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9 15:51:57在下輝覺

七言絕詩



    神鵰俠侶------其二

斷腸崖上腸已斷,絕情谷中情未絕。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從德與體兩個角度討論孤兒楊過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以及「改正」的辦法 ,探討小說中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兼及小說所表露的父權意識。楊過之「過」有二:首先,他認賊作父,以為生父楊康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因而一心一意要為父報他的。在未探明生父死因的前提下,指(代)父為賊,差點害死郭靖。雖然楊康是他的生父,從文化象徵的角度來看,郭靖才是真正的「父親」,因為他具有真正的「父之名」。楊過成長的重要關鍵,就是要認識「父親」,接受他的價值觀,才能成長為眾人所接納的「英雄」。其次,楊過背叛全真教,轉投古墓派,迎娶師父,亦冒犯了「父之名」。楊過巧遇神鵰,是解決此一「錯誤」的關鍵。經神鵰指導,他擺脫古墓派之陰柔影響,重新確立男性身分,並練成絕世武功,凌駕在小龍女之上,成為一代宗師,逆轉兩人的師徒關係。他還行俠仗義,抵禦外侮,為國立功,終於平衡、抵消他的過失,重新為社會所接納。

  楊過的問題,從他的名字可見端倪。所謂「過」者,既指涉其父楊康之過對他的影響;亦提示了他少年時期狂傲獨行,冒犯世俗禮法之「過」。他的問題,正如「神通廣大」的黃蓉所言,是由兩個難解的死結引起的:「一是他父親的死因,一是跟他師父的私情。」楊過既是《神鵰俠侶》的主角,又是問題人物,小說就得設法處理他所引發的矛盾,解開死結。小說的故事時間長達二十多年,讓楊過由少年步入壯年,從邊緣人物變成一代宗師;看來,楊過的問題,需要他經歷磨練、逐步成長才能「糾正」過來。換句話說,楊過的問題,以及矛盾的化解,都可以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考察,進而申述小說裏個人與群體、男性與女性的關係,最後理出小說的構思和意識形態。

  楊過的名字是郭靖起的,取「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之義。這番解釋在英雄大會上道來,冠冕堂皇,直指楊過欲娶小龍女的「過錯」。但楊過的命名,遠在他「犯錯」之前;實際所指,應為楊康的過失。亦就是說,楊過一出生,就已經烙上了恥辱的印記,自己卻懵然不知。郭靖的命名,大有父過子承的意味──楊過,表字改之,聽起來的潛臺辭,好像是楊康的過失,要楊過來改正一樣。

這裏說的「叛師叛教」,是楊過的第二個「錯誤」。當年,趙志敬尚未露出本來面目,楊過的反抗、叛教、轉投古墓派,均被視為欺師滅祖、罪大惡極的行為。楊過初涉江湖,不懂規矩,背叛師門──或者說冒犯「父之名」──自然成為他少年時期的母題。在桃花島上,他已有唐突祖師爺爺的前科。當時柯鎮惡要他交代歐陽鋒的下落,他寧死不依,還大罵柯鎮惡為「老瞎子」,結果吃了郭靖一記耳光,還要離開桃花島。這是楊過第一次被逐出師門。

  令到楊過罪加一等的事,是後來與小龍女相戀,而且不知天高地厚,在公開場合表態。一個非君不嫁,一個非卿不娶的宣言,在他人眼中,無疑是挑戰社會、破壞人倫的勾當,故此有「逆倫」或「亂倫」之說。楊過魯莽倒也罷了,連身為人師的小龍女也不懂世俗禮法,後果相當嚴重。

  若是他師徒倆一句話也不說,在甚麼世外桃源、或是窮鄉荒島之中結為夫婦,始終不為人知,確是與人無損。祇是這般公然無忌的胡作非為,卻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敗類。

  儘管小龍女身為人師,在違反世俗禮法一事,與楊過並無分別,同樣淪為「兒子」,必須遭受懲罰。事實上,小龍女與楊過相親相愛,觸犯了本門的規條。在第二十八回的洞房花燭夜,楊過自認是全真派的忤逆弟子,亦不忘指出小龍女是古墓派的叛徒。古墓派原來不許招收男弟子,更不准掌門嫁人;兩大規條,小龍女都沒遵從,所以感嘆:「咱二人災劫重重,原是罪有應得」。

