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13:06:28讀.冊.人

牛轉乾坤:晚天之旅,未晚之歌

 
牛轉乾坤:晚天未晚《陳芳明文集08》

書名:
 晚天未晚《陳芳明文集08》
 
作者:
陳芳明
台灣高雄人,一九四七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現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近年編有《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下)。著有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及《晚天未晚》,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及《孤夜獨書》,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 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目前正在撰寫《台灣新文學史》。
 
內容介紹:
五十歲曾經是可怕的年紀,如今已毅然跨過了它,並且又繼續越過六十,竟毫無所懼。
從前那位望洋少年的魂魄,彷彿又附身於手上挺起的筆。較諸從前的筆鋒,現在已變得善良而馴服。這並不意味身段柔軟無骨,恰恰相反,善良來自內在的孤獨,馴服則孕育於情感的疏離。也許還不至於慈眉善目,當然也不會過於桀驁不馴。如果要尋找轉變的跡象,也許分別寫於二○○二年與二○○七年的散文短章,應該可以拿來做為印證。那是徘徊於五十五歲與六十歲兩個時段的內心自白,企圖超越自我卻又無法超越的掙扎語言。
 
「未晚之歌」則是在心情持續處於下降狀態中次第完成。那是二○○七年向六十歲叩關的獨語。這一年,所有的改革誓言已證明是謊言,一切的品質保證都淪為惡質見證。嘲弄、奚落、欺罔、背叛的滋味,都同時湧進晚霜初降的時刻。這一生從未經歷過如此寒冷的政治現實,也從未承受過如此嚴峻的自我譴責。面對殘酷的歷史失落,碎裂的魂魄竟一時不知如何收拾。就在這一年,啟開雙重的雙軌思維,不僅寫回憶錄,也寫忘卻錄,終於完成《昨夜雪深幾許》,也完成《晚天未晚》。對絕情的政治施以報復,唯一的抵禦方式便是進行不止不懈的書寫。
 
 
牛轉乾坤:晚天未晚《陳芳明文集08》
 
目錄:
序 夢回青春之海
輯一 晚天之旅
返台十年
青山隱沒
晨色初醒
受傷之旅
泥河漩渦
秋光細雨
雨夜書懷
霧湧沙岸
讀詩取暖
冬日遺稿
蒼悒之星
遠洋迷航
鐘聲向晚
花田小路
風入晚餐
廢墟倒影
隔窗觀夢
單翼獨飛
夏樹臨風
舊書光澤
快雪時晴
裂紋酒杯
辭行山谷
柳綠華年
國境微曦
十年一瞬
 
輯二 未晚之歌
藏書
手稿
讀秋
歸鄉
花蓮
橫眉
缺席
樓外
鐘聲
開放
回家
寬恕
沉睡
楓香
夜霧
未完
熄滅
峰頂
霜葉
榕樹
古典
車站
晚霞
 
 
 
牛轉乾坤:晚天未晚《陳芳明文集08》
 
序:夢回青春之海 
陳芳明
夢見又回到青春時期的海洋之後,竟然就接到了邀約。到達十一月的太平洋詩歌節時,雨中花蓮正展開細長的海岸線迎接。寒雨落在松樹,落在沙灘,如泣如訴,猶重逢故人。三十多年以前的海洋,想必見證過一位意志飽滿的少年,極目眺望壯闊的水平線。年輕的心靈湧動著滾滾而來的風浪,情感與夢都在持續上漲,淹沒所有的畏懼,沖走所有的顫慄。三十多年以後的太平洋依舊咆哮著千里歸來的長風,只為了親睹一個情感已然退潮的霜髮魂魄,佇立在灘頭憑悼從前一位撐起遠方水平線的追夢少年。
 
跨越時空的夢中之約,並未有任何許諾,莫非只是要證明青春之海依然年輕如昔?海水滔滔是多麼不容懷疑,經歷過長年的潮起潮落,全然沒有留下絲毫的時間痕跡。黑髮少年的前額如今漸趨傾塌,縱然內心依舊翻騰著未嘗稍止的波濤。海洋啊,可曾知道他的意志已折損多少,面容又滄桑多少?這樣的夢回,確然無法改變成形已久的夢醒與夢碎。
 
詩的力量,也許不能承受海水的洗刷,卻足以支撐一個垂危靈魂的生命躍動。詩是引導,使窘迫的歲月找到出口;詩是刺激,使枯澀的思考重啟動力;詩是救贖,使絕望的手勢獲得揮舞。回到信約的海岸,回到那一片難以忘情的海岸,當然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回歸詩的海域。時間從來就不容拌嘴與爭辯,只容許俯首就範。然而它能羈押肉體,損壞容顏,並不能擄獲靈魂的全部。正是詩開啟一線裂縫,生命遂由此趁隙遁逃。
 
面向狂浪的青春海洋,望見一片迷濛的天空,內心確知舊夢是再也回不去。海洋啊,回不去的夢,就容許它釋手而去。在晚天覆蓋之下,如果還能點亮一個握可盈手的夢,即使燭火僅剩下小小的一行詩,就值得以身相許去追求。生命注定是不可能逆時間方向而行,被押著繼續前進之際,唯一的抵抗便是沿路留下詩的蹤跡。
 
蒼茫的時間之海,浮沉著多少求救的信號。循著文字跡線,應該可以尋獲一些散佚的生命。站在風雨的海岸,只能看見水上的一無所有。那年承受過沁涼雨水的青年,也許已經忘卻記憶中的許多細節,堅持不忘的竟是早年詩集留下的青澀字句。衰弱的詩行,乏力的節奏,終於還是證明曾經有一位少尉軍官在此,漫步在同樣的雨中沙灘。瘦林瘦雨中完成的早期詩句,是如此敏銳地牽動如夢的記憶。
 
胸懷裡的海洋,已不可能以強悍的怒濤擊打礁石。存留在體內是一片敞開的寧靜海面,偶爾還會激起情感波動,並不至於震盪不安。乍起乍滅的幻想,不復可見。手中捧起的一盞小夢,姿態甚低,生之慾望卻因此而跳躍。憑藉那股慾望,毅然投入五十歲以後的海洋。無論是泅泳,或是浮游,只要書寫還在,就不致遭到滅頂。
 
五十歲曾經是可怕的年紀,如今已毅然跨過了它,並且又繼續越過六十,竟毫無所懼。從前那位望洋少年的魂魄,彷彿又附身於手上挺起的筆。較諸從前的筆鋒,現在已變得善良而馴服。這並不意味身段柔軟無骨,恰恰相反,善良來自內在的孤獨,馴服則孕育於情感的疏離。也許還不至於慈眉善目,當然也不會過於桀驁不馴。如果要尋找轉變的跡象,也許分別寫於二○○二年與二○○七年的散文短章,應該可以拿來做為印證。那是徘徊於五十五歲與六十歲兩個時段的內心自白,企圖超越自我卻又無法超越的掙扎語言。
 
