。
或許是因為他的仕途不順,有許多積鬱難消;或許是因為他天生的浪漫性格,得從風花雪月中炮製靈感,歌台舞榭成為他的溫柔故鄉。他是煙花柳巷中炙手可熱的「大師」,歌妓們使出渾身解數,盼望得到他的絕妙好詞,為她們增添許多身價,更為她們的藝術造詣增添光彩。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歡場中流行著這樣的歌謠。柳永盡情燃燒他的生命,在紅燭高燒的煙羅帳裡,終有燭殘燼冷的一天,當他去世時,已經一貧如洗,全靠這些好交情的姐妹們籌辦喪事。因為他的詞,讓她們那麼深刻的唱出自己的寂寞與相思,讓她們認識了自己不僅僅是讓人尋歡取樂的歌女,也可以是一個藝術家。於是,無人祭奠的柳永墳墓,每當清明時節,便有許多美麗的歌妓前來憑弔,稱為「弔柳七」或「弔柳會」。悠揚歌聲在墳上響起,震動了關裡關外,每一口慣聽柳詞的井水。
書名:
人間好時節
作者:
張曼娟,
現為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並為華人世界暢銷二十年的知名作家。
誕生在春暖花開的三月天,自幼不會寫詩,只會背詩。年紀漸長,會寫文章,卻再也背不出文章來。不斷思索人生價值與感情狀態,並且積極尋找一種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除了小說、散文、都會隨筆的創作之外,也為經典文學普及化而努力,已經出版了《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兩部作品,深獲好評。2005年,面對更多的未知與變動,從古典詩詞中發掘人生啟示,完成了藏詩卷第三部《人間好時節》。
溯歲月的河流,明白了每一種轉折的幽微,不管是隨遇而安,或是逆流而上,只要能從容自在,便是人間好時節。
內容介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從沒有什麼座右銘,遇見困擾或煩惱的時候,也不求神問卜,我習慣翻閱詩。那些詩人從不吝惜,以他們的生命故事,給我們人生啟示。
這些詩詞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時候還有心靈與智慧的啟發。我們必須有一首,或是幾首詩,要放進人生的行囊裡,足以抗禦這詭譎多變的人間。 我常想到童年時,背著詩,踢著石子,在黑夜裡暢快的奔跑。讓我們一邊唸一首詩,一邊把挫折和煩惱踢開,還給自己一個鳥語花香的好時節。
自序:人間好時節
小時候,沒有電視和電玩,連電影也難得有機會看,我的遊戲,就是唐詩。
母親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本破破舊舊的《唐詩三百首》,教四歲半的我和一歲半的弟弟背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我生命裡第一首詩。 我還不識字,母親唸一句,就跟著唸一句,像堆積木似的,把一首詩完整的堆砌在小腦袋瓜裡。
就是這二十個似懂非懂的字,敲開了一扇鳥語花香的詩意之門。
我的母親是護士,一直都是職業婦女,那兩三年,也是母親很難得的一段家庭主婦生涯。我還清楚記得,背詩的時候,母親在廚房裡揉麵,捏出一個個巧緻的麵娃娃,有豆沙餡的小兔包;芝麻餡的小魚包,還有小鳥啦,花朵啦,各式各樣的,放進蒸籠裡去,就在我們背完一首五絕或七絕的時候,鼓膨膨的包子蒸好了。能夠準確背出詩來,就能獲得一個兔包或是魚包的獎賞,熱騰騰的包子捧在手裡,卻還瞅著別樣的,恨不能多背幾首詩。
吃過晚飯,父母親便牽著我和弟弟的手,出門散步。我們把白天裡背熟的詩,背給父親聽,欲窮千里目,砰,我把一粒石子踢得遠遠的,更上一層樓,追上去踢得更遠,痛快地,砰!
