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探索~地球最後資源之ㄧ的北極點地帶史與未來】
下:【探索~地球最後資源之ㄧ的北極點地帶史與未來】
北極地區向來是國際政治的焦點之一。對北極地區進行首次綜合性科學考察是在1882~1883年的第一個國際極地年。來自11個國家的11支考察隊對北極地區的天文、地理、氣象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有系統的科學考察。第二次國際極地年科考在1932年8月1日~1933年8月31日開展,參加的國家增加到34個,在北極建立了43個永久性的考察站。1957年是國際地球物理年,北極科考作為全球探測和研究的一部分,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1973年,美、加、丹、挪、蘇簽署旨在保護北極熊的多邊協定。1976年,美、蘇簽署保護候鳥及環境的公約。1986年,環北極健康國際聯盟成立。1990年,環北極的八個國家聯合正式成立國際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
早在18世紀,北極周邊地區的國家就意識到北極地區的重要性。1784年,俄羅斯曾對阿拉斯加、白令海峽、阿留申群島等地區宣示主權,並進行捕獵海豹的活動。
1920年,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丹麥、挪威、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義大利、日本、荷蘭等18個國家簽署《斯瓦爾巴條約》,承認挪威對斯匹次貝根群島具有充分及完全主權。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主進入該地區,但活動受挪威法律管轄。1925年,中國、前蘇聯、德國、芬蘭、西班牙等國家亦參加該條約。
1933年,美國國務院發表了題為“兩極地區:在南極與北極領土要求的研究中,對地理與歷史資料的考慮”的報告。1941年,美國與丹麥共同在格陵蘭島建立空軍基地。
冷戰時期,由於北極地區是美國和蘇聯間最近的通道,雙方都在北冰洋沿岸部署了大量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加上北極的冰層為潛艇提供了躲避雷達等感測器追蹤的絕佳場所,在冷戰期間,北極地區一直是美蘇潛艇角逐的舞臺。
現在北極以及北冰洋不屬於任何國家擁有。北冰洋週邊的國家: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挪威和丹麥(格陵蘭)則擁有岸邊200海裏的專屬經濟區。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個國家可以有十年的時間來宣告對其專屬經濟區的主權。 據此,挪威(1996年),俄羅斯(1997年)、加拿大(2003年)和丹麥(2004年)都開展了對某些北極海區的領土要求計畫。
2007年8月2日,一艘俄羅斯的探測深海小潛艇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在北極點附近成功下潛至海床,並一面1米高的鈦金屬制的俄羅斯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以“證明北極附近海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範圍”。儘管這次下潛為科學探測,但在北極點下的海床插旗的行為引起了是否會展開對北冰洋海底的巨大油氣資源的爭奪的擔憂。
美國和加拿大都對俄羅斯插旗的舉動提出抗議,並宣佈會以北極科考和軍事演習等途徑作出回擊。
出於地理上的原因,通過北極地區是從東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線。為此,許多探險家前仆後繼,打通了歐亞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的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二戰期間,英美為了向蘇聯輸送戰略物資,開闢了北極航線。後者成為了同盟國與蘇聯聯繫的重要交通管道。北極航線起點一般是冰島,終點主要是蘇聯北方的兩個港口,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航線由1941年9月28日開通,由英國和蘇聯海軍聯合掩護。至1945年5月,同盟國向蘇聯先後派出三十七支護航船隊和37艘單獨航行船隻,共計743艘運輸船,損失85艘。同盟國提供的戰略物資對蘇聯起了很大作用,也鼓舞了士氣和民心。
然而,二戰之後,隨著冷戰開始,北極地區成為了美蘇潛艇角逐的舞臺。雙方潛艇多次在北冰洋冰蓋地下遭遇。美國還曾經通過竊聽蘇聯地下電纜和潛艇來獲取機密情報。
2007年至2008年是國際極地年,新一輪的北極主權爭議也再次響起。俄羅斯在北極點下海床插旗之後,加拿大在2007年8月7日至17日舉行了名為“Operation Nanook”的軍事演習。8月10日,加拿大總理宣佈,將在北極地區新建一個軍事訓練中心和一座深水港。美國也計畫於2008年在阿拉斯加北段的巴羅觀察站建立季節性基地,部署直升機、小型船隻或者固定翼飛機,用於執行海上搜索、救援等任務。
