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7 19:24:37台北光點
德若稱王 全球經濟最樂
* 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分析師認為,德國隊若能在本屆世足賽稱王對全球經濟會最有利,但目前看來,卻是陷入債信危機的西班牙最具冠軍相。
荷蘭銀行(ABN Amro)分析師斯科茨曼在最新公布的「2010年足球經濟學」報告中指出,當冠軍國是全球主要經濟強權之一,且能因贏得世界盃冠軍而受惠良多的時候,就對全球經濟最有利。
此外,冠軍國還必須是淨出口國。根據足球經濟學規則,冠軍國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會信心大增,能帶動買氣和投資熱潮,進口也會跟著增加,有助於改善全球貿易失衡。
根據這些條件,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都不符資格,只有日本和德國出線。斯科茨曼指出,雖然日本的經濟規模大於德國,但因為德國進口比重較高,所以德國奪冠對全球經濟最有利。
他說:「德國獲勝能大幅降低其貿易順差,帶領世界經濟重回穩定。在全球經歷信用危機後,這點非常迫切。」
至於哪隊最具冠軍相?斯科茨曼認為西班牙奪冠機會最大,但考慮到該國面臨的經濟困境,他也坦承西班牙獲勝可能對全球經濟不利。最糟的情況是美國奪冠,因為可能使其龐大的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南韓打贏對經濟也不是好事。
世界盃結果難以預測。目前已舉辦過18屆賽事,只有七個國家拿下冠軍,包括巴西(五次)、義大利(四次)、德國(三次)、阿根廷(二次)、烏拉圭(二次),英國和法國各一次。
但經濟學家還是對預測冠軍樂此不疲。瑞銀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霍伊佛特先前發布報告指出,巴西奪冠機會最大,機率高達22%,德國以18%緊追在後,義大利獲勝機率為13% ,西班牙和英國各為4%。該公司曾正確預測上屆世界盃冠軍為義大利。
再艱難的步伐也要邁出
* 中央社╱北京特稿 2010.06.16
孟子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中國大陸執政當局在還給民眾自由、尊嚴與人權的過程中,正需要這種義無反顧的勇氣。
比起社會主義改造、反右、文化大革命各個時期,如今中國真的改變多了。只要看一看電視、電影、網路的開放多樣空間,就不能否認,中國人確實脫卸了很多沈重的政治包袱,儘管並不完全。
拿中央電視台為例,雖說晚間新聞聯播還是充斥領導人會見、講話,社會上上下下團結在共產黨周圍那一套。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有財經、音樂、戲劇、體育各種專門頻道,播出非常豐富的內容。有的時候還真的很難想像在別地區的電視上,可以看到教鋼琴、學大提琴、指導下棋這類正常、健康的節目。
同樣的,如果登錄大陸的一些官方網站,也可以看見相當紮實、包羅萬象的網頁。尤其是各部門記者會的即時文字全文直播,那更是世界各地所少見。
然而,或許越是在這種「包山包海」式的大政府之下,個人的聲音往往越容易被忽略,甚至為了強調同一性而導致壓抑不同意見,衍生政治異議的性格。太過於強調社會和諧穩定,反而使得民眾真實心聲被淹沒,尊嚴和權利受到侵害。
於是,在多彩的影視網路表象背後,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不斷建構嚴格管控體系。搞綠壩,封鎖youtube 、facebook,用關鍵詞黑名單阻斷資訊流通,成為舉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公開秘密,從另一個角度呈現中國在前進中的退化。
所以,譚作人會被判刑,維權律師李和平一度被帶走,非政府組織愛知行等遭調查,種種侵權狀況不一而足。
最新的案例是,早就在坊間流傳的上訪者(到北京申冤)被隨意關進精神病院加以迫害的情況,終於得到大陸官方媒體確證真有其事。
由新華社主辦的「瞭望」週刊最新一期披露,河南省漯河市有關部門「以組織的名義」,把為同村殘疾人伸張正義不斷到北京上訪的農民徐林東送進精神病院,時間長達6年半之久。
徐林東說,他在河南駐馬店市精神病院被強行捆綁48次,電擊54次,「有一次,醫生們電擊的時間太長了,我額頭上的肉都給燒焦了。」
這家官方刊物指出,「徐林東在駐馬店精神病院期間,因自殺未遂左腿摔傷後,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落下了後遺症,左大腿肌肉萎縮,視力也不斷下降,寫字、看字困難,如今也已成為神情木訥、反應遲鈍的殘疾人。」
更嚴重的問題是,「很多(精神病患)都是因為上訪被當地政府送進來的」,「諸多雷同案件的背後,隱約浮現出將上訪者送進精神病院的幕後推手」,「這一令人震驚的案例,揭開了個別地方政府對待赴京上訪群眾黑幕的冰山一角」,「精神病院裡還有多少個徐林東?」
「瞭望」這則報導,真的提供了外界從不同層面審視當今中國大陸的機會。前進與倒退的拉扯,吶喊與壓制的衝突,使得中國處於進入富裕社會前的躁動期。
同時,這則報導出現的本身,也猶如上述影視空間拓展的歷程,是中國大陸擺脫高度威權體制漫漫長路上的又一重要步伐。這一步儘管艱難,卻必須排除萬難向前邁出。否則,中國如何安度躁動?如何最終建立執政為民的國度?
