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5 14:53:08台北光點
冷眼集》中國經濟殖民 西方國家看衰北京奧運
* 林麗美
無限制的發展 侵蝕全球資源
中國新殖民主義的崛起,弱肉強食的歷史演進,沒什麼改變,只是過程不同。中國挾持著強大的經濟力,建立新的經濟殖民地,目標瞄準天然資源豐富的「貧國」與「弱國」,建立新的經濟殖民勢力。
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幾年前製作了一部歷史系列影帶「大國崛起」,在台灣甚為暢銷,這部影片是從十五、六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與英國等海上強權,憑藉著造船技術與海戰經驗,西進、南進、甚至東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中國本身也是囊括在內的「大國」之一。只是中國在晚清時期輸掉這一場世界資源爭奪戰,自己都被列強瓜分,從此積弱不振。近年,經濟改革成功的中國,又再度崛起,它沒有忘記「大國崛起」的經驗,首先要搶奪世界的資源。
遠在非洲的剛果(薩伊)東南偏遠礦區,一位深入探訪的西方記者,一個在加拿大礦廠工作的華人導遊,一路上忙著指指點點,「這家廠是一位上海人的」、「那家是兩個香港女士的」,他說:「銅礦最豐富的卡坦加省,最近突然冒出許多從中國來的華人來買銅礦。」卡坦加省高級住宅區,住了不少神祕的華裔商人,他們不但來採礦,還開餐廳,和當地商家競爭。
剛果不但擁有多種稀有金屬,也是世界第一大「鈷國」,鈷儲量占全球七五%。可是它卻是一個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基礎設施多數都在戰爭中遭摧毀。衛生條件差,愛滋病感染率高,瘧疾肆虐,政局不穩。去年底,剛果政府宣布,中國的國營企業,將以一二○億美元的代價,幫剛果造橋鋪路、建造鐵路、開發礦區,換取開採等值銅礦的權利。這麼大的一個數字,相當於剛果年度預算的三倍,比西方「顧問團」答允在二○一○年以前將募足的款項,多了十倍以上。
中國強大經濟力 反潛藏更多危機
中國為了獲取足夠的資源,讓經濟發展可長可久,投資天文數字的金額,在一些極端貧窮或一些經過戰爭浩劫的國家。中國的新經濟殖民主義勢力,多數都是根植在這種國家,它挾持強大的經濟力,收刮全球資源的舉動,引起西方國家的不安;它過度的經濟開發,為它自己、也為全球帶來潛藏的災難。
剛果之外,從加拿大、印尼到哈薩克,中國一路貪婪地吸食石油、天然瓦斯及各種有用的金屬。中國公司透過購買開採權或買下既有的生產工廠的方式切入。去年七月,澳洲最大的港口紐卡素(Newcastle)的外海,排隊等著裝貨往中國的船隻,最高紀錄達七十九艘貨輪。非洲和拉丁美洲近年的經濟成長,多拜中國經濟蓬勃之賜。
中國人口占全球的二○%,吃掉全球五○%的豬肉,消耗掉全球三三%的鋼鐵、二五%的鋁金屬。現在中國的大豆與原油進口量,是一九九九年時的三十五倍、銅礦是二十三倍,從二○○○年以來,全球所增產的銅,有八○%都是中國消耗掉的。國際能源局預期,二○三○年前,中國的進口石油還會增加三倍;其他原物料需求,也是如此。中國對原物料的渴求,的確為農民、為礦工及油工,創造財富。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富國」,像澳洲、加拿大等,也都雨露均霑。
中國為了在全球收刮資源,藐視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增強弱國的獨裁,壓抑西方公益組織對他們長期灌溉的民主之苗、也降低國際組織對他們經濟援助的力道。前陣子,蘇丹政府對達富爾(Darfur)反抗勢力的大屠殺,在名導演史帝芬史匹柏宣布退出奧運顧問團抗議之後,引起國際社會注意,中國才在聯合國會議上鬆手,讓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達富爾。還有,亞洲的緬甸軍政府,在中國的撐腰下,罔顧人民生活與自由,長期軟禁民主鬥士翁山蘇姬,中國也坐視不管。最近更是揮軍西藏拉薩,被指控為對藏民進行文化滅絕的行動。
人民幣升值緩慢 致過剩資金亂竄
