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11:45:03幻羽

─參禪悟道之路─7~10

    ─參禪悟道之路─7-【般若智─菩提心】

大般若經云:『布施等六波羅蜜多互相攝持能到彼岸,然住般若波羅蜜多具大勢力方便善巧,能速圓滿所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非住前五能辦是事,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由是因緣,獨讚般若超勝餘五波羅蜜多。』  

        〈一〉靜慮“禪定”與“般若”

曼殊室利白佛言:「如是我先初學定位,要先繫念在不思議,然後乃能現入此定,久習成就,於此定中不復繫心任運能住。所以者何?我於諸定已得善巧,任運入出不復作意」。

初學定位,要先繫念在不思議,依圓覺經云:『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及所描述之禪定意境:『觀諸法性,皆由自心,寂靜審慮,自性空故,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受用法界一如及與身心。於一須臾頃住於寂滅、無相、平等之意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深入清淨無所有處,處處皆清淨寂滅,空性湛然』。

『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禪定唯有住心寂滅,有如樂器或鐘鼓本體本然無聲→無,但經由彈奏或撞擊,聲音響徹於外→有,是有所為,然而樂器或鐘鼓本體性空無所作;本體“空”與聲響“有”;“空”喻涅槃、菩提;“有”喻煩惱、雜染;煩惱即菩提互不留礙,一切法空無自性,皆清淨寂滅,平等平等。

“般若”是佛智慧,即一切諸法實相,不生亦不滅,離一切相,諸法空性,無所住。

修行者初學禪那,要先繫念在不思議境,然後乃能入三摩地。三摩地即三昧,是等持,本經所言之“所緣境”即不思議界,亦名一真如法界。

摩訶止觀云:『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稱三昧也』。

       〈二〉云何諸法皆入真法界?

經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即是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是法界,法界即是不現行界,不現行界當知即是不思議界,不思議界當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我界、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是法界」。

又云:「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知諸法非去、來、今及無為相,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真法界非去、來、今及無為故,諸法皆入真法界故」。

舍利子言:「曼殊室利!佛於法界豈不證耶?」

經云:「不也!大德!所以者何?佛即法界,法界即佛,法界不應還證法界。又,舍利子!一切法空說為法界,即此法界說為菩提,法界、菩提俱離性相,由斯故說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菩提、法界,皆是佛境無二無別,無二無別故不可了知,不可了知故則無言說,無言說故不可施設有為無為、有非有等。」  

一真如深入法性空寂,心無所着,實相般若本性淨故,是真如、實際、無分別相、不思議界,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此即是法性,亦即廣大轉輪相。

            一真法界性淨明體

            無見頂相寶髻獨耀

            覺明圓照清淨本然

首楞嚴經佛告富樓那曰:『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正行之相:

       法界常“寂”繫緣以“止”捨諸亂想。

       寂而常“照”專念以“觀”應觀微妙。

       照而常“住”梵行清“淨”一相無相。 

《大寶積經般若波羅蜜多品》云:『我界與法界平等。有情界與法界平等。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與法界平等。生死界涅槃界與法界平等。如是乃至虛空界法界。及一切法界皆悉平等。舍利子。以何義故而得平等。謂由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無變異平等故。一切法平等。又舍利子。若有宣說有為界證入無為界。如是則有無量無邊。若諸菩薩摩訶薩。作是簡擇證入法界。是則名為界法善巧。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應勤修習界法善巧。』

佛告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能悟如是一切法相。即是無相。不可得見。不可執取。如法了知。是名正行。菩薩摩訶薩。勤修如是正法行已。當於諸法證入無障照明之慧。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正行之相。』

        菩提智種念念增。剎那剎那趣聖道

        方便善巧所攝受。剎那剎那功德長

端身正念,結跏趺坐,都不動搖,住奢摩他最極寂靜,諦觀清淨菩提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繫心觀察清淨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具大威德,無所染著,剎那剎那暫持相應尋復還失,於實性中頃刻一念,無邊劫迷一時頓滅,是故名為剎那三昧,亦是入菩提三昧正觀。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來所說須能了達