「晚天之旅」完成於中興大學的兼任時期。台中夜空的星空窺見過校園宿舍窗內,曾經俯仰著一枝苦思的筆。那段時期,台灣社會還正處於改革的上升狀態,有足夠的從容時間回顧返台十年的心情。一九九二年結束政治放逐的生涯之後,便立即投入台灣的民主運動。稍後,於一九九五年完全脫離政治生活,終於回歸到學術領域。很少有朋輩橫跨截然不同的經驗歷練,也因此回到校園後,頗有一段時間難以適應。自我囚禁在學院書窗,仍不時感受到大環境的波動。終於自覺不能成為純粹而潔癖的學者時,就只能把這樣的處境歸於時代的安排。既要專注於學術研究,又必須分心去關切政治現實,雙軌的思維方式不能不決定日後的書寫方向。同時經營的兩種文體,注定是垂晚歲月的天涯。
 
奔走於台北與台中之間的旅途,前後有過七年的時間。高速公路上驅車急馳,沿路聆聽從古典音樂到鄉村歌曲的錄音,等於是把自己鎖在固定空間。凝視前方的綠色風景不斷倒退之際,竟然也獲得一個反思與回憶的時間。有不少旅途中的思考,最後都化為文字,在獨處的台中夜晚逐漸形成散文篇章。行文之際,可以強烈意識到兩種不同文體交互為用。既不抒情,也不論理,最後就寫成這種進退失據的風格。然而,那正是生命最真實的回應,也是矛盾生活中不得已的選擇。
 
「未晚之歌」則是在心情持續處於下降狀態中次第完成。那是二○○七年向六十歲叩關的獨語。這一年,所有的改革誓言已證明是謊言,一切的品質保證都淪為惡質見證。嘲弄、奚落、欺罔、背叛的滋味,都同時湧進晚霜初降的時刻。這一生從未經歷過如此寒冷的政治現實,也從未承受過如此嚴峻的自我譴責。面對殘酷的歷史失落,碎裂的魂魄竟一時不知如何收拾。就在這一年,啟開雙重的雙軌思維,不僅寫回憶錄,也寫忘卻錄,終於完成《昨夜雪深幾許》,也完成《晚天未晚》。對絕情的政治施以報復,唯一的抵禦方式便是進行不止不懈的書寫。
 
到達十一月的太平洋詩歌節時,暗暗向青春之海發誓:散文不再只是僅有的追求,當人生被迫必須接受幻滅時,絕對不可棄械投降。生之慾望汩汩冒出時,已經可以察覺日後欲求的文學形式應該還可以延伸到詩與小說。雙重生活,雙軌思維,已不能定義自己的生命。多重多維的書寫,也許才能夠容納人生的悲哭與狂笑。海洋啊,被時間放棄且放逐的霜髮魂魄,將要化身成為撐起遠方水平線的追夢老年。
 
二○○九年二月十八日 政大台文所
 
牛轉乾坤:晚天未晚《陳芳明文集08》
 
書摘:快雪時晴
稍縱即逝的時刻,不能坐等,而必須投身追求。許多罕見的期待,都不可能翩然到來。它的降臨與失去,都是無法掌握的。因為稀有,所以幸福。過了三十歲以後,我才覺悟,幸福不是從天而降,它需要依賴智慧與毅力去創造。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抉擇。
我仍然記得洛杉磯的落日,沉紅地照射在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海灘。那時我初涉海外政治運動,心情有著憧憬與落寞。憧憬的是,我希望藉著文字的渲染來形塑一個理想國。落寞的是,我全然與學院生涯切斷關係。海水悠悠,無端湧起遼敻的怔忡。如果我選擇留在學院,往後的道路應該是平坦穩定。然而,我竟是背離當初的誓願,投入與自己性情完全扞格不合的工作。
 
面臨人生的抉擇,我必須做出明確的判斷。一場政治事件發生時,往往是多少人的青春理想遭到捻熄,歷史的走向也因此而改道。在那樣的關鍵時刻,你會建議我隔岸觀火,還是縱身投入?你似乎可以看出我那段時期的焦慮與徬徨。內心的惶惑牽扯,使我在一夜之間就蒼老了。我畢竟決定躍入那政治的激流之中,因為歷史不可能再給我第二次機會,生命中的青春也不可能再發生第二次。我彷彿察覺到,冥冥之中有人為我開啟歷史的門縫,並且張手邀請我投身而入。聖塔莫尼卡的落日,顯然是見證了這神祕難解的時刻。朝向滔滔的海水,我看見了看不見的未來。
 
為了那次的選擇,我走了迂迴而辛苦的道路,不僅成了威權體制的假想敵,而且變成家族的情感負擔。如果生命中有所謂的孤絕和悲愴,那段歲月的經驗應是最好的寫照。但是,那也是我少有的幸福時刻,因為我做了許多人所不敢做的抉擇;而那樣的抉擇,也超越了我的勇氣與性格。縱然是何等艱難,何等困頓,只因做了自己願意做的,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飽滿而飛揚。
 
我並未辜負自己的意志,更未辜負自己的青春。在一個沒有任何許諾的時代裡,唯一能夠兌現的,便是創造不能忘懷的記憶。那個火紅的夏天,成為我再出發的象徵。我開始學習如何與自己的生命討價還價,如何與身外的時間錙銖必較。過了三十歲以後,我才知道能夠選擇的,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多;也才知道所做的任何選擇,並不必然都是值得的。擁有最多,並不就是意味幸福。凡是心甘情願,即使獲得最少,承擔最苦,幸福就在那裡。
 
從北地回來時,歲月已然向晚。我再度面臨重大的抉擇,冥冥之中歷史的門縫又為我開啟,邀請的手勢也為我張開。青春不再,我能辜負自己的蒼老嗎?如果雪地楓林是我生命的底色,我是不會輕易放過大雪之後撐開的藍天。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不要違背自己的心情。這一次的抉擇,我決定把自己視為假想敵,視為生命中最大的負擔。我為自己砌築障礙,然後設法去克服、超越、完成。那種自虐性的快感,較諸與威權體制的對決還來得高亢深長。
 
豪華的時光,奢侈的年齡,都押注在海外的政治運動之上。是輸是贏,已非我可計算。青春之所以無法忘懷,正因為它禁得起豪賭。我並不以成敗論青春,比較在乎的是,我敢不敢做出沒有任何許諾的抉擇。創造需要勇氣,幸福更需要勇氣。經過那樣的賭注,我換取了任何價值都不能折算的青春。每當回首,火紅的年華就躍然浮現,一如聖塔莫尼卡沙灘的落日。
 
