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 14:46:32想想

阿嬤的私房理財密笈

小學畢業的工友阿嬤,靠著存黃金和保單,累積出4,000 萬元身價阿嬤說:「計算不到才會窮」,累積財富要能贏到終點,不只要精於計算報酬,還要能算風險,否則過程中賺得再多,最終還是可能賠光。

小 時候,記得有位同鄉長輩是「起會」高手,最多1個月有100 多個會在手上轉,每個月過手資金數以百萬元計。一個5,000 元的會,利息動輒可以高到700~800 元,換算年利率有16%,不僅鄉里民眾趨之若鶩,連我們這些住在台北的同鄉,都把錢匯過去跟她的會。我對「互助會」有印象,就是從這個長輩來的,而且聽爸 爸說,她只有小學畢業,不過,因為很會「算」,靠互助會就養活一家人。不過,隨著「倒會」風險愈來愈高,跟會這種存錢方式逐漸式微。但是,和互助會一樣, 用「零存整付」方式去存錢的工具卻愈來愈多,因為只要標的能長期增值,財富累積效果一樣驚人。

本期封面故事,資深記者林正文就找到一位工友 阿嬤,學歷和我那長輩相同,只有小學畢業,甚至賺錢速度因為是領少少的死薪水,所以既少又慢,可是,這位阿嬤因為是存黃金和保單,加上持之以恆地一存就是 44 年,最終累積出4,000 萬元身價,理財成績還是贏我那長輩,因為她被倒會,萬貫家財全部散盡。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在台北市228和平紀念公園附近,都會看到一位老阿嬤自己推著輪椅穿梭人群中賣口香糖。老阿嬤生活本來就很困苦了,和她相依為命的小兒子這幾天病逝,需要籌措喪事費用,附近派出所員警、慈善機關都紛紛伸出援手,可是她說謝謝大家的關心,她還是想靠自己的力量。

「遇到了誰都會傷心,我這樣哭到現在都看不到他(小兒子),不能跟他說話。」拿著心愛小兒子的照片,高齡90歲的張林蜂老阿嬤難過到暫時無法外出賣口香糖。

家裡擺著一台輪椅,是她上街賣口香糖的工具,每天得從台北縣三重住家來回台北市228公園、台北車站賣口香糖。丈夫在她34歲的時候過世,剩下她獨立扶養5個小孩,只是4個小孩相繼罹患糖尿病,原本擔任司機的小兒子也在10年前得病,從此裝著滿滿口香糖的輪椅,才會成了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老阿嬤說,「8月19日還有3、4個人跑來說要搶我的錢,賺多賺少都不要緊,我的兒子都不要生病,我也不怨,即使吃水果我也能生活,我可以繼續生活。」

她表示,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大概可以賺個500、600元。日前也有不少網友不斷轉寄郵件,呼籲大家伸出援手,連派出所員警也動員要幫她,沒想到她的小兒子突然過世。

「多少賺100塊、200塊也好,出來賣比較不用自己一個人在家。」面對外界的援手,老阿嬤很感激,但也說還會繼續賣口香糖,因為還有4個臥病的兒女要照顧,她要靠自己的力量和孩子一起走下去。(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林瑋倫、楊佩琪)

Joanna:

風險發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

透過風險的轉移跟長時間的儲蓄

選對理財工具

才能讓小錢變大錢發揮最大的效果

透過時間才能看見增值的效果和保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