常常,遇見不相識的路人,因為兩個用著嘹亮童音,如同歌吟的孩子背詩的聲音而駐足,聽完之後,看見他們眼中的驚奇和讚賞,我和弟弟彷彿穿上了最華美的衣裳。 母親再度工作之後,再沒有人領著我們讀詩,而我依然愛詩。學校裡的老師規定學生背詩,同學們哀鴻遍野,苦不堪言。他們所以為的苦刑,對我而言,卻是那樣快樂的事。
少女時期,我曾在當時還沒拆除的「國際學舍」舉辦的書展中,買下自己第一本詞選,「三李詞選」,選的是李白、李後主和李清照。規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背一闋詞,這三位詩人的詞選,統一是感傷的情調,這使我變得多愁善感,耽溺於眼淚與自憐。
有個同學鎮日裡是開心的,如同陽光下的銀杏樹,嘩啦嘩啦,一陣風過就閃著細碎的笑聲。她很驚訝的注意到我的落落寡歡,於是,有一次我生日,她在卡片上抄了一首詩給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裡面的憂愁呢?追悔呢?感傷呢?為什麼既不懷念遠去的朋友?也不追憶逝去的情事呢?為什麼沒有年華老去的無奈?為什麼沒有時不我予的慨嘆?為什麼這首詩讀完了,竟然對生活有了好多喜悅的情緒,讓我忍不住想要出門去,感覺一年四季的風花雪月,感覺活著是一種幸福。
從那時候我就意識到,詩詞的世界何其廣闊,絕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 我從沒有什麼座右銘,遇見困擾或煩惱的時候,也不求神問卜,我習慣翻閱詩。那些詩人從不吝惜,以他們的生命故事,給我們人生啟示。
一年四季,你喜歡哪個季節?
王國維是春天的擁護者:「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天的植物從冰雪中掙扎著,冒出頭來,等待溫暖的雨水,迅速地發芽成長,不過幾個晝夜,便蔓延出整片綠意。只要我們仍有熱烈投入的目標,煥發青春的狂情,便也能衝破人生霜雪,回到年少時代,無所畏懼。
從古到今,人們運用各種方法,企圖留住青春,希望永遠保持著春日的生機盎然。然而,最好的回春術,其實不假外求,只要我們心中的火種不熄,便能滋生出一片草原。
司馬光在初夏的客邸中,見到了金黃色的花:「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他被向日葵的堅持所感動,將這花視為夏日的力量。柳絮與葵花的不同,就在於這裡,柳絮隨風飄揚,並沒有固定的方向;向日葵卻是不管太陽在哪裡,它的臉孔都會轉向那裡,如此執著。
人生走到夏季,約莫都能尋找到自我,發現值得去奮鬥的目標了。有了明確方向的人,就像是豔陽下的向日葵,可以盡情綻放。人們看見向日葵,也多能獲得一種振奮的鼓舞。
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這不僅是心情,也是一種境界。秋天是收穫的時刻,也是賞翫的季節,一方面收穫自己的耕耘,一方面還能欣賞別人更高的成就,不張狂,不嫉妒,正是學習悠然的好時機。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白居易邀請朋友前來飲酒的詩。下雪之前的氣溫,酷寒砭骨,最為難熬,然而,詩人卻在紅泥小火爐上暖著美酒,邀請朋友前來共飲,無限的溫暖與浪漫。哪怕是走到了生命的冬季,還是不能放棄享樂與朋友,不能割捨所有生之歡愉。
這些詩詞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時候還有心靈與智慧的啟發。我們必須有一首,或是幾首詩,要放進人生的行囊裡,足以抗禦這詭譎多變的人間。 我常想到童年時,背著詩,踢著石子,在黑夜裡暢快的奔跑。 讓我們一邊唸一首詩,一邊把挫折和煩惱踢開,還給自己一個鳥語花香的好時節。
書摘:孤獨,一種永恆的存在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是一個媒體訪問,攝影師拍完照已經離開了,年輕女記者似乎也已經結束工作,當我們正在收尾的時候,她忽然傾身,輕聲地,有點怕冒犯到我似的問:「像妳這樣的一個女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難道不會覺得孤獨嗎?」
我誠實回答,當然會的。不僅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而是在與朋友歡聚的瞬間;在課堂上注視著學生的眼睛的片刻,當我在餐廳吃飯,在捷運上望著高高低低的屋頂,甚至在我接受訪問的這段時間,都會有孤獨的感覺。
