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 15:04:27李寧兒

【凝視的那一瞬】

 

台灣的春秋兩季向來不明顯,再加上生活過於緊張忙碌,就算淺淺的綠草,或一地繽紛的落花當前,心底灰濛濛時,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昨天下班時,我一個人走在忠孝國中圍牆外的人行道上。一陣微風,把路旁一口大甕的炭烤地瓜香,緩緩推散開來的同時,一朵紅橙橙的木棉花從天盤旋而降,巧得是,它就這麼不偏不倚的「啪咑」一聲,拍在我的肩上。

親愛的,你能想像嗎?當下的我,心情是何等的悸動。或許你無法完全相信,我純真的情感可以這麼自然且奔放的在文章裡呈現,全是你的緣故。

「看著我的眼睛」──還記得你不只一次要我勇敢的擡起頭,迎向你的眼神這件事嗎?對,就是那種感覺。

驟然發現,地面一朵木棉花以生命為我展示歡顏,就在這個時間點,這個靜默相迎的空間,我循著感動的觸角,找到迎向光的途徑。

最近,私自藏了一隻流浪貓,我把牠放養在一處神秘的地方。那兒沒有捕獸夾,沒有失去人性的虐貓人士。貓咪天天和我快樂的膩在一塊兒,我走到哪兒,牠就跟我到哪兒,就連吃飯、洗澡、睡覺都不分離。

誰說貓和鳥人無法共處一室?我偏不信邪。

那天我跟你說,薄暮近似秋景,我卻因生性多情的緣故,把它視為黎明前的一爐紅塵炭火。對我來說,生命裡的悲、歡、離、合,都是粒粒飽滿的甜美漿果,只要我們願意輕輕磨合,火紅的靈魂也會汨汨挹滿一壺溫柔的汁液來。

即便如此,淺嚐就好,唯有這樣,才能以微醺的嘴角迎向未知的天明。當我明白了日月潮汐背後所隱藏的意義,等待就不會只是等待而已,就算飄蓬斷梗的水塘,也會因春光的再度造訪,而勃發近似葵花向日的希望之芽,不是嗎?

緣起緣滅──這話題確實掛著循環哲理,若簡單來說,不過是零到九的數字問題,一如一把草仔籽鋪成滿山遍野的蒼翠後終須回歸塵土;一片垂掛珠露的柔葉終須枯槁脆碎。

親愛的,若非你進駐我生命如此之真且深,我豈能領略──情緣之得,是詩;情緣之失,也是詩的生命真諦。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對於近日「該不該廢除死刑」這話題,你的看法向來很明確,至於是不是該被歸類到所謂的精英份子?想必你又要不屑的搖頭拒絕。若以此分類,顯然我是不入流的,這問題讓我陷入兩難,你是知道的,我向來很怕面對類似二分法的生命課題。

路痕老師是直接發文表達對社會問題的看法,顯然他是支持廢除死刑的;鎮旭文友是站在受害者家屬的立場,寫詩傳達自己反對廢除死刑的看法;李林老師更妙,除了以死刑犯的心聲入詩外,還外加一篇引經據典論述反對廢除死刑的看法。面對這攸關人權與正義維護的公共議題,我突然有被噤聲的感覺。

這幾天陸續拜讀了不少文友們的文章,才驚覺,像我這般沉浸在「自我感覺幸福」的人似乎不多,究竟是我對幸福的定義過於寬鬆?還是我早已被自己所形塑的幸福圖騰所催眠?每當我讀懂別人內心的痛楚時,我多麼想給這些人一個溫暖的大擁抱,如果我的熱情能夠帶給對方一些能量,讓迷惘中的靈魂重新定義生命,我真的願意這麼做。

但是,你是知道的,這世界很荒謬,老早就把許多不是問題的問題,以紅色的警戒線圈出並分類好。每次我踩到紅色警戒線時,鈴聲就會在耳畔、在心底不斷地交互響起。這時,我只能想像自己身上長出了翅翼,一拍動,即可把我安全的帶往高處,但總有一股聲音自天光處隱隱傳來──可以的話,把身子再蹲低,好讓重心更接近地面,就算是鳥人飛行,也不該脫離牛頓萬有引力的定律太遠。

