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4 19:16:30☺°竹竹^
*一公升的眼淚*
我常覺得,健康這件事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
當它還在時,沒有人會發現它的存在。
每個人都覺得它是理所當然的,
唯有失去(過)它的人,
才會明瞭它有多珍貴、有多重要~~~
而這樣的體悟,
用簡單的話語說來總是覺得老生常談、既老套又八股。
要用什麼樣的方式,
才能讓大眾感同身受、謹記這樣的教誨呢?
“一公升的眼淚“中的真實人物木藤亞也在發病後,
曾經這麼自問過:“我是為了什麼活在這世上呢?“
她的故事在日記出版、並在多年後改編成連續劇廣為人知後,
鼓舞了多少人、啟發了多少人對生命永不放棄、對健康知所珍惜,
這樣的信念,相信即使她已不在人世,
還是同樣感動許多人、也讓這樣一個道理得到最真實最深刻的印證。
真實世界中的木藤亞也早於1988年過世,得年僅僅25歲。
從十五歲剛上高一時發現得到「脊髓小腦病變症」,
病情很快就急速惡化,
這種病從一開始的腳步不穩、容易跌到、
手腳行動距離測量不準、動作遲緩、
到後來無法持筆寫字、說話口齒不清、飲食吞嚥困難...
但殘酷的是,患者的智力完全不受影響,
因此,亞也是在神智完全清楚的狀態下,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機能一步一步退化到接近植物人的狀態。
這個電視版以極為詳盡的手法記錄了這樣的進展、就醫、復健等必經過程,
其詳細的歷程解釋讓我想起了另一齣類似的作品「87% -- 我的五年生存率」。
得到這樣的病症,除了生理上肢體、發聲及吞嚥能力的逐步退化外,
患者本身、家屬的心理衝擊會是如何巨大?!
他們如何承受這樣的事實?勇敢面對這樣殘酷的病症?
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
包括惡意的嘲諷、同情的關愛又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境?
當患者和家屬從正常人異地而處成為“被同情“的一方時,
要如何學會坦然地接受社會的關心與幫助?
而身為患者身邊的同學、朋友,
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形下,關心又能做到什麼程度?
他們又能承受多少的壓力?
該如何適當給予關懷而不會傷害到已經不堪任何催折的病體?
這些問題,劇中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描述與探討,
觀眾跟隨著亞也的旁白、亞也的眼睛,
體會著這一點一滴的變化,
經歷著心智清醒地看著自己一日一日生理退化的殘酷經過。
許多為人父母者,光是看著這樣的戲,就已經淚如雨下,
那種看著兒女受苦而無法分擔任何病痛的無奈和無助,
想必是心如刀割吧!
而年輕的觀眾,若將自己假想成正值青春年華的亞也,
應該也會深深受到震撼,
而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意義吧!
我不知道真實世界中的木藤一家人是如何的個性,
不過,劇中亞也爸爸對兒女的疼愛,
亞也媽媽在照顧亞也時的堅強與從不放棄,
還有亞湖那聰慧敏感又洞悉人世的早熟冷靜,
真是讓我好喜歡這家人哪!
劇中的麻生遙斗,據說是真實世界中的亞也爸爸(還是媽媽?)要求編劇加入的虛構角色,
因為他心疼這個乖巧的長女年少早么,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
所以至少在虛構的世界裡,希望能完成女兒的心願,
這樣的心意,真是讓人貼心得想掉眼淚啊~~~
我好喜歡看他們一家人圍坐著吃晚餐的景象。
爸爸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說得口沫橫飛、
二女亞湖被噴到口水馬上嫌髒地起身拿面紙,
爸爸看到還很不滿地碎碎念說哪有女兒嫌爸爸髒的.....
或是爸爸滿腦子擔心亞也這個還沒嫁人的女兒被男人給拐了,
說著說著臉揪得跟個包子一樣,
但是亞也、媽媽、亞湖和弟弟弘樹談的全都是入學考試的成績不知是否理想,
完全不理會爸爸無理的擔心.....
這樣一家子又熱鬧又溫情的談著吃著笑著,
再對比後來亞也生病時的落寞和冷清,
還有必須一個人和病魔奮戰的孤獨,家人各自面對的擔憂無助,
這中間的情感張力,相信也是讓許多觀眾又哭又笑的原因吧!