女記者彷彿挖到了寶,在小筆記本上振筆疾書,一邊追問:「那,妳都是怎麼處理的?」 我說我都不處理。
女記者抬起詫異的眼睛:「啊?不處理?」
我問她,妳難道從不曾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嗎?她想了想:「當然,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 她也覺得孤獨,我也覺得孤獨,每個人都會覺得孤獨,那麼,孤獨就是一種常態。就好像餓了要吃,睏了要睡眠,需要特別處理嗎?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小時候讀這首詩,覺得這真是一種可怕的孤獨,一定是因為作者登山爬得太高,再沒有人可以企及,於是,只得面對這樣的孤獨感。甚至隱隱然告誡自己,不必出類拔萃,也不必高人一等,只要做一個平凡人就好。
等到漸漸長大才發現,不管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管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都逃脫不了孤獨感。因為我們的靈魂,都是孑然的存在,只能儘量與他人靠近,不可能完全契合;而我們的欲望,卻是要與他人完美結合,水乳交融,理想與現實勢必會有落差,於是,孤獨感縈繞不去。「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就成了我們共同的命運了。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他生在富貴人家,從不需要為衣食發愁,年少時代呼朋引伴四處闖蕩與闖禍,卻也疏財仗義,很有幾分俠氣。直到十八歲那年經過書院,看見與自己同齡的人都在認真苦讀,忽然被觸動了。覺昨是而今非,他進了書院,閉門苦讀,二十四歲便取得功名。子昂初抵京師,拿著自己得意的詩作四處找人評賞,卻沒人理會他。有一回,他從街市走過,看見有人用百萬高價兜售胡琴,圍觀的人很多卻沒有人出價,子昂買下了胡琴,還廣邀眾人去他家中聽他演奏。眾人都很好奇,也想聽聽百萬琴音究竟何等美妙。然而,子昂非但沒有演奏,還當眾摔碎了胡琴,在群情驚動之中,他將詩文分贈眾人,於是,一夕之間,陳子昂名滿京都。
他顯然是個積極而有企圖心的人,只是,在武則天當政時代,他的仕宦之途並沒有一帆風順,悵然失意的孤獨感,便成為他心中最深刻的感懷了。然而,我常想,就算他相交滿天下,就算他直上青雲路,難道就不會感到孤獨了嗎?
我常看見青少年翹家,或是聚眾滋事,總是以「因為我覺得很孤獨」為藉口,因為不願意孤獨,不想自己一個人,所以,哪怕走的是不對的道路,也只得一步步走去。我常看見有些人生兒育女忙碌一輩子,為的是不願老來孤獨無依,可是,當他們老去,仍只得自己一個人孤獨度日。彷彿過去種種都只是枉然。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並沒有認清孤獨的真相啊。孤獨,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永恆存在,我們在孤獨中思考、創作、回憶、夢想,孤獨可以成全我們,讓我們的生命更完整。 認識到這件事之後,我再不以為孤獨是可悲的,我接納了自己的孤獨,與它和平相處,於是,它變成我靈魂的一部分,也變成我最忠誠的陪伴。
【詩人好望角】
唐.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站在此刻的時間點上,那些已走入歷史的,古代的賢達名士,是無法見到的。未來將會出現,成為知己的人,也還來不及遇見。天地如此遼闊,歲月這樣悠長,想起宛如宿命一般的孤獨感,忍不住掉下淒楚悲愴的眼淚。
唐朝詩人陳子昂,
對盛唐時期的詩歌發展有重要影響,他的詩作帶有哲思意味,取材也更為寬闊,從個人感懷延伸為宇宙萬古常新的共通感受。陳子昂是個具有見識與才能的文人,武則天當政時期,他常常直言上諫,提出許多批評,都未獲採納,甚至還被誣為逆黨而下獄,內心的沉鬱苦悶是可想而知的。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契丹來犯,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子昂則在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他提供了許多策略,以為可以一展長才。然而,武攸宜這個皇親國戚,對於征戰之事根本一竅不通,卻又不聽建言,反而把滿腔熱情的子昂降職。
