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05 23:14:12浪子遊俠

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讀《岩上詩選》

(初稿修訂一版)
台灣文學所【台灣文學史】期末報告
指導教授:趙天儀老師
報告人:台文所一年級陳朝松(陳去非)
題目: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
讀《岩上詩選》
引言
出生於戰前,成長於戰爭時期的詩人岩上,本名嚴振興,一九六五年加入「笠」詩社,曾主編《笠詩刊》,與趙天儀、鄭炯明、李魁賢、李敏勇等,同屬「笠」詩社戰後世代及中生代的骨幹詩人。
本文將以修辭學剖析詩人岩上詩作的詩質文采與創作技巧,並且以原型批評(archetype .criticism)及詮釋學(Hermeneutics)對詩人岩上在《岩上詩選》選集裡的作品,進行意旨(signified)(精神)的考察,以勾勒出詩人岩上作品的風格面貌。
關鍵辭:「現代主義」(Modernism);「寫實主義」(realism);「前衛主義」(avant-gardism);「浪漫主義」(romanticism);「象徵主義」(symbolism);原型批評(archetype criticism)
【壹】詩比歷史更哲學與更莊重
希腊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說《詩論》<第九章>指出:「詩人所描述者,不是已發生之事,而是一種可能發生之事,亦即一種蓋然的或必然的可能性。」,又說:「歷史家所描述者為已發生之事,而詩人所描述者為可能發生之事,故詩比歷史更哲學與更莊重;蓋詩所陳述者毋寧為具普遍性質者,而歷史所陳述者則為特殊的。」,誠如此言,詩作品反映普世價值:人性的善美、情愛的甜美和生命的甘美,也就是英國詩人T‧S‧艾略特在<詩的社會機能>一文裡所說:「詩所能給予我們的那種樂趣,以及樂趣以外詩所給予我們人生的影響,不能產生這兩種效果的,就不是詩。」艾略特所指的「樂趣以外詩所給予我們人生的影響」,其實中國的孔子也說過:「溫柔敦厚,詩之教也」,詩,潛移默化我們的氣質,充實我們的美感經驗,開拓我們的生活閱歷。
詩人岩上正是以他的詩作,表達他的普世價值:關注社會現象、揭露社會問題,以及個人對情愛的體會、現實生活的感受,行間字裡透露著人性的善美與情愛的甜美。《岩上詩選》分別選自《激流》、《冬盡》、《台灣瓦》、《愛染篇》,就題材而論,其中除《愛染篇》屬於抒情的情愛宣示,其餘均為現實生活的抽印本,觀照面向廣闊:包括有社會的關懷、即物(詠物)的詠嘆、生活的體會。
【貳】「笠」詩社與寫實主義
自六○年代以降,在台灣的詩人族群分佈上,從創作方法論(methodology),大致可以概分為「現代主義」(Modernism)與「寫實主義」(realism)、「浪漫主義」(romanticism)三大板塊,分別代表「創世紀」、「笠」、「藍星」三個主要詩人社團。除非透過個別詩人作品的分析歸類,如此的概分,固然難以指陳每一個詩人社團中個別詩人的真實情狀,惟在詩社「集體風格」的觀察討論與定位上,仍據論証價值。大致而言,奉行「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創世紀」詩社,詩人表現出「前衛主義」風格(avant-gardism),如洛夫、張默傾向「超現實主義」、亞弦傾向「寫實主義」、商禽傾向「象徵主義」(symbolism);奉行「寫實主義」的「笠」詩社,杜國清、白萩傾向「象徵主義」,林亨泰傾向「超現實主義」,其餘的詩人則大致屬於「寫實主義」。不過,詩人向來不喜歡被單一的「創作方法論」侷限,即使奉行「寫實主義」的詩人,如陳千武、李魁賢、岩上、李敏勇等,仍常兼用「超現實」與「象徵」、「即物」的表現手法,使作品在風格上呈現多元的變化。
T‧S‧艾略特在<傳統與個人的才能>一文裡說:「最重要的是傳統含有歷史的意識,那是任何一位二十五歲以後,仍想繼續做詩的人幾乎不可缺少的。」,「歷史意識」讓詩人深切地感覺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熱情誠懇地去面對他所處的環境,真實地感受現實生活的酸甜苦樂,提出觀察甚至親身參與後的反省批判,而不是消極地選擇逃避現實生活,側身躲進文學的「桃花源」,透過文字堆砌的虛情與意象聯想的虛構來自我陶醉與麻痺。
筆者在審視奉行「超現實主義」方法論的詩人及其作品時,即發現「超現實主義」詩人多半走入「精神的虛無主義」,而包裝著「精神的虛無」的「超現實」手法,如同鏡花水月,雖然兼具文字美與意象美,卻是虛幻而經不起推敲的。反之,「寫實主義」詩人,在「文學的樂趣:文字美與意象美」以外,提供了現實的生活場景與素材,使得文本與土地、人民、風物、情感等等取得「共時性的聯繫」,文本才有了真實可感的時代靈魂。
【參】詩人岩上創作風格衍變
縱觀詩人岩上的創作歷程,青年時期初期(1969至1970年)呈現「浪漫主義」的風格,從《激流》詩集選錄作品可以歸納出來,「即物」的處理手法和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是這時期的主軸。
青年時期後期(1971至1976年),詩人調整視野,詩集《冬盡》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現實環境,深入農村和農民在一起,從清苦的農事生活中提煉出悲憫的人道襟懷,以及困境裡仍不失樂觀知命的心情,這時期的風格明顯地屬於「寫實主義」。
詩集《愛染篇》(1976至1979年)呈現出中年前期的詩人岩上,溫柔善感的一個內在面向,使讀者在岩上的理性寫實之外,得以窺見他的感情生活與浪漫情懷。此集中,語言意象及語法構詞,明顯受到當時(六○至七○年代)流行的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影響,諸如<草原><海岸極限>裡的疊詞與類句以及對偶形式設計,<海誓>、<夕幕之海>、<海岸極限>裡的排比語法與構詞等,而這時期正是詩人另組「詩脈詩社」階段。
中年後期(1982至1989年),詩人的視野已跳脫家鄉草屯的場域,詩集《台灣瓦》注意到台灣的山川風土及不同社會階層的現實生活。文法與修辭等表現技巧日漸成熟,語法自然、語意清晰,言淺而寓意深遠,至此完全奠定了寫實的風格。
縱觀詩人岩上自1969年至1989年,二十年間題材關注與創作風格的變化,正是由青年前期小我的抒情歌詠,至中年對大環境投注的寫實關照,從「浪漫寫意」到「生活寫實」,如此的發展軌跡,其實也正是多數本土詩人共同的成長過程。
【肆】詩人的青年前期風格:
(1)自浪漫情懷出發的即物(詠物)詠嘆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
「少年情懷總是詩」,青年期的詩人岩上正值戀愛階段,當然有他對情愛的憧憬與體會:
<談判之後>
落雨