      常修梵行堅固菩提。三輪清淨善知法相

      調伏諸根不緣惡境。不隨外緣自心思量

      空閑獨處不生怖畏。方便力示阿蘭若行 

諸法實相,真實之相,名之無相,以無相之相,而現於有相之相,以無相之理現於有相之中,皆能摧碾惑業苦故,乃謂化度眾生之相。如來真淨妙體本來無生,因見一切眾生往來六道無有了期,故以示無生之體化現於有生之類故也。

般若即菩提,覺心能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觀一切法緣起性空、空無自性,照諸法實相、無相。菩提本具法爾,若無染執,真如即現起,真如現起即是無住無念、不取不捨即能見性,見性者見實相,因此修行者依佛教誡如法以淨菩提心,無所住於其中間精進修持,深思諦觀稱真法界,必然能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入一相莊嚴三摩地與佛智慧相應正行。

《大般涅槃經》釋尊臨般涅槃即將捨壽時言:『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聞智慧。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

諸行者,參禪悟道的行門不易啊!除了要發大勇猛心精勤參修,還須發大菩薩心提攜教諸有緣眾生修行趣入菩提,這些都是成就佛道的無上菩提資糧啊!

    諸行們─都發起菩提心來─!參──!

    ─參禪悟道之路─8-【般若智─空寂行】

《維摩經》云:『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行者不著世間,善能入於空寂而捨棄其心;亦即雖處於世間而常入空寂。於禪林,有「空寂靈知心」一語,意指排遣主客對待所顯現的靈妙之心。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這首白居易的詩偈,是他學佛後,有一次「特入空門問苦空」。空門,指的是佛門。這個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虛空,虛空裡面有萬物,包容一切,佛門對苦與空的體會最深,你來佛門問苦空,問對了!

世間萬種苦,有身體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處不好也苦;生活物質不調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東西精神也苦;身體老病死時身心也是苦;內心被貪瞋癡驅使那也苦苦苦……,真是眾苦氾濫,苦海無邊。

白居易希望對苦、空的人生能多瞭解一些,特地來佛門請示。

「空」是一種正見,一種緣起,一種般若,一種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內容,空是建設性的。因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亦是“空”。

「敢將禪事問禪翁」,來到佛門,請教禪師們一些生活上的禪心、禪意、禪修的事情。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人生如夢,卻不知浮生是夢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夢的話,夢中何必爭人我?就不會太計較人我是非了。

煩惱少的人自然很少作夢,如能將人生如夢看得很究竟,在作夢時,五趣六道、人我是非都像真的,一旦清醒、覺悟時,真是空空無大千,你我沒有對待,時空也沒有間隔,其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典故是這樣:

杭州西湖喜鵲寺的鳥窠禪師,本名道林,因參謁牛頭宗徑山道欽禪師遂得正法。後來獨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葉非常茂盛、盤屈如蓋的松樹上棲止修行,好像小鳥在樹上結巢居住一樣,所以時人皆稱他為「鳥窠禪師」。

大文豪白居易非常敬仰鳥窠禪師的道行,有一次特地來請示禪師,並用詩偈問道: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鳥窠禪師也用詩偈回答: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意思是人生如幻如化,短暫如朝露,但是如果能體悟到「無生」的道理,超越「去」、「來」的限制和對待,生命就能在無盡的空間中,不斷的綿延擴展,不生亦不滅。

後來,白居易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遍訪名山高僧,晚年素食,又捨宅為寺,定名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尤醉心於念佛,時常吟詩作偈,表達他信佛有得之心境,如:

      愛風巖上攀松蓋,戀月潭邊坐石稜;

      且共雲泉結緣境,他日當作此山僧。

詩中充滿悠閒、出塵的意境,實已是生活在“禪”的世界之中。

     ─參禪悟道之路─9-【無生法忍】

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此謂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無生法忍。 

為什麼說無生法忍普攝一切忍力呢?佛法修持原理,是智為先導的,理上見諦的“聞思所成智”經由定力成就的功夫是超越聞思的而融入生命的,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所謂“理雖頓悟,事需漸除”。

關於“無生法忍”普攝一切忍,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若干世之前,曾為一位在城外山林修行的行者“忍辱仙人”。一次,當時的國王歌利王率眾來此處遊玩。一位宮女發現了忍辱仙人,見其仙風道骨,心生好感,上前搭訕,仙人於是應機為宮女說法。

