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 16:43:36幻羽

【三種層次的念佛人】

                                                                                  【三種層次的念佛人】

我們可以這樣講,從一種願力來取代業力的角度,我們可以把念佛分成三個層次:

 種人

初學者他剛開始接觸淨土法門,他可能是用信仰式來念佛,完全是信仰。他會有兩個信仰:第一個,他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佛陀的功德真實存在,佛陀沒有滅度,他相信。他會相信宇宙間真的有一個強大的能量,是隨時在觀照我們,那就是佛陀,佛陀沒有離開我們。他會深深地相信佛陀與我們同在。

第二個,他相信佛陀一定有足夠的能力救拔。他相信兩件事,所以他提起佛號的時候,是百分之百的信心。這個人不錯,作為初學者不錯了。但是這個人還是活在善念,他心中沒有根,他還是活在業力。所以這個人念佛的時候很虔誠,打佛七的時候很虔誠。從佛七出去,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該攀緣還攀緣,他的生命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這種人可不可以往生?難講! 

不過如果你有兩種條件,有可能往生:第一個你先天的攀緣心就比一般人輕薄。如果你本來就沒有太多攀緣心,所以你不要吃什麼太多藥,你本來就煩惱輕薄,情執就比較淡,你過去生修得好;第二個善根深厚。那麼這種人煩惱輕薄,善根深厚,靠信仰就夠了,因為他前生的基礎都打好了。 

當然你不要老是假設你是第一種人,這種人在末法時代是不正常的。因為末法時代,依正常情況是煩惱熾盛才會生長在末法,所以第一種人,完全靠信仰就上去,這個不正常。 

比方說五逆十惡往生的人,這種人特別多啊,臨終十念往生的這種人特別多啊。諸位!我告訴你,佛法的修學,每一個人都是個案,他可以,不表示你可以。因為你跟他的因緣,他過去生怎麼過,跟你過去生是不一樣。你不要以為五逆十惡往生,你就可以往生。 

他的善根深厚,他煩惱輕薄,他在臨終只有幾句話,他就產生這麼大的扭轉。所以信仰式的念佛就可以往生的,他過去生的基礎打得非常好,他今生不用做太多的補強。善根人信仰式往生,煩惱輕薄,善根深厚,他沒有這種病,他也就不要吃太多藥。 

第二種人,觀照式的念佛。

空性的觀照,這點很重要!把他的攀緣心收一收。一個人要收攀緣心只有一種情況,就是通達生命的緣起。你首先要知道生命是怎麼來的,你是怎麼來的;你從什麼地方來,然後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不要老是活在現前的過程,你找找生命的源頭,你就知道生命是怎麼回事。 

我們的生命是從空性而來,我們也將往空性而去,所以人生是沒頭沒尾。你不可能從這個地方得到什麼東西,不可能!所以你慢慢地從空性當中你就知道,你去攀緣東西,其實是白費功夫;而且白費功夫還沒關係,臨終的時候你的心收不回來,你臨終很痛苦,因為你都把它當真。 

你浪費時間還沒關係,關鍵是你的觀念當真,等到你的業力的火要把你今生全部燒掉的時候,你心中的痛啊,不得了!你受不了!起顛倒!其實這個人生的真相,本來就是這樣。你這個夢要醒的時候,你不可能從那個夢裡面帶出任何東西,不可能! 

所以空觀的智慧,讓我們知道原來人生只是個過程,你要做的是經營你的內心的世界。這個是你可以把握的。你內心的世界不會因為死亡而破壞,你的善根、你的資糧會超越死亡,讓你來生繼續受用。 

所以你最好早一點知道,你的生命的有些東西是你帶得走的,有些東西你是必須要留下來的,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帶不走,你最好早點知道。而帶得走的東西,你最好多準備一點;帶不走的,你要慢慢地學習放下,因為你遲早要失去它。 

因此觀照式的念佛,他會從觀照當中把心做一些正確的調整,從攀緣外境而轉成向內安住自己往生的願力、自己菩提的願力,以願力來帶動業力。這個是第二種人,不錯了!這種人往生有把握了! 

第三種人是最高了,誓願式的念佛。

為了成佛而念佛,為一切眾生而念佛。他每一句的佛號都是無量光無量壽,他的願發得廣。他不但是一種空性的智慧,他還有菩提的願力,他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這是三種念佛人。 

所以我們在念佛之前,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心態。你心態調整好了,其實念佛不難;你心態調整不好,你佛號永遠不可能念好。你念得亂七八糟的,你那個佛號念得全部是生死業力。所以你基礎沒有打好,後面的念佛篇、往生篇就談不上,就充滿變數了,是這個意思。

當我們念佛的時候,有兩種力量:一個是能念的心;一個是所念的佛。  所以你的生命有兩種力量,一個心力、一個佛力。

猜猜看,是佛在引導我們的心,還是我們的心在引導佛號?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來帶動心力?  對了!是心力帶動佛力。所以你們有正知正見,這才合乎緣起!

