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3 18:00:19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懷念楊德昌導演

在聖母醫院結束了兩天癌症防制與安寧療護的課程,晚上看到新聞才知道楊導走了,因癌症過世,享年五十九。友人說他直到臨終前,手上還拿著畫筆在畫圖。
楊德昌導演,我們習慣叫他「楊導」,他是我生平第一份正職的老闆,那年我剛從學校畢業,懷抱著電影夢,便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給楊導,我知道他是交通大學畢業的學長,所以敢於毛遂自薦。那時他已完成結構龐大的重要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正預備籌拍新片《獨立時代》。
楊導很有趣,也很敢,他連面試都沒有,就錄取了我這個毫無影視經驗的小伙子。於是我搬到台北,因為窮、沒有地方住,經常睡在工作室裡。我還蠻自得其樂的,晚上一個人看經典電影、翻書、還不時去摸摸金馬獎座,啊!真是興奮。
他和蔡琴晚上經常一起回工作室,兩人很恩愛,蔡琴的個頭比電視上看來小很多。楊導向蔡琴介紹我時,笑的表情很有趣,他說:「世賢是我的學弟。」蔡琴瞪大眼睛,說:「喔?學弟。」然後楊導就開始講我是怎麼來的之類的話。嘿!不知道當時蔡琴會不會認為楊導「秀斗」了?
籌拍的過程有很多時間是「等待」,不斷地試鏡、試妝、勘景,一大堆雜七雜八的瑣事,主要是因為劇本還沒有敲好,不過這一塊的專業我們完全接觸不到。
一日,楊導要求我們寫一段一分鐘的廣告片讓女主角試拍,因電影中的角色有這麼一段戲,楊導說如果腳本合適的話,日後將用於實際的電影拍攝。
多難得的機會!來這裡工作的人都是充滿了電影夢,大家無不卯足了勁,希望獲得楊導的青睞。
我從來沒有寫過腳本,問清楚了基本格式,便寫了一篇描寫一位來自鄉下的姑娘到城市後轉變為時髦女性的摩托車廣告。沒想到,我是唯二入選的腳本。幾位資深的工作人員應該都有點不以為然吧,包括副導演,因為他們必須配合我的腳本,聽從我指示拍片。被外行領導的感覺肯定很不舒服。
一系列的前製工作完全比照正式作業,電影女主角試鏡化妝拍攝都是劇組的專業人員配合。直到拍攝結束,進入後製剪接,就是我自己必須獨力完成的工作了,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表達的感覺。
許多夜裡,我在工作室獨自作業,驚訝於不同鏡頭剪接後的巨大變化,沒想到原本心裡的邏輯,剪出來看的感受竟然完全不同。
一日晚上,楊導來了,問我做得怎樣?我放給他看。背景音樂是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影片是慢動作播出,一分鐘過得很快,感覺卻很長。楊導又是笑得很奇怪說:「很有趣哦!」
這是我與楊導接觸的最後經驗了,接著我就離開工作室,開始我的新生命。
我很感謝楊導,給我機會。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創作!
若有緣,我們會再見面的。世賢2007/7/3

慧雯 2007-07-05 18:28:10

記得那是「原子工作室」
挑高的房子 清雅的灰色調
楊導的工作室在二樓
幾座國際影展的大獎就擺放在牆版上
觸手可及
站在那些獎座的面前
讓人屏息

和楊導、蔡琴小姐只有一面之雅
世賢說楊導對我很好
他坐下來和我聊天
我只是覺得他很親切 很有笑容
就像螢幕上看到的他

不過倒是被蔡琴小姐嚇了一跳
她一進門、看到我
就用大嗓門問:「這個人是誰?」
就像她在廣播節目中慣用的說話方式

後來兩人上了樓
從樓上流洩蔡琴小姐感性優美的歌聲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撥弄琴弦……
是她新錄製的歌曲<被遺忘的時光>
頓時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好一對璧人……忍不住欣羨……

如果當時世賢留下來
現在又會是怎樣呢?
誰也說不準

那時世賢才剛開啟修行的道路
心性還不定
主母要他先離開
就像主母給我的也是「影圈混鬧,勿進。」
雖然機會難得,又是他的夢想
世賢還是聽話離開了
去做看來是他該做的事
但世賢一直沒有放棄電影夢
工作之餘劇本的創作不斷

有時我不解「老天爺的安排」
但心存感恩
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機會
但世賢,楊導不也讓你實現了拍片的夢想
在你夢想一開始的地方
雖然只是一分鐘的短片

謝謝楊導,楊導好走
懷念您,也為您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