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1 10:59:15史密斯先生

破除「me too」,建立你的『藍海型投資組合』!

  在國際著名的2005法蘭克福書展奪得「最佳商業書籍」的《藍海策略》,根據過去120多年來,30多種不同行業別採取的150多種策略行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企業以往的競爭思維,在商場上只會形成殺戮、血流成河的「紅海」,共同搶食一塊餅的結果,就是每個企業分到的餅越來越小,成為「微利企業」獲利率越降越低,最後成為一場沒有贏家的「零合遊戲」。

  最好的作法,就是創造「藍海」:嶄新而未開發的空間。成功的企業應同時追求差異化和低成本,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市場。企業的成功,需要不斷以「創新」來創造差異化。值得注意的是,藍海策略強調不只要挖掘顧客的需求,更要主動發掘非顧客的需求,才能大幅超越競爭者,創造出對手並未發現的藍海。
  書中以頗具盛名的「太陽馬戲團」為例,面對已存在的競爭者,它捨棄了傳統成本高昂的動物表演、減少了特技表演,另闢蹊徑,招募專業運動員擔任表演者,發展專業的劇情編導制度,讓動人的歌舞表演、炫目的華麗舞台、撼人音樂成為觀眾進場的全新感受。在高度的專業與藝術性烘托下,太陽馬戲團避開競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藍色海洋。

■尋找「藍海型企業」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藍海策略》提供了嶄新的思考:企業若不藉由創新來落實差異化,並嚴格執行,到了最後只能成為「me too」的市場追隨者,毫無價值可言。這項觀點,事實上也相當程度地反映在今年度英國金融時報所公佈的「2005年最受推崇的企業」榜單上,參與票選的企業家、記者普遍有共識:「創新」,正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賴以維生的重要因素!
  而投資人也能在這樣的藍海觀點中得到啟發。《藍海策略》中指出,企業應該經常用下面四個問題自我檢驗,正好成為投資人檢視企業的創新程度的參考︰
● 在該產業成功考量的因素中,該企業是否有將已不適用的「消除」(Eliminate)?
● 該企業是否有「減少」(Reduce)不利因素到遠低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 該企業是否有「提昇」(Raise)有利因素到遠高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 該企業是否有「創造」(Created)原先沒有的強大立基?

  以《純正投資》的投資標的─房地產公司NVR為例,90年代美國房市不景氣,該公司把房地產業界施行多年的土地購買模式「取消」掉,「減少」了土地庫存成本;並「創造」出令房地產界耳目一新的「土地選擇權」交易模式,「提升」該企業的營運效能,在管理團隊的革新下,扭轉原本可能面臨重整的局面,進而創造五年間股價成長1683.7%成長表現。投資人正可以利用這樣的觀點,檢視企業在制定好策略之後,是否有藉執行力來貫徹落實,讓企業界的創新達到撼動產業的程度。
■創造屬於自己的投資藍海

  除了尋找「藍海型企業」之外,聰明的投資人也應該用另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看待藍海策略的執行。在歷經民國80年代的股市榮景之後,最近幾年,散戶朋友因操作股票失利的情況尤其嚴重,追根究底,就是因為許多民眾往往會被消息面的波動影響,聽到哪支股票熱門就一窩蜂搶進,著重價格卻忽略「價值」,跟著搶熱門的結果,就跟搶著賣甜甜圈一樣,身陷紅海而不自知。

  其實,投資就是找到企業內在價值被低估的投資標的,在未受市場關切前,先行投資。這才是高明的作法。如果能將焦點著重在企業內在價值的研究,建立有別於市場的投資組合,創造出差異化,就能確實避開傳統股市投資、套牢的窘境,以純正投資的方式,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投資藍海。而這正是投資朋友能從《藍海策略》中得到的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