落雨的
昨夜
惟門扉依然相送

昨夜
沒有雨傘
惟柏油路面依然閃爍

一條身影
男女之間的戀情一旦出現可能分手的情況,「談判」似乎是免不了的。這首詩正是
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愛糾葛,而「談判」的結果,從「惟柏油路面依然閃爍/一條身影」
末段推敲,顯然「破局」,換言之是以分手收場。全詩採取「追述示現」的修辭格,透
過回憶,將時空場景拉回「昨夜」。在這首詩裡,有兩點值得提出來,(1)詩人採取第
三人稱的視角,以「客觀或戲劇式故事觀點」(objective or dramatic point of view)(註
1),以鏡頭順序呈現「門扉→雨傘→柏油路面→身影」等視覺意象的時間線性,交待
「談判的結局」,在修辭學裡,這是「借代」辭格中的「以部分代全體」。(2)對於詩中
的人物:男女主角,詩人不但在第三人稱所有格(他和她)方面,予以省略,女主角更
是始終未曾露面,且刻意避免觸及「談判的過程與具體內容」。如此的「語說三分,點
到為止」,的確留給讀者相當大的想像空間,讀者必須一方面從「門扉→雨傘→柏油路
面→身影」的線索中,進行時間的線性思考與人牲推理,組織出一則故事;另一方面必
須從意象彼此間相互的關聯指涉,以聯想活動完整地補充情節。所幸,這首詩的意象並
不晦澀費解,即使尋常的讀者仍能推理出這是一則男女間「關於情感的破裂談判」。
<創傷>
偶爾看到你腳上的疤痕
不得不又感覺一陣心痛

