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23 11:07:00亂亂室主人

百年戰爭第三次戰役1415-1453

(一)亨利四世時英國的發展與戰火重燃的阿金考特之戰

英王亨利四世比起前任的理查二世來說,可以說是好的太多了,但現實的問題卻讓他施展不開。起初,亨利的得位是由一群英格蘭東北部的貴族所支持,才得以達到目的,這些貴族由諾蘭伯森(Northumberland)伯爵亨利•伯西(Henry Percy)所率領,他們向亨利要求金錢和特權為回報。但亨利無法滿足他們的獅子大開口,他們遂陰謀起事,擁立被廢的前任國王理查復位。還好亨利反應很快,立刻殺掉了理查,不過這並不能壓制紛擾,貴族們一個個起兵,與早受不了英格蘭統治的威爾斯人聯合起來,對亨利造成極大的威脅。不過,最後亨利還是壓平了這些起事,但亨利也因此也精疲力竭。

在亨利四世忙於與北方的起事者作戰時,國會也趁機削弱了國王的權力。亨利為了讓國會站在他這邊與軍費要求,承認了國會在愛德華三世時所取得的徵稅與立法控制權。

先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國會是如何從愛德華手中得到這些權力的。原本在愛德華二世時期,國會分為上下兩院,上議院包括貴族與高等教士,叫House of Lords,下議院則含平民代表,稱House of Commons,低等教士則另組「教士會議」(Convocation),亦屬於下院。這時的下議院能批准上議院制定的法律,並參加了愛德華二世的退位,法案的提議權也只在樞密院和大貴族手中,下院只能向上議院「陳情」(Petition),上院通過後再送交樞密院與國王核可,通過後即成法令。雖然到最後的法令也許不同於下院提出的草案,但由下院起草法案的形式,到了愛德華三世統治的五十年間已成慣例,而國會要求亨利確認的,也就是這個提案權。到了一四一四年亨利五世在位時,國會又聲明,沒有國會同意,一切法令不能成立。至此,國會權力達到高峰。

另外,愛德華三世在對法作戰所需的經費,都要國會撥付,所以愛德華三世做了許多讓步,如答應不經國會批准不直接徵稅、允許國會能控制關稅、同意國會能以查帳的方式監督所撥款項的使用情形,這些都是國會在財稅問題上的重要勝利,而亨利四世又在一四○七年承認國會能創制一切關於財政的法令,更讓國會完全了掌握了徵不徵稅的權柄。
亨利除在立法於財稅方面對國會讓步外,亨利又被迫給了國會許多特權,像國會裡無論誰發表任何言論,不能對其採取任敵對行為,另外一個人無論是要前往國會開會或開完會,都不許給予逮捕。以上的這些舉措,可以算是近代民主政治國會言論免責權的濫觴。最後,還有一條法規規定國王與樞密院不能改變國會通過的法案,甚至是法案的表達形式。

一四一三年九月,英王亨利四世逝世,由其子亨利五世(HenryⅤ,1413-1422)即位。亨利五世是一位有智有勇的人,他也渴望權力,在老父在位時就想掠奪其權,亨利五世也是一個利益至上者,積極追求本身的利益,停歇已久的英法戰火,也是在他手中重燃的。為什麼亨利會重啟戰事呢?除了其本身的欲望外,有個推測是亨利五世想轉移國內的注意力,在亨利即位不久,就爆發了威克利夫信徒約翰‧奧得卡梭(John Oldcastle)所率領的「羅拉特之亂」(Lollard Revolt,1413-1417),與貴族的反叛,所以亨利想藉由進攻法國來平息國內的紛擾(當權派轉移焦點,古今中外如出一轍)。

亨利在一四一三年五月間,與勃艮地公爵約翰締結了一個同盟,條件是亨利出征法國時,約翰應嚴守中立,亨利若獲得成功,當以土地酬謝約翰,而約翰應承認亨利為法王且對其效忠。一四一五年夏季,亨利在南安普頓集結了兩千步兵和六千射手,並於八月十三日,在諾曼地塞納河口登陸,在九月二十二日攻克哈爾弗勒(Harfleur)。亨利取愛德華三世一三四○年幾乎相同的路線,向東進發,渡過索穆河,打算前往加萊。
英軍在前往加萊途中相當不順遂,軍需品嚴重不足,讓英國人餓著肚子,又加上大雨使道路泥濘不堪,寸步難行,漸漸集結的法軍,將對英軍展開攻擊。亨利的手中目前因先前圍攻哈爾弗勒與疫疾的關係,只剩六千人,且全都是又累又餓,亨利只有硬著頭皮,在阿金考特(Agincourt)和特拉姆考特(Tramecourt)之間的斜坡高地佈陣。亨利依慣例將士兵分成三個部份,將騎士和槍兵放在陣中,弓箭手靠著阿金考特和特拉姆考特兩村的花園和果園當掩蔽,使用他們的弓箭保護中央部分。