北極是地球上最後的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之一,因此保護北極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日顯重要。北極生物圈的弱小的生產力以及簡單的生物鏈結構使得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自修復能力不強。越來越頻繁的人類活動已經對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北極地區的地被植物很容易遭到破壞。作為眾多動物(其中不乏瀕危物種)的繁衍地,北極地區生態受到破壞將會對這些物種產生巨大影響。
比起地球上其他地方,北極地區相對比較乾淨,但局部地區仍存在著較嚴重的污染,並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由於人造化學品隨大氣及洋流聚集至北極地區,許多地區的污染物含量比人口密集的都市中還要高。格陵蘭、加拿大北部等地的孕婦吸收過量化學物後,生女嬰的數量達到了男嬰的兩倍。另一個例子是北極的煙霞。北極地區冬季的嚴寒,造成含微粒雲團在空中懸浮而久降不下,並與中緯度地區的大氣中飄移過來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煙塵和農藥等污染物結合,形成了北極煙霞。北極煙霞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主要是歐洲工業國家和前蘇聯工業排放的結果。此外,由於大量候鳥來到北極地區,其糞便中攜帶的汞和殺蟲劑等化學成分也在嚴重污染當地環境。
1986年4月26日,在前蘇聯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二戰後世界最大的核事故。事故使得大約 100-300萬居裏的銫137被排泄出來,並廣為擴散,其中三分之一沉降在前蘇聯境內,三分之一在歐洲其他國家,還有三分之一進入北半球其餘地區。瑞典約有10萬頭馴鹿以及大量的獵狗受到核污染的危害,植物如地衣等也受到污染,期限可能長達數十年。受到潛在影響(主要是癌症)的人類則可能上億。
北極地區對全球變暖效應十分敏感,因為北極冰山為浮冰,海水的溫度對其消融有莫大的影響。近年來,冰山消融愈為顯著。氣象模型預測北極地區溫度上升的幅度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這個事實引起了各國政府的巨大關注。其中格陵蘭冰川的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高。美國加州蒙特利灣的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和NASA以及波蘭科學學會海洋科學研究院合作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北極地區的冰山有可能在2013年就會全部消失。事實上,北極冰山消融的速度比預計中還要快。根據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北極冰蓋在2005年至2007年的融化面積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的兩倍。
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全是負面影響。冰層的消融使得所謂的“西北通道”出現,並可能成為一條快捷而易於航行的新商業航道。此外,北極地區冰雪的消融有可能為對冰層之下埋藏的豐富油氣資源的開採帶來希望。為此,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北極地區片水域的擁有權展開了爭論。
2008年2月29日,挪威國際極地年秘書處運行秘書長奧利夫·奧爾海姆博士預言,至2008年夏季北極極點冰蓋可能全部融化。而在2008年4月18日,多倫多大學的德里克·穆勒博士和加拿大巡邏員組成的科研小組發現,北半球最大的沃德·亨特冰架已斷成三個部分。………..
國際北極研究中心或IARC是在1999年創立的,是致力於協調與整合在北極的氣候變遷研究。國際北極研究中心的主要夥伴是日本和美國,參與會務的還有來自加拿大、中國、丹麥、德國、日本、挪威、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的代表。中心是位於阿拉斯加費爾班克大學的赤祖父俊一大樓。基斯·馬瑟庫圖書館是存放和為國際北極研究中心和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地球物理學院提供服務的科學圖書館。
研究計畫的重點在四個主要的專題內:
北極海洋的模型和觀測。
北極的大氣層:回饋、輻射、和天氣分析。
永久凍土/凍土的模型和分析。
北極生物/植被(生態系統模型)
國際北極研究中心致力於回答下面三個特定的問題:
由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會對自然影響到什麼程度?