在那風兩交加的夜晚
坎坷的路面把機車翻了身
我們被摔得好遠好遠呵

但爬起來的相互扶持
是膠一樣的緊密
就像這個疤痕緊緊地
粘在肌膚
在衣裳的遮掩下
誰知道那曾經是一段旅程的哭聲
詩人採取第一人稱「我」向著「你」這位特定對象說話,娓娓敘述著一段往事。詩的起興,從「你腳上的疤痕」開始,接著詩人便以「追述示現」,將時空帶回到「那風雨交加的夜晚」,從此開展故事情節,兩人共乘機車,在坎坷的路面摔倒,彼此都受了傷,但是在緊密相互扶持下,共同渡過難關。第二段又將時空拉回現在,並且以當時留下的疤痕,比喻同時見証彼此患難相扶持的情份。這首<創傷>,用語淺白卻能含蘊溫馨感人的詩情,足見詩是以感動人取勝,至於詞藻的華麗與否,並不是詩的主要「賣點」,更與能否感動人不必然相關,如同清人張潮《幽夢影》所說:「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2)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
青年期的岩上,詩作裡處處可見「超現實主義」的瑰麗奇詭的想像,那時正是「超現實主義」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詩人桓夫在「激流」詩集的序言裡如此寫道「他(岩上)吸收了現代詩的新詩精神,觸及余光中主唱的藍星詩刊的唯美形式,並嘗試過張默主持的創世紀詩刊所推行的超現實主義技巧的運行。--經過這些過程的修養而寫詩,是生在台灣的詩人們不得不然的作業。」指出青年期的岩上,不能免俗地受到當時風行的「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例如<激流>裡充滿生命動能的句子:
讓那些圍剿而來的
岩石與山避
濺出嚎啕的顫慄
化被動為主動的語法,使詩句節奏鏗鏘有力,正是「激流出谷」的雄壯氣象,意象經營充滿著力與美,同時也看出刻意雕鑿的痕跡。
<星的位置>
我總想知道
自己的宿命星在甚么位置
有否閃爍燦然的光輝

因此每晚仰望天空
希冀找尋熟悉的臉龐
但是回答我的
都是陌生的眼光

直到有一天
我從流浪的路途回來
把一切的願望都丟棄
只剩一顆乾癟的頭顱
沒入深邃的古井
突然發現在那靜謐且清冷的水底÷
一顆孤獨的明星
輕輕地呼喚我的名字
青年期的岩上,對於未來有著美麗的憧憬,同時更有著「少年維特的煩惱」,迷惘與不安,詩人於是寫下<星的位置>,自言自語地說:「我總想知道/自己的宿命星在甚么位置/有否閃爍燦然的光輝」,詩人開始尋索解答,踏上流浪的旅程,試圖在探涉的過程中,找出真正的自己,如同卡蘿‧皮爾森所說的:「我們都是踽踽獨行者,每個人皆然。、、、我們愈是做自己,喻不會感到孤獨。因為擁有自己的人是不會孤獨的。」(註2),「但是回答我的/都是陌生的眼光」直到許多年以後,詩人「從流浪的路途回來」才找到答案,原來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斕珊處。」,詩人以詩自剖,對於追逐夢想的過程,透過自白作出坦誠的交代,筆者以為這類緬懷過往、檢視成長歷程的詩情,在引起有相同經驗的讀者共鳴之餘,多少也有「自我治療」的作用吧?
【伍】詩人的青年後期風格:寫實主義風格的形成
詩人岩上在《岩上詩選》<序-詩的來龍去脈>一文裡引述T‧S‧艾略特的話:「如果一首詩是完全屬於作者一個人的,那麼它是使用私人的而不是為他人所知的語言所寫成的詩,一首只屬於作者的詩,根本就不是詩。」,岩上進而體認到「詩雖是想像,但不能僅為個人的幻覺,它必須涉及客觀的存在事實、、、。」,本於如此的認知,足以說明青年後期的岩上,在作品的選材與創作手法的改變,何以走向樸實的「生活的寫實主義」;當然,青年後期,婚後的家庭生活與現實環境,也是改變詩人浪漫心境的外在因素,且看以下段落:
<浣衣>
剛睡的溪邊
含羞草的眼睛注視著
透過昨夜纏綿的霧
縐亂了床第
從揉搓的手指間滑流而去