一旦簽署ECFA 關鍵在政治面
* 文/吳惠林 Taiwan News 2010/06/09
在市場與人才大幅開放後,中國的人海戰術與廉價的薪資將壓縮台灣服務業從業人的生存空間。
說實在的,兩岸簽訂ECFA對台灣產業的利弊得失,以及對台灣人民就業影響等等,縱然資訊透明、減讓項目也都很明確,也不可能精確估算,充其量只能作為參考資訊,畢竟人是活的,事到臨頭終會作最妥適的因應。所以純經濟面的利弊得失根本不是重要議題,政治面才是關鍵,其中又以服務業最容易沾染政治,而這方面與「人」的關係最為密切,特別是中共一向作文化統戰、文宣管控、戕害自由,更麻煩的是,它幾乎不可能「量化」。
先撇開政治不談,當今台灣已是服務業掛帥,產值比重已近70%,就業比重也近50%,而中國的服務業產值比重僅40%,就業比重更只32%而已。由此數據可知台灣服務業應是相對強大,至少較中國先進、成熟,這也就難怪台灣決策官員會自信滿滿地表示,兩岸簽訂ECFA將成台灣服務業的大補丸。不過,真有如此的如意算盤可打嗎?
一般來說,有三大層面可探討,一是中資來台擴展服務業市場的「主場守衛」課題,二是台灣業者搶占中國服務業市場的「客場進攻」問題,三是影響台灣服務市場需求的產業移動和就業消長課題。
中資併購台灣企業 動機不單純
就中資來台擴展服務市場言,由於台灣的服務業市場小、競爭激烈,對中國業者的利益誘因應該不大,且較落後的中國業者很難到台灣這個先進市場,除非具特殊利基者,如民俗中藥、中國藝文、少林武術等獨特技能,或者像文化出版業,因為中國出版商爭取版權或發行權的出價較諸台灣同業為低,將擠壓台灣中小型業者的發展空間。此外,未來台灣服務業者因缺乏資金而接受中資入股或被併購,在ECFA還未提出時,已有南山人壽等類似例子,而台灣多家電子媒體有中資影子也是公開的秘密。不過,以媒體而言,不論是平面或電子,由於媒體開放後家數眾多,在激烈競爭下,關門或併購較有可能,一旦ECFA簽訂,中資將可堂而皇之公開進行合資或併購,而背後的主要因素卻是政治性的。
關於中資併購台灣企業,前金管會主委施俊吉,5月8日在民進黨召開的座談擔任兩岸經貿議題引言時指出,中國三階段併購台灣關鍵性企業,第一階段是利用台商回台併購媒體、大樓等指標性企業,為傾中代言,但這類工具無論是家數或財力,都難以執行更具規模的併購行動,因而就有第二階段的作法。這就是透過香港資本家以私募基金手法,運用本地銀行的融資與聯貸,併購台灣的保險業和金控公司,而台灣的法律對此缺乏有效的篩選和防制機制,如今吵嚷中的南山人壽併購就是如此。至於最後的第三階段,中國會以主權基金和國營企業來台併購,屆時台灣的經濟自主性將消失,這在ECFA簽訂後就會出現。
簽訂ECFA將失去主權
施俊吉提醒說,台灣自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基於經濟穩定考量,並未按照WTO規定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仍有800多項中國農產品和1,300多項工業產品禁止進口台灣。8年來,中國之所以從來未向WTO申請貿易仲裁,就是不願在WTO架構下「對等」談判,也就是不承認台灣「主權」,而馬政府的ECFA簽訂,中國就可擺脫WTO隱藏的主權含意,放心與台灣談判並打開台灣政經大門。
其次,就台灣業者進軍中國市場來看。雖然目前確有一些服務業者擁有客觀的競爭優勢,如大潤發、85度C等零售、餐飲服務業者。不過這些消費性服務的提供,其生產活動多須在中國當地進行,台灣本地的就業較難獲得提升機會。除非企業獲利後願意將利匯回台灣,從事其他產業價值創造的活動,否則台灣經濟發展受益機會相對有限。