國王見此情景,心生嗔恨,上前問仙人道:“你證得羅漢果位了嗎?”。

仙人答:“尚未。”。

國王又問:“你證得不還果位了嗎?”。

仙人答:“沒有”。

國王說:“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放縱貪欲煩惱的身來挑逗女人!”。

仙人答:“我雖然尚未斷除貪結,但此刻內心確實沒有貪著。”。

國王於是起了歹意,他殘忍地割掉了仙人的耳朵。仙人顏容不變。群臣見狀,紛紛上前勸國王住手,國王不但不聽,反而嗔心大熾,他割掉了仙人的鼻子、削下仙人的手臂……直到節節肢解。但血泊之中,仙人面目依舊相好圓滿,面色絲毫沒有變化。

這時,天降大雨,又飛沙走石,國王嚇得大驚失色,狂心頓歇。他扔下了手中刀,匍匐到仙人血淋淋的身軀前請求懺悔和寬恕。仙人說:“我心中既沒有嗔恨,同樣也沒有貪欲”。

國王說:“大德,怎麼知道您心無嗔恨呢?”。

仙人於是作誓願說:“我如果確實沒有嗔恨,請即刻讓這身體復原如初。”說罷,身體即刻復原如初。國王於是更覺慚愧、愈發懺悔先前所行,遂皈依仙人學佛。 

不退轉的菩薩,得無生法忍。忍是一種智慧,與忍辱的意思是不同的。此處,可以將這忍字解釋為透徹的‘認’知,即能夠將事物在內心中認得清清楚楚,能夠透徹地瞭解它,這便是忍;所以忍是智慧的別名。

能夠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智慧,即稱之為‘無生法忍’。所以忍所通達的所緣境界,是無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理。 

在佛菩薩眼裏,一切事物是不生不滅,一切都是不斷的和合,不斷的離散,和合與離散在空間進行著,從來沒有人生過,也從來沒有人滅過。這個觀念與一般世人是不同,初學者較難去瞭解和接受,只有不斷去學習因緣觀,智慧增長了,你自己看一切事物時,一看就知道其和合性。你經常用和合性去看事物,你的角度就會越見寬廣,不會再有執著。

一切事物都是由衆多條件所造成,都是不實在的,但它有一個假相在運行變化,我們不應執著於這個假相。當菩薩證到無生的境界,在境裏得到認可,就是得到無生法忍。

無生忍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成就。初地菩薩,以禪定所說是見聖的人,在小乘來說是證初果的聖者,當他們見性(即世間真相)的時候,便能見道,就有智慧徹底知道緣生緣滅,就有一份無生忍,所得不多,所證的境地並未圓滿。

菩薩會繼續修行,到達七地至八地之間,就能得到多份無生忍,也到達了不會退轉之地,智慧俱備已經相當深厚。直至到達十地等覺的階段,便能得到了九分九的無生法忍,一直修至成佛,才得圓滿。

就如你初到某地的感覺是很立體的,與出發前看地圖的感覺完全不同。然後你在這個地方到處去,深入瞭解這個地方,如同菩薩一地一地去修行。你住在那地方二、三年之後,你對那地方就很熟悉,不用再看地圖了。

菩薩成佛前,所證得的是無生忍。成佛後就不再叫無生忍,因爲佛不須再忍,而由忍轉變成智,證得無生智,對整個宇宙人生真相瞭解得圓滿透徹,生起一切種智。

無生法忍,這個忍字有認可,印證的意思。菩薩破無明見法身,親證不生不滅的本性理體,即是無生法忍。

要證悟到無生法忍的境界,依天臺宗別教的教法,要到初地菩薩位才能夠證悟到無生法忍,這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境界。初學者最好的下手處,是先修持“慈忍”。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法華經》云:「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所以,大乘的修行人一定要學習“柔和、忍辱、慈悲、觀諸法空”才行。又因為“無常”是入空之初門,行者若無法一下子就“觀空”的話,那就先從“觀無常”修起,再逐次修入,漸次得入“無生法忍”的修持法門!

      諸行者啊!請好好照顧腳下!參──!

