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約150物種滅絕 避免生物鏈斷 保育應重視多樣性
更新日期:2009/01/04 10:24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瀕臨絕種生物要保育,但在生物學界裡,保育的觀念和做法已擴展到強調生物多樣性,不只侷限關注特有物種的消失。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台大生態與演化生物研究所教授吳俊宗說,因生物棲地的改變,消失的物種不只是特定生物,生存在同棲地裡的成串生物都會受影響。
像蘭嶼珠光鳳蝶的消失,是因為棲地的食草沒了;食草如果能存活下來,珠光鳳蝶也會回來了。換句話說,一個棲地的整體環境愈自然、愈沒有遭到破壞,生物就會愈多樣性。珠光鳳蝶的復育成功帶來的欣慰也不只是珠光鳳蝶的重現,也保全了生物多樣性的成就。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說,關注明星級特有物種瀕絕之餘,更應強調生物多樣性,因為每個物種都是平等的,任何物種的消失都令人疼惜,但更重要的是,生物鏈中一個物種的消失,也會影響整個生態體系。
吳俊宗舉德國慕尼黑市為例,在慕尼黑的大型市區公園裡,甚至還有野鹿在奔跑,公園裡雖有「小心有鹿」的警告標示,卻讓人看見人鹿共存的感動。
連野鹿也能生存在城市裡,代表這個城市的自然度很高;自然度愈高,不僅生物愈多樣性,城市健康度也愈高。吳俊宗說,反觀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生物多樣性顯然不足,台北市的自然和健康度當然也就低。同為生物的人類生存在這樣的環境裡,難道不受影響嗎?
對汙染空氣敏感度極高的地衣,更是觀察一個地方環境自然程度的指標。他說,連地衣都能生存,這地方的生態族群鐵定多樣性。
林務局官員說,根據調查,全球每天約有50到150種物種在滅絕,滅種速率是自然滅絕率的萬倍以上。倘若全球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的趨勢再不改善,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物種會消失,嚴重影響人類生存。
世界各國為此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中,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簡稱CBD)》,積極推動相關工作。
吳俊宗說,所謂生物多樣性除物種多樣性,還包括生態系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不僅要各種生物共存,共存的量也要追求達到最大。在人類仍是開發重於保育的情勢下,我們除應持續棲地保育,也應更加著墨保育觀念的推廣,環境才有可能回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