  在楊過成長的過程裡,凡是真心傳授武功的師父,則感恩圖報,完全死心塌地。小龍女將古墓派武功,悉數傳給楊過,楊過內心的感激,可思過半。楊過生命所缺,小龍女毫無保留的供給,恩同再造。儘管後來兩人相愛,楊過願意生死相隨,不能說沒有報恩的成分。這種感激之情,亦是推動敘記層內事件發展的另一個自發動機──楊過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緣由在此。

  楊過從小龍女習武,進而墜入情網,在小說裏引起相當的不安。這道難題,怎生解決是好?

  楊過在小說裏鬧出的「逆倫」之事,解決的方式也頗具烏托邦色彩。上文提及楊過行俠仗義、為國為民的事跡,這些都是他的德行。雖然行俠不一定需要武力,但在武俠小說裏,沒有武功,或者功夫不好,事情都不太好辦,遑論伸張正義。楊過後來修練得來的內力和武藝,正是小說化解矛盾的關鍵。

  楊過的絕世武功,來自神鵰。在第二十三回,楊過初遇神鵰,見鵰有難,出手相助,成為好友。後來楊過被郭芙斷臂,於迷亂中投奔大鵰;神鵰報之以李,救他一命,更授以上乘武功。神鵰幫助楊過,是自發動機的運作;但神鵰的出現,亦可視為外來動機的介入。從敘述學的角度來看,神鵰的功能是「資助者」,目的是為主角提供扭轉乾坤的「神物」(magical agent)。小說裏的兩種「神物」,都同體有關:一是強身健體的蛇膽,二是劍魔獨孤求敗幾乎失傳的武功。拜師學藝曾是楊過煩惱的根源,但神鵰的出現,使小說避開了這個問題。劍魔人已不在,楊過要學他的功夫,祇有靠神鵰的誘導,在搏擊中間接的修習。神鵰並非人類,從它練武,不算背叛師門。何況神鵰具靈性,有超自然的意味!從武術的道德體系來看,劍魔的武術中立,無關正邪,學來無妨。我們甚至可以說,他的武術超乎功利,幾乎是「為武功而武功」的。

  楊過練就劍魔的本事,至少有三個作用;而這三個作用,都為他立身揚名鋪路,可以看出意識形態的運作。第一個作用是讓楊過以武行俠、抵禦外辱,既鞏固了眾人認可的價值觀,亦為他贏得道德威望以及伴隨而來的無形權力。第二個作用是建立楊過的男性主體,進而達到第三個相關的作用:逆轉他和小龍女的輩分尊卑關係,從而抗衡、甚至消解「亂倫」、「逆倫」之說,使兩人的關係規範化。

  如果劍魔的武功,在道德取向與歐陽鋒的蛤蟆功有分別的話,在性別取向上,則同小龍女的古墓派武功南轅北轍。劍魔的武功同古墓派武功的差異,在意識形態上最大的作用,是改變楊過武功的路向,確立他的男兒身分。沒有鵰「兄」的啟蒙,楊過恐怕無法擺脫女性(武功)的掌握,邁出成長為男人的第一步。小說雖然沒有道出劍魔的性別,但他的武功的男性形象呼之欲出。楊過隨神鵰練功,學到的盡是硬朗功夫,同古墓派功夫形成強烈對比。如果古墓派的武功「柔靈有餘,沉厚不足」、「輕柔有餘,威猛不足」,那麼劍魔的武學,則沉潛剛猛,可以補楊過之「陰虛」。大鵰與楊過練功,沒要他抓麻雀,一開始就要他掄七八十斤的玄鐵重劍,還逼他在山洪裏練勁力。這種強調氣力、重兵器的硬功夫,和古墓派講究靈巧迅速的功架,確有天淵之別。經過數月的苦練,到楊過出山的時候,已非同小可。