無限制的經濟發展,也為中國社會帶來不安與不穩。中國人民銀行始終不肯放手,人民幣升值速度緩慢、銀行升息也不夠積極,導致過剩的資金亂竄,通貨膨脹愈來愈嚴重。中國最近宣布的通貨膨脹率高達八.七%。這兩年來,食品物價平均通貨膨脹率是上揚了二三%、非食品類物價較低,才一.六%。一位剛從中國回來的台商說,「中國官方數字都要打折扣。」言下之意,指中國的通貨膨脹比官方所說的更嚴重。
世界最快的馬拉松賽選手,已對外表示,考慮到中國空氣的汙染,他不是要抵制奧運,是為了健康因素,可能不去八月的北京奧運會。中國有辦法無限制地進口能源與原物料,來建立強大的中國;卻不能進口「乾淨的空氣」與「水質」。空氣的汙染與水源的耗竭,為中國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過度強調重工業的發展,吃掉大量的能源,中國有一六%的電力,是被鋼鐵業消耗掉(家庭用電只占一○%)。而中國的電力大多是靠高耗能低節源的燃煤火力發電,這不但帶來酸雨與污濁的空氣,也成為全球溫室效應的大元凶之一。中國北方早已發生缺水的現象。據估計,中國的汙染成本,已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
社會動盪、環境惡化 代價難估
酸雨的結果,不但損毀人民的健康,造成成千上萬人的提早死亡,還讓農作物年年歉收,農民的不滿情緒高漲,上萬人的抗議活動,此起彼落,令中國政府害怕的是,抗議分子除了有農民,竟然還有從上海到西安各省的中產階級參加,為中國社會增添動盪與不安的因子。
儘管近年已著手加強對汙染工業的淘汰、降低能源的補貼、減少對重工業的免稅優惠措施,(這一點從台商的撤退行動,也可以看出來。)但是至今成效有限。中國的汙染企業,還是受到政府的保護,不但有國營銀行的低利補貼,還有一大堆免費廠房、土地可使用。這不是拿人民的血汗錢(稅金之外,銀行付給民眾的存款利息,低於實質利率),去補貼讓他們呼吸有毒空氣的廠商?
平心而論,中國對能源與原物料的飢渴,對非洲、拉丁美洲一些極貧窮國家的經濟,也貢獻不小。但是不顧人權、間接扶助軍政府虐待與迫害人民,實有失大國的風範。中國這種經濟殖民勢力的擴大,令西方國家深感失望。
無限制的發展 侵蝕全球資源
中國新殖民主義的崛起,弱肉強食的歷史演進,沒什麼改變,只是過程不同。中國挾持著強大的經濟力,建立新的經濟殖民地,目標瞄準天然資源豐富的「貧國」與「弱國」,建立新的經濟殖民勢力。
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幾年前製作了一部歷史系列影帶「大國崛起」,在台灣甚為暢銷,這部影片是從十五、六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與英國等海上強權,憑藉著造船技術與海戰經驗,西進、南進、甚至東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中國本身也是囊括在內的「大國」之一。只是中國在晚清時期輸掉這一場世界資源爭奪戰,自己都被列強瓜分,從此積弱不振。近年,經濟改革成功的中國,又再度崛起,它沒有忘記「大國崛起」的經驗,首先要搶奪世界的資源。
遠在非洲的剛果(薩伊)東南偏遠礦區,一位深入探訪的西方記者,一個在加拿大礦廠工作的華人導遊,一路上忙著指指點點,「這家廠是一位上海人的」、「那家是兩個香港女士的」,他說:「銅礦最豐富的卡坦加省,最近突然冒出許多從中國來的華人來買銅礦。」卡坦加省高級住宅區,住了不少神祕的華裔商人,他們不但來採礦,還開餐廳,和當地商家競爭。
剛果不但擁有多種稀有金屬,也是世界第一大「鈷國」,鈷儲量占全球七五%。可是它卻是一個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基礎設施多數都在戰爭中遭摧毀。衛生條件差,愛滋病感染率高,瘧疾肆虐,政局不穩。去年底,剛果政府宣布,中國的國營企業,將以一二○億美元的代價,幫剛果造橋鋪路、建造鐵路、開發礦區,換取開採等值銅礦的權利。這麼大的一個數字,相當於剛果年度預算的三倍,比西方「顧問團」答允在二○一○年以前將募足的款項,多了十倍以上。
中國強大經濟力 反潛藏更多危機
