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15:03:10股台

台灣要做一個參與者或挑釁者?

.聯合報社論..台灣要做一個參與者或挑釁者?
.聯合報黑白集.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
.經濟日報社論.適度降息 展現央行穩經濟決心
.聯晚午後熱評.偏鄉教育專法的意義
.聯合報社論..台灣要做一個參與者或挑釁者?
.聯合報黑白集.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
.經濟日報社論.適度降息 展現央行穩經濟決心
.聯晚午後熱評.偏鄉教育專法的意義
.聯晚午後熱評.歐習會 美中終將合作







聯合/台灣要做一個參與者或挑釁者?

2015-09-21 01:42: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共日前在福建沿海軍演的訊息,再次挑動了台灣的敏感神經。北京的官式說法一如以往:「這只是一次例行性的演習」,但這次澄清稍微加碼,中共黨報「環球時報」找來一位軍事專家說,這個實彈演習「與一九九六年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由於台灣島內有許多十分挑剔的耳朵,北京的語言也跟著升級。它不再是大剌剌地吆喝,而是學會了玩弄「承認」與「否認」之間的曖昧。仔細聽這句否認之詞:它「與一九九六年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不可同日而語;其實並沒有人問起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六年卻被不著痕跡地帶了進來。

一九九六年,江澤民對於已失去其信任的李登輝,直接以劃定飛彈彈著禁制區的方式,在台灣南北外海射出沒有炸藥的空心彈;其結果,反而幫李登輝凝聚了選票。兩千年大選,朱鎔基再次出聲恫嚇,又讓陳水扁得利。經過兩次笨拙的演出後,北京重新理解台灣的民眾心理,領略了群眾的盲動性,悟出「恫嚇只會適得其反」的道理。

這次歷史再度回潮,當第三位獨派路線的候選人又將可能贏得台灣的大選時,北京不能再在這個題目上陰溝裡翻船了。習近平在三月人大會議上,只是淺淺一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他聲調平淡,並不激昂、更非疾言厲色,卻反更讓人難以捉摸。

這並不表示北京已能容忍台獨主張的叫囂。事實上,當前台獨主張在台灣內部的聲勢正達到歷史的最高水位,太陽花示威催化反中浪潮,老邁的李登輝毫不遮掩地公開販賣日本祖國論。然而,北京已意識到,台灣已非一個可以獨自操控全局的自變數,而是一個附屬於美日的因變數。中共清楚,此刻以及往後的一段年月,正是中國的最後一哩路,而橫在這一哩路上的障礙,只有美、日。

一九九六年的飛彈危機,和二○○五年的《反分裂國家法》,可視為北京仍將軍事力量作為統一最終倚恃的證據;但當中國大陸在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被預言終將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時,中共的全球視野與兩岸思維顯已大舉翻轉。新的中央政治局似乎體認到:經濟才是最後的決勝武器;只要工業與科技重心從美國移到中國,世界知識、人才與市場都會發生典範轉移,西風改吹東風時,軍事將只是旁枝末節。

北京一些作為,可明顯看出這個認知演變的端倪。M五○三航路的劃設,台胞證的卡式化,目的都在泯除兩岸的心理邊界,前者意在推動台海非軍事化,後者則是兩岸去藩籬化。這些,皆符合北京全球戰略指針——「和平發展」;軍事當然不可能真被廢除,但它已從決定性的主桌上,換坐到次要的客席。在奪取世界第一的旗幟前,和平都將是目空一切的王道。

因此,近期看到的兩次演習,都只有暗示作用。七月在央視播映,但稍後才被觀察者網刻意提點的朱日和軍演,雖出現台北總統府的複製品,卻不脫常規性的訓練格局;此次在福建由海事局公告小範圍的演習禁航區,則僅有高度八千呎的火砲小規模演練。它們都只有一個用意:提醒台灣心存一絲忌憚,免得民心太過躁動,作出意外之舉,破壞了中國走向世界第一的最後一哩路。

橫亙於台灣面前的,因此出現兩個選項:一是作為最後一哩路的積極參與者,分享最後甜美的果實;另一則是作為美、日防堵中國的馬前卒,寧可自我粉碎亦在所不辭?

從美國大力支持安倍通過新的《安保法》,可以想見,在下一個歷史階段,中、美角力將日趨激烈。作為區域霸權與長期的全球單一霸主,美國曾藉著戰爭收伏了威廉德國與納粹德國,殲擊了昭和皇軍,並藉著冷戰瓦解了蘇聯;它對付中國,顯然亦復如此。台灣恰巧是一顆絕妙的戰略棋子,美國可能提供的獎賞也將更為誘人。但台灣能否繼續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或究竟該作何選擇,這次大選的選民與明年的新總統恐怕都要明辨而慎斷!