佛可以決定你的心——這個是「他生」,這是外道思想。  如果佛力可以引導我們的心力,你怎麼解釋有些人念佛往生,有些人念佛不往生呢?  如果佛陀可以主導的話,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有決定權,那每一個人臨終念佛都應該全部往生,其實跟事實不符。 

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沒有往生,那表示你的心態準備不夠。佛陀是一種被動的配合,你的心是主動,佛是被動。這才合乎緣起。同樣一句佛號跑到一百個人的心中,最後一百個結果,這個才叫因緣所生法。 

如果佛陀說了算,那你就不是緣起法,這是他生的思想了。佛陀主宰你的生命,這不可能的事情!  佛陀有廣大的功德,但是佛陀不可能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去改變你的思想,不可能! 

你改變了,佛陀給你更好的東西。是你要先改變,佛號才會改變。你要往火坑跳,佛陀是救不了你的。你最好早點知道。你要起顛倒,佛陀救不了你,但是佛號永遠是功德。 

只是它到底會給你什麼東西:佛號給你一個糖果吃,或者是給你一個蛋糕,或者是給你一個摩尼寶珠,就看你的心態準備。你準備得愈好,佛就給你更好的東西。 

所以你心態的準備,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作為佛陀,他是公平的,他把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準備好了;但是你準備好沒有,關鍵在這兒。 

念佛人臨終見的阿彌陀佛,如何辨別是真佛,而非邪魔所變? - 佛學交流網站

「是心作佛」,你才可能「是心是佛」。

你的心態有不同的準備,佛陀就給你不同的東西。  如果你只是要娑婆世界的東西,你「是心作娑婆」,佛陀也只能夠「是心是娑婆」,給你娑婆世界的東西。因為你的心理素質,你的心理水平就這麼回事。

其實我們整個法界當中,世間上的整個法界,充滿了好的因緣,也充滿了不好的因緣。我們整個法界當中是具足十法界染淨諸法的,你念頭一動,你就跟誰感應,就這樣子。

 所以叫做「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它當體即空即假即中。

所以你看,我們看到別人好,我們隨喜讚歎,我們會感受到他的那種光明功德;你看到他好,你嫉妒,你就招感那個負面的磁場,你自己給自己痛苦。我講實在話,我們一個人都自作自受,就是所謂的循業發現。

念佛的終極利益 

念佛有種種利益,比如能使念佛人消業障、增福慧、消災免難、遇難呈祥,很多事相,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無形中被化解而獲得圓滿的結果。念佛雖然有這樣的效 益,但這只是世間的利益而已。因為世間的利益,再怎麼富饒也是無常的,不是究竟的,人死亡之後,依然又再去六道輪迴了,所以,我們念佛的主要目的是要往生 極樂世界。也就是說,一個念佛人必定是以求生極樂世界作為他學佛念佛的最高、究竟,而且是唯一的目的,其他的效益則都是附帶的。 

附帶的意思是指,在念佛之中,雖然不知道,也沒去追求,但是它會自自然然賜予我們,就如剛才所講的,念佛就自然會有的利益。但是,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要往生極 樂世界,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其他的因素,而退失我們念佛的願心;也就是說,對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是由始至終,百分之百的堅定,不會中途退失、改變。 要先斷除五欲之心才能念佛嗎? 

學佛的人,不管是依聖道門修行,或是從淨土門而入,最終都是要降伏,進而斷除無明。不過,若回顧我們昔日的學佛過程,就會了解,愈是深入佛法,會愈發覺自己 原來是一個徹底的博地凡夫。我們都是凡夫,雖然我已經出家了,我也還是凡夫,在座的各位當然也還是凡夫;凡夫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痴具足、妄想雜念不 斷。有妄想雜念,有貪瞋痴,所以貪著五欲的塵勞,只要是凡夫都有這種心念,只要還有這種心念,他就是凡夫。 

那什麼是博地凡夫呢?就是自覺自己的貪瞋痴煩惱比別人更加熾盛,妄想雜念比別人更多更雜。自己雖然學佛,但一直無法以自己的力量來修持佛法所講的戒定慧,無 力降伏貪瞋痴。但是六道輪迴卻又明明擺在眼前,這樣要如何呢?所以要求生極樂世界,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使我們這般博地凡夫,此生學佛,今生即成就佛 道,脫離生死輪迴。 

就如剛才所講的,我們都是博地凡夫,既是凡夫,就都有追求五欲之樂的心,追求五欲就是貪著恩愛,什麼樣的恩愛呢?就是男女的恩愛,眷屬的恩愛,還有貪名、貪 利、貪權力、貪地位。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要求生極樂世界,是不是要先淡泊執著,或非得先斷除五欲之心不可呢?不是這樣! 