一再受挫的陳子昂,登上位於北京的幽州台,便寫下了這首傳唱千古的詩。天地之大,竟沒有可以施展抱負的空間;芸芸眾生,竟找不到可以理解自己的知音。孤獨感,是他最深刻明確的擁有。 詩人品味著這樣的孤獨;玩賞著這樣的孤獨,雖然為之落淚流涕,然而,他應該已經瞭解到,這將會伴隨著他的一生,這也是伴隨著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真實感受。
書摘:不能預知的人生,是幸福的
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
與朋友約了在101吃午飯,還沒到十二點,購物中心剛剛開門,有著一種方才甦醒的氣味,逛街的人寥若晨星。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著許多工作上的事,生活上的遭遇,周遭的朋友碰到的那些荒謬或不可思議。 我們驚奇著、喜悅著,也不勝噓唏。吃完飯,已經一點多了,大家各自散去,有的人要回公司上班;有的人要去開會,目標都很明確。
我們穿過中庭的咖啡廣場,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哪裡來的這麼多人潮,把廣場的每一張桌子都佔滿了。大家喝著咖啡,吃著蛋糕或是三明治,穿著都很合宜,舉止也很優雅,談話的表情也很專注。晴朗的陽光從天窗投射進來,每個人都籠罩在明亮之中,彷彿也染上一層幸福的光暈。當我們越過這些人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忽然說:「他們都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怎樣的嗎?他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嗎?」 我有點被震動了。他們應該是不會知道的,就像我們也是不知道的。這個中午,只是個尋常的中午,微微窒悶的低氣壓,連到底會不會下雨,都沒有人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永遠比知道的多得多。
在九二一大地震來臨之前,這島嶼上的人們可能因為太炎熱的暑氣,難以入眠而抱怨;當九一一的飛機撞上雙子星的時候,建築物中的秘書小姐可能正為買錯了咖啡而懊惱呢;當南亞大海嘯席捲而至,遠從歐洲來的一對戀人正在沙灘上親吻,誰會知道呢?誰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什麼比生與死更重大的事了吧,然而,在那個時刻來臨之前,我們竟是如此蒙昧無知。不管是多麼有權勢的人;多麼有智慧的人;多麼富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在咖啡廣場中,那個看起來生活乏味的孤寂怨婦,可能是下個禮拜的大樂透得主;那個拉鬆了領帶的上班族,結婚七年都沒孩子,可能兩個小時之後,老婆就會打電話告訴他,他將要做爸爸了,誰能預知呢?就是因為此時此刻,沒有人能預知,所有的命運安排,那些憂疑或狂喜,那些獲得與失去,於是,此時此刻,我們才能好好的坐在這裡,安靜平和的,吃一頓午餐,或是喝一杯咖啡。
清代詩人袁枚是個非常懂得享受生命的才子,他在七十歲高齡還親手種下一棵小樹苗,興味盎然的等待著小樹長成大樹。這樣的舉動當然引來旁人的訕笑,但他卻有自己的樂觀態度,「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人的生命都有終結的時候,那些劫難或不幸始終等待著,潛伏著,好在我們都不具有預知的能力。因此,我們才可以安心的吃飯、睡覺、戀愛、工作,日復一日的微笑著或感傷著,迎向每一個黎明。
不僅是不能預知死亡,我們甚至不能預知即將發生的那些幸運或不幸的事。有些人因此而焦慮,到處求神問卜,算姓名筆劃、算生辰八字、紫微斗數、星座血型,每到一年的開始,有的朋友到處算流年,想知道這一年會發生什麼事。而我總是意態闌珊的,如果確實有好事,算不算都會發生,不預知才能有驚喜。如果是不幸的事,掛在心上終日惴惴不安,懷憂喪志,又有什麼好處呢?我發現,不能預知,正是上天賜予我們的防護網。
在我開完一個會議之後,坐進車子裡,傾盆大雨嘩啦啦落下來,過街的人有的撐起傘,有的沒有傘可撐,是的,就是這個不可預知的人生,讓我感到幸福。
【詩人好望角】
