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克難 學菩薩法
每天清晨走出書房,天未亮,四周境界靜寂清澄;看著遠方的天空,感受昨日與今日的不同——時序正值夏、秋之交,同樣的時間、同一片天空,昨日所見還是淡淡的白,今日天色卻昏暗。
天地運轉、四季輪替,感受到大自然的法則,心靈總有千萬般感恩--感恩天地孕育萬物、感恩天地間妙理無量,無一不在說法。
六識六塵 聞思修心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外在境界的認知,皆是「六根」與外在「六塵」相緣,而成「六識」--
「眼」識緣著所見的色塵,「耳」識緣著所聽的聲塵,「鼻」識緣著所嗅的香塵,「舌」識緣著所嘗的味塵,「身」識緣著所覺的觸塵,「意」識緣著所分別的法塵。
就如每天聽見鳥叫聲,有時群鳥齊鳴,有時一、兩隻鳥兒獨唱。鳥兒心境如何?人無法了解;但若仔細觀察,聽其聲、見其形,可以感受到天地境界多麼美麗。同理,兩千多年前佛陀身處的境界、所說的法、心境的感受,我們如何體會?什麼才是真實的佛法?無法揣測,唯有用心聞、思、修,才能通徹諸法。
佛陀傳法四十九年,要傳達給大眾的是「無上妙理、明顯實法」,這「明顯實法」道理永恆,不生不滅。就如抬頭所見這一片藍天,靜而不動、恆存不變,只因地球運轉,在人的眼中遂展現瞬息萬變的景觀。
聞法要用心信受,讓己心與法理契合,才能深入佛之知見,明心見性,增長智慧。
深入人群 學菩薩法
人生路上,難免遭遇諸多障礙;精進者能克服環境,懈怠者會被環境克服。《佛說須賴經》記載一段故事--
佛陀在舍衛城說法時,城中有一位修行者須賴,家境一貧如洗,卻能用心聽佛說法,且虔誠引法入心;須賴深信佛陀所說:「行菩薩道不須富有錢財、擁有權勢,只要有心、有愛就能力行。」
充滿愛心的須賴,看到眾多飢餓貧病、無衣無食的人,總是想辦法做工賺錢,將辛苦所得毫無保留地用來幫助人。
有一天,天帝釋發現一無所有的須賴,卻能夠照顧那麼多貧病、孤寡的人,且號召人人去聽佛說法;不禁恐懼起來,「世間竟有這樣的人,修這麼大的福報,將來是不是想來篡我的位?」
於是,天帝釋化身為一群人,到須賴的破屋外大聲叫罵,企圖擾亂他修行;但須賴的心念完全不受外界聲音所影響。天帝釋化身的人群遂衝進破屋,欲鞭打、殺害他,須賴還是微笑沈浸於佛陀說法的境界中。
接著其中一人撥開眾人說:「他們都不了解你是樂善好施的人!」隨即獻上金銀珍寶,請須賴收下,拿去換取金錢布施。但須賴仍如如不動,微笑婉拒:「不是我自己賺的錢,我有何德能接受呢?不義之財不能取。」
天帝釋見威嚇、財誘都無法讓須賴動心,再獻出美女引誘;須賴更是提高警覺,不對美色有非分之想,修法的心更加堅固。
天帝釋無計可施,只好現前詢問:「你這樣精進修行,到底求什麼?」
須賴回答:「我不敢要求什麼,只要天下人人平安,人人能接受佛法、脫離苦海、向善而行,這是我一生最大的願望。」
天帝釋聞言深深感動:「你已非六道中人,而是超越六道的菩薩。」歡喜讚歎而去。
佛陀得知此事,教育弟子:「須賴在過去生中不斷薰修佛法,今世雖貧卻無苦;貧窮是他修學佛法最好的『增上緣』。」
芸芸眾生,心念常在愛恨情仇中起伏、在人我之間糾纏,衍生無明,也影響求法的心。有志修行,道心一定要堅定,不受外境動搖;信根一定要穩固,才能讓點滴法水入心,進而運用在生活中。這才是真正入法的境界。
要學菩薩法,就要深入人群。人人身上都有一部藏經,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法,天地萬物也時時在對我們說法,實是「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若能用心體會,則能「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了解苦 才能解脫苦
兩千多年前,佛陀修行成道,回到鹿野苑尋找當初隨他修行、半途失去信心的五位比丘,為他們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
五比丘聽到佛陀分析人世間種種煩惱、苦的根源,從懷疑而起信心。然而,五人雖然同時聞法,覺悟卻有先後。
阿若憍陳如是第一位悟道者,他從佛法中透徹了解人生之苦,是「集」貪、瞋、癡、慢、疑等心態而來,當下覺悟要從心的源頭——一念無明開始「滅」苦。
其他四位比丘卻還是無法清楚明白,為何一切都是從心起呢?因此佛陀第二次說法,說明如何修習「苦、集、滅、道」;第三次更以自己已知、已斷、已證、已修的過程,教導大家如何行於菩提大直道,滅除長久輪迴六道之苦。待五人都透徹了解「四聖諦法」後,佛陀才為他們皈依。
凡夫、賢人、聖人的境界各不相同。凡夫心「迷」,因此佛陀苦心說法,讓人人了解--要解脫苦,必先了解苦的來源,斷除無明煩惱,謹慎於修行。
修行不能獨善其身,也不能故步自封;知「道」,更要啟發大慈悲,闊步向前。無論外在境界如何,都要用心學佛所學、行佛所行、覺佛所覺。期待人人信根深植,守志奉道,精進身體力行!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50期
上一篇:學問是無窮無盡的嗎?
下一篇:疑心起 障道礙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