聯合/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

2015-09-21 01:42: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國大陸學者周濂寫過一本談哲學的書《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個書名,用來形容目前的國民黨,似乎再恰當不過了。

一個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除非他自己願意起來。現在的國民黨正是如此,明明城外已經大軍壓境,民眾都看出來情勢岌岌可危,但守城的將軍卻裝作若無其事,既不整頓軍容,也不作迎戰之計議,只坐在那裡顧左右而言他。藍軍的戰士莫不盼望,將軍的冷靜,是因為心中有諸葛亮「空城計」的智謀;但怎麼看也不像。

民進黨剛剛召開的全代會,僅花了短短十五分鐘,即在一片振奮中快閃結束。當夜的黨慶,陳菊大發豪語,明年選舉「要從台灣頭贏到台灣尾」。反對黨如此輕鬆愉快,蔡英文則幾乎是「躺著選」,原因無他,因為執政黨領導階層一直在「裝睡」;任憑同志聲嘶力竭地呼喚,任憑輿論再怎麼警告譏嘲,總是搖不醒。這樣的隊伍,除了不戰而敗,還會有什麼結局?

國民黨的問題是,黨員太相信他們的領導者,但領導者更在乎的卻是自己的利害和去從,而不是整個黨的榮辱與未來。馬總統耿耿於懷的,只是做完自己的八年任期,而不是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讓國民黨沾染執政的風光。朱立倫心中想的,只是如何守住新北市的一隅江山,對於自己主持的黨務、帶領的選戰、乃至拋棄的使命,則似乎不以為意。

如果國民黨是累了、倦了,需要一場睡眠來補充元氣,以便思考再出發;那麼,從去年太陽花學運至今,它休息得也夠久了。馬總統對選民的託付至今未了,朱立倫對黨員的義務則迄今未盡,請不要再裝睡了!明知會敗,也得奮戰一場才行,因為選舉是公眾事務而不是家務事。




 

經濟/適度降息 展現央行穩經濟決心

2015-09-21 01:42: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延後升息,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風險下降,也擴大各國降息的空間。現在大家關心的問題是,本周四中央銀行理監事會會否作出降息的建議?央行心中的那一把尺如何衡量國內利率應有的走向?

央行該不該調降利率,正反兩方面意見都有,主張降息的主要理由:第一,國內經濟情勢不佳,出口連七黑,今年經濟成長率從「保3」變成「保1」,故有必要降息刺激國內經濟;第二,國內物價持續下跌,今年1至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下跌0.62%,躉售物價指數(WPI)更劇跌9.15%,央行降息可防止通貨緊縮,並降低實質利率;第三,近一年來,除美國之外,全球央行紛紛採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南韓已四度降息,大陸亦四度降息三度降準,央行豈可仍不動如山,不跟進降息呢?

另一方面,反對降息也有相當充分的理由:第一,國內資金過剩,金融機構游資氾濫,市場利率早已低於央行基準利率,故降息無助刺激經濟;第二,國內房價偏高,央行最近已解除部分房貸管制,並放寬特定房屋貸款成數,如再降息,房價將更不易恢復合理水準;第三,降息可能擴大資金外流,對穩定股市反而不利;第四,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央行為維持攸關出口的新台幣匯率競爭性,貨幣政策可操作空間有限,因此,不應再加諸央行太多救經濟的責任。

嚴格來說,央行要不要降息,應該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情勢、物價動態、實質利率高低、政策有效性及連鎖效應等因素,以「最大利益、最少失分」為取捨原則,不過,要作精準判斷並不是容易之事。

首先,就經濟情勢分析,國內經濟持續放緩,國際經濟展望亦不佳,降息的客觀條件自然存在,但今年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主因是出口連七黑,其中因國際油價下跌導致石油相關產品出口值下跌,對總出口影響就超過六成,而且影響出口的關鍵因素是匯率,不是利率,所以,降低利率顯然解決不了近月出口衰退問題;但若是為刺激國內投資及消費,那就要考慮要降息多少才會有實質效果。

其次,物價下跌該不該作為降息理由,亦要看情況。今年以來,消費者物價及躉售物價下跌,主因是國際油價及糧食等大宗物資價格大跌導致進口物價下滑,此一類型物價下跌,是有助增加消費者福利,省下的錢也可刺激國內商品及服務購買,沒有理由以降息抵銷進口物價下跌。更何況,國內油價和食品價格跌幅遠落後國際,反映國內物價的易漲難跌,故以物價跌做為降息理由,恐難有說服力。

再者,從國內實質利率水準來看,國內短期及長期利率都處於低檔,銀行隔拆利率已跌到0.3%左右,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1.5%左右,比南韓及其他國家都低。

