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4 11:39:44股台

何不改發卡式陸胞證


.聯合報社論..歐習會:新型大國關係下的愛憎探戈
.聯合報黑白集.何不改發卡式陸胞證
.經濟日報社論.整併精簡 產業調整必要之惡
.聯晚午後熱評.「屁包」上士與台灣隊長







.聯合報社論..歐習會:新型大國關係下的愛憎探戈
.聯合報黑白集.何不改發卡式陸胞證
.經濟日報社論.整併精簡 產業調整必要之惡
.聯晚午後熱評.「屁包」上士與台灣隊長

聯合/何不改發卡式陸胞證

2015-09-24 01:27: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卡式台胞證到底在吵什麼?

如果只是把紙本改成卡式,證件名稱「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不變,登載的個資項目不變,且作為兩岸人民出境、入境證件的功能不變,又未新增射頻定位等功能。請問:到底在吵什麼?

紙本改卡式,唯一的變化是增加使用的便利。持用者通關,或許可從兩分鐘縮減為十秒,且可自助通關。那麼,除非回過頭來根本反對台胞證,否則因何反對紙本改成卡式?

當然,我方朝野對北京事前未作妥適諮商及溝通,應當表達嚴正抗議。這是文明的準則,也是必要的尊重。北京在程序上的輕慢,造成了這場不愉快,是自貽伊戚。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台胞證紙本改卡式及五年效期免加簽,是一個受到持用者歡迎的措施。台灣去年有五百三十餘萬人次赴陸,且仍將持續增加,因持用者眾,且大都是多次往返,所以免加簽及卡式的新制皆受歡迎。不但沒有反對的理由,且應加肯定。

其實,台灣方面亦可改發卡式陸胞證。如今陸客來台每年也超過三百三十萬人次,唯絕大多數是一次性進出(不像有些台胞分多次遊盡大陸山水),卡式陸胞證的效益不大。何況,台灣也不可能給大陸免加簽的待遇。但即使從對等及收藏紀念看,台灣亦何妨改發卡式陸胞證?

此事真正重要的啟示是:大陸的磁吸力量及政策工具深不見底,台灣皆必須勇敢迎對。等到有一天,真的出現「同國民待遇」,台胞證就形同台灣人的另一張「國民身分證」,這才是必須警惕之事,卻與紙本或卡式無關。我們應當自問:台灣擋得住嗎?

大陸發台胞卡,台灣竟有人到總統官邸砸雞蛋。這只是暴露了這些人的恐慌、虛弱、自殘及無濟於事。




 

聯合/歐習會:新型大國關係下的愛憎探戈

2015-09-24 01:27:4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暌違兩年之後,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再次啟程訪問美國,並將於明天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領袖會談。隨著歐巴馬任期屆臨尾聲,如無意外,這不但是最後一場「歐習會」,也是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交鋒最激烈的一場峰會。

如果把中美之間的新型大國關係看成一場國際角力,那麼這次的「歐習會」,便是一場充滿愛憎的外交探戈。表面上雙方行禮如儀,但在錯綜複雜的舞步算計中,中美兩國並不是擦出感情的火花,而只是在各種權謀利害的爭逐中,要如何維持「爭而不破」、「破而不裂」的局面。所以雙方既要握手擁抱,也要各自暗藏機鋒,但仍不忘在兩國敏感議題上作出妥協。因為中美兩國歷經過去兩年的不安與猜忌,都想趁著這次高峰會再次確認彼此的舞步,以免亂了節拍而破壞了本已薄弱的互信。

探戈節奏明快,常以舞步的進退轉身來互別苗頭。月初,中共邀請俄韓等國領袖舉行大閱兵,來證明自己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而美國則迫使日本通過《安保法》,來抗衡中國在亞洲的軍事崛起。中美兩國互別苗頭、處處爭鋒,都源自大國爭勝的心結。

探戈舞步的另一特色,是頓挫強烈,常以果斷、剛強的舞步來震懾他人。在歐習會前夕,中共以竊取國家機密、參與間諜活動的罪名,逮捕了華裔美國商人潘婉芬;而美國則指責中國大陸縱容網路駭客,竊取美國公司的商業機密,並威脅將對中國大陸實施經濟制裁。中美兩國的針鋒相對,從官方到民間無處不在。