即便台灣的工商業設計、生產自動化、企管顧問、資訊服務等技術服務,當前擁有不錯的專業技能,但企業規模有限,亦不擅進行跨業的價值鏈整合,故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與整案服務需求時,多面臨市場商機「看得到卻吃不到」的困境。
最後,兩岸簽訂ECFA之後,攸關服務市場需求的台灣服務產業與從業人口到底是流入的多,還是移出的多?雖然不易精算,但舉世知名的華裔產權名家張五常教授在2001年6月21日發表的〈話說三岸大勢〉一文,卻非常值得細細咀嚼。
張五常的宏論值得深思
張五常提出三個論點:一是中國人口比香港多200倍、比台灣多50倍,要是人口自由流動,隨意定居,香港與台灣可能在地圖上消失。
二是三岸乃同一民族,文化語言相通,只要大家一起全部開放,經濟統一立刻成事。這是說,三岸經濟不統一,是因為有管制: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他管他的。問題是,要是中國一律開放,在經濟壓力下香港及台灣要管也管不了。這是因為中國的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只有我們的四分之一。
三是經濟統一是可以由中國單方面決定的。而只要經濟統一,你說三岸是一國、二國、三國、三十六國都沒有多大關係。他認為只要中國廢除所有外匯管制,開放金融,取消關稅,採用簡單的低稅制,取消所有無謂的工商業管制,讓台灣人自由到中國定居,那麼台灣人會怎樣做,資本會向哪方面走,毋庸細說。這樣,北京要怎樣統一就怎樣,沒有誰管得了。
張五常指出,今天香港及台灣的生產成本及生活物價與中國的大差距,主要是政府管制促成的。1980年代中期,這差距在10倍以上,2001大約是4倍。若中國開放得快,這差距收縮得快;開放得慢,差距收縮得慢。他特別提到,9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香港人因為服務中國的改革發展而增加收入。金融、管理、資訊都是好例子。就是因為有香港,中國在那個時期的發展才會那樣快。香港人當時大賺錢,而當時物價與成本的大差距對香港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是因為香港有的人才中國沒有。
但到1990年,香港的形勢就不妙了。張五常當年親到上海南京路某大廣東菜館進晚餐,味道不及香港,但菜式陳列大有可觀。他問該菜館的老闆是不是香港廚師,他說不是,所有職員都是本地人。「有多少個員工呀?」他問,「65個」「總工資每月是多少?」「大約3萬5千元人民幣。」張五常嚇了一跳,因為一個香港到中國工作的廚師或菜館經理,工資是2萬5千加1萬住宿津貼,剛好是3萬5千,1個香港人報酬等於65個中國人的加總。
所以,80年代中期,香港的菜館經理及廚師到中國工作的不計其數,而不少中國菜館高舉香港廚師為招徠之道。但到1990年,中國學得8成就「炒」香港人魷魚!從1991年起,香港的酒家經理及廚師大量班師返港,如喪家之犬。
中國擁有「後發優勢」
張五常在1993年時還認為:香港金融資訊等行業人才應不會像廚師的命運。因為廚藝不難學,但金融與資訊是不同的。後二者要識英文,懂電腦,知世事,有學識,明白市場。這樣的人才香港盛產,中國要追上談何容易?