啊,清諒的水
畢竟開了花的晨間
是全心的開放

晾起來的衣褲
在空中飄盪
它曾經抓住過軀體
那是多麼結實的存在
即使在夢裡也能喚出他的名字
男性詩人能夠以如此細膩的筆觸,傳神地描寫浣衣婦的形貌與精神,並不容易。詩人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娓娓道來,雖然與「變裝書寫:全女性主觀觀點」的視角尚有些許差異,但仍能夠給人貼切、細膩、自然的感受,則初無二致。
透過物的觀點,詩的開始就從含羞草的視點出發,婉轉地回溯著浣衣婦,昨晚與夫君間的床第激情與一夜纏綿,間接暗示出這位婦人浣衣時,幸福甜蜜的心情,頗有「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的味道,即是透過「移情作用」的聯結,而意符(signifier)即:「昨夜纏綿的霧和縐亂了床第」,與隱性意旨(recessive signified)即:「幸福的浣衣婦」之間的相互指涉(mutual reference),仍可以在主題的涵攝下,進行「想像的推理」(imaginative reference)而建立起來。第三段則不說這些「晾起來的衣褲」曾經被穿用過,化被動為主動,反而說它「曾經抓住過軀體」,間接暗示出浣衣婦的心情:「即使在夢裡也能喚出他的名字」,亦即替心愛的男人洗滌衣物,是一件愉悅而甜蜜的事。
這首詩與前述的那首<談判>,修辭策略與表現手法有雷同之處:都是使用第三
人稱視角作客觀的描述,且女主角的人稱詞格均故意省略,此種特殊的處理手法,在「笠」
詩人的「即物詩」裡相當常見,或許也正是「即物主義」的特色之一吧?
<水牛>
水牛總是埋怨自灰黑的顏色
非常嫉妒天空的藍
有一次無意間
水牛低下頭來喝水
才發現自己的角是刺向天空的

天空是該殺的
然而天空高高在上
天空必也有俯身下來的時刻吧?
於是水牛耐心的等待

天空終於垂下來了
水牛狠狠的衝刺上去
倒下然後朗朗地笑了
原來我體內也有這樣鮮紅的血
岩上詩筆下這頭「水牛」,頗有「追日夸父」的性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致這首具有象徵寓意的即物詩,演出類似「黑色荒謬劇」的劇情。「水牛」被「擬人法」賦予人的思維和情感色彩,「水牛總是埋怨自灰黑的顏色/非常嫉妒天空的藍」,有著「埋怨和嫉妒」這些情緒,接著水牛便展開演出。先是「發現自己的角是刺向天空的」,於是起了征服天空的奇怪念頭,並開時實行自己的念頭,就是「耐心的等待」,而牠確信雖然「天空高高在上,必也有俯身下來的時刻」。這首即物詩,似乎別有字面外的象徵意義,可以允許讀者進行不同面向的「聯想」,例如朝政治方面的思索,七0年代威權體制下,台灣在「退出聯合國」前後,飽受國際間姑息容共的潮流衝擊,青年知識份子開始覺醒,對於蔣氏王朝的威權體制進行反抗。「水牛」這主角,若從「原型批評」(archetype .criticism)的觀點思考,代表著從「戰士」轉進為「殉道者」的過程,亦即從「覺醒後的戰鬥」至「犧牲生命」,而「天空」則是「統治者」的代名詞。在「水牛」的思維裡,或許正是這樣的圖象:「世界是由英雄、惡棍和待救援的犧牲者所組成。」(註3),所以水牛才會有所覺醒,而付諸行動。
<跌倒>
孩子跌倒
哭了
傷口流出了血

