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3 10:01:35幻羽

~~~壓力~~~



壓力是一個心理學與生物學的術語,意指人類或動物面對情緒上或身體上的有形或無形威脅時,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狀態。該名詞首次出現於1930年代的生物學研究領域裡,但近年來已逐漸為大眾所熟知。

適當的壓力能提高人的警覺性,使我們更小心思考,謹慎行事,從而發揮更理想的表現。過度的壓力則會使人困擾、沮喪和氣餒,並會引致腎上腺素增多,令我們失去自控能力,影響身體健康。壓力包括三部分:1>壓力源即對我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2>壓力源會產生力壓力感,壓力感的大小取決於個人對壓力源的重視程度,對有關事物和處境的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對自己的期望;3>不同桯度的壓力感,會引致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

我們遇上真正、或自以為是具威脅性的事件時所激發起來的一種身心不安、緊張、焦慮、苦惱和逼迫的感受狀態。當要求高、限制多而支援少時,即會造成當事者的壓力。當然它與客觀問題有關,但與個人對問題的主觀看法更是有關。固此,應付壓力之時,最好先瞭解造成壓力的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分別是什麼。

人們無限的希望與要求在有限的現實生活裏求生存,一定會遭到階階層層的衝突、挫折、與矛盾。這是很容易想得到的道理。衝突、挫折、與矛盾是壓力主要來源,所以消除生活壓力的基本方法是寡慾或減低要求。理論上這是基本而且最徹底的方法,但也是大家最難接受的方法,因為會覺得這方法太消極了。

壓力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是生物對威脅的一種正常和適應性的反應,它警惕我們準備採取保護措施,從而提高我們的應變能力。適度、短期的壓力可引發我們的潛能和提高效率,過度和長期的壓力會做成阻礙和使我們垮掉。

過度、長期的壓力會引起下列某些不良情況出現:1>情緒上的:焦慮、恐懼、憤怒、抑鬱、充滿失望、心力交瘁等。2>生理上的:頭痛、失眠、易疲倦、力不從心、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容易氣喘、抵抗力弱、容易感冒,荷爾蒙失調,女性經期紊亂等 。

認知或認識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認知過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因此,麻醉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系統學以及計算機科學在分析認知時,其分析的聚焦點以及脈絡是不同的。對認知進行研究的科學被稱為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一門研究訊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以及轉錄過程的跨領域學科,其研究領域包括心理學、哲學、人工智慧、神經科學、學習、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教育學。它跨越相當多層次的分析,從低層次的學習和決策機制,到高層次的邏輯和策劃能力,以及腦部神經電路 。 "認知科學"這個詞是克里斯多福‧龍格希金斯在1973年評注一部關於當時人工智慧最新研究的著作萊特希爾報告時創造的 。同10年內,認知科學期刊和認知科學學會相繼於美國加州成立。

認知科學是一種包括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和人工智慧等跨學科的新興科學,其研究對象為人類、動物和人工智慧機制的理解和認知,亦即能夠獲取、儲存、傳播知識的信息處理的複雜體系。認知科學建立在對感知、智能、語言、計算、推理甚至意識等諸多現象的研究和模型化上。

心靈/大腦的本體論認為,不管思維還是智力,它們都紮根於大腦,而並不利用、依賴、或與非物質相互作用。儘管如此,大都認為離開大腦的組織來談論思維的組織,也是合理的,而且認知科學家也並不僅僅是神經科學家。這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分析來論證的。一個認知科學家可以在符號層次上斷言說一個推理為正確,而神經科學家則在物理層次上來執行符號層次。

意識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認為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們還不能給予它一個確切的定義。約翰·希爾勒通俗地將其解釋成:「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現在,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

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目前在意識本質的問題上還存有諸多疑問與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識方面。現在對意識這一概念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意識問題涉及到的學科有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哲學等。這些領域在不同的角度對意識進行的研究對於澄清意識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意識是高等生物的神經現象,是個體生理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自我感覺和外部感覺的綜合,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了對自身本體認知(自我意識)、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可、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因此產生一個疑問,我認為我的意識存在,我就是有意識,我認為我的意識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沒有意識嗎?由於人類意識產生於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不論自身是否感知到,無論自身是否認可,意識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識是否存在呢?具有自我內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就是意識存在的標誌。

由於最初的心理學僅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那時意識問題完全是哲學討論的問題,直到被公認為現代心理學的創立者,德國心理學家馮特,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後,心理學也開始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

其實最初的心理學只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最初馮特使用的是內省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但後來很多心理學家紛紛提出了對這種方法的質疑甚至是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種方法並不是一種可靠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法不能準確的反映出人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也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這種方法過於依賴複雜的語言,而導致客觀性的喪失,於是人們很快就放棄了這種研究方法。但由於也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法,因此導致了在很多年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完全放棄了對意識問題的研究。

直至20世紀的五十年代,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為研究這個問題又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終於使這個問題又回到了科學的正軌上來,尤其是在DNA模型創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使這個問題在神經科學研究的範圍內,也佔據了相當大的位置。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現在,研究相關領域的大多數科學家對研究這個問題的前景均持樂觀的觀點。

日常積累壓力會激化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部份,對循環系統可能產生以下負面作用:

1>增加心臟工作能量及心跳速率,除讓原本就有心律問題的患者更嚴重,更可能引起營養心臟的動脈緊縮,增加心血流阻塞(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的危險。

2>血中膽固醇濃度升高,對血管不利。並使血液變得濃稠促進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

3>慢性壓力使婦女減少女性賀爾蒙的分泌,而女性賀爾蒙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

4>壓力使原本腦中就缺乏五涇色氨的人,產生更多的免疫蛋白質,會促進發炎、破壞包括心臟在內的身體組織。

5>壓力升高血壓,高血壓會破壞血管壁的內襯細胞,漸漸形成血管狹窄或阻塞。根據研究指出,經常處於壓力狀態下的男性罹患高血壓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但這項效應對女性較不明顯。

6>壓力還有一些間接的效應衝擊循環系統。在經常的壓力環境下,一般人容易攝取高脂肪和高鹽等重口味的食物,或酖溺於抽煙、飲酒等不良癖好,也不喜歡運動,這些生活習性會對循環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壓力無所不在,壓力對人體的傷害也是無形且漸進的,長期下來更是健康的隱形殺手,所以要正視壓力的存在,並設法改善及偶而釋放掉一些壓力。

            

要降低壓力~~1.先來10個俯臥撐--2.慢慢吃,淺淺嘗--3.停止嚴苛的節食--4.給自己嘗點“甜頭”吃點甜食--5.戒掉咖啡因--6.早餐營養,健康整天--7.睡飽覺沒煩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