這是一部木藤亞也用十年的痛苦病程和寶貴生命換來的作品,
它的感人處來自於它的真實性。
觀眾一邊看一邊可以想像當年木藤亞也面對這個不治之症的絕望和不安,
還有即使絕望但還是從不放棄自己的那股堅強的生命力,
然後,隨著劇中的親情扶持與亞也病情一步步惡化的哀傷氣息而感同身受。
如果,今天多一位觀眾因為看了這齣戲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現有的一切,
那麼,亞也當年所尋找的「為什麼自己要活在這世上」的意義,也就會多了一分吧!
這齣戲最後安排許多陌生人受到亞也的精神感召而前往她墳前致意。
雖然這樣的劇情有點刻意得過火,太過做作,
不過這齣戲整體而言還是平實而溫情的。
在深深的悲傷和絕望之中,亞也以年輕而勇敢的生命正面相迎,
雖然也有脆弱無助的時候,但是她從不放棄任何希望,
即使不時淚眼迷濛,但從未放棄昂首眼望前方繼續前進。
日劇作品裡的人物常常會問一句話:「我是為了什麼而來到這世上?」
有的人天生幸運,
一輩子偶有小小挫折但也算是順順當當;
有的人卻是屢屢挫敗或遭遇病魔侵襲,
一路上顛顛簸簸、殘破不堪。
生命的意義這問題何其大,
更何況對每個人而言,或許都有不同的答案。
木藤亞也她的生命和歷程提供了某一部分的答案,
讓總是對這問題疑惑的我們得到某些解答。
就這個意義而言,木藤亞也已經活在許多人的心中,永遠不死了,
或許,在天上的她知道的話,也能夠含笑長眠了吧!
我非常喜歡的,是這齣戲每一集的結尾,
都以許多張真實的木藤亞也的生活照一張張呈現。
尤其是最後一張對著鏡頭握拳的畫面。
那是她,十六歲,發病一年後的照片,
她緊抿雙唇、彷彿要為自己加油似地握拳在胸前。
我每次看到這裡,總是覺得會從這張照片得到許多力量!
遇到挫折、遇到害怕、遇到擔憂、遇到難過的事,
就會讓我想起這張照片,也想要自己握緊拳頭,
為自己好好加油!
所以,木藤亞也確確實實已經活在許多人的心中了吧!
以這樣無形的方式~~~
當它還在時,沒有人會發現它的存在。
每個人都覺得它是理所當然的,
唯有失去(過)它的人,
才會明瞭它有多珍貴、有多重要~~~
而這樣的體悟,
用簡單的話語說來總是覺得老生常談、既老套又八股。
要用什麼樣的方式,
才能讓大眾感同身受、謹記這樣的教誨呢?
“一公升的眼淚“中的真實人物木藤亞也在發病後,
曾經這麼自問過:“我是為了什麼活在這世上呢?“
她的故事在日記出版、並在多年後改編成連續劇廣為人知後,
鼓舞了多少人、啟發了多少人對生命永不放棄、對健康知所珍惜,
這樣的信念,相信即使她已不在人世,
還是同樣感動許多人、也讓這樣一個道理得到最真實最深刻的印證。
真實世界中的木藤亞也早於1988年過世,得年僅僅25歲。
從十五歲剛上高一時發現得到「脊髓小腦病變症」,
病情很快就急速惡化,
這種病從一開始的腳步不穩、容易跌到、
手腳行動距離測量不準、動作遲緩、
到後來無法持筆寫字、說話口齒不清、飲食吞嚥困難...
但殘酷的是,患者的智力完全不受影響,
因此,亞也是在神智完全清楚的狀態下,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機能一步一步退化到接近植物人的狀態。
這個電視版以極為詳盡的手法記錄了這樣的進展、就醫、復健等必經過程,
其詳細的歷程解釋讓我想起了另一齣類似的作品「87% -- 我的五年生存率」。
得到這樣的病症,除了生理上肢體、發聲及吞嚥能力的逐步退化外,
患者本身、家屬的心理衝擊會是如何巨大?!
他們如何承受這樣的事實?勇敢面對這樣殘酷的病症?
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
包括惡意的嘲諷、同情的關愛又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境?
當患者和家屬從正常人異地而處成為“被同情“的一方時,
要如何學會坦然地接受社會的關心與幫助?
而身為患者身邊的同學、朋友,
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形下,關心又能做到什麼程度?
他們又能承受多少的壓力?
該如何適當給予關懷而不會傷害到已經不堪任何催折的病體?