爬起來
不要哭

你看血裡有什麼?
爸爸的影子
還有
爺爺的影子
邏有、、、、
孩子看了這麼多的影子
笑了
這首詩,言淺而意深,背後指涉的意旨,頗值得推敲玩味。請裡的第二、三兩段,明顯是以父親的口吻,對孩子說的話,「爬起來/不要哭」是嚴肅且帶有命令意味的語
氣。第三段則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教育,要孩子認知各世代之間的血緣歷史與精神傳承。
按照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的原型理論,男孩子一出生就會被社會具體的教化為「鬥士」,而鬥士的意識構成了我們的文化,雖然它只是父權的文化。皮爾森博士說:「在我們的文化中,駕馭和養育被界定成相反對立的事,女人負責養育,而男人負責駕馭。」(註4)在這首詩裡,我們看見父兄如何教導子弟成為「鬥士」(Warrior)的過程,經由「跌倒」(象徵失敗與挫折)這個事件,對子弟進行「機會教育」,不僅要求孩子「爬起來/不要哭」,同時告知孩子血緣歷史與精神傳承,如此沉重且嚴肅的歷史意識。對於孩子而言,因為「跌倒流血」而哭泣,是極為平常的生理(疼痛)與心理(流血及痛覺)反應,但父兄卻試圖轉化此種情緒反應,將它與血緣歷史和精神傳承這些沉重的命題相掛勾,以「鬥士」的形像來撫慰「跌倒流血」(遭受失敗挫折)的孩子,同時以自身適應環境的生活經驗,激發孩子「為求生存,要具備不畏失敗挫折的戰鬥意志與不認輸的精神」。
在《冬盡》這卷裡,我們看見詩人以家鄉草屯作為核心場域,書寫對於生活周遭的觀察與體驗,諸如<伐木>所觸及的林相與動物生態破壞;<松鼠與風鼓>描述內山農村裡四季的運行及艱苦清貧的農民生活,以及農民的安貧知命;<溫暖的蕃薯>以孩子的設問方式,反映出農村裡失去父親的貧窮家庭,母與子為生活而掙扎的艱難困頓;<割稻機的下午>記錄農忙時的熱鬧景象以及農民阿吉仔的勤勞踏實,雙襯出農業機械化後,農村的榮景。這些題材,都是取材自土地及鄉村生活的,詩人不寫當時工商業發達的城市社會,因為詩人身處鄉村,所見所聞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與耕稼,以這些切近的題材入詩,詩作自然親切感人。
【陸】詩人的中年前期:風格轉向的現代抒情
<細線>
只有緊握著妳的手時
才感知自己的生命
原是一隻在妳眼中凝視而飛起的
風箏
無法掙脫妳的掌心
也唯有在妳的手中
才能迎風高昇
生態昂然
(節錄首段)
詩人以風箏自比,被一條細線掌控著,細線的彼端是自己心愛的女子,詩人無怨無悔地成為一隻風箏,因為這女子拉住了細線,同時緊緊地拉住了詩人的身體與靈魂,原本放浪不羈的風箏,從此有了幸福的牽繫,詩人作出如此甜蜜的宣示:成為愛情的俘虜是幸福的。「浪子回頭與風箏繫線」如此的意旨與意符的組合,很貼切也頗具說服力,
能夠被一般人的美感經驗所接受。亞里斯多德說:「詩比歷史更哲學與更莊重;蓋詩所陳述者毋寧為具普遍性質者」,抒情詩要能感動讀者,前提就是不能偏離一般人的美感經驗太遠,亦即詩人所陳述者是具有普遍性質的美感經驗,否則就難免蒙上晦澀的神祕面紗,而讓讀者「傷透腦筋」了。
<影子>
樹沒有腳
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我的胸膛
樹孤獨地想在我心中植根嗎?
我有腳
卻只能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我的影子
走過妳的腳印,腳印的千山萬水
妳的胸膛,胸膛的風浪
妳的臉,臉的雲變雨疾
妳的眼睛,以及靈魂窗口飄搖的條條柳絲與花絮

從我到妳仄徑而去的路向
跋涉的
那是我影子
晨曦或者暮昏
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
初讀這首詩,筆者直接聯想到「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以「樹」的意象起興,「樹」
有根,但卻不能移動行走,而樹還要「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詩人的胸膛,在詩人的
心中植根,足見這棵「樹」的執著,這是「以物擬人」(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詩人沒
有特別指明樹的種類及名稱,我們只能約略知道它應該是高大的喬木或藤木(如:椰
子樹),在此,詩人以泛稱的「樹」作為「普遍的象徵」,意味「行動不自由者」,以
便與第三行的「我有腳」(意味:行動自由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沒有腳的樹,行動自由受到完全的限制,仍千方百計地想用它的影子,喚起詩人的
注意,並且將它自己的形象根植在人心中;反觀行動自如的詩人「我」,卻不敢鼓起勇
氣向「妳」表達心中的愛意,只能謹守著禮教,「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第二段裡詩人娓娓敘述著自己如何在「妳」的身旁徘徊流連,使用了許多「關聯性
的聯想」:從妳的腳印、妳走過的路、妳的胸膛、妳的臉、妳的眼睛,甚至妳眼瞳中反
映的柳絲與花絮;如此林林總總不厭其煩地如數家珍,正是要凸顯自己的癡心與用情至
深。
末段敘說詩人「形影不離」地緊緊追隨伊人的芳蹤,從早到晚跟隨跋涉在側,而此
時詩人猶能自我安慰地說那是「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當其是「男追女,隔重山」
了,詩人的自苦如此,令人不勝唏噓,換成是別人,遇到如此「不領情」的女子,恐怕
早已「鳴金收兵」了。
<讀你的眼睛>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
只有海的波浪
焚毀一字一字的碎片洒于日光下
那是海的鱗光
你的心語?

