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21:51:22月光哈小貓

醫者入世

墨家巨子燕丹「三顧念端」

燕丹第一次去就開門見山指明需要醫家幫主墨家,並提出了六指黑俠。而念端卻說並未與他交好,並表示:醫者濟人,俠者濟世,亂世之中眾人廝殺傷亡何其多,醫家之人能做的不過是再多救一個人罷了。

第二次巨子拜訪,在五年後,是因為兩個人,一男一女的兩個人。大家或許已經知道是誰了,在看佩劍——水寒。再加上燕丹透漏,墜崖時,男子用身體護著女子——顯而易見是高漸離和雪女。端木蓉表示二人已無大礙,仍需修養。這時,念端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因為所要救助者太多,勞乏交加,也病倒了。端木蓉問巨子要不要先看二人,巨子表示還是先探望念端,念端還是不願意加入墨家,說自己是行將就木之人。燕丹再次失望離開。這時,念端說出: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

第三次來訪是念端病逝,燕丹來看最後一眼。後來端木蓉的病人突然要殺端木蓉,被巨子擋下後,端木蓉醫者仁心,還是去看那人的傷勢。那人內心有愧選擇自殺。燕丹表示,醫者確實不應該參與亂世紛爭,只是天下紛爭不會放過醫者,他曾問過念端,若她所救乃是不善之人,醫一人而害百人,又當如何?並說出:醫人與醫心,孰輕孰重?醫者醫人,可誰醫這亂世?

醫者醫人,可誰醫這亂世?

現在的世界氣候大變遷 地球生病了嗎? 

唐代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曰:“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從正反兩方面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素問˙刺熱篇》曰:“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所謂“未發”,實際上是已經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時期症狀較少且又較輕的階段,類似于孫思邈所說的“欲病”,在這種情況下,及時發現,早期診斷治療無疑起著決定性作用。《靈樞經˙逆順篇》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強調在疾病發作之先,把握時機,予以治療,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元代醫學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進一步解釋道“與其救治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損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已病之病,就是已經發生了疾病。正如眾所周知,很多老百姓:十年辛苦創小康,一朝患病變窮光。眾多的病人面對著高昂的醫療費用痛心欲絕,很多病人為生命的最後幾小時,動輒花費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搶救費用,只是無數患者在花盡了畢生的積蓄之後,卻不得不面對著束手無策的醫生,懷著對生命的無限眷戀,遺憾地與世長辭!而此前,對預防不以為然,嗤之以鼻,更不願花萬分之一的金錢或時間於此。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未病先防,欲病防變,已病早治

Q 如何運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度一切苦厄 ?

《延命十句觀音經》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共十句)

為何我會推薦這延命十句觀音經,感謝上蒼帶來的無限力量,

因為我曾經歷過及脫離險境,感謝愛我的人 我愛的人。

觀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正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正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惉懘之音矣。

Q 如何運用五蘊皆空保健養生、未病先防 ?

例如天氣轉涼,人由打噴嚏說明氣溫下降。當人感到睏倦、打個噴嚏自然讓人頓時感到清醒。鼻塞、頭昏,打個噴嚏,也會幫助人通氣。觀察五蘊的變化、情志活動是否與身體平衡的運作。

從心所表現的語言提早發現為何心情變化日常生活變化中也可以了解發現內心的運作。

從五音對上五蘊 從五行對上五音。醫者易也 作意一也。

Q 無物之象?

在人體自然運作中。似乎存在有一種無名 無相 無形的  無聲的東西在運作但又不知該怎麼稱呼的東西。它是無相、無聲、無形的又不知用什言語來形容它。

他又到底是什麼東西?這也是要找尋的無物之象

上一篇:無為所為

下一篇:無物之象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