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9 11:47:58國文

抗干擾快速記憶法

抗干擾快速記憶法


在喧鬧的環境下一分鐘記50位左右無規律的數字,聽記60句互不關聯的句子,在記憶中能達到一心兩用(即在外界喧鬧的環境中同時發生閱讀書報並記憶數十位數字和詞組),而且遺忘速度大大慢於傳統記憶方法,這可能嗎?可能!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榮獲吉尼斯之最證書的倪新威創立的“抗干擾快速記憶法”。

日前,倪新威憑借他的這套記憶法,辦起了北京第一家快速記憶素質學校,並已正式開課。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第140期曾向全國電視觀眾展示了他那神奇的記憶術。

倪新威先生是四川人,曾教過多年書。他的那套記憶法是他當年考研究生時“逼”出來的。當時,他妻子正生孩子,時間緊事情多,於是想“招”強化記憶效果。就靠這個,他考上了研究生。後來,他覺得這套辦法在日常生活也很實用,便把它系統化了。
近兩年,倪新威帶著他的“抗干擾快速記憶法”走遍了四川、海南、上海、山西等地,每到一地,倪新威總是大受歡迎,人們既對他的現場演示感到不可思議,又希望自己通過學習可以達到和他一樣的水平。

心理學研究表明,干擾是造成遺忘的重要原因,在人們的記憶過程中,只要經過18秒鐘的干擾,人們的遺忘率就可能高達90%以上。因此如何解決干擾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美國從5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這一課題,但至今仍沒有重大突破。而這似乎也正是人們對倪氏“抗干擾快速記憶法”青睞有加的原因。

說起記憶的方法,不外乎機械記憶,形像記憶,聯想記憶與意義記憶等,但傳統方法一貫強調用腦時精力要集中,周圍環境也要相對安靜,而這在現實中往往是很難做到的。倪新威則認為,運動員在帶球過程中可以眼觀六路,判斷敵友的位置;駕駛員可以在瞬間了然各種儀表的變化;還有可以雙手同時書寫不同的文字,兩眼同時閱讀不同的文章,這些都說明人類完全可以做到“一心二用”,因而也就可以在抗干擾中實現快速記憶、處理、存儲信息。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倪新威廣泛涉獵了腦科學、符號學、認知心理學、記憶心理學等,用了8年的時間研究、摸索,終於在1994年創立了他的“抗干擾快速記憶法”。

人們對倪新威的演示往往感到很“玄妙”,而一旦了解了這種方法的實質,又覺得其實也很簡單。所謂“抗干擾快速記憶法”也與以往的記憶術一樣是建立在聯想、想像、圖形及諧音等基本方法上。只是更加系統、更加科學化了。比如記長串數字時,他仍把既無意義又枯燥難記的數字分組編碼,再轉換成有意義、語義新奇有趣的中文句子,如將“128615”轉化成“嬰兒穿著八路軍的衣服”,簡單易記。

那麼,抗干擾快速記憶術對中、小學生有無幫助呢?有。而且幫助非常大。倪新威先生曾專門發表文章,寄語孩子們:掌握學習方法十分重要。而記憶術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他說: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許多家長報怨孩子成績不如人意,想盡了許多辦法又請家教又上補習班,結果花了大量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事實上造成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主要還是學習方法不好,學習能力不強。人們平時學習只注重“戰術問題”——花多少時間去背單詞、公式、性質、課文;每天做幾十個題。而絕大多數同學忽視“戰略問題”——從未花時間去研究“采用什麼方法去記憶,怎樣記憶效果更佳,如何用最短時間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如何提高素質。”

記憶力是人類學習的一項基礎能力,記憶是智力的構成因素之一,記憶力的好壞對學習有直接影響,在記憶過程中,多數同學采用“不斷重復”的方法來記憶,這樣做既苦又累而且不易達到效果。事實上許多材料不采用重復方法記憶而采用聯想效果反而好得多。聯想是人們由一件事想到另外一件事的一種心理活動,記憶的原理是聯想,將要記憶的材料與已有的知識充分聯系起來。聯想不僅有助於記憶,而且對各門學科的學習有直接的益處。常用的聯想有對應聯想、串聯聯想,比如語文中生字的讀音,意義解釋均可利用對應聯想來記憶。
①衕——胡同(聯想胡同在街中間)
②嫕——和善可親(聯想到女醫生心地善良,和善可親)
化學元素符號記憶鉀(一)K(聯想家裡來了客人),鈉(一)Na(納讀音Na聯想起來)。
英語單詞Car的意思是小汽車,借助Car我們很容易記住Cart馬車(聯想Car+t—馬車)。

除了對應聯想以外,串聯聯想在學科中也有許多的應用,比如化學中元素周期表,金屬元素的活動性。對於不溶於水的物質碳酸鋇、碳酸鈣、碳酸錳、碳酸鋅、碳酸亞鐵、碳酸銅、碳酸銀若采用串聯聯想就很容易記憶住(串聯聯想鋇、鈣、錳、鋅、亞鐵、銅、銀——想成“被蓋”厚了做“夢”、“醒”了,看身上“壓鐵銅”裡面裝滿了“銀”子)。

