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3 20:01:49蒼子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


我會選擇這首歌曲是有原因的。

想當年剛升高一的時候,導師是一位輕熟女,很受同學歡迎。(有些時候我懷疑是不是年紀小於四十歲的女人在男校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矚目?)她是教公民的。

其實我常跟我爸說當初如果目標就是要考醫學系,可能就讀都市的私立中學更容易達到目標。因為我那年代的考試其實還是筆試為主,可以其他五育都不顧,考試成績夠好就可以上醫學系了。而考試引導教學,讀以升學為唯一目標的私立學校我就可以集中火力,自然更容易成功。(我國中讀的私立學校就是如此,後來深思其實教學技巧中上,尚未到頂尖傑出。但因為把學生的時間都安排來讀書,自然也可以有不錯的升學成績。)只是時代在變,現在考試的模式已經和過去相差太多,努力這基本概念不變,但方法可能得和當初有所差異才行。

這觀念可以套用在多事情,譬如經濟方面。八零年代台灣的代工模式其實沒有錯,因為那時候政局穩定可以做代工的就這幾個國家,因此我們可以有不錯的投資報酬率,加上利用經濟規模降低成本,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跨到九零年代,當蘇聯解體、中國大陸開放,連東南亞、非洲、南美的政經情勢也逐漸緩和時,我們再堅持重複相同的模式可能就會逐漸走下坡了。

如今2014,台灣不是沒進步,而是相對其他國家反而退步了。執政者要時時刻刻思考政策的走向,才不會讓國家走到死胡同裡。這也是我讀高中學到的事情,當學校不再以智育為唯一目標時,我必須好好調整我的步伐去適應它。很顯然當初我是失敗的,因為國中學校讓我變成一個很死板的考試機器(這也沒有錯,我是鄉下小孩,想考上知名高中我爸當初也只能用這辦法。是我自己不懂的應變。),而我的心態在面臨轉變時沒有勇氣去做調整,也不知該怎麼調整,才導致失敗的命運。是幸好我爸再給我機會才又緩慢步回正軌的。

好,我又離題了。重點是當初導師她的教學以考試而言完全不行,但對真正教你如何去思考公民與道德裡頭的真諦是很不錯。所以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去想。而她有天還把我們叫去試聽教室,一開始我們學生也不知道她在賣甚麼藥,結果是播放莎拉布萊曼的演唱會給我們欣賞。她好像是這樣說的:「讓你們接觸一下,學習如何欣賞,不然臭男生沒氣質也不太好。想當初我就是被我老公吟詩作對給騙走的。」(大意是如此。)現在想想只想回她一句:「沒圖沒真相啦。當我三歲小孩啊。

不過音樂是很好聽。在視聽教室聽的效果不錯。

我在前些日子買了張安得烈.波伽利的黑膠,當然最主要是因為有這首歌曲。拿出來欣賞時也是覺得效果很棒,不知為何有些時候聽到這首歌都會想起高一時候被叫去試聽教室聆聽的場景。十幾年過去雖然人事已非(我也沒想到如今我會是這副德性==),偶爾想想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