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21:04:54陳謙

新世紀桃園「現代文學」的繁花盛景

新世紀桃園「現代文學」的繁花盛景   陳謙

 

近現代的文學發展當中,桃園文學有其廣義以及狹義的定義。廣義來說所有書寫桃園的人物/地景/特產/識別符號都是桃園文學的範疇,但狹義來說,在桃園作家當中,又區分為出生於桃園,或在桃園就業讀書,或者是落籍在桃園的寫作者來加以區隔。

 

文學活動發展戰後因為有政黨介入的主因,一直以來有首都中心化的趨向,各縣市文化局機構的建立多半出現在解嚴前後設置,以作為地方文化文學的推展,其極限仍是隸屬於地方的侷限性,而學校部分桃園地區以中央大學中文系為最高學術單位,該系有學院作家李瑞騰/焦桐/李欣倫執教,但創作人才培育並不顯著,著實可惜。近日桃園文學館即將落成使用,無疑是桃園文學之幸。

 

任何人都知道,在首善之區的台北市文學發展因為寫作人才集中與預算充沛,自然因為場館建置的完整,文化展演或推廣相對容易,這樣也讓我們對於新落成的桃園文學館充滿期待。以文學社會學的觀察角度俯瞰桃園的現代文學,外緣因素總離不開政治的干預與介入,所幸仍有一群勤勉的創作者,在工作之餘奮力寫作,成就今日桃園現代文學的小小榮景,前輩作家鍾肇政之於龍潭國小,鄭清文之於華南銀行等,皆是工餘涉筆成趣,堆疊文字後收穫到的幸勞產物。

 

西元二千年以降,台灣作家的非「專業」顯然還是事實。除卻領有終身奉的退休軍公教,以工作餵養文學寫作現象仍普遍存在。從林央敏在編輯《桃園文學百年選》的作者簡介時已看到此一困境,大部分的寫作人口還是依賴一份足以維生的職業謀生。另外值得觀察的,是該選集「小說戲劇」卷勉力合為一卷,當然是因為桃園「戲劇」發展中的劇本在取材時遭遇極大困難,因此只選了簡國賢的台語劇本〈壁〉作為「見本」。

 

桃園作家當中,林央敏老師可謂千手觀音,除卻詩與散文,戒嚴前後期發表的小說〈大統領千秋〉已在解嚴時代觸及情治單位的敏感神經,〈毋通嫌台灣〉更是家喻戶曉眾人傳唱的通俗卻詞境高雅的民間歌謠。戲劇劇本為演出而寫就,從現代文學四大領域來說,戲劇部分謝鴻文長期關注兒童戲劇的發展,桃園地區亦多有小劇場團體的組職與表演,這一塊跟隨桃園兒童文學館的開館後亦令人期待它的最新發展。小說部分莊華堂出版有《尋找戴雨農將軍》(2011),但嚴格究其寫作年表,該書多為上世紀發表的作品。倒是敷米槳於2024年斬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2023年也發表新書《記得我的名字》,敘寫校園霸凌的青春記事簿,也讓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一位文學新星的放光覆影。

 

散文好手當中持續寫作出版有移居南崁的林文義曾郁雯夫妻,專事日本旅遊文學創作的陳銘磻老師,向鴻全的《桃園人》主題書寫,更令人一新耳目,一種記憶被喚醒的閱讀感受。詩人陳謙/白家華/賴文誠/徐水富/劉正偉/蕓朵/許悔之/陳大為等多人開啟繁花盛開的詩意象創作與閱讀的模式。其間台北人方群的主題詩集《桃園詩行》(2022),用整本詩集之力填補了桃園地景詩的空缺,更令桃園作家愧疚與驚艷。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裡,我們期待桃園文學也有落英繽紛,芳草鮮美的文學盛景。

 

 

◎原載《文化桃園》39期,2024年冬季號,頁21-22

 

《文化桃園》電子書連結

https://ebook.tycg.gov.tw/book/content.php?id=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