但到1996年末,張五常改變想法。自1993年起,有機構出錢給港大每年邀請數十位優秀的中國學子到香港訪問。那些學子求見張五常。張教授有意無意地考他們一下。偶爾說幾句英文,拋兩個英語字彙,看看他們懂不懂。又或者舉出一些西方經濟學必讀的文章,問他們有沒有讀過。96年末那一次,中國優秀學子的回應使他意識到中國優秀的非常多。張五常問:「你們是被選出來的數十個中國狀元吧。」回應道:「不是的,有我們水準的為數不少。」「你們拿碩士後的工資多少?」「留在大學工作大約2000元,外間市場有3000多元。」
張五常有感而發的說:「百年樹木,十年樹人。近10年來,雖然中國對『思想』還有管制,但只要不談政治或宗教,不低貶某些重要人物,思想大可自由。中國的學子,不10年就『樹』起來了。君不見,今天的上海,西裝筆挺,英語流利,一表人才的青年絕不難找。君不見,電腦上的所謂『個人主頁』(Home Page),中國數量之多應該是亞洲之冠。10年前我想,工資的分歧不論,要是人才我有你沒有,你怎樣也要給我賺點錢。然而因為電腦的發達,今天中國的資訊人才有的是。金融呢?中國的金融行業不夠開放,訓練人才總有困難。但有英文根柢、懂電腦、有學識、讀過外間的財經刊物,只要金融大事開放,在市場補課只是朝夕之間。我有你也有,你的工資比我的低得多,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簽訂ECFA 籌碼盡失
2001年對香港人頭疼的事,今天已落到台灣人的頭上。的確,在中國大幅開放下,「要素價格均等化」就已壓得台灣人抬不起頭來,再加上政治因素,台灣人的生活將更受嚴厲考驗。面對這種「籌碼全在對岸手上」的困局,台灣在「主權」的堅持下還可作一些時候的抵擋,並讓台灣住民有時間了解處境艱難,從而全民同心協力作妥善因應,但馬政府強推ECFA簽訂,等於自己拔掉這個絕無僅有的脆弱「安全閥」。為了自身的幸福,是每位台灣住民應該醒悟過來作最佳抉擇的時候了!
中國廠被迫加薪 經長推薦傳產轉戰印尼
* 中央社╱台北 9日電 2010.06.09
富士康加薪效應發酵,經濟部長施顏祥今晚表示,勞動密集產業可以考慮到印尼投資,印尼不僅有充沛的勞動力,也有充沛資源可以運用,經濟部會協助有意願廠商前進印尼。
鴻海加薪效應,中國台商成本增加。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宣布要回台投資無人工廠,經濟部長施顏祥晚間對中央社說,「最近會找鴻海討論這件事情」,但涉及企業的商業機密,不便多加透露。
中國工資因富士康二度加薪而持續上漲,效應逐漸擴散。經濟部也希望利用中國投資環境轉型的關鍵時刻,鼓勵台商回台投資,以及輔導台商轉往東南亞投資;大方向是希望引導高階製程台商回台投資,勞力密集產業則往東南亞移動。
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越南目前面臨缺工,例如前陣子仁寶越南廠發生罷工事件,勞動力也成為越南投資台商很大的困擾。因此,目前經濟部傾向輔導台商前往印尼投資。
施顏祥今晚對中央社記者證實,目前的確考慮輔導台商前往印尼投資,他說,「如果廠商有意願的話,經濟部會做安排」。
印尼擁有2億多人口,是東南亞的大國。施顏祥表示,在中國投資的勞力密集產業,可以考慮前往印尼投資;印尼除勞動力豐沛外,也擁有石油等資源,是值得開拓的市場。
經濟部官員表示,印尼過去曾經是台商投資重鎮,包括製鞋業、紡織廠與電子加工業等傳統產業,均在當地發展相當不錯。後來因政經情勢不穩、加上排華效應,使得台商逐漸退出印尼市場。
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近 2年印尼局勢改變,積極對外招商,很適合傳統產業前往投資。經濟部推出的優質平價市場方案,鎖定「雙印」,即印度、印尼,再加上越南與中國市場,但以投資角度而言,台商偏好印尼甚於印度市場。
謝長廷:小國須防大國野心
*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 2010.06.17
昨天端午節,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主持電台節目,從屈原談到兩岸經濟協議(ECFA)。他說,楚國大夫屈原反對楚國和秦國簽盟約未被採納,最後秦攻楚,屈原憂憤投江,「小國必須防止大國的野心。」
謝長廷說,屈原當年要楚王提防秦國併吞的野心,卻遭打壓而憂鬱投江;如今馬政府一味傾中,民眾應熱烈參與六月廿六日反ECFA大遊行,展現人民意志。
另外,台灣團結聯盟昨天在台北市龍江街設站連署ECFA公投案,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表示,第一批關稅減免的早期收穫清單對台灣的利弊,不是看帳面數字開放幾百項。他指出,等中國學習台灣技術後,產業利用價值變零,長遠來看絕對是利空,更無助於台灣本地的就業市場。
中國服務業攻台 你還會有工作嗎?
