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7 11:51:30小文文

噶瑪蘭族

):在十九世紀以前,主要分布在蘭陽平原,舊志上通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約有四十個左右的部落(但事實上其聚落從記錄中可知至少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以蘭陽溪為中線,分散於溪北、溪南的低平濕地,以北者稱為「西勢番」、以南者稱為「東勢番」。

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一萬人左右;清嘉慶年間(西元1810年)漢人入蘭時,則有約六千人、清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以後,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極大(抵抗吳沙開啟的漢人入侵),有不少族人陸續南下,遷往南澳、花蓮,由於遷移者以加禮宛社為主,因而在花東縱谷、海岸附近形成一支俗稱的「加禮宛族」。當伊能嘉矩於西元1898年到宜蘭做實地調查時,人口只剩三千人。今天的噶瑪蘭人,除了宜蘭平原地區的隱藏性人口外,花蓮縣濱海公路沿線至台東縣的成功鎮,都可尋訪到他們的足跡。


路人 2007-04-04 16:09:06

這ㄍ族人口ㄅ是很多ㄇ?
現在為神ㄇ變那ㄇ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