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7 21:16:54葉子

[轉貼]日常生活規律可能有益於躁鬱症

研究顯示,規律的睡眠與飲食習慣可能有助於穩定病人。

大多數的人在保持規律日常生活時,身體功能也較好,而對於患有躁鬱症的人來說,規律生活可能對於復原有很大影響效果。
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當躁鬱症病人接受強調建立日常規律,像是規律的睡眠與飲食的治療方式時,復原的情況較好。

社會節奏治療法,正如同研究人員所命名的一樣,就是基於那種想法,就是不規律的睡眠習慣以及有關於其他日常生活的事項都能夠透過擾亂身體的生理時鐘(全天的系統)引發躁鬱的事件(manic episodes)。

研究人員Ellen Frank博士向WebMD表示,我們發現,患有躁鬱症的病人有著強烈敏感以及脆弱的生理時鐘,他們需要比我們其他人,對於像是何時起床、上床睡覺,以及何時吃三餐這類事情更為注意。
一種可管理的問題

一旦知道是躁狂憂鬱症,躁鬱症的特徵在於情緒、精力以及運作能力的極端波動;情緒高漲以及低落與躁鬱或是憂鬱的期間有關;患有躁鬱症的人被處方給予像是鋰(lithium)的醫療方法,這些藥物能夠幫助穩定情緒波動。

根據國家心理健康協會,超過200萬個美國人患有躁鬱症。

這項由Frank與同事所做的研究,包括了175位患有這種疾病且病重的病人,所有人都有接受藥物治療;此外,約有半數的病人在研究的一開始就接受社會節奏治療法。

規律的重要性

這些病人瞭解到建立規律生活規則的重要性,他們也學到預期以及處理壓力的策略。

Frank表示,我們教導他們向那些患有糖尿病或是氣喘的人的方式,來對待他們的病,將它當作是一種能夠被控管的健康問題;患有糖尿病的人必須對於自己的飲食以及吃東西的時間非常小心注意;患有氣喘的人則可能不應該在家裡養三隻狗以及兩隻貓。

這項研究發表於九月發行的一般精神病學檔案期刊中。

在開始浮現躁鬱事件片段時,這兩組實驗組間並沒有發現任何差異,但是接受社會節奏治療法的病人,在這類事件間穩定的期間較長,那些最成功建立規律生活規則的人進步最多。

Frank表示,這種干涉(intervention)轉換為在兩件躁鬱事件發生的期間增長72%。

一種全盤的方法

憂鬱症與躁鬱症病人提倡者Sue Bergeson,自己本身也受憂鬱症所苦,他指出,這項由Frank與同事所做的研究,是第一次以科學的方式呈現許多病人一直所瞭解的。

Bergeson是以芝加哥憂鬱症與躁鬱症支持聯盟的副主席。

她表示,很清楚地藥物治療能做的只有目前這樣,對於躁鬱症以及憂鬱症的有效健康的策略必須超越它;我們知道自己必須要有足夠的睡眠,並且瞭解引發我們疾病的原因;去旅遊可能是有困難的。

Bergeson看著它的姊妹Barbie對抗未被診斷的躁鬱症長達數年,五年前,Barbie自殺了,就在她的疾病終於被確認後的數月。

Bergeson表示,她被誤診了好多年,經歷好幾十年的掙扎奮鬥,但是看不到希望,最後她精疲力竭。

她姊妹的自殺導致Bergeson瞭解到要盡可能瞭解有關自己的疾病,並且成為其他患有憂鬱症以及躁鬱症的人的聲音。

她表示,這麼多人死於這種疾病是不對的,她建議對於治療採取全盤的方法,包括像是藥物治療、談話治療以及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Bergeson表示,注意規則並不代表生活會變得無聊。

她表示,事實上,我今天才剛從拉斯維加斯旅遊回來,我能像其他人一樣,玩得很愉快,並且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只需要擬訂計畫,並且全盤思考,然後採取步驟來盡量縮小可能造成的衝擊影響。

出處: WebMD Medical News

作者: Salynn Boyles

審閱: Brunilda Nazario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