在記憶中若充分地運用聯想,就會使我們記憶變得輕松多了。
學習中好的學習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只有方法而沒有能力也是不行的,好比有了一輛自行車而不知道怎樣騎車那樣,發揮不了自行車的優勢。針對學習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應逐項訓練,比如“書寫速度”是人們學習中需要的一項基本能力,未經訓練的人一分鐘很難書寫阿拉伯數字85以上,多數在70以下。人們的記憶能力也是可以訓練的。

在北京最早組織起培訓班的142中,快速記憶法不僅幫助同學們提高了記憶和思維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1996年4月初二年級的數學月考中,經過培訓的某班學生及格率提高到了95.12%,優秀率達到了48.78%,有一位經常不及格的同學破天荒得了100分。

盡管倪氏“抗干擾快速記憶法”僅需兩天就可以學會,但倪新威先生卻強調大量而刻苦的課後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還別說掌握得不夠熟練,即便是倪新威先生本人,如果對信息不做特殊處理,生活中的他也有愛忘事的時候,被擱置了幾年的英語就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的王極盛教授提醒人們說,一個人的記憶力不經過長年的認真訓練,不掌握科學方法,光靠一些竅門,是不會真正提高的。

作為學員家長的熊勝忠先生,在和孩子一起學習了“抗干擾快速記憶法”後總結說:“許多初學者往往只注意到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卻忽視了大量地、隨時隨地刻苦訓練,很有可能淺嘗輒止,功虧一簣,這對快速記憶法的推廣是很不利的。”

北京142中校長丁爾慶先生在肯定了“抗干擾快速記憶法”的科學性後也說:“它絕不是什麼靈丹妙藥,學生自己要不斷消化、吸收,再加上持之以恆地訓練,才有可能熟練地掌握。”

其實說到底,任何記憶方法都不過是一種技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憶小竅門,只不過不如倪新威的方法系統、完善而已。倪新威自己也說:“任何人掌握了這種方法,長期刻苦訓練後,就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我的水平。”由此可見,快速記憶並非是什麼特異功能。
分段記憶法

不少孩子面對一大堆要背的課文,真有一種“不知從何背起”的感覺,有的孩子甚至由此喪失了信心。而分段記憶法正是一種使你找到從何起步,樹立信心的好辦法。

其實,所謂“分段記憶法”,就是把要背的課文分成若干段,每一大段裡又可分若干小段。如此這般,原來一大篇化成了若干小篇,若干小篇又可化成若干小段。一小段一小段記並不困難。信心自然也就有了。

江蘇省常州市廣化小學陳惠惠同學形像地把這種記憶法稱為“吃甘蔗”背書法。她背書不像別人那樣一口氣把一篇課文讀完,然後一字一頓地背。她背書時先讀幾遍課文,使自己熟悉一下要背的內容,然後像吃甘蔗似的一節一節下去,讀完一節背一節,如果有的課文中一節太長,就把它分成幾個層次來背。等每一節都背熟以後,把整篇課文讀一遍,再背一遍。如果有的地方還不夠熟,就重點讀那部分。背上三四遍,有容易遺忘的部分,要重點加固。最後,再把課文背一遍,就行了。

她是怎樣創造出這套背書方法的呢?那還得從一個晚上說起:
那天晚上,陳惠惠同學看完電視正想睡覺,突然想起今天要背的課文,她還沒背呢。這可把她急壞了,她趕忙找出語文書背課文。可是又一想,這篇課文太長了。她要背到什麼時候才能背完呢?干脆,把前半部分背完,後面的明天再背。她這樣想著,就讀起前半部分來。但是前半部分也很長,她就一節一節地讀,然後連起來背。呵,還真靈!不一會,她就把前半部分背完了,她又用同樣的方法試著背後面的,沒過多長時間,竟也背出來了。以後,她背書就都用這個方法。

這種背書的方法對她自己的學習效率還有很大的幫助呢!有一次,學校舉行了一次背書比賽,要求參加比賽的同學在規定的時間裡背出一篇課文,陳惠惠同學運用我這套背書的方法,不一會就背出來了。她獲得了這次背書比賽的第一名。
可見,化整為零,化大為小,是符合記憶規律的好方法。

“三背法”

獲得1995年吉林省文科高考第五名的封銳同學十分講究背功。認為學習文科,一定要講求一個“背”字。正如賣油翁所言:我亦無他,惟乎熟耳。
所謂“三背”,是哪三背呢?
其一曰背得細。細到正體字,斜體字,注解,地圖,圖解,畫像,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因為“今日之高考,涉及範圍之廣,委實讓你不可有一處照料不到”。

其二曰背得熟。熟到什麼程度呢?封銳談到:“我的不少同學准備了好幾套教材,一套放在家裡,一套放在學校,一套撕碎了做成小條,時時背,處處背,其情其景,堪稱悲壯。”

其三曰背得巧。要注意背書技巧。封銳同學認為,現在介紹記憶方法的書市面上也不少,也不妨買來看看:“但我以為,模仿別人的方法總有牽強生硬之感,而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創則更原汁原味,收放自如。”他主張自己總結、歸納記憶方法。
封銳同學最後說,背功做得好,至多也就解決60%的問題。背得熟還得用得活才行



上一篇:背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