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4 17:30:07紫玉藍鑽(浪漫之心)

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秋香真有其人嗎?



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明代小說家王同軌在他的《耳談》中敘述了另一個蘇州才子陳元超與唐伯虎點秋香一模一樣的故事:“元,少年倜儻不羈,嘗與客登虎丘,見官家從婢姣好姿媚,笑而顧己,悅之。令人跡至其家,微服作落魄,求傭書焉,留侍二子。自是二子文日奇,父師大驚,不知出元也。已而以娶求歸,二子不從,曰:‘室中惟汝所擇’。曰:‘必不得已,秋香可。’即前遇婢也。二子白父母,嫁之。元既娶,婢曰:‘君非虎丘遇者乎?’曰:‘然!’曰:‘君既貴公子,何自賤若此?’曰:‘汝昔笑顧我,不能忘情耳!’”這個故事到了明末馮夢龍手上,就變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而在戲曲中的唐伯虎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稱舜的雜劇《花前一笑》,後來人們覺得“一笑”太不過癮,又從“一笑”發展到“三笑”,出現了王百谷的《三笑緣》彈詞、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緣》雜劇。乾隆、嘉慶以後,蘇州評彈藝人口中常唱的彈詞有《三笑姻緣》、《三笑新編》、《三笑八美圖》、《笑中緣》等等。到了清朝末年,民間開始流傳彈詞唱本《九美圖》,開始有了唐伯虎娶9個貌美如花老婆的說法。

    故事的女主角秋香也確有其人。唐伯虎那個年代確實有一個叫秋香的女子有點名氣,不過她並非是大戶人家的婢女,而是當時南都金陵風月場中的名妓。秋香本名林奴兒,字金蘭,號秋香,她琴、棋、詩、畫樣樣精通,當時被譽為“吳中女才子”。秋香早年被迫墮入青樓,從良嫁人後還有些老主顧來找她,她不僅拒絕了,而且還在扇子上畫了一幅畫叫《新柳圖》,題詩曰:“昔日章臺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裏,不許東風再動搖。”據明代《畫史》中記載:“秋香學畫於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筆最清潤。”在《金陵瑣事》中,還記載了秋香曾經向唐伯虎的繪畫老師沈周學過畫畫。沈周是明代相當著名的大畫家,曾為秋香畫過一幅丹青畫,寫過一首詞。秋香雖與唐伯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據考證,秋香是生於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比唐伯虎足足大20歲,唐伯虎16歲出道時,很難與金陵秦淮河畔的秋香產生感情。唐伯虎點秋香只不過是後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附會到他們身上罷了。

    文學題材中的華太師與真實的華太師也有出入。據《明史》記載,華太師其實比唐伯虎小27歲。他原名華察,字子潛,號鴻山,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中進士,當時才30歲。華鴻山後任兵部郎中,入為翰林院修撰,曾奉命出使朝鮮,賜一品服。和《三笑》中描述的情況恰恰相反,華鴻山平時的生活很儉樸,飲食非常簡單,家中也沒有侍婢,他年老歸隱時,“家本素封,林園甲江表,而食不三豆,室內無侍媵,文詞清削”。而且華鴻山的兩個兒子也不是弱智,據《西神客話》載,其子“少有雋才,甫冠即登科第”。

    為什麽“陳公子點秋香”這麽一個愛情故事會變成“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呢?這可能是因為唐伯虎生於明代,是蘇州人,是很有名的才子。而這個故事的原型陳元超,也是明代蘇州人,也是才子。兩個人的身份基本一致,加之唐伯虎同一時代也的確存在著秋香一人,明末的馮夢龍便寫出了“唐伯虎點秋香”這麽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