青春既然稍縱即逝,蒼老豈能恣意揮霍?被時間驅趕到區區角落,我不再縮退,只因無路可退。唯一的抉擇,便是奮力向前挺進。在艷陽下我維持雪地的心境,在凍土上我撐起晴天的希望。你將看到我會繼續不怯不悔的搏鬥;而搏鬥,就是一種幸福。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牛轉乾坤:李偉文《傾聽自己的鼓聲》
 
書名:
傾聽自己的鼓聲
 
作者簡介:
李偉文
身為牙醫師,他將開業的診所,變成擁有四、五千本藏書的社區圖書館,成為另類牙醫診所。他採行預約看診制,挪出一半的時間從事社會公益,成為多重身分的「自由人」。
 
他是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是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雙胞胎爸爸。他曾是公共電視董事、公共藝術委員、國家永續發展會委員、教育部環保小組顧問、行政院青輔會青年行動計畫諮詢委員、外交部NGO委員會諮詢委員……。
 
他的部落格人次已接近三百萬人次,近年來,平均每年有一百多場的演講邀約。他可以談非營利組織、樂活心靈、閱讀推廣、親子教養、自然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以及青年夢想家等主題。 他的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如今透過演講,他是「全台走透透」。 他一生最希望擁有的兩樣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靠閱讀獲得,慈悲靠從事公益、服務人群得就。超強行動力的他,用內涵與熱情感染老師、家長與許多年輕人。
 
他常說,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地散播開來! 他更透過寫作傳達他在各方面的正面思考,計有《親子天下》、《康健雜誌》、《聯合報-元氣週報》、《7-11樂活誌》、《有機誌》等專欄。 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
李偉文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www.sow.org.tw/ 
 
內容介紹: 
我們的信心,是來自於不斷地付出,來自於堅持不氣餒。
我們的樂觀,是來自於不要求太多,來自於心懷感激。
本書是李偉文近年來在工作、生活上,及參與社會公益中正面、積極與行動力的熱情書寫。主題圍繞在工作態度,生活情趣,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親子教養的反思。
 
梭羅曾說:「如果一個人的步調和他的同伴不一樣,那是因為他聽到的鼓聲不同。且讓他按照他所聽到的音樂節奏前進吧!」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鼓聲」振奮人心、提醒前進。「閱讀.傾聽」李偉文擊出的鼓聲,將給所有的學生、家長、老師、上班族、企業人帶來熱情前進的動力。期待每一個人都勇敢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屬於自己的路,從此活得自在,時時刻刻充滿了熱情!無論處在何種逆境,都能勇敢面對! 
 
牛轉乾坤:李偉文《傾聽自己的鼓聲》
 
目錄:
自序 幸有我來山不孤
 
工作價值】在工作中鼓動向前
另類牙醫診所
唱歌的牙醫師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記得品嚐野草莓
不確定時代的生存之道
那一段年輕氣盛的歲月
百分之六的幸福
中年出走,尋找心靈原鄉
鵝爸爸的木工坊
溫柔革命的力量
一位懂自然的人
擁有台灣電影世界夢的人
無入而不自得的快意人生
 
欣賞生命】擊出生命的鼓聲
這一生是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
生活情趣與生命天職
人到中年,開始懂得珍惜
人生太短,短得必須活出精采
大醉、微醺與淺酌
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
憶起自己的初心
我的樂觀來自心懷感謝
找到生命中可以獻身的理想
少即是多,近就是遠
跟隨自己心中的鼓聲
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
呼山不來我就去
珍惜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的未央歌
永遠的奧黛莉赫本
 
輕鬆教養】讓孩子在鼓舞中成長
不花錢的教養方法
汽車旅館探險記
魔法洞窟裡的壯遊
教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父母的責任
當父親回家吃晚飯之後
送給孩子的三樣禮物
建立孩子的消費價值觀
孩子的音樂檔案
親近自然野地對孩子的啟發
 
樂活心靈】鼓樂生活,簡單生活
詩酒樂天真
一半一半的生命情境
生活中不容錯過的邀約
不需要獎賞的人生
用心靈「看見」生活中的事物
海角七號與寄不出的信
美麗會留下,痛苦會消失
除舊佈新的意義
迎接樂活新時代
環保有機的簡單生活 
 
 
牛轉乾坤:李偉文《傾聽自己的鼓聲》


自序:幸有我來山不孤
小學時曾經讀過一個故事,簡直可算是令我豁然開朗,生命從此不同。這本書相信大家也都聽過,就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寫的《湯姆歷險記》。
 
有一次湯姆因為調皮搗蛋,被撫養他的姑媽處罰,叫他去油漆院子外的籬笆。村子裡的孩子們都取笑他被處罰而不能跟他們一起玩。只見湯姆以一副藝術家的姿態,很得意地漆著油漆,這反而引起其他頑童的興趣,紛紛要湯姆讓他們玩一下。湯姆故意吊胃口說:「不行!這片牆面對著全村子,很重要,你們沒有資格漆。」這些頑童只好紛紛拿出他們最寶貝的玩具給湯姆,好交換讓他們也可以漆一下的權利。結果,湯姆舒舒服服地坐在樹蔭下,看著排成一列等待油漆的同伴,口裡還吃著他們進貢的糖果呢!
 
可能是這個故事給我的震撼太大了,將近四十年來,只要遇到不順遂或痛苦的事情,腦海裡就會浮現這個生動鮮活的場景,同時提醒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是最大關鍵。同樣一件事,只要觀看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完全兩樣。比方說,入監服刑的囚犯與宗教大師的閉關,兩者的外在條件一模一樣,但是心情卻有天壤之別,因為大師的心靈是自由的,囚犯的心靈是不自由的。
 
這也使我想到,當我們不斷地往外追尋,靠著外在的事物來界定自己,這樣的心靈是不自由的。但若我們能往內傾聽,聽從心底雖然微弱、卻一定存在的聲音時,心靈才會是自由的。
 
這本書,是這些年來我在工作上、生活上,及社會公益參與上的一些心得與感觸,主題全都圍繞在工作態度、生活情趣、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親子教養的反思,其實也正是我這十多年來所關注、甚至是我生活的全部。主要是我周遭有許多朋友很不快樂,這跟事業成功與否完全沒有關係;同時,我也看到有很多朋友因為勇敢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屬於自己的道路之後,從此活得不但自在,且時時刻刻眼睛都充滿了熱情的光芒。
 
這十多年來,案頭上一直擺著梭羅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這段話令我產生信心:雖然一樣得生活在眾人之中,卻不必然得像眾人般活著。當我一邊傾聽自己心裡的鼓聲前進時,我也更能包容與欣賞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或許他們也正在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
 
從學生時代起,大概是因為一直參與社團,往往為公眾事務所花的精神與心力比學業還多,常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來消遣。我卻覺得很冤枉,因為我的每個所謂「夢想」,其實都是切實可行、有方法有步驟的。基本上我是個很實際的人,怎麼會被誤以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夢想家?是不是大家已受盡挫折與失望,因此以嘲諷憤世來保護自己?
 