* 文/張緁玲 Taiwan News 2010/06/02
許忠信教授分析,簽訂ECFA之後,台灣的許多保護傘,最慢10年內會開放9成以上,中國的服務業勢將大舉侵台,屆時從低階到高階,無論是否要證照,可能都是中國人的天下了!
有無證照通吃 衝擊層面廣大
許忠信教授分析,簽訂ECFA之後,台灣的許多保護傘,最慢10年內會開放9成以上,中國的服務業勢將大舉侵台,屆時從低階到高階,無論是否要證照,可能都是中國人的天下了!
政府即將開放陸生赴台就讀及承認中國41所大學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暨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許忠信(見圖)認為,此舉等於放寬中國人民來台的就業限制,排擠本土白領階層的就業機會,其衝擊程度不下於引進中國製造業勞工。
許忠信分析,在WTO架構下,有關兩岸服務業市場的開放,因受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範,中國人民無法到台灣長期工作,加上我們不承認中國學歷自然不得參加台灣的專門職業證照考試,因此可避免中國服務業者對台灣造成的衝擊。但是此一保護措施將在台灣承認中國41所大學學歷並簽訂ECFA之後,會因違反WTO的不歧視原則而失效,中國人民將得以報考我國專業證照考試,憑其中文優勢更容易通過考試取得證照,能更輕易滯留台灣謀生或直接來台執業。
兩岸所得不對等 門戶洞開對我不利
許忠信說,在這場開放兩岸服務業市場自由貿易的遊戲當中,隱藏了兩個不對等。首先,兩岸人民所得相差5倍,中國人民來台工作,其所得養活一個家庭綽綽有餘;但是台灣人民赴中國執業謀生,收入僅為台灣的1/5,未必能養活一個家庭。
其次,服務業是一種投資,赴中國創業的台商,因中國投資環境的法治化尚未發展健全,得不到當地法令保護而受盡委屈的案例時有所聞。反之,中國的服務業到台灣投資,卻能夠享受到台灣完善的法令保護。在這種交流不對等之下,承認中國學歷,讓更多中國白領階級來台工作,台灣政府必須無條件提供相同待遇,但是台灣人民赴中國執業,卻未必互惠,業務也無法競爭。許忠信強調,政府應該站在保護立場,制定出完善的遊戲規則。
至於,不需要專業證照的服務業,如餐飲、零售、交通運輸、房屋仲介、視聽服務業等,許忠信分析,雖然在簽訂ECFA之後是採負面表列方式開放,但10年之後仍必須開放90%到95%的中國服務業自由來台灣設立據點,並且在台灣地區享有國民待遇。而根據中國規定,中國偏遠地區的服務業提供者,並無遷徙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業的自由。但是他們根據ECFA協定,卻能自由到台灣設立營業據點,享受我國國民待遇。許忠信強調,台灣的公司法除銀行等特許行業之外,資本額限制已被刪除,中國的微型服務業,不論來自哪一省,只要到台灣設立子公司,就是跨國服務業者,根據WTO規範得以引進專家與管理人員到台灣。
中高階人才也面臨威脅
許忠信認為,根據吳敦義的說法,目前限制來台的公司其人數必需在7人以下,但在簽訂ECFA之後,因涉及憲法所保障的企業自由權,台灣政府並不能針對人數加以規範,其結果將是直接排擠台灣人民工作機會。而且這些以專家名義引進台灣的中國人口,在管理上也會形成死角。
此外,許多中國企業是「一條龍」形態的經營文化,從商品設計、製造、零售都由同一家公司來進行,在簽訂ECFA之後,眾多中國商品傾銷台灣之際,可能銷售的中盤商、運輸以及零售業者都是中國老闆,就連經理與管理階層也是中國人,直接威脅台灣中高階人才的就業市場,「那麼台灣的管理人才將何去何從呢?」許忠信語氣沉重地說。
許忠信贊成兩岸交流絕對不能閉關自守,但是簽訂ECFA是雙向的,是中國企業即將大舉攻台的問題,政府並未將上述風險充分讓民眾了解。政府急於開放承認中國大陸41所大學學歷,他認為是與開放中國人民能夠報考台灣專業證照考試有關,以符合ECFA規定讓中國醫師、會計師、律師等能夠來台執業,這群龐大的人數,勢必排擠台灣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未來台灣會有許多白領階級的律師、醫師、會計師受到衝擊;不需要執照的,可能很多公司裡面都是中國籍的老闆與主管,台灣人更弱勢了!
