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6 04:01:17幻羽

釋迦牟尼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 與佛經(附-東福寺掠影)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紀的釋迦牟尼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生於現在尼泊爾的南部,佛教創始人。成為佛陀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陀(Buddha)的意思是「覺悟者」,也就是徹底覺悟宇宙和生命真相的人;在民間信仰中也常稱呼為佛祖。

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說四聖諦再開始,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開始說明眾生本有的如來藏,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世間一切法皆無自性;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唯識方廣諸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八十歲時,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醯連尼耶瓦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於此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子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印度教有釋迦牟尼是毗濕奴第九化身的說法。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中亞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著作,稱為「經」的佛學典籍。

佛經總稱「三藏」,包括:

經藏:梵文Sūtra-piṭ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素怛纜藏」,指釋迦牟尼諸弟子所傳述的釋迦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經(sūtra,सूत्र)舊譯修多羅,原義為綖(線),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又譯作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藏(piṭaka),有蘊積、包含義,是指古時一種可盛放物品的篋(或籃子)。因為此 piṭaka 含括一切所應知、應行、應證的法義,所以 sūtrapiṭaka 意譯經藏。

律藏:律藏(巴利語:Vinaya-piṭaka,梵語:vinayapiṭaka),又稱毘奈耶藏,佛教術語,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內容是有關佛教戒律的規定與討論,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規。雖然不同宗派的細部戒律不盡相同,也各自有不同的見解,擁有自己的毗奈耶,但是根本的波羅提木叉則是相同的。

現今佛教的三大主流中,以南傳佛教的律藏最為古老,也最接近佛教戒律的原貌。南傳佛教起源於分別說部,保留了上座部的戒律傳統,其缺點是固守自己門派的見解,缺少彈性。

漢傳佛教的律藏最為廣大。漢傳佛教收集了印度所有部派的不同毗奈耶,形成了律藏,兼容並蓄是它的特色。傳統上,漢傳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與《僧祇律》三者為主流,而其中又以《四分律》最為人所接受,律宗就是以研習《四分律》為主。除了印度傳來的戒律之外,禪宗寺院也制定了自己的戒律,如百丈清規。受到大乘佛教影響,菩薩戒在中國也廣受歡迎。

藏傳佛教的形成較晚,但是因為它接近印度佛教,因此直接吸收了許多印度佛教的精華。藏傳佛教以說一切有部的戒律為主,選擇性的吸收其他宗派的戒律,形成自己的律藏。在顯教戒律之外,因為密宗盛行,藏傳佛教也很注重三昧戒。

佛教制度中半月誦戒主要進行羯磨和誦出戒文。羯磨(梵語:karma)就是做「如有犯戒者必須先行發露懺悔」等事情。比丘羯磨時必須先清場,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居士等不得在場,在這個問題所有部派都是一致的沒有任何爭議。漢傳佛教有「白衣不得聞律」、「不為未受具足戒者說」的說法。

論藏:梵文Abhidharma-piṭ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阿毘達磨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

南傳佛教巴利文大藏經的論藏分為七部分:《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發趣論》。

 北傳佛教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基本組成包含一身六足:《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發智論》,和註解《發智論》的《大毘婆沙論》等。世親著《俱舍論》對大毗婆沙論進行了總結,並以經量部的觀點進行了討論。

《俱舍論》(梵文:Abhidharma-kosa)、全稱《阿毗達磨俱舍論》,是印度世親菩薩所著,30卷。本論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是佛法知識的寶庫,是學習佛法的必讀之書。《俱舍論》曾二次譯為漢文:陳真諦的『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唐玄奘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俱舍論》中關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界六道、生死流轉及還滅等方面的知識所說最為詳細,《發智論》、《六足論》、《大毘婆沙論》等內容亦無不攝盡,因此被譽為「聰明論」、「慧毒門」(如身少破,著少毒藥,片刻毒滿全身。此論亦爾)。

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這四種究竟法,意在對眾生進行了分析和解說,一切都是因緣條件和假合。

漢文藏經的編纂始於南北朝時,之後在全國存有大量的寫本藏經,但由於資料缺乏,對於這些寫本藏經的情況現在尚未釐清。到唐開元時,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已有1076部,5048卷。之後,各代又續有新譯經論和著述入藏。雕版藏經最早為開寶藏,北宋初開始刊印。最初為蜀版,後有福州版。其後歷代多有官私方的藏經雕印。

大正藏主要佛教典籍:
阿含部 | 本緣部 | 般若部 | 法華部·華嚴部 | 寶積部·涅槃部 | 大集部 | 經集部 | 密教部 | 律部 |釋經論部·毗曇部 | 中觀部·瑜伽部 | 論集部 | 諸宗部 | 史傳部 | 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 | 古逸部·疑似部

通天橋

東福寺(とうふく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本町的寺院,臨濟宗東福寺派大本山。山號「慧日山」(えにちさん)。本尊釋迦如來、開基(創立者)為九條道家、開山(初代住持)為聖一國師圓爾,在京都五山中位居第四位。境內的通天橋附近是紅葉名所。



芬陀院之圖南亭



龍吟庵方丈之西庭



本堂(佛殿)



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