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12:50:16幻羽

※人道.佛道.修行道※ -*林彥宏*-

                          ※人道.佛道.修行道※  -*林彥宏*-

當我們靜下來,看看每天所過的生活,從一早起床便開始了例行公事:梳洗、用餐、工作或不工作、回家,然後體力耗盡,疲憊感催促著我們休息,再接續第二天的重複。

有時候,我們會閱讀一些有關信仰的書。讀到內容簡易親切的,便覺得好像跟真理親近了,甚至好像得到了某種加被,隱隱約約地沾沾自喜!闔上書本,再步向紅塵,柴米油鹽醬醋茶卻依然調味著時時刻刻的喜怒哀樂;讀到 內容高深玄遠的,便覺得真理怎麼都不近人情,甚至懷疑起自己信仰的誠意,修行似乎不是那麼簡單。

其實,〈七佛通誡偈〉對修行有非常簡明的歸納,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換言之,修行的具體 表現就是:不做壞事,常做好事,內觀自心,淨化心念。

那麼,何時修行呢?道元禪師是日本曹洞宗的始祖,也是日本佛教史上極 富哲思的知名大師。在他的《典座教訓》中,描述早年至 中國求法時,一段大大影響他禪修體會的因緣:

年輕的道元禪師初至漢地參學,一日來到某禪寺,當時日正當中,卻見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和尚,在大太陽底下曬鹹菜乾。道元禪師覺得奇怪,便問:「老和尚年臘已長,難道沒有其他人可以來做這件事了嗎?怎麼讓您在這做呢?」老和尚望了禪師一眼,回答:「要誰來做?」禪師又問:「那麼,什麼時候不好做?何必偏在大中午,把自己弄得滿身是汗呀?」老和尚再回答:「要何時做?」

原來,修行即是如此,不是「誰來做」,而是自己做;不是「何時做」,而是當下做、時時做!

人道修行—持戒該如何遵行「諸惡莫作」呢?「持戒」是一種方法,是人人皆可實行的修煉。而當諸惡不做之時,其實眾善也自然而然奉行了。無論有意或無意,沒有人是不犯錯或沒有行過惡事的,當我們一旦犯了錯、行了惡事,自己也必然受傷。戒律的存在意義,即在於此,消極義是阻止人們行惡,積極義是為了保護生命的整全。佛法所談的「持戒」,有一個行為準則,即是「不傷害眾生」。從 「五戒」的內容可知:

(一)戒殺

一切的生命都珍貴,沒有誰的生命是可以被剝奪的。我們甚至應該意識到,不只是人類,所有眾生對生命的威脅都感到恐懼。基於這麼簡單的同理,任何誰都不該殺誰。而「不殺」不僅僅在於行為上的不致其於死,而是在心念上便需革除「令他結束生命」這樣的念頭。

藏傳佛教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少年時期接觸到電玩遊戲,新奇的聲光效果與刺激的遊戲任務,都吸引著他那與同齡孩子無異的好奇心。然而某日,他發現遊戲中的打打殺殺過程,即使並非真實發生在眼前,可是卻令遊戲者的心,生起與殺手無異的殘殺念頭,從此他毅然決然,離開那些以殺戮為內容的電玩遊戲。

這是修行者細微的自我觀照,啟發我們:戒殺不只是戒「殺之行為」,更是戒「殺之心念」。

(二)戒不與取

「不與取」不只是偷盜,而是泛指沒有經過同意而取用。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能自認自己不行偷盜之事。然而,不與取的行為卻在我們有意無意之中發生。

常見學生們一進圖書館就像入了寶山,絕不甘心空手而回。好學之 情讓人欣慰,但是借了成堆的書,卻無法如期消化,也因為謹慎不足, 而錯失續借期限,最後導致圖書逾期歸還。這樣的行為,便犯了不與取。

因為圖書逾期歸還,不但造成圖書館人員作業上的麻煩,也耽誤了下一位借閱者的權益,這是不經意間對他人造成的惱害。

(三)戒邪淫

倘若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利用自己的色相,或只為欲求的歡快,而造成他人的傷害,都屬於「邪淫」的行為。現今許多媒體慣以腥、羶、 色的性與暴力資訊,擾亂人心,人們的腦海裡根植著不健康的印象。這些印象好比吸引邪淫行為的磁鐵隱埋著,一旦遇上相關因素,便產生作用,進而引發對生命情感的重創。