  楊過的功夫大進,除了確定他的男兒身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楊過要在江湖上得人敬重,他的功夫必須超越小龍女;即使兩人在名義上不能逆轉原來的師徒關係,至少楊過要在武學上有所成,方能符合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事實上,小龍女的師父身份,從一開始就沒人願意相信。大家都認為,小龍女漂亮(「容貌俏麗」 、「嫵媚嬌怯」)、年輕(「年紀尚較楊過幼小 」、「比楊過年紀更輕」),根本不可能是楊過的師父。這一點在第十三、十四回的英雄大會上特別明顯。何況在二十六回之前,小龍女的功夫尚淺,臨陣經驗不足,儘管初生之犢不怕虎,也未能鎮懾群豪。若與大師過招,處境尤其凶險。第五回與丘處機祇過一招,已知不敵。第十三回與金輪法王惡鬥,更是險象環生,後來還要楊過、郭靖分別出手相救,才倖免於難。

  楊過跟神鵰學的武功就不同了。劍魔名為獨孤求敗,自然走遍天下無敵手。這種氣概與林朝英足不出戶、潛心練武、祇求破一派功夫的心眼,截然不同。小說隱含的價值判斷,不言而喻。難怪劍魔的武功,楊過祇不過學了幾天,就已經發現遠勝古墓派的劍法:「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比如挺劍直刺,祇要勁力強猛,威力遠比玉女劍法等變幻奇妙的劍招更大。」

  這是楊過與小龍女關係的重要轉捩點。楊過終於可以採取主動,掌握兩人關係。惡戰過後,他意識到小龍女可能命不久矣,於是在眾人面前宣告:

 甚麼師徒名分,甚麼名節清白,咱們通通當是放屁!通通滾他媽的蛋!死也罷,活也罷,咱倆誰也沒命苦,誰也不會孤苦伶仃。從今而後,你不是我師父,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

這一番話妙在「是」字。從言語行動理論來看,楊過此語貌似「斷言式話語」(constative utterance),卻有「履行式話語」 (performative utterance)的神髓。一段看似描述的話,卻有要求眾人承認兩人夫妻之實。不僅如此,楊過言出必行,立即在重陽宮裡拜堂成親。儘管婚禮並不得體,也未得眾人的認同,有效性存疑; 但對拜堂的新人來說,卻是米已成炊,名分已變。小龍女從此由師父變為妻子,也樂於如此──至少小說是這麼寫的。且看兩人逃出重陽宮的一段:

 楊過低聲道:「你指揮蜜蜂相助,咱們闖將出去。」小龍女做了楊過妻子,聽到他說話中含有囑咐之意,心中甜甜的甚是舒服,心想:「好啊,他終於不再當我是師父,真的當我是妻子了。」當即應道:「是!」聲音極是溫柔順從……

  在此之前,楊過未有能力掌握兩人關係,說話的方式並不一樣。在第七回,小龍女被歐陽鋒點穴,於黑暗中失身給尹志平,還以為是楊過。事後小龍女問楊過,是否以她為妻。楊過身為弟子,又不知就裏,豈敢胡言?祇好結結巴巴的叫師父、喊姑姑,小龍女一氣之下,遠走他方。在第十四回的英雄大會上,郭靖自作主張,要把郭芙許配給楊過,楊過祇有婉卻。兩人的戀情是由小龍女來宣佈的:「我自己要做過兒的妻子,他不會娶你女兒的。」語氣斬釘截鐵,但畢竟未成事實,僅為意願而已。楊過為兩人的戀情抗辯,說的話也同樣用了「要」字──比「是」字軟弱多了:「我做了甚麼事礙著你們了?我又害了誰了?姑姑教過我武功,可是我偏偏要她做我妻子。你們斬我一千刀、一萬刀,我還是要她做妻子。」

  二十七回的楊過已非吳下阿蒙,但功夫未勝小龍女,亦未為國立功。他在德、體兩方面的成長仍未完成,二人的姻緣還要受阻。小說再次棒打鴛鴦,這一趟可是望穿秋水的十六年。這是兩人三次分離最漫長的一次。同情兩人遭遇的讀者不免要問:絕情谷上,小龍女是否真的無計可施,一定要出此下策,要楊過枯等十六年,才可以救他一命?小龍女自己身中劇毒,當真無可救藥?這漫長的十六年,莫非有其他作用?

