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5 02:07:47小成

建築與環保

 
 
近年,環保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你在超市購物時自備購物袋而減少使用膠袋;你在油站入汽油時也改用了環保汽油;你會使用充電電池而減少使用即棄電池;你會將空調調校至室溫於攝氏25.5度左右;你會將廢物分類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這些生活習慣上的轉變,已溶入我們生活之中,而且,我們是樂意改變的,因為我們知道———地球先生病了,而且病入膏肓。

 

作為本港最大規模的工業之一,建築業亦因應社會對環保的意識續漸提升而作出轉變。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環保這課題對建築業來說只是需要承建商在興建時符合法例的要求而已,例如在興建過程中減少噪音及廢氣,以及合法地處理污水及建築廢料等。原因是當時的環保概念只等同於減少對市居的滋擾和保障環境衛生而已。而當時的建築技術亦朝同樣方向發展,例如研究及使用產生較少噪音及廢氣的『打樁』方式、污水收集及過濾系統等。

 

自九十年代中,社會迅速發展,同時我們經歷了全球暖化帶所來的天氣反常和新類型疾病的急速擴散,市民大眾對環保的意識已由地區性的環境衛生問題提升至關乎全球未來發展的層次。建築業界開始從物料和設計兩方面作出研究,希望從而為全球化的環境問題主動地作出貢獻。

 

建築物料方面,我們開始採用一些對生態帶來較少破壞的材料取締原用於建築物料。例如本港已有很多的建築工程開始採用金屬模板而續漸減少使用木材搭建的模板,原來金屬模板可以重複使用超過數百次以上,而木材模板最多只可以重複使用數次,以致產生大量固體廢料,而且大量使用木材會提升對木材的需求,導致過度砍伐熱帶雨林,而熱帶雨林的減少會令地球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無法舒減,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

 

在建築設計方面,建築師開始將環保的元素融入建築設計的意念中。例如建築師會利用天然光線,自然空氣對流及方位坐向等物理性的方法減低居所的能源使用量,不但為居住者節省金錢,而且可能減少發電廠的供電需求,從而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數量。而近年鼓吹的天台綠化和外牆綠化等設計,不但可以為社區增加綠化的空間以致減低市區二氧化碳的濃度,而且天台及外牆綠化可以減低該樓宇的室內溫度,這樣亦可減少炎夏日子中空氣調節的用電量和制冷過程中向室外排放的暖氣。

 

採用環保的物料及設計於建築項目當中,這樣減少了社會不斷發展而對地球生態所來的災害,這就完全乎合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但由於較環保的建築設計及物料往往需要較高的建築成本及較長的建造時間,在香港這金錢掛帥的商業城市,要將環保意念普查於所有新建項目中,實非易事。

 

相比於歐美及部分亞洲較先進的國家,將環保概念融入建築工程及設計之中,香港已遲了起步。原因是過往的香港人對環保的意識非常薄弱,政府及商業機構只以經濟效益作社會發展的前提,而且業界缺乏相關知識的專業人士。但近十年來香港人對環保意識不斷提升,而且大學以及專業培訓機構開辦了多項環保課程及滲入環保的課題於傳統專業課程之中。

 

筆者認為,政府須帶頭作出相應行動,例如政府工程項目的投標中,應考慮承建商有否為環保而提升了建造成本,而並非繼續只以『價低者得』的單一原則判出工程。政府亦可以稅務優惠等方式,鼓勵私人發展商採用包含環保意念的建築設計,好讓香港成為一個環保城市,為地球先生的健康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