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7 09:02:56台北光點

諾貝爾得主六人 指引台灣學子要有好奇心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礁溪十一日電

包括李遠哲在內的全球六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天下午在化學動態學趨勢國際研討會中,與台灣的大學生及高中生五十人輕鬆對談,學子既緊張又興奮地提出許多問題,諾貝爾大師也都親切回答,指點學子要有好奇心,也要對社會與政治各方面關心;學生們也說領會了國際視野。

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主辦,以李遠哲七十大壽為名,邀請到全球六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參加,一人臨時有事不能來,其他五人如期赴會。不過,因為研討會在五星級的礁溪老爺酒店舉行,引發外界認為奢華的批評,五十位台灣學子幾乎多是第一次面對面受教於諾貝爾獎大師,認為這機會太棒了,不算奢華。

包括台大等大學以及高中的學生,昨天認真討論決定今天要問的問題,例如台中一中高二生魏昱書打頭陣問第一個問題,就是可以抓住原子的雷射可否隨意控制原子的移動?其他學生的問題還包括大師是什麼時候開始決定要做科學家?研究過程出現的資料是否正是自己要的或是系統出錯?獲得諾貝爾獎後想不想改行?

六位諾貝爾獎得主都親切回答,李遠哲博士後的實驗室指導教授巴哈(Dodley Herschbach)說他出身農家,家族沒有人念過大學,上大學開始覺得科學好玩,才開始研究科學;出生於德國的朴蘭尼(John Polanyi)出身科學家庭,很自然走上科學家之路,他父親從不要求他做科學家,只要他有好奇心及關心政治與社會。

朴蘭尼又說,他從不吝於與別人分享研究的發現,也希望獲得別人有建設性的建議;年過八十的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約翰.芬恩(John Fenn)是這次來台的諾貝爾獎得主年紀最長的一位,他和一九九二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馬可斯(Rudolph Marcus),都建議學子要時時保持好奇心。

華裔科學家朱棣文(Steven Chu)於一九九七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說把獲得諾貝爾獎當成是公共服務的機會,自己的研究之路確實改變很多領域,他也一直保持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李遠哲鼓勵學生投入研究,即使新發現被罵愚笨時也不要氣餒,馬可斯早年提出新發現時就被批評愚蠢 (Stupid),二十年後卻證明是對的。

台灣學生認真聆聽諾貝爾獎得主回答的內容,台北市延平中學高二生許晏翔是第一次與諾貝爾大師面對面交談,早已決定要走科學研究生涯的他,早上聽講只聽懂約二十分之一,下午把握機會提問時還有點發抖,他說在這麼多科學巨人前面發問,如果問得不好會很難看,因此壓力很大。

台中一中有三名高二學生參加,魏昱書早上聽演講約聽懂六、七成,面對多位諾貝爾大師,他說擴大了自己的科學視野,大師追求真理的態度令人欽佩,也將帶領年輕人跟著大師的腳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