傳統說法,謂邪淫有十二害:害天倫、害人節、害名節、害門風、 害性命、害心術、害風俗、害陰騭、害名利、害壽命、害祖父、害妻子。其實,即便以現代眼光視之,行「邪淫」必定造成某人身體上或心靈上的傷害。基於此,即須戒除。

(四)戒妄語

言語是人與人之間最慣用的溝通行為,而「妄語」指的是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種種言語。約略而言,是不欺騙、不挑撥離間、不發有世俗目的的花言巧語,以及不講沒有意義的空言。

記得某年的學期末前,有位學生來到我跟前,告訴我:「老師,今天是最後一堂課了,好捨不得喔!」我當時正整理著講義,沒有太放心思,隨口回應了一句「不會啦,有什麼好捨不得的呢?」

後來與父親談及此事,父親提醒我,這樣的回應,很可能傷了學生的心。是呀!當時的我,真的無心漠視學生那麼真誠的情感表達,而我的本意是「不需要太感傷,隨時歡迎你回來旁聽!」我歉疚地寫了一封信問候學生,他的回信告訴我「謝謝老師的這封信,我覺得好多了!」

果然,無心的話語 並非不具殺傷力。因此,我們需要小心自己的談吐,因為我們未能完全精準地掌握這些話對別人可能產生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的謹言慎語是「戒妄語」的具體行動。要讓我們的言語出於真誠、善良,有益他人。有時候甚至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情境, 將自己與他人的對話錄下來,然後重新聽一遍,聽聽朋友之間、夫妻之間、長幼之間如何對話,從中或許能夠發現自己的特定說話習慣,乃至察覺是否對對方造成了負面影響,進而修正、調整。

(五)戒飲酒

作為一種飲品,酒本身並無善惡。所謂戒飲酒,其實是為了防範因酒 醉而引發的不當行為,以及對於酒本身產生依賴的「酒癮」。由此概念我 們可以延伸而知,菸品、藥物也都是在這樣的原則下需要「引以為戒」者。

在生活中「戒飲酒」容許彈性調整,例如飲用藥酒乃為治病療傷, 便不在嚴格戒除的範圍之內。不過,不能將它視為小戒而率意輕忽。有則故事這麼說的:

一位隱士在山洞裡隱修,一位女孩負責護持,天天為隱士送食物來。不料日久生情,便對隱士說:「當下只有你我,若我們行男女歡愛之事,也不會有誰發現,您可以答應嗎?」隱士告訴她:「不!我們應遵守戒除邪淫,妳回去吧!」

第二天,少女帶了一隻羊來,對著隱士說:「昨天你拒絕了我,今天我只求跟你一起殺了這隻羊,飽餐一頓,好嗎?」隱士依然回應:「不!我們應戒殺,妳回去吧!」第三天少女帶著一瓶酒來見隱士說:「今天如果你不跟我一起喝了這瓶酒,我就跳下懸崖!」隱士心想:「酒戒所誤事小,為了不讓少女傷害自己,只好應允吧!」於是便答應了少女的請求。

故事的結局當然可想而知,隱士喝得酩酊大醉,與少女邪淫,還殺了羊大肆慶祝。如果我們從數量來看,現今世界上有多少人困於酒癮、毒癮之中,酒醉開車造成多少生命折損,在在都顯示「戒飲酒」並非小戒。

持戒,像一層防護罩,守護著生命不受惡緣侵擾。我們持戒,是人道中的修行,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同時,若能修持增長菩提心, 則步步邁向覺悟,通往佛道。 邁向佛道—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種廣大的發心,建立在「悲心」的基礎上。悲心讓我們對眾生承受之苦,感同身受,引發憐憫同情;菩提心要我們由此憐憫同情再發大願,幫助眾生,首先離苦、進而得樂!

