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9 00:01:08周利妠(伯軒媽媽)

【設施與號誌】公園與學校附近優先闢設Z字型穿越道

英國的Z字型穿越道,網友Kathy拍攝提供

【小公主留言】


親愛的陳媽媽:

小公主家附近的一個菜市場,原本是有斑馬線的,後來不知何種原因,斑馬線被塗掉並要求民眾走地下道.雖然走地下道可能會"比較安全"(其實我很怕走地下道,我老覺得那是治安的死角,除了骯髒跟光線昏暗外,要是碰到色狼或變態也沒辦法立刻求救),但是當我幫媽媽去買菜回家的時候就傻眼了,我總不能扛著菜籃車下地下道又再把它扛上來吧!有時候也會埋怨為什麼地面上不是屬於行人的道路,因為總是認為汽機車走地下道會比行人省力。

不知道在其他國家中,也有地下道的存在嗎?還有穿越斑馬線的秒數計算方式是如何?常常發現在過大馬路的時候,即使老先生老太太在綠燈開始就走,也會有秒數不夠的問題,像類似這類的問題我可以去哪些單位申訴呢?



【Juliana 回覆】



親愛的小公主:

妳的問題問得真好,我相信有許多人和妳有相同的困惑,只是隱忍沒有發聲而已。

基於什麼道理妳家附近的斑馬線被塗掉了?陳媽媽建議妳不妨請教一下里長或者打電話去台北市交通局去詢問原因,陳媽媽也很好奇。我猜想,或許有人會告訴妳,那個路口對行人而言很危險,或者已經發生過車禍,為了行人的安全著想,所以那條斑馬線被塗掉了。

是啊,台灣各縣市的天橋與地下道都是打著照顧「行人的交通安全」而闢設的,然而相對於手上提著重物的行人、推著娃娃車的父母、或者坐著輪椅的用路人,通行天橋與地下道都有難以言諭的障礙。其中最不人道的,又莫過於要求兩腿衰弱無力的老年人上天下海的攀爬天橋與地下道。

至於穿越斑馬線的秒數計算方式如何?陳媽媽幫伯軒打車禍官司過程,意外發現臺北市的交通號誌,不同時段係採用不同週期時制,大抵而言,夜晚與清晨的週期時制較白天短暫非常多。

根據統計臺北市行人的死亡率高居第二位,僅次於機車騎士,而且高達八成以上的死亡行人是五十歲以上的中老人,其中又以老年行人在清晨早起運動發生車禍死亡的人數最多!

交通局應該將老年人出入頻繁的公園與運動場附近,清晨五時至七時,行人穿越道通行時間適度延長!更理想的根本解決方案,是在老年人出入頻繁的公園與學校附近,優先闢設Z字型穿越道。

什麼是Z字型穿越道呢? Z字型行人穿越道源於全世界車禍死亡率最低的英國,英國的Z字型穿越道主要設置在路幅較寬的雙向快車道,英國人認為若一次穿越雙線道其路幅太寬,Z字型穿越道設置的目的在協助行人以兩段式穿越馬路;行人若按Z字型動線通行,得以減少因為衝動穿越道路所造成的傷亡。

一個簡單的Z字型行人穿越道的動線,先左轉再右轉,行人只要沿著Z字型動線通行即可自然而然的面向來車,行進中的車輛與行人因此均可清晰的覺察對方的動向。這種人性化的交通設施,雖然可以有效避免弱勢行人的傷亡,然而不可避免的,Z字型行人穿越道也會略為增加車輛停等的時間。

國內無論是交通官員或是社會大眾,車輛本位的交通觀念都亟待突破,否則行人的需求會繼續被忽略,所謂的「行人優先」也只是漂亮的口號罷了。

如果妳發現通行秒數不夠,請去電台北市交通局交通工程管制工程處洽詢申訴,該處電話是27239757、27239759、27239760。

回應人 2017-11-27 07:46:36

交控中心才是負責秒數太長太短還有紅綠燈不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