微動的唇
原是我擁有的沙灘
疆土的熱愛
細細踩履如我 搏的頻率
縷縷抽絲的語言
柔軟如沙
堅定粒粒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
這是一首情調迷人的情詩,以「你的眼睛」作為主題,正是採取「以部份代全體」的「替代」修辭。「讀你的眼睛/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詩的開場,就以美麗的「明喻」修辭,悅人耳目。眼睛是心靈的「視窗」(window),從這個視窗裡,詩人讀出的心理信息是「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至於這「欲寄無從寄」的信箋,內容是什麼?只要有戀愛經驗的讀者,不難想像得知。接著作者把顧盼流轉的眼波,與「海的波浪」之間的類似性,經由譬喻聯想作用與海岸及波浪等現實場景取得聯繫;而海的波浪湧動不已,彷彿灑於日光下的斑斑魚鱗。第二段再延伸現實場景,把沙灘和唇的意象,以「暗喻」的手法取得聯結。末段兩句才道出「讀你的眼睛/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閃亮得令人驚艷的絕唱。這首詩若改以電影鏡頭來處理,則自第三行起就會出現「疊攝」(double exposure):影像重疊的特殊效果,將兩個不同的時空(實景:你的眼睛與幻境:海浪、沙灘)呈現在同一畫面上。
<海岸極限>
(節錄末段)
這樣遼闊的
我們
這樣洶涌的
我們
這樣極限的
我們
這樣貼切的
我們
左邊是海
右邊是岸
這裡是我們

<草原>
(分段節錄)
讓我萋萋
讓我芳草
讓我貧瘠的地域展現熱情的胸膛
、、、、
欣悅的浪波
草草徐風,妳的髮
花花舞步,妳的頰
、、、、
葉葉草
脈脈花
絲維牽繫著一個戀
而妳輕輕邁過
輕輕邁過?
<穿越防風林>
(節錄末段)
而夜遲遲不來
海從我們腳下升起
浮標了的
我們的手臂
緊緊握住了海與天的漂盪
<生命的箭頭>
(節錄首段)
透過妳的肉體
不是鳥,亦非雲
而是從我生命的律弦中射發的一支箭
箭頭沾滿了血跡
我說是相愛的結晶
妳說是情孽履臨的徵候
類似<海岸極限>使用「排比」形式的作品(寫於1972年)或者稍晚《愛染篇》<草原>使用「類句疊詞」兼用「對偶」形式的作品(寫於1978年),以及<穿越防風林>使用「轉品」修辭的作品,甚至如<生命的箭頭>裡有情與無情的正反辯証語法,
均為五○至七○年代,超現實主義流行時期,國內詩人在表現手法上所大量使用的,而另組「詩脈」時期的詩人岩上,似乎也暫時離開「笠」詩社的寫實主義風格,有另闢蹊徑的意圖。超現實主義這股主流詩潮,顯然相當程度地改變了詩人岩上以往的思考慣性,在形式設計、表意修辭以及語法構詞等許多方面產生變化。對於多數詩人而言,創作手法的劇烈變化,往往即預告著風格(style)的轉向。
【柒】詩人的中年後期:本土面貌的形塑
進入八○年代以後,詩人岩上的視野遍及台灣這塊土地,他把小我的愛憎昇華為對大環境、各階層的關照,對社會現象的反省與批評,對生命意義的積極探索與思考,這
時期可說是詩人生命的秋收期。「題材面向廣闊,觀察深刻入裡」,是《台灣瓦》這卷詩集所呈現出來的,且看他如何以繆思之筆,形塑本土的面貌,同時演繹自身成熟深沉的生活閱歷:
<流浪者>
沒有故鄉的
給他一甕暢懷的燒酒
沒有歸期的
給他一罈擲杯的碎聲