探戈舞步雖然激烈,但從兩人舞步的進退、反身和旋轉當中,仍可看到彼此的協調性;其間愛憎、推拉之張力表現,就要看舞者的基本功力及靈犀契合之程度。由此看歐習會,儘管中美兩國在爭勝逞強的過程中齟齬不斷,甚至有人認為這次歐習會難有重要成就,但基於國際現實的考量,兩國仍須從分歧之中尋找共識,從競爭當中謀求合作,以求取最大利益;至少,會晤總比不會為佳。

從大局看,藉由這次的歐習會,在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南海問題激化、和兩國內部隱憂等三個議題上,都有助緩解中美兩國的歧見和對峙。

首先,談國際經濟大環境的不佳。與兩年前不同的是,中國大陸這次在股災及房地產崩盤的衝擊下,今年經濟可能硬著陸,成長動力大不如前,將拖累世界經濟復甦的腳步。中共採取人民幣重貶的方式來救出口,立刻衝擊到美國經濟的成長,這也是美國聯準會決定延後升息的主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這次「歐習會」勢必將主軸放在經濟議題上,共同協商解決之道。

其次,是南海問題的激化。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主要是希望藉由強化東亞盟國的軍事力量,來抗衡中國大陸的軍事崛起。但美國在南海議題上介入過深的結果,造成雙方的軍事對峙緊繃,反而促使中共加速在南海人工島礁上興建機場跑道。為了降低兩國軍事對峙的不可預測性,美國希望透過這次「歐習會」擴大兩國的軍事合作交流,並就中美軍機在空中遭遇時的緊急反應制訂出雙方可以遵行的規範。

最後,是中美兩國的內部隱憂。近兩年在習近平肅貪掃腐的效應下,大陸不少貪官或經濟犯潛逃美國;由於兩國並無引渡條約,中共自希望美方能協助將這些通緝逃犯緝拿遣返,尤其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度的前統戰部長令計劃之胞弟令完成。另外,美國在中國的企業,因唯恐商業機密被竊取,而不敢與中資企業合作;智慧財產權的保障,已成為美國企業的一大隱憂。中美兩國是否會以簽署智慧財產權來交換引渡經濟犯,是這次「歐習會」關注的焦點。無論如何,這將是一場展現新大國關係的愛憎探戈。

至於在台灣議題上,美國雖一再保證對台灣的一貫立場不會改變,但對台灣來說,最怕的是「歐習會」後,當不同的音樂響起,中美的雙人探戈轉變成美中台的三人探戈,到時候,台灣的舞步不知道要伴隨誰的身影而動?




 

經濟/整併精簡 產業調整必要之惡

2015-09-24 01:27: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商惠普公司日前宣布裁員2.5萬到3萬人,占全部人力的十分之一,這個大規模的裁員動作,在美國股市並未造成投資人太大驚慌,惠普當天股價也無大波動。對照同時間台灣也有企業進行裁員,例如報載晶電公司預計裁減180名員工,占總員工數3%,儘管規模不大,但不僅股價大跌,也連帶引發政府、社會及輿論的強烈反應甚至批判。

惠普是全球知名的PC、印表機與伺服器品牌,同時也提供領先的軟體與服務事業,至於晶電則是全球最領先的發光二極體(LED)晶粒廠,雖然在不同產業領域各具指標地位,但同樣都面對產業環境快速變動的挑戰,為了因應及布局下階段的競爭優勢,只能忍痛調整組織及人力。

惠普執行長惠特曼承認,一次裁這麼多人,讓惠普在道德上「有點說不過去」,但為了讓新公司能夠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可持續的成本結構」,她必須這麼做。晶電公司則指出,過去幾年公司併入相當多企業,很多組織已疊床架屋,此次精簡人力是將北、中、南等地功能類似的製程集中,希望藉此組織扁平化,擴大經濟規模。

同樣是因應變局,台灣與歐美等地對裁員的反應截然不同。歐美企業在面對產業調整時,已相當習慣做各種整併、精簡、切割甚至關廠、裁員等動作,這些都是企業求生存必要的措施,例如此次惠普裁員同時也將切割成兩家公司,而更早期惠普也曾經切割出安捷倫。只要企業都能夠根據法令對被裁員工進行各項補償與善後,社會輿論應可用平常心看待。