清‧袁枚 《栽樹自嘲 》
七十猶栽樹,旁人莫笑癡。
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
人生的祕密,時光的祕密。
新的一百年開啟之際,我從雨中醒來,有一種跋涉長途之後的心滿意足。
於是,我將這些經歷緩緩寫下來。如果其中也有你的心情,請不要驚奇,你知道,雨水啊,知曉著時光中所有的祕密的。 繼《愛情,詩流域》之後,張曼娟第二本結合現代小說與古典詩詞的作品。以現代愛情故事詮釋中國古詩精義的《愛情,詩流域》出版後,獲得讀者熱烈的迴響。本書《時光詞場》作為藏詩卷系列的第二部,形式上沿襲《愛情,詩流域》的風格,內容格局上則有更寬廣的突破。
古典詩詞與現代愛情在世紀之交的絕美相逢,張曼娟以現代觀點詮釋古典詩作,以古典精神拼貼現代愛情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探索古典領域的全新視界。
已經到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齡,對於未來似乎應該不再計劃,不再期待了。然而,不顧別人的議論與嘲笑,還是欣欣然的種下一棵樹,並等待著它的成長。從古到今所有人都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幸運的是,我們並無法預知死亡的到來,所以,活著的時候才能怡然自得。
清代性靈派詩人袁枚,
才華出眾,少年時便考上秀才,在科舉道途中還算順遂,擔任過縣令。他率真幽默,不喜束縛,曾作過一幅對聯,就像是他的自畫像:「不做公卿,非無福命皆緣懶;難成仙佛,吾愛文章又戀花」。充滿自信,而又堅持自我的袁枚,在三十三歲便辭官返家,卜居南京小倉山,修築了美侖美奐的隨園,在其中飲酒交友作詩,度過了五十多年的享樂生活。他年老時收了幾個年輕的女學生,很受衛道人士抨擊,卻全然不以為意,反覺得是人生的一樁盛事。他也是個酷愛美食的人,曾著有《隨園食譜》,收羅了十四到十八世紀三百二十六種菜肴飯點,很少有文學大家費心於食譜的撰寫和保存,由此也可見出,袁枚確實熱愛生活中一切的雅俗之事。
袁枚愛書,卻曾有過「散書」的舉動,正好展現了他特殊的價值觀。他小時候因為家貧無力購書,只好把自己喜歡的文章抄下來,中年之後,他的生活優裕,便能蒐購許多喜愛的書籍,並建起一座「所好軒」藏書樓,享受坐擁書城的樂趣。藏書人愛書如命,是不可能輕易割愛的,袁枚卻在中年以後將一些珍貴的善本書捐獻朝廷,並將大部分的藏書致贈親朋好友,他的想法是,與其去世之後子孫不知珍惜,糟蹋了這些典籍,還不如在他可以作主的時候,為這些心愛的書找到好主人。七十之後種樹,與七十之前散書,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積極樂觀面對生活,而又能灑脫不拘滯,便是袁枚為我們帶來的人生啟示。
書名:
時光詞場
作者:
張曼娟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張曼娟開始把古典詩詞放進她的人生行囊裡,也帶進讀者的心坎裡。一系列古典新詮的作品:《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人間好時節》每一部都深受讀者的歡迎與喜愛。張曼娟以她最擅長的短篇小說呼應每一首古典詩詞的深刻內涵,並以長期浸淫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視野,解析原作的時空背景與內容意蘊,引領讀者輕鬆進入或蒼茫或婉約的古典詩詞世界。張曼娟以古典的溫柔婉約結合現代的活潑情懷,真正把古典文學的精髓用現代流行的手法作了最完美、最成功的結合,堪稱古典新詮第一人。
內容介紹: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的歡樂無憂,壯年的飄泊浪浪,老年的閑淡了悟,這就是人生了。
那雨是恆久的背景,永不離棄的陪伴,也是知曉一切祕密的。
那雨是恆久的背景,永不離棄的陪伴,也是知曉一切祕密的。
人生的祕密,時光的祕密。
新的一百年開啟之際,我從雨中醒來,有一種跋涉長途之後的心滿意足。
於是,我將這些經歷緩緩寫下來。如果其中也有你的心情,請不要驚奇,你知道,雨水啊,知曉著時光中所有的祕密的。 繼《愛情,詩流域》之後,張曼娟第二本結合現代小說與古典詩詞的作品。以現代愛情故事詮釋中國古詩精義的《愛情,詩流域》出版後,獲得讀者熱烈的迴響。本書《時光詞場》作為藏詩卷系列的第二部,形式上沿襲《愛情,詩流域》的風格,內容格局上則有更寬廣的突破。