這些問題,劇中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描述與探討,
觀眾跟隨著亞也的旁白、亞也的眼睛,
體會著這一點一滴的變化,
經歷著心智清醒地看著自己一日一日生理退化的殘酷經過。
許多為人父母者,光是看著這樣的戲,就已經淚如雨下,
那種看著兒女受苦而無法分擔任何病痛的無奈和無助,
想必是心如刀割吧!
而年輕的觀眾,若將自己假想成正值青春年華的亞也,
應該也會深深受到震撼,
而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意義吧!
我不知道真實世界中的木藤一家人是如何的個性,
不過,劇中亞也爸爸對兒女的疼愛,
亞也媽媽在照顧亞也時的堅強與從不放棄,
還有亞湖那聰慧敏感又洞悉人世的早熟冷靜,
真是讓我好喜歡這家人哪!
劇中的麻生遙斗,據說是真實世界中的亞也爸爸(還是媽媽?)要求編劇加入的虛構角色,
因為他心疼這個乖巧的長女年少早么,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
所以至少在虛構的世界裡,希望能完成女兒的心願,
這樣的心意,真是讓人貼心得想掉眼淚啊~~~
我好喜歡看他們一家人圍坐著吃晚餐的景象。
爸爸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說得口沫橫飛、
二女亞湖被噴到口水馬上嫌髒地起身拿面紙,
爸爸看到還很不滿地碎碎念說哪有女兒嫌爸爸髒的.....
或是爸爸滿腦子擔心亞也這個還沒嫁人的女兒被男人給拐了,
說著說著臉揪得跟個包子一樣,
但是亞也、媽媽、亞湖和弟弟弘樹談的全都是入學考試的成績不知是否理想,
完全不理會爸爸無理的擔心.....
這樣一家子又熱鬧又溫情的談著吃著笑著,
再對比後來亞也生病時的落寞和冷清,
還有必須一個人和病魔奮戰的孤獨,家人各自面對的擔憂無助,
這中間的情感張力,相信也是讓許多觀眾又哭又笑的原因吧!
這是一部木藤亞也用十年的痛苦病程和寶貴生命換來的作品,
它的感人處來自於它的真實性。
觀眾一邊看一邊可以想像當年木藤亞也面對這個不治之症的絕望和不安,
還有即使絕望但還是從不放棄自己的那股堅強的生命力,
然後,隨著劇中的親情扶持與亞也病情一步步惡化的哀傷氣息而感同身受。
如果,今天多一位觀眾因為看了這齣戲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現有的一切,
那麼,亞也當年所尋找的「為什麼自己要活在這世上」的意義,也就會多了一分吧!
這齣戲最後安排許多陌生人受到亞也的精神感召而前往她墳前致意。
雖然這樣的劇情有點刻意得過火,太過做作,
不過這齣戲整體而言還是平實而溫情的。
在深深的悲傷和絕望之中,亞也以年輕而勇敢的生命正面相迎,
雖然也有脆弱無助的時候,但是她從不放棄任何希望,
即使不時淚眼迷濛,但從未放棄昂首眼望前方繼續前進。
日劇作品裡的人物常常會問一句話:「我是為了什麼而來到這世上?」
有的人天生幸運,
一輩子偶有小小挫折但也算是順順當當;
有的人卻是屢屢挫敗或遭遇病魔侵襲,
一路上顛顛簸簸、殘破不堪。
生命的意義這問題何其大,
更何況對每個人而言,或許都有不同的答案。
木藤亞也她的生命和歷程提供了某一部分的答案,
讓總是對這問題疑惑的我們得到某些解答。
就這個意義而言,木藤亞也已經活在許多人的心中,永遠不死了,
或許,在天上的她知道的話,也能夠含笑長眠了吧!
我非常喜歡的,是這齣戲每一集的結尾,
都以許多張真實的木藤亞也的生活照一張張呈現。
尤其是最後一張對著鏡頭握拳的畫面。
那是她,十六歲,發病一年後的照片,
她緊抿雙唇、彷彿要為自己加油似地握拳在胸前。
我每次看到這裡,總是覺得會從這張照片得到許多力量!
遇到挫折、遇到害怕、遇到擔憂、遇到難過的事,
就會讓我想起這張照片,也想要自己握緊拳頭,
為自己好好加油!
所以,木藤亞也確確實實已經活在許多人的心中了吧!
以這樣無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