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9 21:18:04弈觴
宅論(一)
<前言 御宅族的正名>
正名這種運動不是讓政客因為利益和博版面而使用的行為,在這裡要先替「御宅」這兩個字正名,所謂的「御宅」原意是指有熱衷於非主流<次文化>的興趣(並對該文化有極深入的瞭解),或是在職業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所以御宅族是高高在上的尊稱,請勿將業餘嗜好者,閉門族,米蟲族等歸類到御宅族這個種族之中,這是污辱跟輕視,也是自我無知的表現。所以請勿再將宅男,腐女跟御宅族畫上等號了!
御者王道也,宅中之王!
孔子論語宅而第一篇曰:「 其 為 人 也 御 宅 , 而 好 犯 上 者 , 鮮 矣 ; 不 好 犯 上 , 而 好 作 亂 者 , 未 之 有 也 。 君 子 務 本 , 本 立 而 道 生 。 御 宅 也 者 , 其 為 仁 之 本 與 ! 」
在這篇中也說明了孔老夫子認可了御宅族的人畜無害和為人寬厚。
在文中孔子也對這些濫用宅之稱號,張冠李戴者提出指控,孔 子 謂 季 氏 , 「 御 宅 歸 於 宅 , 是 可 忍 也 , 孰 不 可 忍 也 ? 」 將御宅族當成一般宅類,孔子也覺與禮不合,勃然大怒矣!
當然不能否認宅這種行為,不是正常的社會交流模式,可是在網路逐漸普遍,人與人的認識逐漸從容貌轉變為ID暱稱,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的轉變,誰知道你的下一代,會不會就是哺乳類-哺乳綱-靈長目-宅族中的一員呢?
所以本文中所探討的不是御宅族而是單純的宅這種行為,請勿輕開筆戰,這裡是一言堂,我說了算!
<註。次文化>指社會所接受或主流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一群人,亦稱亞文化。於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他說:
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序 被電腦養大的孩子>
人的心理狀態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應,客觀現實包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社會生活,生產勞動,社會價值,言語交流,生活文化,風俗習慣等,與這些息息相關的內容。
自十八世紀以來,世界各地先後發現了被野獸哺育長大的孩子,有狼孩,熊孩,猴孩,豬孩等,他們雖然是人類的後裔,可是在他們生活的環境,沒有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和體制性的教育,所以他們不會直立行走,不會言語,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準則,只用本能活動。
這說明人在長期脫離社會,與他人沒有互動之後,就會逐漸喪失正常的人類心理和生理活動。
現今社會有許多閉門族,他們拒絕與社會交流,沒有和他人互動,活在自我開闢的生活空間,宛如被電腦所眷養的孩子,這種新的生活型態,逐漸構成了一個新的種族,我們稱為宅族。
<一。宅的分類與宅的思考模式>
雖然把他歸類為一個族類,可是這些族類中的型態有很多分歧,有專精ACG的動漫類,有精通電腦語言和程式設計的工程類,也有純粹靠網路生活賺錢,足不出戶的閉門類,以及只能在線上遊戲中才能找到自我,受到肯定的電玩類,或者外表或心理殘缺,不美觀而被社會大眾所議論者而封閉自我的封閉類。
雖然這些宅族有許多的分類,可是大部分都有共通的心態,害怕與他人溝痛,使用鍵盤說話比使用口舌還要靈活,有一定的專業素養,技能和經濟能力以及偏執的心態。其中的偏執更是他們宅的能源和動力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然不能否認還有部分純粹只是沒有生活目標的米蟲和被父母寵壞只會對他們的經濟來源大吼大叫有事只會躲在螢幕後面冷言冷語的小孬孬。
在宅論中我們先討論客觀現實這種東西,每個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應都是不竟相同的,他受到個體經驗,人格特徵,社會價值觀,自我意識等條件所影響。
導致每個人因為成長過程中種種綜合因素對人格和事物價值觀的建立模式不同而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宅族因為與社會人際的交流是最少的,所以他們有強烈的自我主觀意識和一套自己生存於世的價值觀。
這也導致了他們與一般人無法正常交流的主因,在他們眼中,一般人才是不正常的。
在這裡我想我們必須稱他們為<新人類>簡稱N。T(Newtype)。
<摘至吉翁.祖.戴肯,他是誰?請自行查找Universal Century編年史>
<附錄 心理模式的流程概述>
我們可以把人腦視為一個加工廠,所有在生活中所必須實踐的活動,想法,都是通過人腦中的自我調節系統,將這些待接受的客觀事物經過大腦對這些訊息進行處理,根據個人自我的行為準則及社會道德標準去加工,然後所產生的成品。因此受到社會道德的約束越小這些成品的變異性越大,越不會與社會一般產品有共鳴。
正名這種運動不是讓政客因為利益和博版面而使用的行為,在這裡要先替「御宅」這兩個字正名,所謂的「御宅」原意是指有熱衷於非主流<次文化>的興趣(並對該文化有極深入的瞭解),或是在職業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所以御宅族是高高在上的尊稱,請勿將業餘嗜好者,閉門族,米蟲族等歸類到御宅族這個種族之中,這是污辱跟輕視,也是自我無知的表現。所以請勿再將宅男,腐女跟御宅族畫上等號了!
