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識~禪門三關~
禪作為人類心靈最究竟的本質與最完美的智慧,它表現的方式極其廣泛與豐富:人生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時時在呈露禪的本性。但人們往往迷惑於它的表層而不知如何默契真正禪的裏層世界。因此,縱使喜歡或虔求禪宗的人們,也只將禪當做點綴生活的藝術品,或取禪的哲理應用于談玄說妙,更有甚者將禪庸俗化,將其與氣功及神秘學等量齊觀。其實,這些不僅不是禪,且與禪的本質完全背道而馳,走向了它的反面而污染了禪的聖潔。禪是什麼?禪是人生宇宙的本性,是我們心靈的原態;它需要通過一番破識情悟本有的過程,沒有真正的悟,也就難以體認禪的真義,一切的公案語錄只不過是禪悟的注腳而已,絕對無法說明禪。當一個禪者經過努力的參究,一旦豁然醒悟,本來面目徹底呈現的那一段微妙的悟境,便從本質上完全改造了人生的一切,迷惑與不正見從此也就消失。此後,在禪悟者的內心深處,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來自性源的安祥之德與智慧之光,推開了一扇扇關著的大門,沖出了重重的障礙,人生處處顯現自在與幸福。因此,悟的契機,猶如使人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迷途返歸故鄉那樣親切明徹,確實微妙難思,唯證乃知!
我們怎樣才能進入真正的禪的世界?悟以前應該如何學習與修持?開悟之後又該如何保護與任運起用?得證具德的人又將如何為人處世、弘法利生?下文試就悟前,悟後、為人的三關,淺說其過程與要義。
一、悟前的知與行
禪的悟證需要知的解悟與行的實踐作為前提。因此學禪者求深達超脫的空靈無執之知,與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無系之行,是進入禪悟必備的兩大因素。因為禪是佛陀無上的心印大法——佛教的根本精髓,所以不可能以其泛泛的知行與深厚的情見所囿蔽的心境而悟入。由於存在著“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知行合一”等不同的層面,所以必須分別加以說明。
1、從無知到淺知
一個人從對禪的完全無知的狀態,一直到初步而正確的瞭解了禪,這需要一個十分難得的機遇;當然這離不開平時對於人生等問題的思考與修養。這種機遇一般來自以下三種情況:(1)遇到已開悟禪師的講解指點;(2)閱讀富有啟發性的禪籍;(3)在思想的窮途中,忽然得到外界的啟迪。當你遇到難得的機會時,如果的確有禪的根性與天資,便會在這個因緣時節裏從內心產生激勵與觸動:一種受禪的美妙意境啟迪而心花怒放、茅塞頓開的感受;一種豁然開朗後的空靈、暢快,以及無法名狀的心靈世界的智慧閃現。此時,你便會完全沉寂在禪的悟解的愉悅中,心靈深處的感觸與開發出來的慧力,改變了平常狹隘庸俗的思想境界;而且由此產生的冥思,經常有意無意地在你的生活中出現,無法遏止,充滿了追求禪世界悟境的濃厚興趣。
進入以上的狀態,算是對禪有了初步的淺知,它完全不同于依文解義和以類比方式理解禪的人,因此雖是隔岸相望,似見非見,但畢竟在依稀仿佛中,親自見到了。此後,仍須在閱讀禪籍與親近禪師時,不斷地返照,進一層地去體會,有一種非打破沙鍋問到底而後已的決心,探究禪的淵源,直證禪的悟境。於是對見性成佛之道,信心十足。
2、從淺知到深知
有些人在獲得禪的淺知後,因為世俗的事務及各種煩惱的干擾,逐漸地覆蓋了原初的真機真情,慢慢地趨於消沉;或只取相似禪意,應用於生活之中,不再作深入的探索。真正具禪宗根基的人,在淺知之後,由於宿因不斷地開發,就自然地向縱深的禪境發展。猶如蜜峰嘗到了花粉一樣,內有嘗蜜之因,外有花粉之緣,於是就一直吮吸下去,及至釀成蜜而後已。
