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0 02:56:18娟子
一個細膩自在的心靈
黃寶蓮﹐這個名字好像在哪兒見過﹐是不是王小慧的視覺日記中曾經提到﹖今天第一次看到有關她的訪談﹐從來沒有看過她的書﹐但是﹐光從以下的訪談﹐我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老友﹐尤其是越看到後邊越覺得心有戚戚﹐我覺得光是欣賞就是一種滿足﹐黃寶蓮﹐一個很普通的名字﹐但是﹐有一個細膩自在的心靈。很想找來她的書﹐細細品味一段段心旅。(照片是我女兒在加州照的)
。。。。。。。。。。。。。。。。。。。。。。。。。。。。。。。。。。。。
飄泊,是她生命的主題。年輕的時候離鄉背井,寫下隻身勇闖神州大陸的創舉;後來她走得更遠,帶著一張三個月的歐洲火車證,穿越大陸、西伯利亞,直達歐洲,藉由旅途的孤獨來保持靈魂的清醒。她走過大半地球,看遍各地風景,也從沒辜負過自己的腸胃……,在靈魂與味蕾之間,且聽黃寶蓮娓娓道來人生的豐饒滋味。
黃寶蓮●1956年出生於桃園中壢,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雜誌編輯、自由撰稿人,目前專事寫作。1983年起,先後旅居紐約、倫敦等地,現居香港。1988年浪遊中國大陸,寫成《流氓治國》一書。作品多次入選九歌、爾雅年度散文、小說選及港台小說選。著有《渡河無船》、《愛情帳單》、《簡單的地址》、《仰天45度角》、《無國境世代》、《Indigo藍》、《暴戾的夏天》等。
--------------------------------------
《yaputo野葡萄文學誌》第28期 凝視作家(節錄)
▓那種相信「我會愛妳一輩子」的人,都太浪漫天真。事實上,生活裡沒有不變的東西,感情,尤其多變!
野:妳的文章裡常常喜歡用食物比擬愛欲,也提過好幾段妳自己的感情經驗,妳的感情世界似乎非常豐富?
黃:我常常喜歡戀愛的感覺,就跟發現食物一樣,發現一個好吃的點心,引起妳的食欲;戀愛也是一樣,那些好看的男人、聰明的男人、有智慧、幽默的男人,說得很赤裸,就跟食物一樣,都會散發不同的魅力,一樣會吸引妳。然後我很貪心,我就會各取所需,多半看男人的長處好處,然後去享受那個部分,不太願意面對現實。所以我不會要求跟男人是完美的,他如果很會做一道菜,那已經讓人覺得非常幸福;他如果很會煎一個完美的雞蛋,我就會覺得:哇!那每天早晨就會有一個很愉快的時光!其他的都無關緊要,你還可以在黃昏的時候去找一個很會跳舞的,或很懂得吃法國菜的來陪妳。
野:男女之情也是妳文章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可否談談妳的愛情觀?
黃:我覺得人生對感情的追求有很多階段,每個境界都不同。年輕的時候很浪漫,你當然找白馬王子,注重感官的享樂,你不太知道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到了你比較成熟的時候,想要安定,你當然找一個適合結婚的對象。到了你成家立業,什麼都有的時候,你又開始感到失落,覺得不再年輕,你又有了中年危機,想要戀愛,又會出牆、外遇什麼的;然後到老的時候,你又會需要關懷、溫暖,到那時候,你反而覺得心靈伴侶是很重要的;更老的時候,你又害怕失去生命,又想要返老還童尋找青春。所以我覺得,任何時候失去愛,或是戀愛受創,都是生活裡很好的經驗,你會拼命地往前走。感情經驗愈豐富愈好,多戀愛沒關係,就跟好吃的菜一樣,多吃多享受人生,不要戀戀不捨。當你戀愛的時候就很認真、很真誠,失戀了,就讓它過去吧!那種會說「我會愛妳一輩子」的,都很天真很浪漫。事實上,生活沒有不變的東西,感情,尤其多變!
野:妳長年旅居國外,居住過倫敦、紐約,現在落腳在香港,妳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城市?