法軍的司令官是王室衛隊長阿爾伯雷特(Albret)領主,他雖明白格斯克林得戰術,卻找不到英國人陣地的突破口,於是這隻大部分是奧爾良黨的法軍,又用了普瓦圖一戰相同的方法,先用一小股騎兵打算去衝破英軍防線,剩下的騎士分成三隊,全下馬步行作戰,弓弩手則被置於陣後,無法使用他們的武器。
法軍開始攻擊,最前面的騎兵,被如蝗之箭射死了戰馬,法國人只有下馬進攻,但泥濘的土地讓身著沉重盔甲的騎士動彈不得,到了最後,亨利下令弓箭手衝入法軍堆中進行肉搏。到了法軍第三集團攻擊之前,英軍的俘獲人數已於本身軍隊人數相仿。法軍第三集團眼看自己人如此慘敗,遂不戰自退了。

這一仗,兩萬五千人的法軍敗給了六千名的英軍,亨利再度獲得許多值錢的俘虜,可惜他卻得不到一些人得贖款。原因是戰鬥接近尾聲時,亨利獲悉有法軍在攻擊其後方無設防的營地,這使亨利相當緊張,他下令將俘虜全部殺死,但抓住這些貴族的弓箭手們不願讓得手的搖錢樹這樣被解決,最後亨利命令王家騎士屠殺俘虜們。等到亨利搞清楚攻擊營地者只是阿金考特領主率著手下農民,想到無人營地內揩油些財物時,俘虜的肥羊只剩一千多人。

總結阿金考特戰役,奧爾良黨的法軍損失慘重,死了一個警備司令、三個公爵與七個伯爵,奧爾良公爵查理和波旁公爵等則成了俘虜。大獲全勝的英軍只死了不到一百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的堂叔約克公爵(Duke of York)愛德華,但他並非戰死,而是受不了炎夏身披沉重的盔甲與刺激的戰場,中風而死。

英王在勝利之後,就率領著手下的輕裝部隊回英國去了,而留下的大軍就折回掃蕩諾曼第。此時,在歐洲的東境,土耳其人頗為興盛,其勢力已直抵多瑙河南岸,威脅著日耳曼的東南,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孟德(Sigismund,1410-1437),打算號召全歐洲來對付土耳其人,便介入英法的爭端之中,打算平息之。但亨利五世要求法國人履行加萊條約的內容,否則免談。加萊那種不合理的條約,法國方面理所當然的拒絕了,於是和平的曙光幻滅了。一四一七年八月,亨利再登陸法國,展開對諾曼第的全面征服。到了一四一九年底,諾曼第除了孤懸海外的聖米歇爾山(Mount St. Michael)要塞外,大都被英國人所佔領了。

而法國的控制權就則入了勃艮地公爵約翰的手中,而奧爾良的殘黨則由查理太子指揮,不過元氣大傷的奧爾良黨人無法抵擋勃艮地軍的攻勢,節節敗退,巴黎也在一四一八年五月落入勃艮地軍手中,秀逗國王查理六世也被俘,太子率軍退往羅亞爾河之南,定都布耳熱(Bourges)。

一四一九年上半年,勃艮地還在查理與亨利之間游移不定,勃艮地的約翰也認為英王亨利是個威脅,所以他不斷與太子查理進行磋商,希望與查理一起抵抗亨利,但又想從查理處得到更多利益。但情勢在一四一九年九月急轉直下,約翰在一次與太子的會晤中,被太子手下的奧爾良派軍官所刺殺。奧爾良黨人這種莽撞的愚行,雖然替了前任的路易公爵報仇,但也將勃艮地再次逼向英方的懷抱。一四二○年五月,勃艮地的新任公爵,前任公爵約翰之子「好人」腓力(Philip the Good,1419-1467)與英國簽署了特洛伊條約(Treaty of Troyes),但在簽署之前,查理六世的皇后巴伐利亞的依莎貝爾(Isabelle of Bavaria),先宣稱「太子查理並非國王之子」。這才給了條約裡的規定有了依據(如此一來,只有太子一個兒子的法王就沒了男性繼承人),條約中聲稱:(一)英王亨利五世,娶法王查理六世之女凱薩琳(Catherine)為后。(二)法王逝世後,王位由英王繼承。(三)目前法國由英王攝政。於是,英王亨利五世馬上在條約簽署後一個月,與凱薩琳成婚,並宣佈攝政與他是法王的繼承人。

一四二○年底的法蘭西是處於一個分裂狀態,查理王太子與奧爾良黨人控制著羅亞爾河以南的地區;英王亨利實際上佔領了法國北部,但他直接管轄著諾曼第與阿奎坦;勃艮地則在其與其控制的法蘭德斯境內,享有幾乎完全獨立的地位。

(二)一四二一年到一四二八年間的戰役

雖然特洛伊條約讓亨利在名義上控制了法國,但在現實面上他還有佔據法國南部三分之二土地的查理太子要對付。查理在一四二一年五月於波吉(Bauge,在緬因與安茹交界之處),打敗了英軍,讓原本傾向英方的不列塔尼倒向查理。情勢的改變讓亨利急急的前往法國坐鎮,但亨利卻在翌年一四二二年春季得了急病,於八月三十一日一命嗚呼。當亨利在彌留時,要求大臣們除非確保諾曼第的利益,否則不與法國談和。

亨利五世死後,由其九歲之子亨利六世(HenryⅥ,1422-1461)即位。過沒幾天,被俘的法王查理六世,也在十月二十一日病死,根據特洛伊條約,幼主亨利六世成了英法兩國的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