事實上,央行還有很多工具可以營造資金寬鬆環境,但台灣已陷入所謂「流動性陷阱」的窘境,再多的資金也無法刺激實質需求,故降息效果令人存疑。

還有,歐盟、日本及很多國家採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真正目的是在促使貨幣貶值,在美國聯準會暫緩升息後,傳出歐洲央行及日銀可能被迫加碼量化寬鬆,以避免歐元及日圓升值。

但台灣情況完全不同,央行已有足夠能力對新台幣匯率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調節,既無必要、也無條件以降息引導匯率走向。何況,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有效匯率指數統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已低於韓元,再貶值空間已很有限。

綜合以上分析,央行並無降息的強力客觀條件,但央行小幅降息的可能性仍很高,因為至少可以釋出央行願盡最大努力穩住台灣經濟的訊息,這對鼓舞士氣,緩解政治壓力,肯定有效;我們也願意給予充分支持。




 

聯晚/歐習會 美中終將合作

2015-09-21 14:48:01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不太好,英國經濟學人用帝袍加身的虛擬照,嘲諷習近平如乾隆皇帝,美國時代雜誌去年讓他上封面時,雖是一襲西裝,一旁標題是Emperor Xi。這些不懷好意的包裝,無法扭轉中美合作的潮流與現實。

習近平動身到美國去了,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歐習會,應不會像許多唱衰的西方媒體或政客所說,只是一次盍各言爾志、笑裡藏刀的生硬過場。時代正在召喚兩人,必須替兩個碩大無比的巨型國家的相處,訂出更周延而詳盡的行為準則。

抱持悲觀想法的人其來有自,就在這次訪問之前,習近平盛大閱兵,告訴美國現在中國已非吳下阿蒙,美國暗地逼著日本通過安保法案,要日本替華府在中國的門口巡邏。這幅互別苗頭的場景,確讓人憂心忡忡,歷史似乎更像將要擺向腥風血雨的黑暗時期。

兩方的難題是,從任何一種評量標準上看,中國已經恢復了他在歷史上的分量,世界卻已不再是兩百多年前的朝貢體系。美國當了一個世紀的老大後,從未跟一個領土、經濟實力都足以與其匹敵的國家長期互動。前蘇聯的經濟從未威脅美國,但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按照傳統的大國政治觀點,美中必然爭雄,最終導致悲劇,但人類已經歷過冷戰,沒人希望再回去那個年代,構成冷戰的意識形態歧異早已消失,雖然相互還在摸索,但地球面臨的考驗,包括糧食、極端氣候、經濟蕭條、宗教衝突、與恐怖主義,無疑都在逼使兩個巨人必須合作。

歐習會將是一次成就斐然的外交典範,不只是一種期待,而是理性的必然;冀望美中失和以坐收漁利的各方,恐要大失所望。




 

聯晚/偏鄉教育專法的意義

2015-09-20 14:48:30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老師,你明年還會再回來嗎?」偏鄉教師留不住,影響孩子的學習。「部長,明年你還當部長嗎?」教育部長年年換,政策的穩定投下變數。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主辦偏鄉教育行動論壇,幾百位與會者全程熱情參與,有小四的男生端坐一整天,傾聽台上大人討論兒童世代的未來,場面令人動容,反映民間對偏鄉教育發展的熱切殷盼。教育部長吳思華宣布偏鄉教育五大政策,對於安定偏鄉師資,更提出「後備教師」、「教學換宿志工教師」等創意解方。

吳思華去年11月就任教長,就知道至多只能做1年9個月,任期沒比代理代課教師好多少,但他能勇於任事,擘畫創新偏鄉教育發展政策,這是歷任教育部長不曾全面關注的議題,可說是誠意十足。但與會學者專家仍不放心,大聲疾呼台灣應仿效日本、澳洲,制訂偏鄉教育專法才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雖然徒法不足以自行,然而偏鄉教育專法的制訂有兩個深層的意義。首先,偏鄉教育的困境,正是台灣教育困境的縮影。明年總統大選之後,執政團隊重新洗牌,教育政策能否持續推動,確實是個隱憂。

法治比人治來得穩當,君不見學用落差問題喊得震天價響時,教育部也曾端出「人才培育白皮書」,當時的教長蔣偉寧曾說,白皮書是「action plan(行動方案)」,他下台後,人才培育政策的執行與管考,如今安在?

偏鄉教育訂定專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正視教育的差異性,來自偏鄉第一線老師說得真切,十二年國教標榜適性揚才,但到了升學又是「分數是硬道理」,制度在霸凌偏鄉孩子。偏鄉教育不需要憐憫,只需要能讓他們適性揚才、找回尊嚴與自信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