黃:每個城市都有我喜歡的部分。比如說紐約,我喜歡她給我的孤獨感與寂寞,但她的寂寞又跟倫敦給我的孤獨寂寞不一樣,在倫敦,你會比較壓抑,因為她的社會比較不包容,紐約是開放而包容。在倫敦你很容易意識到自己是外人,可是我又喜歡那種局外人的感覺,因為在那種狀態底下,你會變得很敏感,是一種很適合思考與寫作的角度。在香港的話,因為是同文同種的地方,你很容易就可以融入這個社會,覺得很放鬆很舒服,而且香港生活的方便,物質上的豐盛,都是一種享受。可是在香港那種匆忙、急速與擁擠的感覺,又讓我很懷念倫敦那種悠閒、緩慢的生活步調,也比較適合我現在的年紀…。你看我多貪心,每個城市都要她的好處。
野:在《無國境世代》裡,妳說自己愈來愈像是「故鄉的訪客」,長年旅居國外的妳,怎麼看待目前的台灣?
黃:現在回到台灣,每走一條路我就會迷失,常常要問這裡是哪裡?感覺愈來愈陌生,愈來愈害羞。不過,很高興看到在文學上、藝術上,一些有閒情的人,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我不太關心政治,現在台灣很少有振奮人心的事,對我來說,回來見見朋友跟看親人是我最高興的事,還有回來買書也是很開心的事。
▓對我來說,寫作就是一場與靈魂的對話……
野:從一開始,妳的寫作就以散文為主,中間也寫過幾本小說,但大家對妳的印象似乎還是來自散文比較多,妳自己怎麼看待「小說」與「散文」這兩種不同的體裁寫作?
黃:散文跟我很親,如私自的對話,好的散文抒寫,總是在文字與心緒自然結合時的美好默契,文字因而總有一種內在的韻律,天然成形。小說需要結構與立意,對我來說,它需要獨立於自我之外,超越感性的層次,因而需要距離與更大的知性。相對說:散文是我一廂情願的獨白;小說則是一個人對生存處境的設想與探問。
野:妳的寫作常被歸為「陰性書寫」,以女子特有的易感細膩書寫生活的瑣事與個人回憶,讀來輕盈可人,卻又充滿了深沉的哲思韻味,可否談談這樣的寫作風格是怎麼來的?
黃:在寫作上,我沒有師承,也無教養,亦未曾立意要寫什麼。有天,有個朋友說:妳這麼好吃,卻怎麼也吃不胖,因為妳的腦袋消耗掉了所有能量,妳總是在思考。事實上,我從未自覺到這種狀況。也許是因為生性孤僻,而且一直生活在一種邊緣處境(人在國外無法避免的一種異己身份),或者說,我需要從思考中保持一種清醒,那種清醒使我感覺安全、自在!也許那是我跟自己相處的方式,延伸到寫作之中。我是一個習慣獨處的人!
野:有評論者認為,您的寫作在《未竟之藍》、《仰天四十五度角》這兩本散文有重大的風格轉變,一改《流氓治國》裡的年輕氣盛,妳自己的看法?
黃:我到兩年前才忽然發現我長大了,在此之前一直是青年階段吧!因為不知老之將至,我都活得好年輕。可是忽然身體在告訴妳:妳老了,被迫要接受妳不再年輕。接受這樣的改變之後,我對於文字承載的感情與智慧很在乎,以前比較在意形式的漂亮,寫東西要有風格。現在我覺得文字的本質很重要,如何用文字來說出妳靈魂的話語,重過於去追求文學的形式與詞藻的華麗。這是心境上的轉折,但是我認為我書寫的風格一貫如此,我的筆觸、心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的。
野:妳從旅遊、成長、愛情,一直寫到飲食,還有什麼題材是妳特別想書寫的?
黃:我正在寫一個關於「飄泊」與探視「存在」本身的小說。我們都以為生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度時空而已,但是別忘了我們還有夢與記憶。我從來就因為夢的世界太精采,充滿哲學意涵,總覺得我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現實人生,一種是夢裡的人生。我作夢就像是打開一扇門,去過另一個人生。我想寫的小說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看我走過的人生,作為一個人,我存在的狀態是什麼?有一次聽完巴哈的︿賦格曲﹀之後,我覺得生命就是這樣一個恍惚渾沌的狀態,各種夢、真實、幻覺、記憶混合在一起,造成生命的許多效果。我想在這部小說裡,用一個比較超然的角度去看存在的狀態!
