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6 17:06:04逸竹(yt)野叟

【對聯解析】 你過你的年 我過我的年

 

【對聯解析】  你過 你的年    我過 我的年

佚名《對聯》:

上聯:男女平權,公說 公有理,婆說 婆有理

下聯:陰陽合曆,你過 你的年,我過 我的年

解析:

          中國 古代 都採用 陰曆,最早 由 黃帝造曆,因此 才稱之為「黃曆」或「皇曆」。中國 古代所用之陰曆 可分為 夏正、殷正以及周正 等三種。「夏曆」以 建寅為 正月,「殷曆」以 建丑為 正月,「周曆」以  建子為 正月。秦始皇 統一中國之後,採用 呂不韋 創立的「顓曆」,以 建亥為 正月。到了 漢武帝 太初元年(即 西元前 一 四年),改 建亥為建寅,採行 夏曆,一直 沿用至今,因此 現行陰曆 又稱為「黃曆」或「夏曆」。另外,陰曆 刊載 二十四節氣,農民 根據 節氣 選擇 耕種 農作物,因此 又稱為「農曆」或「農民曆」。

         我國 從西元一九一二年 一月一日 採用陽曆,因此 又稱為「國曆」。陽曆和我國傳統行之久遠的陰曆相對稱,所以 也有人 稱 陽曆為「新曆」,稱 陰曆為「舊曆」。

         辛亥革命成功之後,中華民國政府 宣布廢陰曆 實施陽曆。然而 中國 以農立國,老百姓 幾千年來 用慣了 陰曆,因此 造成了 政府宣布 實施陽曆,而 民間 照過陰曆的奇特現象。當時 有人 寫了 一副對聯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實在是 此一奇特現象的最佳寫照。

         從西元一九一二年元旦 政府 施行陽曆  迄今 已步入 民國一0九年了, 「5、4、3、2、1,新年快樂!」跨年倒數,陪伴 許多人 迎接新的一年;緊接著,充滿「年味」的圍爐、壓歲錢 在 農曆新年登場~~現在的我們 已經 很習慣 過「兩個 新年」。

參考資料:

      「新年」是 最重要的節慶。從清末至今,臺灣 歷經不同政權,從一個年 演變成 兩個新年,新舊文化 交錯嫁接地存在。在 日治政權 壓力下,選擇 迎新曆年或舊曆年,也 成為 當時臺灣人的難題與文化抵抗策略。

         節慶生活 不僅能反映 當代人的文化觀,也 展現出具體而日常的 常民文化 實踐。知識份子 原本 傾向支持 更改新曆,認為 這是 現代化的展現,可是 日本 採用高壓政策,反而 讓不少人 有意識地抵抗。真正抵抗日本的中堅份子 在「農村」!由於 農、漁村 按 陰曆 進行農耕、捕魚,經濟 也難有餘裕 配合 新曆年 儀式,這些底層庶民 沒有強烈的抗日意識,但秉持「照舊過日子」的態度,反而 彰顯出常民的文化固著性。農民 稱呼 舊曆年為「咱的年」,新曆年是 「日本人的年」。

         百年後的今日,在全球化影響與商業活動的推波助瀾,兩度 迎年 已成為 當代我們 習以為常的節慶生活。儘管 年輕世代 熱衷 跨年活動,普遍 過起 兩個新年,但  臺灣歷史研究員 林玉茹 認為,具有 內在意涵價值的舊曆年,不會 輕易消失。

 

        《研之有物》專訪 中研院 臺灣歷史所 研究員 林玉茹,以 4名臺灣 仕紳為本,從他們的日記 來回顧,過去的臺灣人 都 過哪個年?又是 怎麼 過年?

          現在的我們 已經 很習慣過「兩個年」。但一百年前的臺灣 也是這樣嗎?臺灣人 何時開始過起 現代新年呢?

        「日治時期」是 轉變的關鍵。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人 從傳統舊曆年,逐漸轉變為 兩度 迎新年。林玉茹 大致 分成 四個階段:舊曆元旦的延續與變容(1890~1918)、新曆元旦的引入與競爭(1896~1918)、兩度迎新年:規訓與不完全同化(1919~1936)、皇民化的抑制:舊曆新年的抵抗和隱形(1937~1945)。

 

【延伸閱讀】

《研之有物》  林玉茹  舊曆年 vs 新曆年,日治 臺灣人 用過年來抗日?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lunar-new-year-japan-taiwan-history/

 

 

何方 2020-01-26 22:00:11

野叟新年快樂
祝願身心康泰
鼠年金運亨通!

版主回應
祝福 何方
新年 萬事如意

哈哈
傳統社會
農曆新年 才是新年
現在 卻稱為 春節
^_^
2020-01-27 08: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