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6 00:37:00藤吉

浮誇


繼 大連港後, 天津港招股獲超額認購1,700倍, 打破了之前北京控股1,200倍的紀錄.
加上 中銀集資的新聞佔據著多份報紙的頭條,
股市的熾熱氣氛又漸漸彌漫著這小小亞洲動感之都.
往往在這時候總會有些有識之士指出股市已見頂, 要小心股災云云.

當然, 如果股市的泡沫已形成, 自然要好好的提防.
(看看 北控現的股價和97年時的相比便知道了)
但我認為香港經濟泡沫暫時尚未形成, 談股災更言之過早.
理由有3個:

1) 所謂不利的外圍因素, 不外乎是期貨價格下降及擔心美國加息.
但無論期貨價格(如油, 貴金屬, 金銀等等)是升是跌, 都提供了藉口去影響外圍股市,
這根本不算是偶然性的單一事件, 而是長期存在的變數, 所以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不利因素.
雖然因憂慮美國加息而引發的跌市是很值得提防, 但我並不認為美國經濟已經過熱.
起碼暫時的季度經濟增長也是4-5%左右, 而且預期年底會回落.

2) 根據以往的經驗, 香港經濟泡沫的特徵往往是股市樓市並駕齊驅, 高處未算高.
然現在樓市泡沫並未成形, 樓價自2月起便和股市呈反方向發展, 至4月份見底.
到現在走勢仍然反覆, 時不時還傳出發展商割價推售貨尾單位的消息.
可見樓市氣氛依然冷淡, 並不能和97或01年的市場相提並論.

3) 股市的投資氣氛尚且理性, 沒有大量的盲目投資或投機者湧現.
拿夾在 大連港, 天津港 和 中銀中間集資的 冠君房地產為例,
明眼人都知是 鷹君的"不良資產"分拆上市,
所以招股反應毫不熱烈, 完全沾不上丁點兒 "新股熱" 或 "REITS熱" 的威勢,
証明買股票的不是全是"羊生羊太".

總之我認為只要本地的基本因素持續不變, 並沒有存在引發股災或經濟倒退的誘因.
暫時的股市波動只是大戶借口期貨的升跌, 沽貨獲利並順勢調整, 後市前景依然十分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