多年來,我不再為自己訂定太具體、數字化的目標,也不再侈言理想使命,我只是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對於未來,我只有方向,希望每天能朝著對的方向前進一點點,不給自己壓力。每天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每天只想自己能做的事,所以我不會徬徨於理想或現實,我不認為這是對立的、二擇一的。
 
於是,當我很實際地一天天往前走,驀然回首時,年少的想望竟然在不經意中就實現了。 我的記事本扉頁總是謄寫著一段話:「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 這段話與西方著名的祈禱詞在精神上是雷同的:「請賜我平靜,能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能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讓我能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我覺得,要區分可以改變或無法改變的智慧並不難,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可以改變的;而必須求之於人的,就是不能改變的事。年輕時我們滿懷志氣,想改革社會,想更正一切不合理之事;如今我已知道,改變世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
 
因此,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求別人,不批評別人,對於看不慣的事物,若是沒有可行意見,也幫不上忙時,便不會浪費心神去抱怨。抱怨不僅於事無補,更重要是耗損了我們的精力與熱情。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 人生是一場豐富的饗宴,值得我們快快樂樂地大玩一場。生命要活得精采,而精采與做大事、賺大錢無關,也跟什麼留芳萬世或遺臭萬年無關,它只在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李偉文 二○○九 二 廿三  
 
牛轉乾坤:李偉文《傾聽自己的鼓聲》
 
書摘:另類牙醫診所 
人生除了賺錢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值得追求;人生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目標是值得奉獻的。柏拉圖曾經這麼說:「那些人生基本需求都已周全,卻還要繼續工作的人,往往錯失了更重要的追求。」我在一九八六年大學畢業後取得牙醫師執照,然後到馬祖南竿島的軍醫院當了兩年預官,退伍返臺後也一直在醫院從事牙科臨床工作。

雖說自己出來開業,是絕大多數牙醫師的必然選擇,但有時我會半開玩笑地說:「我開業自己當老闆,是為了荒野保謢協會。要是還待在醫院的話,常常請假必須看長官或同事的臉色,實在不好意思。」一九九四年,位於辦公大樓裡的診所開幕的同時,荒野的籌備處也在這裡成立了。我也請診所助理在空檔時,順便處理荒野的事務。不過,在一個顯然不適合開診所的地方開業,我心裡偷偷想的是:順便保留些空間,弄個提供社區民眾自由借閱的圖書館,以解決家裡滿溢而出的書,解除常常被太太嘮唸的煩惱。

於是,起初為了「當荒野辦公室」和「解決藏書問題」的設計,居然成了當年「另類牙醫診所」的典範,許多媒體前來採訪,其中曹銘宗曾在《聯合報》如此報導:聽說有一位叫李偉文的牙醫師,開了一家圖書館。後來,才知道應該這麼說,他開了一家很像圖書館的牙醫診所。三重市,「湯城」辦公園區的一棟大樓,七樓的一個單位。來到大門口,沒注意牆上掛著一塊小小的牙醫診所招牌,卻先看到了一大排的書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

推開了內門,除了一個櫃台,看到的還是書架和雜誌架。然後,拐了個彎,才發現了診療室,那些連大男人都怕怕的牙醫器材。一年前,李偉文剛開了這家牙醫診所時,附近的人都以為是書店或出版社。後來,大家才搞清楚,這家是牙醫診所,裡面卻有很多書,不看牙的人也可以進來看書或借書。 現在,問一下坐在櫃台內的助理小姐,每天有多少人來看牙,又有多少人來借書?這位助理說,大約有十個人來看牙,也大約有十個人來借書。真巧!
 
那麼,這家到底是牙醫診所,還是圖書館?真可以說是「一半一半」了。
三十幾歲的李偉文,離開待了十年的大醫院,自己出來開業。他一直覺得,大多數的牙醫師都會出來開業,那是一種「宿命」──在嘈雜的鬧區設了店面,擁擠的空間,從早做到晚,沒患者的時間要坐著等,患者多的時間要做不停,工作壓力好大,服務品質很差。
 
這種做法,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是,一定要這樣做才可以嗎?
不一定!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不找一樓的店面,不設大塊的招牌,採用「約診制」,每位患者必須事先預約。這樣,自己工作愉快,患者在治療時也得到了最好的服務品質。還有把四十多坪大的空間,裝潢得非常溫馨,給人一種家的感覺一家賓至如歸的牙醫診所。……
 
其實,絕大多數牙醫診所的工作環境並不好:在嘈雜的鬧區(店面要求黃金地段與人潮)、工作時間不正常(每天晚上忙到十點多,失去正常家庭生活)、工作時的心理壓力(枯坐等患者上門時心慌慌,患者太多又忙得很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被綁得死死的(像小時候開的雜貨店,不管有人沒人,都不能離開你的攤子)。

總認為,就算大家都這麼過,不表示我們也必須這麼做。有人說:「捨得捨得。」有所捨才有所得。捨得放棄來來往往的路過患者,捨得放棄突然上門來的不速之客,捨得花時間在毫無經濟效益的患者教育上面,捨得花額外金錢在提供更好服務上面,得到的除了是自己的安心外,就是繼續在臨床工作上努力的動力了。
 
人生除了賺錢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值得追求;人生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目標是值得奉獻的。柏拉圖曾經這麼說:「那些人生基本需求都已周全,卻還要繼續工作的人,往往錯失了更重要的追求。」很多人常把「等我賺夠了錢……」「等我退休……」「等孩子長大……」這些藉口掛在嘴上。有不少朋友工作了幾十年,卻沒有好好休過假,等到退休了,卻發現已經玩不動了;以前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如今有時間享受了,卻沒有體力了。
 
也有很多朋友常跟我保證:「我退休以後一定加入你們的行列,一起做義工!」我卻覺得,做公益最好趁著還在工作時,因為隨著自己的業務,一定會跟許多機構、許多客戶有往來,你能擴散出去的影響力也一定比退休後還大。講白一點,工作時有人脈,也多少掌握一些資源,趁此機會為社會公益盡點心力,貢獻當然大得多了。

我也發現,若能一邊賺錢謀生,一邊從事公益,工作情緒和生活態度會比較好,甚至兩個領域可以調和互補,不管在創意、活力,甚至實質的工作績效上,有形無形的助益會多很多。因此,當我們想到「退休後要做什麼」時,就立刻提醒自己:想做的時候,就是實踐它的時機。從現在就過著退休後想過的生活,把真正的生活放在生涯規劃之前吧! 
 