中國為了獲取足夠的資源,讓經濟發展可長可久,投資天文數字的金額,在一些極端貧窮或一些經過戰爭浩劫的國家。中國的新經濟殖民主義勢力,多數都是根植在這種國家,它挾持強大的經濟力,收刮全球資源的舉動,引起西方國家的不安;它過度的經濟開發,為它自己、也為全球帶來潛藏的災難。
剛果之外,從加拿大、印尼到哈薩克,中國一路貪婪地吸食石油、天然瓦斯及各種有用的金屬。中國公司透過購買開採權或買下既有的生產工廠的方式切入。去年七月,澳洲最大的港口紐卡素(Newcastle)的外海,排隊等著裝貨往中國的船隻,最高紀錄達七十九艘貨輪。非洲和拉丁美洲近年的經濟成長,多拜中國經濟蓬勃之賜。
中國人口占全球的二○%,吃掉全球五○%的豬肉,消耗掉全球三三%的鋼鐵、二五%的鋁金屬。現在中國的大豆與原油進口量,是一九九九年時的三十五倍、銅礦是二十三倍,從二○○○年以來,全球所增產的銅,有八○%都是中國消耗掉的。國際能源局預期,二○三○年前,中國的進口石油還會增加三倍;其他原物料需求,也是如此。中國對原物料的渴求,的確為農民、為礦工及油工,創造財富。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富國」,像澳洲、加拿大等,也都雨露均霑。
中國為了在全球收刮資源,藐視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增強弱國的獨裁,壓抑西方公益組織對他們長期灌溉的民主之苗、也降低國際組織對他們經濟援助的力道。前陣子,蘇丹政府對達富爾(Darfur)反抗勢力的大屠殺,在名導演史帝芬史匹柏宣布退出奧運顧問團抗議之後,引起國際社會注意,中國才在聯合國會議上鬆手,讓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達富爾。還有,亞洲的緬甸軍政府,在中國的撐腰下,罔顧人民生活與自由,長期軟禁民主鬥士翁山蘇姬,中國也坐視不管。最近更是揮軍西藏拉薩,被指控為對藏民進行文化滅絕的行動。
人民幣升值緩慢 致過剩資金亂竄
無限制的經濟發展,也為中國社會帶來不安與不穩。中國人民銀行始終不肯放手,人民幣升值速度緩慢、銀行升息也不夠積極,導致過剩的資金亂竄,通貨膨脹愈來愈嚴重。中國最近宣布的通貨膨脹率高達八.七%。這兩年來,食品物價平均通貨膨脹率是上揚了二三%、非食品類物價較低,才一.六%。一位剛從中國回來的台商說,「中國官方數字都要打折扣。」言下之意,指中國的通貨膨脹比官方所說的更嚴重。
世界最快的馬拉松賽選手,已對外表示,考慮到中國空氣的汙染,他不是要抵制奧運,是為了健康因素,可能不去八月的北京奧運會。中國有辦法無限制地進口能源與原物料,來建立強大的中國;卻不能進口「乾淨的空氣」與「水質」。空氣的汙染與水源的耗竭,為中國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過度強調重工業的發展,吃掉大量的能源,中國有一六%的電力,是被鋼鐵業消耗掉(家庭用電只占一○%)。而中國的電力大多是靠高耗能低節源的燃煤火力發電,這不但帶來酸雨與污濁的空氣,也成為全球溫室效應的大元凶之一。中國北方早已發生缺水的現象。據估計,中國的汙染成本,已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
社會動盪、環境惡化 代價難估
酸雨的結果,不但損毀人民的健康,造成成千上萬人的提早死亡,還讓農作物年年歉收,農民的不滿情緒高漲,上萬人的抗議活動,此起彼落,令中國政府害怕的是,抗議分子除了有農民,竟然還有從上海到西安各省的中產階級參加,為中國社會增添動盪與不安的因子。
儘管近年已著手加強對汙染工業的淘汰、降低能源的補貼、減少對重工業的免稅優惠措施,(這一點從台商的撤退行動,也可以看出來。)但是至今成效有限。中國的汙染企業,還是受到政府的保護,不但有國營銀行的低利補貼,還有一大堆免費廠房、土地可使用。這不是拿人民的血汗錢(稅金之外,銀行付給民眾的存款利息,低於實質利率),去補貼讓他們呼吸有毒空氣的廠商?
平心而論,中國對能源與原物料的飢渴,對非洲、拉丁美洲一些極貧窮國家的經濟,也貢獻不小。但是不顧人權、間接扶助軍政府虐待與迫害人民,實有失大國的風範。中國這種經濟殖民勢力的擴大,令西方國家深感失望。
下一篇:新興國家經濟 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