既然不管學聖道門或是淨土門,都自覺自己的凡夫心念一點也沒有降伏,照常有貪著的心,那麼我們究竟要抱持怎樣的觀念來處理目前這種無力的困境呢?--因為我 們就是有這樣的貪著難以降伏,(照理應該要自我降伏,但是自己卻是毫無能力),也了解阿彌陀佛就是為我們這樣的眾生而發願、而修行、而建設極樂世界,來完 成這句萬德洪名的南無阿彌陀佛,惠賜給一切的眾生,因此我們才如獲至寶,發願依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學這個法門的心情是:今生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絕對不會因為任何環境,任何因素而稍起退轉之念。

幻羽 2020-07-12 17:52:27

~向阿彌陀佛祈願文~  文/*星雲*大師

慈悲偉大的阿彌陀佛! 
我每天來到您的座前,以極為恭敬虔誠的心情,稱念您的聖號,禮拜您的金容,您的白毫光明照亮整個宇宙,您的法眼有如海水一樣清澈。我們由衷地感謝您在久遠劫前,發四十八願救度我們。您於十劫前圓滿佛道,莊嚴了極樂淨土。
您那裡,七寶池中蓮華朵朵,八功德水柔軟清涼,行樹樓閣井然有序,香風時來舒悅眾心,梵音妙樂處處飄盪,奇花異鳥宣揚佛法,衣食無缺隨心所現,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每日清旦供養諸佛。 
您那裡,國土,沒有環境的污染;經濟,沒有財產的佔有;生活,沒有惡人的殘害;處眾,沒有人我的是非;交遊,沒有猜疑的誤會;政治,沒有迫害的冤屈;交通,沒有事故的發生;社會,沒有階級的差別。  

慈悲偉大的阿彌陀佛! 
我要向您傾訴,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裡,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國與國之間紛爭不息,我們的憂苦如大海般的深沉,我們的煩惱像蔓草般的綿延。 

慈悲偉大的阿彌陀佛! 
祈求您以慈誓攝受我,願我在夢寐之際,能夠見到您的金身,能夠遊歷您的淨土,能夠得到您的甘露灌頂,能夠得到您的光明觸照,讓我消除宿業,讓我增長善根,讓我減少煩惱,讓我提昇願力。 
祈求您以悲心度化我,讓我在世緣已了時,能夠預知時至,身無病苦;能夠心無顛倒,正念分明。
祈求您和菩薩聖眾,手持金台,放光接引;讓所有見聞的人,都能歡喜讚歎,發菩提心;都能聞妙法音,獲無生忍;讓我能夠得到您的授記,乘願再來,弘法利生;願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同生西方,永不退轉。 

慈悲偉大的阿彌陀佛!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幻羽 2020-07-12 17:37:02

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達四十二劫之久。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

法藏比丘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世間自在王如來應其心願,為法藏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說是法時,經千億歲。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起發無上殊勝四十八大願,要成就能超越一切諸佛國土的清淨佛國,十方眾生,以至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來生其國,皆得阿惟越致菩薩,永不退轉,皆得紫磨真金色身,皆得三十二 大人相、八十種 隨形好,具五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皆當成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法藏比丘,思惟五劫,對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圓滿成就西方極樂世界。

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現在西方,距離我們娑婆世界,過十萬億佛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阿彌陀」意解「無量壽」、「無量光」;「佛」, 智慧、覺者。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阿彌陀佛亦號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幻羽 2020-07-12 17:26:12

最早傳入中國的與淨土有關的經典為《般舟三昧經》,由支婁迦讖於東漢時漢靈帝光和二年翻譯。該經描述了通過觀想或念誦佛名,而使十方諸佛特別是阿彌陀佛現前的法門要義。

《阿彌陀經》由鳩摩羅什翻譯。該經用簡潔華麗的筆法描繪淨土世界的清淨莊嚴,並有持名念佛的法門。現存唐玄奘的重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與《阿彌陀經》類似的短篇佛經尚有《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簡稱《鼓音聲經》,譯者不詳。該經也是釋迦解說阿彌陀佛功德之作,但有兩點特色:一為經中記載的阿彌陀佛父母之名;二為經內含的「鼓音聲王大陀羅尼」。

《觀無量壽經》簡稱《觀經》系劉宋畺良耶舍譯。此經目的在於指導淨土修行者對極樂世界進行觀想,其中十六種觀門中的最後三種主要描述了「九品往生」的狀況。唐善導大師著有《觀經四帖疏》,係鑑於當時修行人錯解念佛法門,故楷定正確之方法,其云「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主經,介紹阿彌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許的本願。該經有眾多譯本,現存的有東漢、孫吳、曹魏、唐朝、宋朝譯出的五種不同版本。其中唐代譯本被明代的藕益大師認為是五個譯本中最佳的,而曹魏版則得到印光大師的支持,流傳較廣。而不同時期也有不同人作出努力,嘗試把這幾個譯本會集起來,形成一綜合的會集本。現代較流行的會集本是民國夏蓮居所撰,得到淨空法師的推崇而傳播。

密教的《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無量壽如來十甘露真言》等法門。而單純的密經里,阿彌陀佛也時常占有重要的位置,作為蓮花部的部祖,大日如來妙觀察智的顯現。因此,對阿彌陀佛的崇拜和密教手印與儀軌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