修證菩提心有許多法門,例如《華嚴經》裡「善才童子五十三參」便是一幅精彩的修證地圖。在此,我們分享一個簡易能修的菩提心修證方法─施受法。 許多人知道要修行,卻總是認定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修行。這是因為把修行當成「行有餘力」才能做的「一件事」,然而修行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甚至就在呼吸之間。「施受法」就是一種在呼吸之間進行 「自他交換」的修行,修持施受法,能夠長養我們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種「利他」的心。凡夫的心裡念念皆由「我」出發,菩 提心的修持,則讓我們的起心動念皆以「利益他人」為趨向。我們先確 定兩個概念:首先,一切眾生皆不願意承受痛苦,一切眾生皆希望得到快樂。其次,我願意承受他人的痛苦,分享自己的快樂。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便能進行施受法的修行。其步驟為:

(一)讓心安靜下來,呈現自然。

(二)在呼吸時,觀想吸入的是烏黑、沈重的感覺,呼出的是光明、清涼的感覺─經由鼻息以及全身毛細孔吸入,至內心經由空性的淨化,再由鼻息、全身毛細孔呼出。

(三)觀想任何一種逼真的痛苦情狀,吸入;觀想開朗、喜悅的狀態,呼出。例如自己很怕熱,便將燠熱難受之感吸入,透過內心空性的淨化,呼出的是清涼自在。持續練習至觀想與呼吸調成同步。

(四)觀想一個對象在面前,對著他進行施受法。首先同感他所承受的痛苦,將他烏黑、沈重的痛苦吸入,經由自己內心空性的淨化,再以自己累積的福德、光明與喜悅,呼出分享給此對象。

剛開始,我們可以選擇以自己容易生起悲憫的對象(例如親人)進 行觀修,然後慢慢的擴大範圍,與他人的苦受產生連結,讓自心自然生 起想要幫助他人的意願。施受法是在生活中能夠隨時起修的修行,任何 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都能夠善加利用。

此外,當我們正承受痛苦時,就是修持施受法的當機!無論哪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都變成可以善加利用的修行助緣。「我感到不舒服,我充分的感受它,並且知道也有其他人跟我一樣的不舒服,當我連同其他人的不舒服一起承受,他人將從中解脫」,這樣的心念,能夠帶來敞開心胸與放下自我的喜悅。當我們喜從天降,正開心歡喜之際,同樣也是觀修的絕妙時機,「我願釋出一切舒服的感受與他人分享」。藉著施受法的修行,我們將逐漸發展出悲心,然後開始更加同理他人,即使只是一秒鐘,任何我們的苦受與樂受,都能夠被加以善用而利益他人。

透過這般修持,我們能體會到善良的心性,也能培養出欣賞眾人的眼光,施受法讓我們找到偏見的出口,引領我們進入這世界的開闊與溫柔。 生活中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行為的構成,需要心念的發動,因此修行即修心。行為有靜止的樣狀,心念則念念相續。因此,修行沒有時間的規定、沒有場所的限制,隨時隨地,只要生活著,就是修行的時地。

持戒,為我們行走在無常人道上,保了一則平安險;菩提心,開展我們 如菩薩般的慈悲與智慧,導引我們踏上通往圓滿覺悟之道。

中國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才有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六道、輪迴,以及善惡果報等觀念,才知道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具體表現在相信有三世。佛家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眾生有生老病死,天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落,生滅相成。

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雖然現世作惡而得福得壽,但其業果若不報於現世而將報於來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惡定有果報,或報之自身體,或報之子孫,或報之來世。同時還引進了悔罪植福、延壽薦亡、修德禳災、設供祈願等觀念。

佛陀之學即為佛學,佛學以因果輪迴為理論,以五戒十善法為規律,藉以出世解脫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萬事無常轉變以及生死痛苦為理論。以無我、緣生、苦空為方法﹐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並達致涅槃為目的。為達此目的強調需要出世與解脫,出世就是指必須厭惡世間欲望,不斷自我修練,解脫是在脫離生存所帶來的痛苦為目的。在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更進一步強調要捨己救世。 

根據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就是苦締、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佛教認為一切六道眾生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八苦所煎熬。這些苦難不會因為我們的死亡而結束,因為我們死後並非徹底地消失,而是繼續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無論你生在天道、阿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餓鬼道還是地獄道,這些痛苦都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 

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從中國的邊疆傳入內地。佛教一開始進入中國,就和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著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來文化,還出現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大規模滅佛事件。但經過東漢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與中國的本土文化從對抗走向適應,並相互影響。

南北朝時期,佛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傳播開來。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條件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撐,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很深的影響。中國佛教發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時期。

*

   http://mypaper.pchome.com.tw/zou0621/post/1375841997

                                               【略識:成就“佛道”之無上“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