不過,台灣社會對於企業調整的動作,卻很少抱持理解之心,甚至還會扣上社會良心等大帽子,因此,台灣大部分電子公司即使面對重大挑戰,也很少進行整併或精簡,結果平常不做微調因應,等到競爭力一點一滴流失後,最後只有宣布關廠或破產一途,對員工的工作權及家計傷害反而更大。

其實,對於典範不斷在移轉的電子業來說,變動已是常態,企業不可能一套劇本一直演下去,一定要隨著環境與時勢調整轉向,社會大眾更要習慣接受調整會帶來陣痛,只有犧牲短期利益,才能換來長遠的競爭力。

對於社會整體人才及資源的運用來說,企業進行裁員汰換,也不見得全然就是壞事。事實上,當產業型態快速轉變之際,往往代表著新型態企業需要更多人才,此時在舊型態企業中已累積經驗的人才,也是許多新企業急需的資源,若舊企業可以釋出人力,對新企業是一大助益。這種現象在台灣科技圈裡正在發生,例如許多電子代工產業不再需要雇用太多人才,但另一方面正在快速發展的網路服務等行業,卻正是求才若渴的階段,如果人才可以加速流動,對社會及產業發展都是很正面的力量。

此外,近來日月光收購矽品掀起社會對整併議題的重視,整併確實是此刻台灣產業升級的當務之急,透過在研發、業務、製造等部門的整併,不僅讓企業競爭力提升,也消除過去台灣在相同領域重複投資的現象,讓人力釋出並投入到更創新的領域,對整體創新力的提升也有大助益。

歐美企業對於整併的觀念,一直抱著較正面且健康的態度,當企業面臨重大轉折,或是發展到不同階段時,選擇適合對象把自己「嫁掉」,都是很平常的事,很多歐美創業家甚至是透過不斷地創業與賣公司,讓自己可以維持創業動能而不墜。但台灣企業主比較不願意接受被併購,往往覺得賣掉公司代表著失敗,這也造成國內整併的例子較難出現,導致台灣大多數行業都有許多同類型的中小型企業,難以與國際級企業競爭,而且產業發展也比較不容易有更大的創新與突破。

產業變動是常態,有破壞才能有創新,尤其是步入快速調整期的階段,台灣企業應該大步進行結構調整與策略轉型,才不致於錯失下一波的大商機。




 

聯晚/「屁包」上士與台灣隊長

2015-09-23 14:38:36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海軍陸戰隊兩名軍、士官將基層裝備破舊、匱乏的情狀,發表在社群網站。自備裁縫機為部隊修補「屁包」等裝備的上士,贏得讚揚;自購全身美軍裝具在操演中亮相被封台灣隊長的中校,則被認為炫耀成份居多,甚至違反演訓紀律。但他們的舉措,都讓國防部窘態畢露。

高階將領對美軍裝具行頭欽羨不已,這從中校在漢光演習中持用非制式軍品,甚至連兵籍名條都以英文示外,明顯違反操演紀律時,在場有四位中將卻圍觀自歎弗如。

軍方解釋,陸戰隊指揮官當時曾告誡中校此舉不妥;既是遭受指正,中校事後何敢張貼社群炫耀,甚至藉此大談「以身作則」?部隊就算有戰力,若沒紀律、不受節制,形同一群拿槍的莽夫。希望這只是將領的推託之詞,而非基層官兵不受節制。

面對上士辛勤為軍中破爛裝具縫紉,國防部除稱讚官兵「求好心切」外,仍稱補保制度完整、維修預算都有,是官兵不懂得利用;但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請基層加強宣導」,「不沾鍋」的態度令人搖頭。

基層上士是執行軍中訓練與戰術骨幹,熟稔部隊運作,若有經費可申請運用,長年從軍的上士豈有不知之理?國防部要做的,是要稽核經費支用是否到位,而非高高在上、責推基層。

美軍雖未禁止官兵自購裝備,卻有一套解決基層官兵裝備老舊、性能不符的「軍品快速撥補計畫」(Rapid Fielding Initiatives, RFI )。美國陸軍部武獲採購處RFI專案辦公室,深入部隊訪查,確認需要的裝備後,即統一採購,不用官兵再花冤枉錢。

這類事件在軍方不是新聞,真正該求好心切的,是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