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20:00:00太皮

電信詐騙:人傻錢多?

Photo by Sander Sammy on Unsplash



 (金漆皮毛)人傻錢多?

太 皮

    最近從社交平台上見到不少人都收到來自WhatsApp的陌生人短訊。若你也收到那些短訊,便會知道內容大概是將你“當成”張三李四,問你對其有否印象,當你說找錯人,對方便打蛇隨棍上說好有緣要交個朋友之類。發訊者又打粵語又用WhatsApp,企圖令你放下戒心,但真正懂粵語的人會知道對方是裝的。

    能放上網分享者大多不會受騙,還會反問對方在KK園區生活如何。那麼會有人受騙嗎?從頻密公佈的電信詐騙案情來看,我相信肯定有。

    電信詐騙案屢屢發生,要不是有些騙案情節離奇金額可觀,作為新聞受眾,我真有點麻木。

    最近公佈的兩宗案件,其中一宗私企女管理層被騙二千八百萬元還要“戴罪立功”協助詐騙,另一宗廿八歲年輕男子被騙走七百萬元,都令我“精神為之一振”。雖云各有前因莫羨人,但看到他們有那麼多錢被騙,總感到自己在財富方面的不爭氣。其實不少人一生都賺不到那麼多錢,他們卻被騙徒足不出戶空手套白狼,我實在不知說甚麼好。

    “公檢法”騙局涉及“資金審查”,騙徒要你交出個人和銀行帳戶資料,乃電信詐騙中最殘忍的,通常受騙者戶口會被清零,一生努力甚或父輩的努力付諸流水。

    有人說,那些人“身有屎”,才會被假公安“拋窒”。別人的情況我不太了解,但如果真的身有屎,提供資金審查不是死路一條?

    若我行得正企得正,就算我真相信“公安”說我發佈詐騙短訊或賣假疫苗,也情知一定是誤會或被誣告,由得他們去查,根本不用怕。況且,自己戶口有幾多錢其實也是私隱,憑甚麼要給你審查呢?由於我“玩壞”了一兩通詐騙來電,未能進一步驗證騙徒的手法了。

    我認為,在預防電信詐騙的工作上,出現了兩方面的障礙。一是大眾都同情受害人,忽視了受害人本身的問題,二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其他人都知道詐騙手法,而沒有動機作出提醒。

 我說在電騙案中受害者也有責任,可能會被唾罵,皆因這是不折不扣的blame the victim。然而,只有如此才能喚醒那些貪心和沒有常識的潛在受害者。

    只要沒有犯罪主體,只要能夠有效制止犯罪行為的實施,任何犯罪意圖都不能產生結果,一般情況下沒可能譴責受害者。然而,電騙有其特殊性,因犯罪主體在境外,且具極隱蔽的渠道和反偵查手段,境內執法部門鞭長莫及,只能透過勸止滙款等方式將損害減至最低。

    電騙利用人性的弱點:恐懼和貪念,來達到目的。“公檢法”騙局的受騙者缺乏常識和缺乏對執法部門行動能力的理解而產生恐懼,而“殺豬盤”投資騙局和“工程師送禮物”等,就是受到貪念所驅使。在這些前提下,所謂的受害者,如果對其或父輩辛苦得來的金錢有所珍惜,多關注社會時事,遇事找人商量,不貪心,電騙案大概可大幅減少。

    也有一些令人同情的情況,例如長者被“猜猜我是誰”誑騙親友出事急須用錢、有人為幫補家計而墮進刷單騙局,又如當年內地曾發生大學新生接到假冒學校來電被騙去學費而自殺的事件等,都不應在“譴責”之列。

    上面是我認為的第一個對防詐工作的障礙,至於第二個就容易理解得多。我們不少人透過警方案情公佈,對騙子手法了然於心,理所當然地認為同溫層社交圈子的人都知道這些手法,而沒動機主動提醒親友。心理學上有所謂的“責任分散效應”,指的是個體單獨面對一件事責任感會很強,但當眾人面對同一件事,如緊急情況,出手幫助的機會就會降低。面對電騙,在提醒與不提醒之間,似乎也存在這些心理因素。

    因此,建議我們每個人都多走一步,向長者和貌似機靈的後輩講解最新的電騙情況,讓他們有所提防。建議有關部門將電騙案輯錄成典型案例,透過銀行向客戶分發,以減少電騙受害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