以上內容節錄自十二月號《yaputo野葡萄文學誌》
。。。。。。。。。。。。。。。。。。。。。。。。。。。。。。。。。。。。
飄泊,是她生命的主題。年輕的時候離鄉背井,寫下隻身勇闖神州大陸的創舉;後來她走得更遠,帶著一張三個月的歐洲火車證,穿越大陸、西伯利亞,直達歐洲,藉由旅途的孤獨來保持靈魂的清醒。她走過大半地球,看遍各地風景,也從沒辜負過自己的腸胃……,在靈魂與味蕾之間,且聽黃寶蓮娓娓道來人生的豐饒滋味。
黃寶蓮●1956年出生於桃園中壢,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雜誌編輯、自由撰稿人,目前專事寫作。1983年起,先後旅居紐約、倫敦等地,現居香港。1988年浪遊中國大陸,寫成《流氓治國》一書。作品多次入選九歌、爾雅年度散文、小說選及港台小說選。著有《渡河無船》、《愛情帳單》、《簡單的地址》、《仰天45度角》、《無國境世代》、《Indigo藍》、《暴戾的夏天》等。
--------------------------------------
《yaputo野葡萄文學誌》第28期 凝視作家(節錄)
▓那種相信「我會愛妳一輩子」的人,都太浪漫天真。事實上,生活裡沒有不變的東西,感情,尤其多變!
野:妳的文章裡常常喜歡用食物比擬愛欲,也提過好幾段妳自己的感情經驗,妳的感情世界似乎非常豐富?
黃:我常常喜歡戀愛的感覺,就跟發現食物一樣,發現一個好吃的點心,引起妳的食欲;戀愛也是一樣,那些好看的男人、聰明的男人、有智慧、幽默的男人,說得很赤裸,就跟食物一樣,都會散發不同的魅力,一樣會吸引妳。然後我很貪心,我就會各取所需,多半看男人的長處好處,然後去享受那個部分,不太願意面對現實。所以我不會要求跟男人是完美的,他如果很會做一道菜,那已經讓人覺得非常幸福;他如果很會煎一個完美的雞蛋,我就會覺得:哇!那每天早晨就會有一個很愉快的時光!其他的都無關緊要,你還可以在黃昏的時候去找一個很會跳舞的,或很懂得吃法國菜的來陪妳。
野:男女之情也是妳文章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可否談談妳的愛情觀?
黃:我覺得人生對感情的追求有很多階段,每個境界都不同。年輕的時候很浪漫,你當然找白馬王子,注重感官的享樂,你不太知道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到了你比較成熟的時候,想要安定,你當然找一個適合結婚的對象。到了你成家立業,什麼都有的時候,你又開始感到失落,覺得不再年輕,你又有了中年危機,想要戀愛,又會出牆、外遇什麼的;然後到老的時候,你又會需要關懷、溫暖,到那時候,你反而覺得心靈伴侶是很重要的;更老的時候,你又害怕失去生命,又想要返老還童尋找青春。所以我覺得,任何時候失去愛,或是戀愛受創,都是生活裡很好的經驗,你會拼命地往前走。感情經驗愈豐富愈好,多戀愛沒關係,就跟好吃的菜一樣,多吃多享受人生,不要戀戀不捨。當你戀愛的時候就很認真、很真誠,失戀了,就讓它過去吧!那種會說「我會愛妳一輩子」的,都很天真很浪漫。事實上,生活沒有不變的東西,感情,尤其多變!
野:妳長年旅居國外,居住過倫敦、紐約,現在落腳在香港,妳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城市?