《時光詞場》精選中國歷代精華詞作十八篇,包括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著名詞人作品。選題涵蓋人生各階段的際遇與心境,深入生命的種種悲歡苦樂。張曼娟以最擅長的短篇小說創作呼應每首詞作的深刻內涵意蘊,並以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視野,解析原作的時空背景與內容。她動人的現代情愛故事,將再次引領我們進入或蒼茫或婉約的古典詩詞世界。
目錄:
自序∕醒來,自雨中。
第一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瘦應緣此瘦,羞亦為郎羞。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瘦應緣此瘦,羞亦為郎羞。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第二片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三片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歡然處,有膝前兒女,几上詩書。
--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
--世事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歡然處,有膝前兒女,几上詩書。
--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
--世事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書名:
愛情,詩流域
內容介紹:
常常,有人忽然忘情的朗誦一首詩,其他人安靜諦聽,或者輕輕嘆息。有時候,有人用著歡愉的音調念兩句詩,大家都陷落在自己的回憶裡,微微地笑了起來。
三十首悠遠雋永的中國古典情詩, 來自詩經、李白、魚玄機、白居易、孟郊、李商隱 等著名詩人的作品;三十則細膩動人的現代愛情故事,則是張曼娟的深情詮釋。
古典詩詞與現代愛情在世紀之交的絕美相逢,張曼娟以現代觀點詮釋古典詩作,以古典精神拼貼現代愛情樣貌,帶領讀者進入探索古典領域的全新視界。
那個夏天,我們都在讀詩,
彷彿回到童蒙時代,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午後的蟬在樹上響亮鳴唱,
從第一首詩的古早,到永不止息的未來。
彷彿回到童蒙時代,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午後的蟬在樹上響亮鳴唱,
從第一首詩的古早,到永不止息的未來。
我們是從一九九九年開始的,要將古典詩歌與現代情懷,沖積成一片美麗的流域。
我是愛詩的,愛它的悠遠浪漫;也愛現代生活,愛它的倉促現實,我想從詩中的愛情開始著手,於是,我們掘出了第一條水流。
我是愛詩的,愛它的悠遠浪漫;也愛現代生活,愛它的倉促現實,我想從詩中的愛情開始著手,於是,我們掘出了第一條水流。
目錄:
自序/愛情與詩的流域
春之傾慕
--千喚不一回
--停船暫借問
--含情更著綿
--在水一方
--難得有心郎
--東邊日出西邊雨
--萬人叢中一握手
--青青子矜
--千喚不一回
--停船暫借問
--含情更著綿
--在水一方
--難得有心郎
--東邊日出西邊雨
--萬人叢中一握手
--青青子矜
夏日合歡
--相逢畏相失
--郎處山高月出遲
--待得天晴花已老
--難忘舊時恩
--儂只今生結目前
--上宿鳥比翼
--我欲與君相知
--相逢畏相失
--郎處山高月出遲
--待得天晴花已老
--難忘舊時恩
--儂只今生結目前
--上宿鳥比翼
--我欲與君相知
秋來繾綣
--曾經滄海難為水
--還寢夢佳期
--采之欲遺誰
--閨中自著看
--始知結衣裳
--叮嚀寄書人說向
--何當共剪西窗燭
--忽見陌頭楊柳色
--曾經滄海難為水
--還寢夢佳期
--采之欲遺誰
--閨中自著看
--始知結衣裳
--叮嚀寄書人說向
--何當共剪西窗燭
--忽見陌頭楊柳色
冬季離散
--還君明珠雙淚垂
--將縑來比素
--莫對月明思往事
--憐取眼前人
--解得世間離別苦
--今日斗酒會
--桃花依舊笑春風
--還君明珠雙淚垂
--將縑來比素
--莫對月明思往事
--憐取眼前人
--解得世間離別苦
--今日斗酒會