為此,他認為,政府所謂簽訂ECFA的急迫性是「關稅」,兩岸服務業的自由貿易,在WTO架構下已經足夠,國內業者需要的是輔導再提升競爭力。許忠信還說,有品牌的服務業,例如:永和豆漿、燦坤等,即使不等待簽訂ECFA,也已經是行銷全中國,足見ECFA簽訂與否,並不是振興國內服務業的必要條件。
台灣傳統產業商品努力擺脫價格競爭,轉型走向價值競爭,其實近幾年來成績斐然。就許忠信觀察,台灣連續多年在日內瓦發明獎、德國IF設計展、紐倫堡發明展等得到冠軍,足見台灣人的創意能力。他認為,WTO已有保護會員國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台灣商品在中國地區行銷,當然也受到規範保護。政府應該用心觀察這些變化,專注在發展技術、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從中找出新的發展契機。
台灣,準備好了嗎?
* 經濟日報╱記者 林安妮 2010.06.16
對台灣來說,2010年是蟄伏、也是蓄勢待發的一年。
不少預測機構與經濟學家都認為,台灣經濟在出口動能陸續恢復下,年內經濟表現看佳,甚至在未來幾年內,台灣還有可能重返四小龍之首,關鍵的加分因素,就是兩岸將洽簽ECFA。
ECFA的協商正緊鑼密鼓進行,台灣的談判隊伍才在北京完成第三次協商,希望趕在月底的五次江陳會簽定協議。只是協商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光是為了提早降稅和開放市場的早收清單,雙方就你來我往多回。
ECFA全名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這是一個仿照東協十國與中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而來的安排,即先有框架協定,再有實質的貨品、服務業貿易關稅減讓,「為了展現誠意,框架協定通常會再加個『早期收穫清單』。」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研究員徐遵慈如是說。
徐遵慈表示,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多是一步到位,談完、簽好,就降稅,早前台灣與中南美五個友邦洽簽的四個自貿協定,就是如此安排。但是東協與中國、以及兩岸關係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洽簽FTA過程中,都是先設定了一個架構協議,作為過渡性安排。
一位長年駐台的東協國家代表指出,對中國來說,加強與東協國家的合作,是提高區域「話語權」的不二法門,「中國認為,在東南亞的政治布局中,一定要搶贏日本,否則就會排除不了美國。」
這位駐台官員還說,政治就是經濟,經濟就是政治,但他不解,何以台灣官方總是說ECFA是經濟議題,與政治議題全然無涉。
這位駐台使節的疑問,正好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大哉問。本土派的解讀是直指,ECFA包藏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心:中國企圖在經濟上先框住台灣,經由貿易與投資重要產業之後再一步步遂行兩岸統一的目標。
反對人士也認為,兩岸洽簽ECFA後,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也將持續飆升。強勢產業可能會過多地把雞蛋全擺在中國市場,至於弱勢產業,也可能因為兩岸洽簽ECFA,導致中國貨襲台,進一步夾殺國內弱勢業者的生存空間。
但真正對台灣的衝擊不只發生在簽訂ECFA後,中國貨可能大舉來台,而是另一波自由化啟動的影響才開始。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自由化衝擊」更發生在ECFA之後,台灣還要繼續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協商FTA。當ECFA與這些FTA陸續生效後,都可能讓國內敏感產業面臨激烈衝擊,「現在就要展開因應與預防」,他說。
目前政府的因應策略,主要參考政府在2002年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作法,擴大編列十年、950億元的基金,協助17個敏感產業調整與轉型,同時還大力推展表彰「台灣製造」的「MIT」標章。
為了強力為MIT產品開出一片「藍海之道」,經濟部總動員,工業局協助推展MIT,標檢局則組成「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大隊」,每周稽查市面上魚目混珠的不實與不明商品,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我給他們(標檢局)的要求是,每周一定要有斬獲。」國貿局負責推動「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協助優良的MIT產品展銷中國、印度、印尼及越南等四大國際新興市場。
反問
● 政治就是經濟,經濟就是政治,但他不解,何以台灣總是說ECFA是經濟議題,與政治議題全然無涉。
● 兩岸洽簽ECFA後,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飆升,弱勢產業,勢將面臨中國貨襲台,生存空間受夾殺。
反思
● ECFA包藏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心:中國企圖在經濟上先框住台灣,經由全面的文化、經濟、社會、媒體、退休官員的交流之後再遂行兩岸統一的目標,怎麼破解?