御者王道也,宅中之王!
孔子論語宅而第一篇曰:「 其 為 人 也 御 宅 , 而 好 犯 上 者 , 鮮 矣 ; 不 好 犯 上 , 而 好 作 亂 者 , 未 之 有 也 。 君 子 務 本 , 本 立 而 道 生 。 御 宅 也 者 , 其 為 仁 之 本 與 ! 」
在這篇中也說明了孔老夫子認可了御宅族的人畜無害和為人寬厚。
在文中孔子也對這些濫用宅之稱號,張冠李戴者提出指控,孔 子 謂 季 氏 , 「 御 宅 歸 於 宅 , 是 可 忍 也 , 孰 不 可 忍 也 ? 」 將御宅族當成一般宅類,孔子也覺與禮不合,勃然大怒矣!
當然不能否認宅這種行為,不是正常的社會交流模式,可是在網路逐漸普遍,人與人的認識逐漸從容貌轉變為ID暱稱,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的轉變,誰知道你的下一代,會不會就是哺乳類-哺乳綱-靈長目-宅族中的一員呢?
所以本文中所探討的不是御宅族而是單純的宅這種行為,請勿輕開筆戰,這裡是一言堂,我說了算!
<註。次文化>指社會所接受或主流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一群人,亦稱亞文化。於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他說:
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序 被電腦養大的孩子>
人的心理狀態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應,客觀現實包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社會生活,生產勞動,社會價值,言語交流,生活文化,風俗習慣等,與這些息息相關的內容。
自十八世紀以來,世界各地先後發現了被野獸哺育長大的孩子,有狼孩,熊孩,猴孩,豬孩等,他們雖然是人類的後裔,可是在他們生活的環境,沒有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和體制性的教育,所以他們不會直立行走,不會言語,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準則,只用本能活動。
這說明人在長期脫離社會,與他人沒有互動之後,就會逐漸喪失正常的人類心理和生理活動。
現今社會有許多閉門族,他們拒絕與社會交流,沒有和他人互動,活在自我開闢的生活空間,宛如被電腦所眷養的孩子,這種新的生活型態,逐漸構成了一個新的種族,我們稱為宅族。
<一。宅的分類與宅的思考模式>
雖然把他歸類為一個族類,可是這些族類中的型態有很多分歧,有專精ACG的動漫類,有精通電腦語言和程式設計的工程類,也有純粹靠網路生活賺錢,足不出戶的閉門類,以及只能在線上遊戲中才能找到自我,受到肯定的電玩類,或者外表或心理殘缺,不美觀而被社會大眾所議論者而封閉自我的封閉類。
雖然這些宅族有許多的分類,可是大部分都有共通的心態,害怕與他人溝痛,使用鍵盤說話比使用口舌還要靈活,有一定的專業素養,技能和經濟能力以及偏執的心態。其中的偏執更是他們宅的能源和動力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然不能否認還有部分純粹只是沒有生活目標的米蟲和被父母寵壞只會對他們的經濟來源大吼大叫有事只會躲在螢幕後面冷言冷語的小孬孬。
在宅論中我們先討論客觀現實這種東西,每個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應都是不竟相同的,他受到個體經驗,人格特徵,社會價值觀,自我意識等條件所影響。
導致每個人因為成長過程中種種綜合因素對人格和事物價值觀的建立模式不同而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宅族因為與社會人際的交流是最少的,所以他們有強烈的自我主觀意識和一套自己生存於世的價值觀。
這也導致了他們與一般人無法正常交流的主因,在他們眼中,一般人才是不正常的。
在這裡我想我們必須稱他們為<新人類>簡稱N。T(Newtype)。
<摘至吉翁.祖.戴肯,他是誰?請自行查找Universal Century編年史>
<附錄 心理模式的流程概述>
我們可以把人腦視為一個加工廠,所有在生活中所必須實踐的活動,想法,都是通過人腦中的自我調節系統,將這些待接受的客觀事物經過大腦對這些訊息進行處理,根據個人自我的行為準則及社會道德標準去加工,然後所產生的成品。因此受到社會道德的約束越小這些成品的變異性越大,越不會與社會一般產品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