牛轉乾坤:李偉文《傾聽自己的鼓聲》
 
書摘:這一生是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 
很多年來,我常常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這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

在人世間的作為上,我廣泛的認定:善意的傳播就是慈悲的具體表現。同時,為了求得智慧,我每天要求自己要閱讀、要反省。經常有各種媒體,有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問我:「你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當義工?」
「你那麼忙難道不累嗎?」對於這些問題,我在不同時候、面對不同對象,可能都有「順隨眾生」的不同回答。但是,每當別人詢問一次,我就在內心反省一次,確定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的確,有時候會非常疲憊,雖然我總是說「一生玩不夠」,總是說「希望大家從事有意義的事情時,也要很快樂」,總是說「大家必須自願且沒有壓力的從事服務工作」……老實說,為了讓大家沒有壓力,往往我的壓力還蠻大的;雖說是在玩,但有時還真的頗為疲憊。

單純的忙碌並不會使人疲憊(有人說:這一件事做累了換另一件事來做,就是一種休息),反而太閒,才會有懶散性的疲乏;可是當忙碌加上壓力(壓力來源多半是求好心切,或是時機的迫切感等等 ),再加上實質體力的過度消耗,疲憊感就會相當大。
 
有時感到疲累不堪、幾乎想撒手不管時,總會回想起從前。回想起三十多年來,在做各種義務性服務時,也有許多這樣的時刻,當時撐過去了,而現在回首一望,那些日子是豐富的、令人感恩的。因為回顧,令我有勇氣再走下去,也覺得可以渡過現在的困頓。

很多人以「熱情、積極」來形容我,其實我是個最懶、最悲觀的人。(學生時代放暑假,窩在不到三坪的宿舍,為了懶得出去吃飯,曾經一整個星期吃泡麵加餅乾過日子。)對於人生,我沒有什麼成大功、立大業的企圖心,因為我是很悲觀的,根本不相信有什麼天大的成就。所謂功名利祿,多有權勢,多有財富,我知道終究都是一場空。

很多年來,我常常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這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在人世間的作為上,我廣泛的認定:善意的傳播就是慈悲的具體表現。同時,為了求得智慧,我每天要求自己要閱讀、要反省。
 
因此,慈悲善意與智慧,是我認定並期望的兩大生活主軸。我認為,從事社會公益服務的實踐,是我能展現最大慈悲與善意的「道場」。從事自然生態的保護,其實是最深層的人道主義者,因為我們保護的不只是這一時、這一地的特定某個人,而是看不到、想像不到的無數後代子孫。(而且這種善意,因為不求回報且無以回報,所以更加純淨。)在整個運動的推展過程中,不斷地喚醒人心(拯救荒野也拯救荒心),使別人也有機會從事善行,這也是大慈悲的表現。

因此,當有好事者(或懷疑論者)問我:「你這麼辛苦,捨棄賺錢的機會,花費時間、金錢、體力去忙碌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實在很難以有形的物質價值去回答他們的問題。或許在醫院工作久了,看多了生老病死的痛苦,知道人生有太多的意外與傷病;或許也看多了周遭朋友有的陷於感情泥淖、有的仍為經濟困境在掙扎、有的身心俱疲失掉自我、有的放縱享樂只過今朝……在無限的時間、空間裡,渺小的人類又該如何走過有限的歲月呢?

是誰說:「生亦何歡,死亦何悲?」所有事情只能反求諸己,沒有藉口。夜深人靜時,腦中的思緒彷彿陣陣秋風,忽起又忽過。每個這樣的夜晚,總會想起二十多年前與朋友信中所談的:「我相信人生是悲觀的,或者該說人生的某個部分是悲觀的,而且這個部分和樂觀的那個部分是永不碰頭的。唯其對人生悲觀,所以有份坦然。我不會放棄某些執著的追尋,但許多事物我也願意以道家的心情來面對。」

曹孟德的〈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多年來讀到此句,總有些悲涼,卻往往在這悲涼的滋養下,又重新獲得一股生命的力量。你相信輪迴嗎?信不信都沒關係,我們都知道人是會死的。每個人都會死,但有些人卻從來沒活過。有很多人活著,只是為了等待被埋而已。這句話很殘酷,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是事實。 
 
牛轉乾坤:安德列.艾席蒙《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書名: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作者:
安德列.艾席蒙Andre Aciman
著有回憶錄《出埃及》(Out of Egypt)、《偽報告:關於流放與記憶的論文集》(False Papers: Essays on Exile and Memory)、《進入:法國符碼》(Entrez: Signs of France),編有《普魯斯特計畫》(The Proust Project)。他在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Graduate Center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教授比較文學,與家人同住在曼哈頓。
 
譯者:
吳妍蓉
美國天普大學傳播碩士,台大哲學碩士。譯過許多電影與影集,以及包括《胡迪尼的秘密世界》、《基督的最後七天》、《Art Nouveau世界珍品蒐藏圖鑑》、《宗教百科全書》等書。
 
內容介紹:
【這個世界再無祕密。愛上你就是我唯一的祕密,而我只願與你分享。】怎麼樣的渴望,能如此灼燒靈魂;怎麼樣的思念,能刺痛每一根神經末稍,想要靠近,不敢靠近;想要推開,不捨推開;當猛烈的火焰包裹住兩人,這世上,只剩彼此搏搏狂跳的心。
 
我喃喃向你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義大利里維埃拉這年的夏天,比過往十五年還要炫目。突如其來又猛烈的愛,彷彿林中奔出的獸,攫住少年與那人的身與心。關係的曖昧、情欲的流動、對彼此的著迷、猶疑、試探,在焦躁不安的夏日裡形成一股令人恐懼卻又執著不放的暗流。
 
從兩人靈魂深處萌發出來的,是一段僅僅為時六週的愛情故事,以及為一生留下印記的經驗,因為他們在里維埃拉與羅馬悶熱夜晚裡發現的,是此生恐怕再也無法尋得的東西:完全的親密關係。
 
安德列.艾席蒙針對人的激情,寫出坦白、不濫情、令人心碎的悲歌,精明捕捉到伴隨吸引力而生的心機,這一點少有人能出其右。《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明察秋毫、字字見骨、令人難忘。
 
牛轉乾坤:安德列.艾席蒙《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書摘: 
「回頭再說!」那字眼、那聲音、那態度。
過去我從來沒聽過任何人用「回頭再說」這句話道別。聽起來刺耳、簡慢、輕蔑,語氣中隱藏冷淡,感覺說話的人或許不情願再見到你或收到你的音信。

這是我關於他的第一個記憶,至今依稀可聞。回頭再說!
閉上眼睛,說出這一句,我彷彿回到多年前的義大利:我順著林蔭車道走,看見他走下計程車,身上是件寬鬆的藍襯衫,胸口大敞,戴著太陽眼鏡、一頂草帽,露出大片肌膚;下一刻,他跟我握手,把背包交給我,從計程車後車廂裡拿出手提箱,問我父親是否在家。

一切或許始於那個地方、那個當下:那件襯衫、捲起的衣袖、渾圓的腳後跟在磨損的布面草底涼鞋滑進滑出的樣子、急著試探通往我們家礫石道熱騰騰的溫度,邁開的每一步伐彷彿問著「哪條路通往海邊」?