你說,對於我心中的疑問,想了兩天,寫了又改,都不滿意。後來觀察最近幾天,好友在處理幾個廢死的留言來看,他的策略是成功的。他不反駁那幾個廢死言論,反而轉過來幫他們延伸主張。簡單講,他幫忙那些言論繼續有討論的空間。他當然不主張廢死,但是他的想法應該是,反正已經沒有要廢除死刑,繼續高喊死刑其實沒有必要。

兵法上,窮追敗兵是大忌。所以就安靜聽他們怎麼講就好,至於若被要求表態,就順著廢死的意見,提出一些可以繼續討論的觀點。雖然不主張廢死。不過,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好有壞,要談好的一面很容易,就像有人說到自來水漏水,都可以說成可以補注地下水,避免地層下陷。

切記,不追敗兵,任何戰場的鐵則。

閱畢來信,突然好想跟你分享我近日的生活筆記。

我在通霄足足住了二十年,因為靠海的緣故,美麗的海景和夕陽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就連夜裡的星空,也因光害、污染少,在肉眼可見的數量和亮度上,相對燦爛動人;可怎麼才一眨眼,這些自然不過的日昇月落和潮汐,以及指引歸人的北斗七星,全成了夢裡奢侈的畫面?

更令人感嘆的是,這些珍貴的童年記憶,經由歲月無情的漂洗,腦海裡殘存的完整回憶其實少得可憐。通常都得藉助幾個偶發事件或場景,才能觸動記憶裡沉睡已久的神經元,串起一段又一段看似模糊,卻又不免逼近真實的清晰畫面。

那天看到水手文友分享出來的幾幀照片,我想起了父親。那是一張被建築物切割後的殷紅天空,有著類似的場景,可時空得拉回到三十多年前故鄉的一個美麗黃昏。

我蹲在大灶前以柴火燒完熱水,幫父親舀好一盆洗澡水,並備妥換洗的內衣褲後,照慣例走出家門請父親入內沐浴。只見父親一個人站在路旁凝視西方的天空,久久之後,才指著滿天紅通通的火燒雲,回頭微笑對著我說,這幾天應該會有颱風。原來,在父親的生活舊經驗裡,火燒雲是颱風來襲的前兆。至於事後颱風是否真的來襲?必須承認,我真的完全想不起來了。

記憶所及,我們父女間除了日常的生活片段外,父親生前和我的深情對話,甚至讓我印象深刻的溫馨畫面並不多見。這或許和父親所受的日本教育和表達愛的方式有關,難得藉由一張渲染力如水的夕照聯結,讓我憶起父親;憶起他生前孤獨的身影,以及他嚴厲面具下溫柔的另一面。

顯然,在生命之前,美醜或勝負無須有客觀的標準,唯溫柔心而已。因為溫柔,一個強悍的父親,也會因落日熔金之美,暫且釋放自己遭長期囚禁的幽閉靈魂。

那眼神,讓我想起你,想起你這一路以來,柔麗的以晨曦微露牽引和對待。是啊,這樣的牽引彷若一把灑向夢田的情詩漿果,經由耘作、轉化,很快的自心底抽出一盞又一盞通透生命的離岸燈火。

2010.03.19筆記

  

上一篇:【山長水闊】

下一篇:【My art orchard】

亦醉人 2010-03-30 17:38:02

廢死?
非死?
突然想到
非死不可(facebook)
or
廢死不可(facebook)
妙ㄟ
這網站有先見之明
早已知世人會為此爭論不休:O

世間事
沒絕對
也無法說是相對
就像黑與白
中間還是有灰色地帶

廢死
非死

見仁見智
民主時代
言論自由
就看當老大的如何作決策

生命是可貴的
一槍斃命
與終生在獄中度過懺悔或是煎熬的歲月
同樣可悲

與其爭論不休
讓社會更和諧
暴戾氣息少一些
更有正向意義

胡扯瞎說一通

拜讀大作
讚~

jolie 2010-03-27 12:41:49

給罪犯多一次機會
我覺得是ok 啦!
但法官會判斷吧!
法官都認為放出來
會危害更多人
或~至親~都能殺的這種人
還有什麼人
~死刑犯~會不忍的
他們已經沒人性了

(悄悄話) 2010-03-26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