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8 10:37:13台北光點

產經動態》台灣看準聖彼得堡 搭上致富火車頭

* 由於能源及原物料的價格上漲,讓天然資源頗豐的俄羅斯坐享其成,不僅貿易出現順差,更換來大筆外匯存底,成為有錢的大國。拜全球能源危機之賜,俄羅斯外匯存底從2000年的366億美元,去年達到4764億美元,排世界第三,領先第四、第五的印度和台灣
* 楊瑪利、徐仁全

優雅的古典音樂輕輕地飄送到整個餐廳裡,鋼琴師偶爾還會在現場彈奏幾曲,坐在聖彼得堡17世紀貴族豪宅改裝、2003年才整修完成開幕的Taleon Imperial飯店會員俱樂部專屬餐廳裡,47歲的科瑪諾夫(Alex Komarov)身穿CERRUTI 1881的名牌西裝,身上的鋼筆是名牌限量筆、手錶是BREITLING(百年靈),渾身散發著俄羅斯新富的模樣。

比起他身上的名牌,此刻餐廳外面停放的他的愛車應該更令人注目。那是一台價值1500萬元台幣的Bentley高級轎跑車。而他的住家裡還有著價值5萬美元的高爾夫三D電腦練習模擬設備。

科瑪諾夫說著一口流利英文,偶爾會露幾句華文,因為跟長榮多年合作,每年來台灣一、兩次,還參加過台灣國慶大典。他也是典型搭著聖彼得堡這個俄羅斯第一大港口的成長而致富的新一代。

■ 創業歷練:看準聖彼得堡,從代理到合夥

科瑪諾夫曾在軍中服役14年,在31歲、1992那年離開公職時,只領到86盧布(約新台幣107元)的離職金,「真的只有86盧布,」科瑪諾夫怕記者聽不懂,又強調了一次,末了並補充了一句,「國家對我們真好啊!」

領了86盧布後,他投入私人公司,開始經商做生意。當時他加入一家貨櫃運輸公司Nevis,也是當時聖彼得堡第一家商用貨櫃運輸公司。他萬萬沒想到就此與貨櫃運輸結上不之緣,更沒想到後來會與長榮海運合資成立公司。

學校時代專修英文與華文,一點商業概念都沒有的他,為了學習新專業,初期一天當兩天用。「白天9點到下午6點,處理一般事務工作,但到了晚上6點到12點,我自修學會計、財務、稅法及保險等專業,」科瑪諾夫說,這樣的苦日子他過了將近兩年。

在創業第一年,他甚至有時要兼差當計乘車司機,好賺錢養家。

後來他離開Nevis,與長榮海運芬蘭的代理商合資在聖彼得堡設立新公司,成為芬蘭代理商在聖彼得堡的代理,專責處理長榮海運從芬蘭轉運到聖彼得堡的貨櫃。從此以後,科瑪諾夫與台灣人展開業務往來。

隨著俄羅斯近幾年經濟成長,聖彼得堡港口的貨櫃運輸量從2002年以來已經成長三倍。

過去俄羅斯的海運貨櫃有一半是從芬蘭進港,再從芬蘭透過路運進入俄羅斯全境,聖彼得堡港口只有25%的海運量。

但隨著俄羅斯國內經濟轉好,需求增強後,聖彼得堡港口的進貨量大增,轉運一半以上的俄羅斯物貨運量,取代了芬蘭的地位。因此聖彼得堡港口地位增強,也讓科瑪諾夫認為長榮必須在聖彼得堡設分公司,直接掌握俄羅斯進出口的海運業務。

經他多次向長榮遊說後,長榮終於在2005年9月成立長榮俄羅斯分公司,並與科瑪諾夫合資,由科瑪諾夫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則由台灣派任林聖嘉。

「事實上我說服台灣人來俄羅斯十幾年了,前幾年可能覺得俄羅斯狀況不是很好,但後來發現很大商機,長榮才決定來,」不斷地抽著一根又一根的菸斗,說話直接的科瑪諾夫指出。

■ 傲人成績:營運兩年多,獲利年增四倍

長榮俄羅斯儘管才營運兩年多,但是獲利狀況卻十分好。2007年淨利比2006年成長四倍。員工人數也達30人。

事實上,聖彼得堡的海運業者正處在賣方市場的黃金時刻。長榮在俄羅斯所賣出一個貨櫃的運費價格,也堪稱全球最高的。

原因是,俄羅斯龐大的內需市場快速崛起,但是港口周邊設施根本不夠。「港口一年可處理250萬TEU(標準貨櫃單位)貨櫃,但是周邊設備只能容納150萬TEU貨櫃,全世界其他港口都希望貨櫃愈多愈好,這裡不行,只能限量進來,」林聖嘉總經理進一步舉例,例如生鮮食品進了港口,必須要插電保持溫度,然而港口竟然缺乏電力設施。

聖彼得堡目前港口的效率當然也比不上新進國家,貨物到港後,新進國家兩、三天就被領走,這裡可能要八到十天。

因為供不應求,所以船運業根本不用降價,客戶還搶著要,這就是俄羅斯現在的海運特性,也是利潤高的原因。林聖嘉也預估,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易改善,「還要再塞一陣子。」

■ 管理分工:董事長主外,總經理主內

不過從國際化經驗非常豐富的長榮,到了俄羅斯竟然也要找當地人合資,也可反映俄羅斯市場的困難度。

科瑪諾夫就認為,外商公司到俄羅斯最好能與當地人合作,甚至合資,因為俄羅斯有太多灰色地帶,外人很難搞懂。不僅法令不完全,稅制複雜,海關透明度不高,法院也不是全然公正客觀,一般俄羅斯人可能都應付不來,更何況是外國人。

因此他與長榮合資後,他本人負責處理政府單位、海關機構及其他合作伙伴的關係維護。而林聖嘉則負責公司內部管理、業務、財務等事宜。

創業十幾年來,科瑪諾夫已經展現足夠的管理能力。2005年時,他更獲得俄羅斯交通運輸業最佳經理人獎章。

林聖嘉就談到,他來聖彼得堡接任總經理第二天,科瑪諾夫就出國度假,讓他一人處理公司大小事。「結果科瑪諾夫回國後沒有馬上跟我打招呼,而是跑去問俄羅斯員工,我的表現如何?」他說,這用意是測試台灣人有沒有能耐?可見這位管理者的智慧。

■ 雄心壯志:帶領長榮從12名上升到前5名

現在這位俄羅斯企業家,正努力兩個方向。一是要把才剛進入市場的長榮,從目前業界排名12,「我的目標是做到前五名,甚至是前三名,」科瑪諾夫說。

另外,今年5月他也要從舊工業區辦公室,搬到市中心歷史老街區。

4月初,科瑪諾夫帶著《遠見》記者走訪聖彼得堡最著名的涅瓦河畔,離彼得大帝建造的冬宮,步行不到五分鐘的古蹟區。

赫然發現EVERGREEN的招牌出現在一棟老建築的門口,面對著寬闊的河岸,眺望對岸的彼得保羅要塞,那裡也正好是305年前彼得大帝建造聖彼得堡最初的發源地。

走進仍在裝潢中的辦公室內,被政府規定必須保留的不少室內設施、如火爐與新掛上去的華文書法字畫,穿錯交會。就從這個俄羅斯近代歷史的發源地,科瑪諾夫將如何跟台灣人,攜手逐鹿這塊廣袤的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