我有故鄉
也有歸期
你要給我什麼

在沒有你消息的日子裡
我是個永遠漂泊的流浪者
皮爾森在《內在英雄》(p72)一書中,對於流浪者(the Wanderer)的原型,有如此的描述:「流浪者不向命運低頭,他們將穿戴已久,用來保証安全和取悅他人的社會角色拋棄掉,試圖去尋找自己,去採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首詩裡,我們看不到具有冒儉精神的那種自我放逐式的流浪者,只有因為政治上的動亂,離鄉背景有家歸不得的「滯留的異鄉人」;以及因為內心的孤寂無依,而感覺靈魂飄泊的「心理的流浪者」。面對這兩種非自願性的流浪者,詩人的態度是耐人尋味的:對於前者,詩人出之以同情憐憫,並且能夠接受如此遭遇的人借酒來澆愁;但對於自己內心的孤寂無依,只能以反詰的語氣,反問那個令詩人靈魂飄泊,至今仍音信全無的「你」。而這種「反問」,其實是詩人內心的「自言自語」,因為詩中的「你」根本沒有出現在現實的場景裡。
流浪者往往缺乏「歸屬感」以及「安全感」,他們害怕在沒有親情與友誼的孤寂情境中老死,所以流浪者必須去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樂於付出同時接受愛與關懷,如此才能走出孤獨的困境。這首詩以素樸的語言,勾勒流浪者的形象,所觸及的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共同經歷的生活上的「流浪飄泊」以及情感上的「空虛孤寂」,而這樣沉重的命題,詩人卻能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揭露命題的深層內裡,不賣弄哲理、不故弄玄虛、不吊書袋,不玩弄技巧,不以繁複層疊的意象迂迴說理,所以不會讓讀者陷入五里霧中,反而坦誠地以悲憫的襟懷和自身的境遇,來喚起讀者的共鳴。
<台灣瓦>
(節錄首末兩段)
彎彎薄薄的
一片片重疊的瓦
都只是一陣子的波浪而已
、、、、
吸水而虛胖的軀體
一時壓重了支架
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
又漸漸乾瘦下去
以石綿為主要材質作成的瓦片來覆蓋屋頂,在二十年前的台灣相當常見。石綿散熱效果不錯,但會受潮吸水卻是缺點。詩人抓住石綿瓦片會吸水的物理特性,呼應「台灣瓦」的主題,意有所指地說:「吸水而虛胖的軀體/一時壓重了支架/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又漸漸乾瘦下去」,對於石綿瓦的虛胖現象及強烈太陽的搜刮,這兩個意符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和所隱含的象徵意旨,詩評家康原曾作如此的解析:「『台灣瓦』表達台灣子民的命運,表象上台灣是富裕的,但那只是一種『虛胖的軀體』,用『強烈的太陽』象徵那一群剝奪台灣資源的過客們,台灣將在他們的搜刮下,乾瘦下去。」(註5),如此的洞見並未言過其辭,<台灣瓦>就是台灣人精神的象徵,不畏風吹雨打日曬,這段引伸義可謂相當貼切。
諸如此類以鄉土風物及農村社會人情事理作為題材的詩,在這本選集中尚有<破窯>、<籬笆>以及<叫門聲>。對於鄉土風物,詩人岩上的觀察有其敏銳與獨到之處,往往在即物寫景的筆觸裡,延伸出深刻的人情物理,賦予現實形象以歷史的蒼桑感,使得作品含蘊著智慧與經驗的光華:
<破窯>
曾經令天空咳嗽的煙囪
依然堅持它直立的傲慢
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