瞭解並預測未來氣候變化需要的參數、過程及相互間的作用?
氣候變化會造成何種衝擊?
史考特極地研究中心(Scott Polar ResearchInstitute,縮寫:SPRI)是英國劍橋大學地理學系下轄的科研機構,研究世界各地極地與冰河學。
SPRI成立于1920年,紀念在南極探險歸途中罹難的羅伯特·法爾肯·史考特和他的隊員們。研究議題涉及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環境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機構人員約60人,以學術、圖書館、職員和研究生組成。
SPRI還主持國際冰川學會和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的秘書處,是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極地觀測與模擬中心的一部分。
SPRI宣稱擁有最完善的極地圖書與檔案資料。除了學術書籍和期刊,在極地探險資料上,有特別豐富的館藏。包括採訪曾待在極地多年研究人員的口述歷史計畫。也是國際科學理事會下轄的世界冰河資料中心總部。
SPRI內的極地博物館,設有文物、繪畫、素描、照片(包括電影攝影、幻燈片、銀版攝影)和其他與極地的歷史、探索、科學和藝術有關的材料。
2010年,重新修繕的極地博物館開放大眾參觀,展出館藏較以前多。展覽以科學探索為主題,強調極地探險歷史與極地環境的重要,展示如何在極地嚴苛氣候進行科學研究。
除了這些永久性的展覽,博物館會定期舉辦特別的極地藝術展。博物館開放時間是週二至週六,免費入場。
在館外,由奧利佛·巴拉特與羅德里克·裏斯·鐘斯製作的紀念碑,於2011年5月12日亮相,紀念那些對英國南極領地研究有貢獻的人員。
該組的工作涉及利用遙測衛星量化冰凍圈資料,加上精確的實地測量和電腦類比,詳細瞭解極地變化。小組已經觀察到南極洲西部拉森冰架在迅速消退及加拿大北部的夏季冰融增加。這項工作對瞭解全球暖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該組的研究著重于冰原變化和沉積物移動對海洋的影響,利用破冰船收集資料。
該組的工作主要是追蹤極地和亞極地環境變化的過程,如北極的植被和冰雪覆蓋。改進衛星測量技術是一項重要工作。
這是一個跨學科小組,研究範圍涵蓋北極地區的人類學、歷史和藝術。其工作包括極地地區政治和環境管理,特別專精於俄羅斯北方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層面研究。
下一篇:~宇宙的探秘~
(倫敦7/06/2016 12:33綜合電)
英國劍橋大學一名教授表示,北極冰蓋層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就會消失,將是10萬年來首次出現無冰的現象。
所謂無冰,是指北極圈的中央部分和北極沒有冰覆蓋。根據沃德姆斯教授的預測,到今年9月,北極的冰蓋層面積就會少過100萬平方公里,形成無冰現象。
他的依據是北極冰蓋層現在的消融速度資料。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提供的臨時衛星資料顯示,過去30年,北極的冰蓋層面積平均為1270萬平方公里。到今年6月1日,這個數字降到1110萬平方公里。兩個數字的差別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6個英國的面積。
沃德姆斯相信,北極冰蓋層在今年9月可能消失,即是說,冰蓋層覆蓋面積少於100萬平方公里。他又說,即使冰層並未完全消失,但今年可能跌至低過340萬平方公里,創下紀錄新低的一年。
他強調,北極冰蓋層面積在今年不跌至100萬平方公里,明年也有機會發生。而一般相信,北極上一次無冰是在10萬至12萬年前。
北極地區迅速暖化與極端天氣情況,例如“炸彈氣旋”,英國洪水和美國反常季節龍捲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