今年夏天的住客。又一個討厭鬼。接著,背對計程車的他幾乎不加思索地揮揮空著的那隻手,朝車上另一位或許是從車站分租一輛車過來的乘客吐出一句漫不經心的「回頭再說」。沒加上名字、沒有緩和告別時那股混亂氣氛的俏皮話,什麼都沒有。他那簡短的道別顯得快活、唐突、乾脆——隨你怎麼說,他才不在乎。

看著吧,到時候他也會這樣跟我們道別。用一個粗聲粗氣又馬虎的「回頭再說」!
為了指導年輕學人修改論文,我父母年年接待夏季住客。每年夏天有六週,我必須騰出臥房,搬進位於同一條走廊、那間祖父住過、窄小得多的鄰室。冬天的幾個月裡,當我們暫離別墅住在市區,那個閣樓的小房間就成了臨時的工具間、儲藏室,謠傳與我同名的長眠祖父仍在裡頭磨牙。夏季住客毋需支付任何費用,基本上能夠隨心所欲使用屋內的設施,只要每天花一個鐘頭左右幫父親處理信件和文書即可。他們最後往往成了這個家的一分子。連續接待了十五年,如今不只是耶誕節前後,一年到頭,明信片或禮物如雪片般飛來。寄東西來的人宛如我們家的一分子,每次來到歐洲,總會帶著家人特地造訪B城幾日,到曾經短暫落腳的地方來趟懷舊之旅。

一切或許始於他抵達不久後某一次磨人的午餐。當時他坐在我隔壁,我總算注意到儘管那年夏天他在西西里島短暫逗留時曬得有些黑,但他掌心的顏色和他腳底、喉嚨、前臂內側一般白皙柔軟,幾乎是淡粉色,像蜥蜴腹部一樣光亮平滑。私密、純潔、青澀,就像運動員臉上的紅暈,像暴風雨夜的黎明曙光,透露了一些我完全不需要去問的事。

又或者一切始於海邊。或在網球場上。或就在他剛到的第一天,我們第一次並肩同行,我依吩咐為他介紹房子和周邊地區。走著走著,我總算帶他深入到偏僻區那塊彷彿沒有盡頭的空地,通過那道古老的鍛鐵金屬門,往曾經連接B城與N城、如今已然棄置的鐵軌走去。「附近有廢棄火車站嗎?」他眼光投向灼熱太陽下樹林的另一頭,或許是想對屋主的兒子提出恰到好處的問題。「沒有,附近從來就沒有火車站。火車只是隨叫隨停。」他對火車感到好奇,因為鐵軌看起來那麼窄。是有皇家標誌的雙節無頂貨車,我解釋道。現在是吉普賽人住在裡面。打從我母親少女時期到這兒來避暑,他們就住在那裡,還把兩節脫軌的貨車往更遠的內陸拖。我問他想看嗎?「回頭再說。或許吧。」有禮的冷淡,彷彿他識破我錯用熱情去討好他,還立刻把我推開。

此舉刺痛了我。 
但一切的開始也可能比我想的要晚了許多,在我渾然不覺的時候。你看見某個人,但你其實沒把他看進眼裡,他在幕後準備粉墨登場;或者你注意到他了,可是沒有感動,沒有「火花」,甚至在你意識到某個存在或有什麼困擾你之前,你所擁有的六個星期就快成為過去,而他若非已經不在,就是即將離開。基本上你正忙亂地要去接受些「什麼」,這個「什麼」在你不知情的狀況下,當著你的面醞釀了數週,而且帶有所有你不得不說出我想要的徵候。我們會問自己:怎麼沒能早點明白?

白天我不常待在自己的房間裡。過去幾年夏天的白日,我習慣占用後花園泳池邊一張有陽傘的圓桌。前一位夏天住客帕弗喜歡在房裡工作,偶爾才走到陽臺看看海或抽根菸;在他之前的梅納也在自己房間工作。奧利佛喜歡有個伴,起初他和我共用桌子,最後卻漸漸喜歡在草地上鋪一條大床單躺在上面,兩邊放著他零散的手稿,還有他喜歡稱為「東西」的用品:檸檬茶、防曬乳液、書、布面草底涼鞋、太陽眼鏡、彩色筆和音樂;他戴著耳機聽音樂,除非他先開口,否則聽不到別人對他說話。有些早上,我帶樂譜或其他書到樓下,他已穿著紅色或黃色的泳褲,汗涔涔地在太陽底下躺成大字形。我們慢跑或游泳回來後,早餐已經等著了。後來他習慣把「東西」留在草地上,人躺在鋪了磁磚的游泳池畔。他稱游泳池畔為「天堂」,「這兒是天堂」的簡稱,因為午餐後他常說「現在我要上天堂」,然後補上一句「去曬太陽了」,當作拉丁學者的圈內笑話。每次他躺在游泳池畔同一個地方,我們便取笑他花無數個鐘頭泡在防曬乳液裡。「你今天早上在天堂待了多久?」母親問道。「整整兩個鐘頭。不過下午我打算早點回去,曬久一點。」上天堂的門階也意謂躺在游泳池畔,一腳泡在水裡,戴上耳機,臉上覆著草帽。

這是一個沒有缺憾的人。我無法了解這種感覺。我羨慕他。
 
牛轉乾坤:徐林克 Bernhard Schlink《歸鄉》
 
書名:
歸鄉
 
作者:
徐林克 Bernhard Schlink
一九四四年生於德國。出身法律世家的徐林克從小就喜愛文學,但卻依從了家人的期待而去鑽研法律,並成為柏林大學的法律教授,也擔任法官,在德國法學界享有盛名。而在法律界的豐富經歷,讓徐林克對犯罪和人性都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的精闢洞察。一九八七年他與瓦特.波普合著犯罪小說處女作《我遺落的那一半》,即榮獲德國「偵探檔案文學獎」、《世界報》文學獎,並被改編拍成電影。
 