  楊過形單影隻,又一次回到鵰兄身邊,心無旁鶩,潛修武學。這次漫長的離別,是他成長的第二階段。他不僅練成劍魔武功的最高境界,還逆武學通理而行,自創黯然銷魂掌。到他第二次出山,功夫更上層樓,一燈大師、周伯通、黃藥師幾位老前輩都要佩服。不僅此也,楊過還行俠仗義,保衛襄陽。無論道德武功,他已臻至善。從戴維思的理論來看,楊過已經擺脫「兒子」的被動狀態,變成掌握主動權的「父親」。也祇有在這種情況下,小說方才讓兩人於絕情谷底相會。兩人的重逢,是人物的自發動機使然──若非小龍女為楊過自盡,她也不會吃到潭中白魚,治好劇毒。要不是楊過鶼鰈情深,他亦不會躍下深淵;如果沉潭不深,見不到冰窖,也見不著小龍女。兩人的重逢,依小說所言,亦是外來動機使然──若非「蒼天眷顧」,兩人何以重逢?楊過的感喟「好心者必有好報」,小龍女說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是此意。外來動機的介入,是否完全是天意的運作?內裏是否另有乾坤?

  換個角度來討論,或許可以窺見箇中玄機。十六年的分離導致楊過功夫大進,但小龍女的武功卻一點也沒有長進。在第二次保衛襄陽的戰役中,她祇扮演小小的配角,馳騁沙場的是楊過。值得留意的是楊過與金輪法王的一戰。楊過因為夫妻重逢,心情愉快,生平絕學無法使出,幾乎血濺當場。祇有在生死關頭,念及夫妻永訣的哀慟時,他的黯然銷魂掌方才自發而出,五招之內,奪法王性命。此段描寫,惹人遐思。如果小龍女的武功追求「合」的最高境界,楊過的曠世武學及威力卻由「離」而生。前者溫馨纏綿,但不能剋敵;後者孤獨淒苦,卻可以獨步武林。楊過(男孩)成長的秘密,恐怕在此:楊過(男性)若不離開小龍女(母親/女性),難成大器。

  到華山論英雄時,小龍女和楊過的武學高下正式定案。此時的楊過,不再是任人魚肉的孤兒;他不僅與郭靖(父輩),甚至還同黃藥師、老頑童、一燈大師(祖輩)平起平坐,攀上江湖五絕的寶座,號稱西狂的他成為一代宗師。一旦楊過名列五絕,意味著大家承認他的武學成就超越小龍女,即使兩人的師徒名分不除,兩人的地位已經完全倒置。

  兩人重新為群體所接納,楊過的奇遇作用最大。然而,小龍女也有功勞。比如說,在第二十五回,小龍女行俠仗義,打救了全真教的老前輩周伯通。此舉不但化解了全真派險些叛國的危機,亦拆穿了趙志敬的本來面目。一個品行不正的人,本來就沒有資格為人師父,楊過「欺師滅祖」的罪名,亦隨之煙消雲散。小龍女既然成了全真教的恩人,楊過轉投她門下的陳年舊事,識相的也就不會再提了。

  楊過的成長,主要側重他「改正」的一面。從性格的塑造、角色的自發動機著眼,楊過是個重私情的人;但是如果從情節的發展、外來動機的介入來看,小說容不得他這名主角祇顧個人、輕忽群體。他的成長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他的不羈野性被文化駕御的過程;少年楊過的問題,也在這磨練過程中一一化解。收服楊過的文化,其實也就是父權的文化。從楊過的男性定位,與小龍女關係的微妙轉變,到篇末統領武林的人選來看,莫不如此。郭靖是《神鵰俠侶》當中父權的代表,形象還很正面;楊過為父權文化鉗制,雖然委曲,依然接受。不過,楊過和小龍女的戀情,帶來的衝擊不小。小說為了處理這道難題,已經大費周章。

上一篇:七言絕詩

下一篇:七言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