      ─參禪悟道之路─10-【法身】

佛是覺悟的聖者,具足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就是我們這一念心;雖然看不見,但在日用之間卻能作種種的佛事;法身就是佛性,即本自具足的這念心性,人人都有。這念心由於每個人的定慧層次不一,所以一生的果報也都不同。

經云:這念心具足了智慧和定力,就可以改變身心和環境。所以古人悟道之後講了二句話:「過去人逐法,現在法逐人」。

「人逐法」即是尚未契悟本心本性,心時時刻刻就像猴子一樣,所謂心猿意馬,心經常為外境所轉。

「法逐人」即是契悟自心,明白本心本性不動不搖、不去不來、常寂常照,外在的境界就隨著自己的心念而轉變,時刻都能安祥、自在。

佛性在那裡?佛性在眼中稱之為見,在耳根稱之為聞,在舌頭可以知道酸甜苦辣,在手上就能夠作種種的動作,在腳上就知道走路。假使這念佛性周放遍照,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宇宙都在佛性當中。

若將佛性收攝,就如微塵般,了不可得;所謂放之周遍沙界,收之如一微塵;六根歸攝到這一念心之後,就能產生微妙不可思議的妙用,這就是法身的作用。色身終歸於壞滅,法身則是恒常不朽的。

能夠迴光返照、斷惡修善的這念覺心、智慧心,就稱之為智慧佛。這念覺心、智慧心能夠破除心中種種幻相、契悟空性,於真空中產生妙有,具足一切神通、智慧;這念覺悟的心就是法身佛。

法身就是佛性、覺性,眾生皆有。明白此理,就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這念智慧心時時刻刻迴光返照,所感的果報就是「報身佛」。具足報身佛、法身佛,就能產生一種神通妙用,即稱之為「化身佛」,能隨緣變化,度化眾生。化身、報身,皆是以法身為根本。

每個人也有法、報、化三身,但是凡夫的法身、報身、化身,和佛菩薩相較之下,仍是千差萬別。

例如,在學校時,你是校長、老師;在公司時,是總經理、董事長或員工;回到家裡,又變成子女的爸爸、媽媽,這種種不同的身份,隨著因緣所現的假名假相,即是化身,人人都有。

身份上的不同,可是這念心並沒有改變;這念始終未變的心,就是自己的法身,法身雖然看不見,但具足無量的智慧和功德。這一念心始終存在;成佛,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未成佛,這念心和佛菩薩比起來,也不減少一絲一毫。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道”無老少,這一念心是沒有差別的,這就是法身。 

法、報、化三身,若以太陽為例:陽光屬於法身;太陽的本體,就是報身;陽光照射萬物所產生的影子,就是化身。

諸佛菩薩已證到空性,所以佛菩薩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具足神通、智慧,能顯諸多妙用,自在無礙;眾生未漏除習氣、煩惱,尚未證悟空性,所以不得自在,無法顯諸神通、妙用。

法身就好比陽光,陽光始終是不會滅的,白天、晚上都存在。這念心也是白天、晚上都存在;白天,這念心在思惟、作用;晚上,色身雖然在休息,但因為人的意識不容易止息,所以心念並沒有休息,仍在活動、作用;既使心意識沒有在活動、作用,但是能知、能覺的這一念心仍然存在。

所以,能知、能覺的這念心是根本,這念心就是法身。這念心清淨無染,即是清淨法身佛,將來所得的果報,就是圓滿報身佛;若這念智慧心和真空的道理、真如法性相應,而顯出種種神通妙用,就是千百億化身佛。

「法身」無始無終、沒有生滅;「報身」是有始無終,屬生滅法;「化身」是有始有終,亦屬生滅幻化。雖然有法、報、化三身之分別,仍是以法身為根本,還是離不開這一念心,三身原是一體的。

「明心見性」即是悟到本具佛性,契悟當前這一念覺性;覺性中具足真空妙有,空有是一如的,就如《心經》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不了解空性的道理,就會執著色身、乃至萬事萬物為實有,而迷失本心;因為迷失本心,智慧、神通妙用即無法現前。

所以修行:

第一、要破除執著。例如修我空觀,證我空,然後證法空,到最後空也不執著,就能見到本性本空。「空觀」即是破除執著的法門。

第二、去除邪見、斷除煩惱、增長福德智慧,進一步契悟本具覺性、佛性,契悟之後,還要繼續修道,直至漏盡無明、圓滿菩提聖道。

      諸行們─都發起菩提心來─!好好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