徐林克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我願意為妳朗讀》,則將他推上了創作生涯的高峰。由於本書的時空背景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使得這本書格外地撼動人心,一出版即轟動全歐洲,進軍美國也大獲成功,不但是第一本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也成為全美最當紅、最具影響力的「歐普拉秀」推薦選書有史以來第一本入選的外國小說!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七種語言,獲獎無數。而二○○四年由德國ZDF電視台所舉辦的「百大最愛德語好書」票選活動中,《我願意為妳朗讀》更高踞當代德語文學的第二名!二○○九年《我願意為妳朗讀》改編拍成的電影「為愛朗讀」,不但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獎,最後並贏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殊榮。
 
繼《我願意為妳朗讀》後,徐林克睽違十一年才終於再度發表長篇小說《歸鄉》,同樣席捲了國際文壇,也更加奠定其無可撼動的文學大師地位。他另著有短篇小說集《愛之逃》。
 
譯者:
黃秀如
中國文化大學德文系、德國馬堡市菲力普大學德國文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男味》、《寫給非哲學家的21封信》、《魚會口渴嗎?》、《寶貝你在想什麼?》、《你管柏拉圖怎麼想》、《菠菜吸血鬼》、《藍海上的風》、《為什麼貓咪四腳著地》、《幫助孩子走出學習難關》、《辣椒成功哲學》、《哪有經濟學不會?》、《時間的精算師》、《我當了主管怎麼辦?》、《古堡裡的珍珠》、《愛,一切從簡》、《大草原兇殺案》等等。
 
內容介紹:
與《香水》徐四金媲美的德國文壇大師徐林克,繼電影「為愛朗讀」經典原著《我願意為妳朗讀》後,睽違十一年的長篇代表力作!
 
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彼得從未見過在戰場上陣亡的父親,童年的記憶就是在祖父母家度過的無數漫長假期,以及一部「士兵還鄉」的故事。那是關於二次大戰時某個德國士兵逃離蘇俄戰俘營,經歷各種冒險,多年後終於返鄉的故事,然而故事最後那幾頁卻不見了。
 
懷著對故事結局的好奇與疑惑,彼得逐漸告別了童年,也暫停了對最後那幾頁的瘋狂追尋。他拿到了博士學位、有女友與剛出生的兒子,更經歷了盲目地逃開一切、流浪美國又重回德國的漂泊,然而,「士兵還鄉」的故事始終都在他的心上徘徊不去。
 
偶然間,他發現那個士兵的家鄉竟然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居住的城市,而那棟屋子就在觸手可及之處!
重拾好奇的彼得,決定從那棟屋子開始探訪,沒想到命運卻因此而改變──他愛上了屋子?的女人,更發現了和父親相關的秘密,同時彼得也確信,那部「士兵還鄉」小說的作者就是他的父親!
 
對自己的身世之謎、對父親的好奇與思念,讓彼得決定再次放下一切,離開家鄉,遠赴美國。只是這一次,他的離去並非逃避,而是為了回歸自己內心的「故鄉」……
 
德國文壇大師徐林克,繼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我願意為妳朗讀》後,睽違十一年,終於再次以優雅透澈的文字,構築出一個精鍊巧妙的故事迷宮。全書充滿著懸疑小說的氣氛,透過主角的自我追尋之旅,深刻地呈現出愛的美好與痛楚,以及對生命本質的探索,猶如現代版的《奧德賽》史詩,讓人不安之餘,更引人深思。
 
 
牛轉乾坤:徐林克 Bernhard Schlink《歸鄉》
 
導讀:無父的城邦  鄉關何處
在懸疑之外,徐林克小說裡的迷人光暈
名作家∕鍾文音
父親是誰?人子問。
君父的城邦是否只是一個人子歸鄉的幻影,父子是分裂還是合一?父親是人子,人子也是父親嗎? 
如果說我對嗜讀某種小說有嚴重偏食傾向的話,那麼徐林克是第一個打破我對類型小說與非類型小說邊線的人。徐林克的小說很難歸類,他的博學展現在小說裡形成內容龐雜的「書中書」風格。就如同《歸鄉》即使在形式上被包裝成「層層追索探究」的懸疑式小說,但實則卻是一部關於「棄」、「愛」與「反戰」的旅程小說。
 
《歸鄉》的小說初始即點出「回歸」所必然的「上溯源頭」之路,因而這趟旅程,即從敘述者「我」的童年祖父母家開始敘述。書中「我」叫彼得,他心中一直有個懸念,那就是他曾經從喜歡閱讀的祖父母家裡讀到一本﹁歸鄉士兵﹂的故事,但書的結尾卻佚失;懷著對結局的好奇與疑惑,彼得逐漸告別了過去。表面上他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拿博士學位、有個分手的女友與兒子馬克斯,他也曾經扮演「逃脫父親」的角色,經歷了「離開」、「流浪」,最後又重回德國的旅程漂泊。始終揮之不去的卻是一本看似虛構的小說佚失結局:「歸鄉士兵」的結局為何?就這樣,彼得開始登報追尋,這一路追尋卻發現自己的父親竟是這本小說的作者,且父親沒死在戰場上,父親在紐約,還是著名的《法律奧德賽》作者與學者。
 
徐林克擅長懸疑元素,營造故事迷宮,也就是書中書、謎中謎、局中局、史中史、愛中愛……形成了迴圈式的小說情節,所有灑豆而出的情節不斷又滾回了核心原點:揭開結局,尋找身世。《歸鄉》其實一開始好讀,但接著卻難題上場。徐林克開始混合文體,把小說的虛構帶入現實,從而小說情節不斷堆疊發展,環環相扣,一個線頭拉出另一個線頭,但拉住線頭的頭卻又是指向同一個方向。
 
「不告而別」這個狀態所引發的苦楚,延續了徐林克一炮而紅的小說《我願意為妳朗讀》,《我願意為妳朗讀》是戀人不告而別;《歸鄉》則是父親不告而別。德國人在戰後初期仍活在納粹陰影下,每個人都想隱藏身世,不知他人從何處來,也不知家裡狀況……許多的「隱藏」就是徐林克在塑造小說人物網路的核心氛圍,於是很自然地形成了「謎樣」風格。
 
不過,徐林克還是安排一些比較容易辨識的元素,比如「巧合」的運用:彼得發現書中敘述的士兵家鄉,竟然就是他一直居住的城市,且那間房子就在不遠處,就這樣,好奇的彼得,從那間屋子踏出追尋之旅,未料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他愛上了打開門的那個女人芭芭拉。
 
《歸鄉》對一般讀者比較艱澀的部分在於徐林克大量使用的「書中書」結構,在小說裡又穿插著許多文本,以閱讀、以小說、以書信體不斷地出現在各個段落,同時博學的徐林克也大量引用《奧德賽》神話。
 