黃:每個城市都有我喜歡的部分。比如說紐約,我喜歡她給我的孤獨感與寂寞,但她的寂寞又跟倫敦給我的孤獨寂寞不一樣,在倫敦,你會比較壓抑,因為她的社會比較不包容,紐約是開放而包容。在倫敦你很容易意識到自己是外人,可是我又喜歡那種局外人的感覺,因為在那種狀態底下,你會變得很敏感,是一種很適合思考與寫作的角度。在香港的話,因為是同文同種的地方,你很容易就可以融入這個社會,覺得很放鬆很舒服,而且香港生活的方便,物質上的豐盛,都是一種享受。可是在香港那種匆忙、急速與擁擠的感覺,又讓我很懷念倫敦那種悠閒、緩慢的生活步調,也比較適合我現在的年紀…。你看我多貪心,每個城市都要她的好處。
野:在《無國境世代》裡,妳說自己愈來愈像是「故鄉的訪客」,長年旅居國外的妳,怎麼看待目前的台灣?
黃:現在回到台灣,每走一條路我就會迷失,常常要問這裡是哪裡?感覺愈來愈陌生,愈來愈害羞。不過,很高興看到在文學上、藝術上,一些有閒情的人,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我不太關心政治,現在台灣很少有振奮人心的事,對我來說,回來見見朋友跟看親人是我最高興的事,還有回來買書也是很開心的事。
▓對我來說,寫作就是一場與靈魂的對話……
野:從一開始,妳的寫作就以散文為主,中間也寫過幾本小說,但大家對妳的印象似乎還是來自散文比較多,妳自己怎麼看待「小說」與「散文」這兩種不同的體裁寫作?
黃:散文跟我很親,如私自的對話,好的散文抒寫,總是在文字與心緒自然結合時的美好默契,文字因而總有一種內在的韻律,天然成形。小說需要結構與立意,對我來說,它需要獨立於自我之外,超越感性的層次,因而需要距離與更大的知性。相對說:散文是我一廂情願的獨白;小說則是一個人對生存處境的設想與探問。
野:妳的寫作常被歸為「陰性書寫」,以女子特有的易感細膩書寫生活的瑣事與個人回憶,讀來輕盈可人,卻又充滿了深沉的哲思韻味,可否談談這樣的寫作風格是怎麼來的?
黃:在寫作上,我沒有師承,也無教養,亦未曾立意要寫什麼。有天,有個朋友說:妳這麼好吃,卻怎麼也吃不胖,因為妳的腦袋消耗掉了所有能量,妳總是在思考。事實上,我從未自覺到這種狀況。也許是因為生性孤僻,而且一直生活在一種邊緣處境(人在國外無法避免的一種異己身份),或者說,我需要從思考中保持一種清醒,那種清醒使我感覺安全、自在!也許那是我跟自己相處的方式,延伸到寫作之中。我是一個習慣獨處的人!
野:有評論者認為,您的寫作在《未竟之藍》、《仰天四十五度角》這兩本散文有重大的風格轉變,一改《流氓治國》裡的年輕氣盛,妳自己的看法?
黃:我到兩年前才忽然發現我長大了,在此之前一直是青年階段吧!因為不知老之將至,我都活得好年輕。可是忽然身體在告訴妳:妳老了,被迫要接受妳不再年輕。接受這樣的改變之後,我對於文字承載的感情與智慧很在乎,以前比較在意形式的漂亮,寫東西要有風格。現在我覺得文字的本質很重要,如何用文字來說出妳靈魂的話語,重過於去追求文學的形式與詞藻的華麗。這是心境上的轉折,但是我認為我書寫的風格一貫如此,我的筆觸、心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的。
野:妳從旅遊、成長、愛情,一直寫到飲食,還有什麼題材是妳特別想書寫的?
黃:我正在寫一個關於「飄泊」與探視「存在」本身的小說。我們都以為生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度時空而已,但是別忘了我們還有夢與記憶。我從來就因為夢的世界太精采,充滿哲學意涵,總覺得我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現實人生,一種是夢裡的人生。我作夢就像是打開一扇門,去過另一個人生。我想寫的小說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看我走過的人生,作為一個人,我存在的狀態是什麼?有一次聽完巴哈的︿賦格曲﹀之後,我覺得生命就是這樣一個恍惚渾沌的狀態,各種夢、真實、幻覺、記憶混合在一起,造成生命的許多效果。我想在這部小說裡,用一個比較超然的角度去看存在的狀態!
以上內容節錄自十二月號《yaputo野葡萄文學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