曾經燃燒滿腔的熱情
卻只留下一些斑剝的壁灰
黑墨的表情
如烏賊逃竄時宣洩的內臟

牛筋草韌性地包圍著
野菊花
在冷空的窯燉上
搖幌著初春的羞澀

雞屎藤邁過冬天的風霜
貪婪地攀沿窯牆的磚塊
一位老人正在採擷那蔓延的藤莖
據說那是治咳的藥草
詩的前兩段,詩人以「今昔對比」的手法,拉出場景,同時對瓦窯場裡遺留的煙囪,做了重點式的白描。「煙囪」和「喉管」之間的聯想,別開生面,「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頗有詼諧的效果,令人讀來莞爾。第三段和末段則著墨在瓦窯場傾圮荒廢的景象,湮沒在荒煙漫草中的窯場,成了牛筋草、野菊花、雞屎藤競相崢嶸的地盤,意味瓦窯場已然走入歷史,成為記憶中憑弔的遺跡。結尾處,詩人把一位採擷雞屎藤的老者帶入鏡頭,使得人情融入物理,整首詩不再只是單純的景象記錄,畫面有了人氣,起了相當程度的調和作用。而雞屎藤是「治咳的藥草」,巧妙地與開頭句「令天空咳嗽的煙囪」遙相呼應,也逼出了「暗示性」,使得結尾呈現「開放性的聯想」,餘韻徘徊不去。
而在<籬笆>這首同樣具有鄉土風味的即物詩裡,詩人如此寫到:「隔開內外/籬笆包圍著/一座古老的厝宅/蝸牛一隻二隻三隻、、、/沿著竹片/向密集的嫩葉前進」,經由細微的觀察,詩人的春秋之筆間接反映出近十幾年工商業快速興起,農業沒落農村逐漸荒廢的情景,荒廢的古老的厝宅意味著農村人口大量流向都會區,這其中蘊含著一份對時代流變的無奈與嘆息,畢竟是經濟的力量改變了農村的風貌。此外,在<叫門聲>裡,詩人也以「今昔對比」的手法,表現出工商社會和農業社會,人情冷暖的強烈對照,住在三合院時的情形是:「所謂叫門聲/無非是/提高嗓子把名字敲入門扉聲裏/緊緊地/拉近你我之間的距離/而讓名字/響徹小小的村落」,反映的正是農村社會「厝邊頭尾」間濃厚的人情味以及親切融洽的人際關係,不像現代都會,公寓大樓裡左鄰右舍之間往往「老死不相往來」,人情顯得冷淡澆薄。
<油漆工人>
(節錄首末兩段)
自從把自己交給了刷子
我就成為無臉的人
達摩面壁九年
為要參透襌機
我面壁
日日只為糊口
、、、、、、、
刷刷刷、、、
不管內部如何腐朽
刷亮表面
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
這首詩描寫小人物生活的心酸,面對現實生活壓力,油漆匠每日面壁,揮汗工作竟只為掙點微薄的工資以養家糊口。同樣是面壁,相似的場景,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達摩為要參透襌機,而小人物卻是忙著工作,受困於現實生活,面壁成為工作裡不得不然的一部分。如此強烈的對比,寓有對現實諷喻和無奈的自我解嘲。「刷刷刷、、、/不管內部如何腐朽/刷亮表面/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正是現代人的寫照,凡事講求形式化,專注於粉飾外表,而內在卻空洞凋蔽。詩人語出精警,藉著油漆匠的自言自語,巧妙地提醒讀者,不要被事物美麗的表象給矇蔽了。
此外,在選自《台灣瓦》詩集的作品裡,還有一系列旅遊詩,記錄了旅途間所見所聞的山川風物,包括<龍洞岩場看海>、<登集集大山>、<重登碧山岩>,雖不是該集的壓軸,讀者卻能跟隨著詩人腳步,去神遊大山大海佛門古剎。
結語:
從《岩上詩選》裡,筆者看到一位本土詩人,誠懇樸素的成長歷程。岩上是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書寫農村、土地和純樸的農民,記錄台灣的山川風物,而不是紙醉金迷的都會生活。讀他的詩,字裡行間洋溢著芬芳的青草香,讓人心脾通暢,神清氣爽。放諸於當代的詩人星空,具有純淨的草根氣息的岩上,也許不是光譜裡亮度最強的一等星,但肯定是清亮柔和的牛郎星,明亮的清輝,足以穿透暗雲重重的人寰。
每個詩人的作品風格,取決於詩人個別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而詩人所處的環境,往往深刻影響著詩人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在教育界岩上是筆者的前輩,從事義務階段教育工作者,性情多半比較閑散溫吞,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換言之,不善長爭名逐利與人計較,以這樣的性情來寫詩,觀察體會反而澄淨透徹,運思構詞如行雲流水游刃有餘,而這或許正是許多詩人始終揮灑不開的原因吧!?
附註
註(1)參見<論童話的敘述視角>,廖卓成教授撰作。《兒童文學學刊》第七期,第202頁。原文引述盧肯絲(Lukens)的《兒童文學批評手冊》,盧肯絲以為:「作者從誰的觀點(view)說故事,決定了敘事觀點。」她把敘事觀點分為四類:(1)第一人稱敘事觀點、(2)第三人稱全知觀點(omniscient)、(3)第三人稱有限制的全知觀點(limited omniscient)、(4)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objective or dramatic point of view)。關於「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盧肯絲定義說「似動作片,都用呈現的方式來表現故事,沒有人向讀者解釋人物的想法和感受。
註(2)參見<流浪者>(The Wanderer)第101頁。《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中譯書名《內在英雄》,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註(3)參見<第八種原型:戰士>第106頁。《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
S‧Pearson,Ph‧D;中譯書名《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註(4)同註2,第121頁。
註(5)參見<詩的時代精神--小論岩上詩集「台灣瓦」>,錄自《岩上詩選》第185頁,評論者康原。
參考書目:
(1)《詩論》(On poetics),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教授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2年十一月七版。
(2)《艾略特文學評論集》,艾略特(T‧S‧Eliot)著,杜國清譯,田園出版社出版,筆者影印本。
(3)《修辭學》,黃慶萱教授著。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1月版。
(4)《實用修辭學》,黃麗貞教授著。台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初版2刷。
(5)《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卡蘿‧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Ph‧D);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6)《內在英雄》(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參考論文:
(1)<岩上的位置>,蕭蕭撰,刊於1980年6月6日台灣日報副刊,收入岩上《冬盡》。
(2)<人間的詩人--岩上小論>,莫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3)<從激流到更換的年代--岩上的詩路小探>,王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4)<現實與超現實的結合--論岩上的詩與詩論>,趙天儀撰,《笠》詩刊190期,1995年12月15日。
(5)<試論岩上詩作的語言風格及其變化>,丁旭輝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