--桃花依舊笑春風
藏詩卷集:風月有情時,總是相思處
唐.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唐.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斷蓬。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斷蓬。
唐.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宋.司馬光《西江月》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宋.黃庭堅《少年心》
對景惹起愁悶。染相思、病成方寸。
是阿誰先有意,阿誰薄幸。
斗頓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傳音問。你有我、我無你分。
似合歡桃核,真堪人恨。
心兒裡、有兩個人人。
宋.秦觀《一叢花》
年時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
疏簾半捲微燈外,露華上、煙裊涼颸。
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
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
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
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
想應妙舞清歌罷,又還對、秋色嗟咨。
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上一篇:牛轉乾坤:晚天之旅,未晚之歌
下一篇:積木文化:讀未見之書,如得良友;
秦島
2009-05-28 12:17:47
一樣端午節快樂,我空運客家黃金粽子來了
後唐 李煜《菩薩蠻一》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鏤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首詞,是寫小周后的。大周后的妹妹,長得很美。內容是寫他們婚前幽會。明和黯原是相對的形容,惟其月黯。才顯出花明。月之黯,由於輕霧之飛,「飛」字表露出霧在風中的一種動作。,作「飛」為妙。有霧的月夜,給予這位尋幽的少女以莫大的方便。
『衩襪步香階』兩句,刻畫出小周后怕人看見,怕人聽見的神情。匆匆步止上香階的時節,腳穿著一雙開口的女襪,手提著一雙繡金線的花鞋,真真傳神!
畫堂南邊是他們幽會的地方。
『一向偎人顫』,寫她緊靠在後主的身邊發了一回抖,這真把少女嬌怯的情態,寫得入木三分。
後唐 李煜《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首詞是描寫大周后的。大周后能歌、能舞、能製曲,也會作詩填詞。後主十八歲時和她結婚,感情甚篤。
這一首詞,看起來,幾乎全是寫她一張嘴。
沈檀是一種香,後主宮中用香有一二十種之種之多。沈檀一種,較為名貴,不僅可以灑在帳中,還可以放在嘴裏,其作用類似如今的口香糖。沈注者,注之於口。輕者,表示使用的動作。『些兒個』,指出使用的數量。『些兒個』一詞,是那樣的白話,後主喜歡用白話入詞,李清照也如此。李清照對於五代以來的詞人,蘇黃以下,並加駁斥;但對於後主卻槳於稱道。一則因為他們生活環境的變化略同,再則都喜歡用白描手法,以白話入詞,我們可稱之為詞家二李。丁香,即雞舌香。詩詞裏用來形容女人的舌尖。丁香之下用一『顆』字,狀其舌頭之小。櫻桃之為物,細圓而紅。這裏用來形容周后的嘴唇。『破』字最妙。寫周后張開她小小的朱唇,唱一曲清歌,如櫻桃之初破。尋常人用『破』字往往不雅;但後主用的是「櫻桃破」,卻雅不可言。換頭兩句,寫飲酒時的姿態。「殷」,紅色;香釀是酒,「杯深」,言盛酒之多。她的櫻唇上塗的口紅,被酒化開了,杯子的邊緣,沾上了一點一點的紅斑,修長的羅袖,拂著酒杯時,也染上殷紅的顏色。「涴」是汙的意思,白樂天琵琶行「血色羅裙翻酒汙」,與此同妙。「無那」,猶言「無奈」;「茸」與「絨」通。這時她醉了,斜靠著繡床是那麼嬌憨,那麼美。最後兩句,寫出她撒嬌的樣子,多麼活、多麼真,宛如一幅天然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