● 政府協助17個敏感產業調整與轉型,同時還大力推展「MIT」標章,真能協助業者轉型,開闢新藍海?
由富士康看ECFA
* 張葉森
鴻海企業集團以嚴格的軍事管理起家,台灣的草莓族尚能適應,在中國擴廠至八十萬員工,也能順利運作;但自二○一○年與中國比亞迪集團衝突後,中國媒體連續的炒作、負面報導:在富士康頻頻發生跳樓事件「接連十二跳」。
以中國對傳媒之管控,要噤聲絕非難事,但央視卻製作節目嚴厲譴責富士康,造成國際傳媒將之渲染成「血汗工廠」,訂單股價直直落,逼得郭董一再鞠躬道歉,請師公作法、牧師佈道也無法止血;郭董不得已馬上宣布加薪;郭董也決定快速完成四川擴廠(會帶動開發大西北計畫);放棄要求員工簽署「不得額外求償」之不合理規定,並答應再改善人性化管理,鴻海雖迅速蒸發二四○○億美元,但跳樓潮就此奇妙的休止,罷工加薪遷廠對其國營企業員工的影響福禍難料,若控制不住可能動搖國本;但藉「血汗工廠」跳樓引發罷工潮拉抬工資,進而活絡內需,振興經濟,既可縮小中國的貧富差距,又可幫助大西部開發,經濟快速成長,輕鬆完成了中國《十一五計畫》中的三大目標。
新光三越少東在北京受辱賠錢而歸的記憶猶新,張榮發積極支持三通直航,卻爭不到第五航權(國際航線)大失所望,李家成、力拓、王文洋的受創、Google的退出,外商、台商、各大企業均被中國玩弄於遷廠、關廠命運中,再怎麼優惠、讓利始終敵不過中國的利益與專制人治的權詐。先前受騙西進的許多台商變台流,現在不也是極想鮭魚返鄉或遷廠他國嗎?讓利與五○○:二○○的早收清單只是魚餌,絕不會讓台灣白吃。
由是觀之,自以為會受益的大企業對一中市場的幻想應該覺醒,西進對大、中、小企業、對台灣都無長遠真實的利益!
吸引「鯨魚」返鄉 六管齊下
*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2010.06.17
吸引台商回台投資配套出爐,行政院將從提供台商客製化輔導做起,從台商表明返台意願開始就提供單一窗口、協助籌資、找尋土地、補充性外勞、補助技術研發和租稅優惠,希望六管齊下讓「鮭魚」甚至「鯨魚」返鄉。
在外勞聘僱部分,外勞核配比率8月底、9月初將實施新制,外勞核配比率將從目前5%、18%、20%三級制改為10%、15%、20%、25%、35%五級制。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在總量管制下,外勞聘僱比率上限提高,可讓企業更合理分配外勞。
至於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調適」,因外勞薪資(基本工資)內含仲介費和膳宿費,勞委會規劃透過推動外勞「直接聘僱」省下仲介費,並調高外勞膳宿費,以減輕雇主負擔。
由於台灣人力成本較高,政府希望台商回台是以高階製程或研發創新為主,預料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商返台投資意願會增強,預料下半年工業區會有明顯買氣。
杜紫軍指出,台商回台投資前,普遍會問三個問題,包括土地、勞工與租稅優惠,營所稅已降至17%,經濟部將從協助台商取得土地、提供研發補助、尋找補充性外勞和提供單一窗口服務五大面向,盡力幫助台商找到適當落腳地。
杜紫軍說,立即或短期內可提供台商的包括各工業區、科學園區、自由貿易港區和加工出口區,其中彰濱工業區和台南科技園區面積較大,彰濱工業區有200多公頃土地,台南科技園區有100多公頃土地。
吳敦義指示經濟部,一併規劃中長期可提供台商的土地,如淡海新市鎮、機場捷運林口A7站區等。
上一篇:五都選舉》該政策辯論上場了
下一篇:《李鵬六四日記》 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