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2 14:48:45吳龍
冷漠只會傷害台灣(台報)
2004年320總統大選後,台灣陷入連宋之亂的藍色風暴中,這個藍色風暴讓很多台灣人很痛心。很多台灣人民對這個痛心是以政治冷漠的態度回應,結果造成立委選舉再度延續過去四年朝小野大的空轉局面,讓藍色風暴更加暴烈惡毒,幾乎把台灣給賣了。民進黨政府想以傾藍親中的國家政策,用假和諧手段來消除藍色風暴,但是卻反而助長藍色風暴的暴烈,使藍色風暴不知羞恥的勾結紅色風暴,危害台灣。
現在很多台灣選民開始串連起來,主張不要去投票,給民進黨政府一個教訓。個人認為此做法不夠完善,只會傷害台灣,萬萬不可。民進黨之所以會這麼愚昧惡質,其原因就是民進黨有吃定綠營選民只能投給民進黨的想像,而立委選後失敗更讓民進黨誤以為綠營選民的力量只有如此,所以才會有今日傾藍親中的國家政策出來,想以此來擴大自己的選民基礎。然而民進黨是錯的。
台灣人只所以會在立委選舉冷漠,就是痛心連宋之亂的藍色風暴中,扁政府毫無能力處理,給人民安定的生活。台灣人民質疑扁政府,在國家動亂、社會不安的情形下,保護人民的公權力在那裡呢?投給阿扁的選民不但不能慶祝自己的選擇,還被阿扁的[相忍為國]要求下,被剝奪對連宋之亂的反彈聲音,猶如對岸共產黨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反民主做為。最恨的是,這種委屈求全的態度還被藍營政客說是理屈心虛,讓支持阿扁的選民啞巴吃黃蓮。這種種一切的現象,都讓原本支持扁政府的選民十分痛心,進而產生了政治冷漠,不願投給無恥泛藍,也不想投給無能泛綠。
民進黨政府不自我反省自己的執政缺失,不自我反省改革無力的原因和如何處理,不自我反省堅持18%討好軍公教的不公不義,不反省自己討好藍色選民犧牲綠色選民的不公不義等等做為,反而在立委選舉失敗後,拋棄過去的堅持,制憲正名等主張,反而冷嘲熱諷的說一些風涼話來,搞出扁宋十點共識出來等等,都讓台灣人民痛心不已。
有鑒於此,個人呼籲台灣人民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定要出來投票表達自己的意志,把票投給支持台灣的政黨!
這樣才會讓民進黨發現台灣人民不是一定要投給你,綠營還有其他可以取代你的政黨,台灣人民是不會讓你民進黨吃定。同時這也會讓國親兩黨發現他們已經背離主流民意,是台灣人民的公敵。唯有如此,才不會讓少數民意主導台灣的未來,更不會讓這些可惡政客賣台時,還沾沾自喜的以為台灣人民支持他。
如果台灣人民再如2004年立委選舉的政治冷漠下去,不但藍色風暴不會停止,還會有紅色風暴加入,那台灣將陷入地獄之中。到那時候台灣人民將會後悔今日的冷漠,對自己今日拋棄神聖選票,讓台灣政治混亂下去而懊悔不已!
南方快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polit/polit_09/01302.htm
現在很多台灣選民開始串連起來,主張不要去投票,給民進黨政府一個教訓。個人認為此做法不夠完善,只會傷害台灣,萬萬不可。民進黨之所以會這麼愚昧惡質,其原因就是民進黨有吃定綠營選民只能投給民進黨的想像,而立委選後失敗更讓民進黨誤以為綠營選民的力量只有如此,所以才會有今日傾藍親中的國家政策出來,想以此來擴大自己的選民基礎。然而民進黨是錯的。
台灣人只所以會在立委選舉冷漠,就是痛心連宋之亂的藍色風暴中,扁政府毫無能力處理,給人民安定的生活。台灣人民質疑扁政府,在國家動亂、社會不安的情形下,保護人民的公權力在那裡呢?投給阿扁的選民不但不能慶祝自己的選擇,還被阿扁的[相忍為國]要求下,被剝奪對連宋之亂的反彈聲音,猶如對岸共產黨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反民主做為。最恨的是,這種委屈求全的態度還被藍營政客說是理屈心虛,讓支持阿扁的選民啞巴吃黃蓮。這種種一切的現象,都讓原本支持扁政府的選民十分痛心,進而產生了政治冷漠,不願投給無恥泛藍,也不想投給無能泛綠。
民進黨政府不自我反省自己的執政缺失,不自我反省改革無力的原因和如何處理,不自我反省堅持18%討好軍公教的不公不義,不反省自己討好藍色選民犧牲綠色選民的不公不義等等做為,反而在立委選舉失敗後,拋棄過去的堅持,制憲正名等主張,反而冷嘲熱諷的說一些風涼話來,搞出扁宋十點共識出來等等,都讓台灣人民痛心不已。
有鑒於此,個人呼籲台灣人民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定要出來投票表達自己的意志,把票投給支持台灣的政黨!
這樣才會讓民進黨發現台灣人民不是一定要投給你,綠營還有其他可以取代你的政黨,台灣人民是不會讓你民進黨吃定。同時這也會讓國親兩黨發現他們已經背離主流民意,是台灣人民的公敵。唯有如此,才不會讓少數民意主導台灣的未來,更不會讓這些可惡政客賣台時,還沾沾自喜的以為台灣人民支持他。
如果台灣人民再如2004年立委選舉的政治冷漠下去,不但藍色風暴不會停止,還會有紅色風暴加入,那台灣將陷入地獄之中。到那時候台灣人民將會後悔今日的冷漠,對自己今日拋棄神聖選票,讓台灣政治混亂下去而懊悔不已!
南方快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polit/polit_09/01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