徐林克認為《奧德賽》是所有歸鄉故事的原型。不斷自我辯證人生旅程,人為何上路?經歷什麼樣的冒險?又如何決定返鄉?返鄉之後又將面對什麼樣的結局?結局會引發人的瘋狂或者是安定?歸鄉之後,難道鄉愁即解?所歸之鄉還是原來的那個「鄉」嗎?徐林克聰明地將彼得的父親定位在法律學權威作家,於是許多的辯證即在父子之間展開不斷的對話。
 
「疊影」的寫法向來是徐林克的招牌書寫,比如彼得在讀﹁歸鄉士兵﹂這本小說時,彼得的身心甚至夢境都重疊至小說的人物命運裡。然後無父的人子彼得尋到父親後,讀者才恍然大悟:子既是父,父也是子。這如何說呢?兒子是學者也是編輯,父親是法律學者也是作者。這些都像是徐林克自身的身分投射,他利用專長的法律,隱約地透露他對於戰俘與極權的種種看法。《歸鄉》在結尾也藉由父親提到了近代最有名流亡美國的猶太裔作家漢娜?鄂倫的極權主義和對人性的看法,從而還探討到關於人的「善?惡」。徐林克再度使用「書中書」技巧,他寫到了《伊里亞德》著名的特洛伊,又接著寫到了蘇格拉底的《理想國》。徐林克藉小說揭露了他的閱讀世界,又從閱讀世界彰顯了他個人的哲學與生命觀。可堪玩味的是學法律的徐林克影射了蘇格拉底認為善?惡若只取單一性將會造成不幸,宙斯必須將「善?惡」混在一起才能使人類取得平衡。那麼對於戰俘呢?他們的善與惡難道是由個人來承擔?或者該由集體來接納?徐林克因為在書中充斥著無數的哲學與其閱讀世界的層層辯證,因之將懸疑式的小說提升到哲思層次了。
 
小說還提到很有趣的非常核心的題旨:「難道使人感到疲倦的並非是難事,反而是件容易的事?」於是彼得不選擇安穩,他注定像是﹁奧德賽﹂式地踏上追尋漂泊之路。彼得藉著「上路」以「離開」吞噬自我的「日常庸俗與愛情追迫」,但不斷的「上路」會不會也只是一種「逃避」?徐林克喜歡書寫人的「位置」處境,究竟要進場還是退場?另外,徐林克也似乎隱隱提出人最怕的竟然不是戰爭,反而是如何面對戰後的日常生活。為了書寫彼得對生活的諸多感受,在《歸鄉》的第四章裡,大量的書寫了柏林圍牆倒塌後的彼得生活,游移在東、西德的彼得,他的內心點滴幽微。徐林克在這章節裡寫出一種迷人的情調與視野的高點:他認為所有的人其實都是生活在歷史之外的,而歷史也尊重人的日常工作,於是不管發生多大的事件,人們即使激情地去搖旗吶喊,很快地還是依然回到工廠、回到烹飪、回到市場……
 
這就是徐林克小說的迷人光暈,他總是能書寫到小說的深處,藉由歷史的另一個微小的背面,看到更多的真實生活細節。也因此循著這樣的理路與感性情懷,就不難理解,為何徐林克的小說沒有太多的激情或者吶喊,他的語言十分清新,敘述專一,即使人物不斷上場而形成小說內部的漩渦複沓,但也絕對不會失去合理的推理結構。也不會讓讀者的內心受到昂揚衝擊,相反地反而在閱讀時會不斷停頓、思考、疑惑……「退縮回內心世界的﹃過去﹄」、「回憶對我的欺騙讓我感到混亂」、「真相往往是謊言,謊言經常是真相」。某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也不斷地誘發著讀者發現「自己」的思緒。
 
書中有句話寫:「他太太無須生活在廢墟中。」這句話可以解釋徐林克是如何在處理女性,深受男人總是出外革命或者打戰之苦的女性,她們成為家庭的支柱,她們善於防衛自己的世界與建構兒女的未來,那就是她們絕對要將過去掩埋,無須生活在廢墟中。因此我們也能理解在《歸鄉》裡的女性角色芭芭拉、我的母親、祖母以及無數和「我」邂逅的女性都帶著一種奇特的感情結構,在破碎之後,都可以重拾生活,堅強有韌性,即使只是萍水相逢。這似乎揭露徐林克的感情觀:「愛不只關乎情感,更是關乎意志。」在混亂的當代愛情裡,我們早忘了有白頭偕老這種關乎「意志」的東西了。
 
我一直喜歡徐林克的小說「愛情」情調,他在懸疑之外可以另闢感情蹊徑,走溫潤感性人文路線,按理處理戰後其實可以環繞在更多的「愛的扭曲」與「棄的變形」上,就像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旅人回到文明城市後,是再也無法生活了。但徐林克沒有這樣的黑暗與扭曲。小說結尾,徐林克讓遠赴紐約尋父的「我」回到德國時,女友芭芭拉沒有離開,一切都沒有變心與變質,彷彿他不曾離開似的。
 
「你喚醒了我的渴望。」其實我最喜歡的反而是徐林克在《歸鄉》書寫的愛情,芭芭拉與彼得的愛情曲折,毋寧更是我把目光牢牢釘住的情節。 
「你也脫掉,我想感覺你。」這是徐林克的語言,從日常脫離的戀人絮語,我喜歡。
「我已受夠了歸鄉的故事。」《歸鄉》作者受夠了歸鄉故事。
「 戰俘歸鄉的小說已經成了一種特殊文體,就像愛情小說或戰爭小說一樣。」德國整個近代作家都在大量處理二次大戰前後的題材,幾乎每隔一陣就要讀到一本。就像大陸的文革一樣,成為集體的回憶傷口。一整個上一代的德國人都深受罪犯、屠殺的原罪。罪惡/懲罰,真相/謊言,失落/衰敗,執行/抗命……這讓我想到我的島嶼,曾經一整代人也曾為了台灣的未來而心懷改革理想之路,如今也深受失落之苦。
 
無父的城邦,鄉關何在?人子最後歸鄉而「鄉」已傾頹,於是我們只能如書中的主角在彷彿經歷了《奧德賽》的漫長旅路後,其實回歸的是自己的心靈「故鄉」……
 
 
昱孚 2009-05-08 13:05:21

這些國畫是誰畫的?我很喜歡!

任我行 2009-05-04 14:26:40

晚天未晚
我竟然看成 前天未晚
@@
呵呵~~小行視茫茫呀!
︿_︿

樓上旅人大哥送燒餅油條
小行送一顆大西瓜來囉(不是馬諦斯的史奴比喔)
現在西瓜好吃又便宜呢
^_~

奧黛麗 2009-05-04 10:13:01

台中與台北間的旅程
寫作成就了旅程的心路歷程

值得學習

謝謝讀冊人分享
近來疏於問候請見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