這第二類人,如果他有機會依止明師,就可以在明師的大手眼的策勵下,穩步向前,自有處處通關之妙。假如在無師可依的情況下,就需自修自悟了。在自修中,除了打坐習定,懺悔業障,稱名持咒等助道方便外,還應以無住心研學下列著作:《圓覺經》、《楞嚴經》、《宗範》、《碧岩錄》、《中峰廣錄》、《宗鏡錄》、《六祖壇經》、《大珠和尚語錄》、《傳心法要》、《禪關策進》、《指月錄》、《五燈會元》等。在學習時,重點放在觸機的領悟,不必記言記語,更不可有積累禪知識的觀念。對於不識的字,可以查一下辭典,以求明瞭;如果遇難以理會處,可以作一個記號,就放過不管,不求甚解。因為意識蔔度都是妄情,所以在閱讀時,儘量做到直心平照,不起分別憶想,以無住著心、能所心而閱讀。這時,經常會出現豁開的小悟,在恍然明徹的親切悟境中,不必再往下看,應該默默體究,返照現前一念,使之提撕不斷。閱讀禪籍不應追求速度,也不一定都要從始至終的閱畢全文,只是隨意而照,自得自適即可。一次閱讀不必過久,注意精神的輕鬆。閱讀一段時間後,停下來靜坐返照十至二十分鐘,要使心中一切不留,唯寂唯照。
假如在某次閱讀後,有一問題或語句對心靈產生極大的震動,久久不能忘記,時時在心中出現,一股疑團橫梗在胸中,此時抓住時機,一心參究,時時不離,越久越細,則越近悟機。但在參究時,不可涉及意識分別,不要把教理知識來解答此一問題,而只許一味直參。這就是越情的階段。
3、從深知到無知
真正的知乃是無知之知。一個學禪者,從深入的解知後,無論從起疑情或直參本性,都能漸漸趨入佳境。到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之際,身心內外,渾然一體,自他理事,融合一貫,心中不存能知所知,有關禪的概念、名詞等一時歇去。沒有能參所參,生命的真正情趣,唯在此時此刻的一念靈知了了的心中,不偏不倚,非空非有,無來無去,與天地同化,人不見人;與自然合一,山不知山。湛然忘懷,一念孤絕。如在此時更能進一步轉過身來,“翻身觸破太虛空”,大死以後大活,全體圓明徹露無餘,一真法界了然彰現。於是見性明心,證入初關。
4、有慧無定行
學禪的人雖藉強大的慧力打破初關,明心見性,但如果沒有定力的護持保養,就會擁持不久,一旦打失,又入迷途,具足慧力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由明師的善巧直指,在機緣湊合時,忽然契會自性,頓斷意識流注,即具天真本來的慧力;二是由自力參究,到了山窮水盡時,自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境。這兩種都是正悟,也都需要定力的護持。另有一種只是意識分別心對於禪公案的慧解,似有所悟,但因不離識情,故全未真正見到本來,沒有親切的受用。這種慧解更需要禪定的培養與深化,藉定力突破意識分別之關,進入真正的悟境。在學禪者中間,往往狂慧的多而證悟者少,因此切忌過於分別知解,而應處處返照自性,更兼以定力轉化狂心,方有悟道的可能。
5、有定無慧行
僅把禪作為一種修心養性的靜坐入定的方法,不知禪就是自己的本心原態,於是一味地枯坐修靜,企望能坐出一種奇異的天地。這種不識自心的妄執之禪,不但不可能開悟,而且更易增加生死煩惱,形成堅固不化的顛倒見。
因為這一類人不能超越我見與法見,縱能在修禪時暫時達到忘身忘境的狀態,依然是我見我愛的執著在起作用,障礙重重,不可能打破無明,見於本性。往往久修死定的禪者,因不明心地及真實的悟境,總以為有修有證,或自以為禪境高妙,於是造成了更深厚的我慢妄執,落於死水潭裏,難得悟性起用。假如已有定力,更能參學明師,研學禪籍,以慧照心,則能脫禪定之縛而行活潑之用。
6、定慧雙運行
既有解悟明理識知自心的智慧,又有打坐磨練,對境不遷的定力,如是定慧雙運,如車的兩輪,如鳥的兩翼,進步便十分快速,成就也特別殊勝。如果雖已具定慧雙運之心,但在實際上,兩者的力量都不充足,腳跟不穩,如此在久久修習中,仍未打開本來,或打開後又已失去。這種情況說明宿根較差,蓋障較重,因此還必須借助種種方便,以增加定慧。至於應以何種方便助道,可由自己選擇或求明師指示。
學禪者進入正修後,就要減少外事的攀緣,還須注意身心的調養,因此掌握台宗二十五方便行法,對修禪極有好處。學禪者既已立志參究,則應恒一其心,專精不退,一氣呵成,決不可停停修修,否則必至非驢非馬,半生不熟,以後再想提高就非常困難。試看半途而廢的禪行者,能夠振作向上的又有幾人?所以應珍視這一段十分寶貴的光陰,這是證悟真如生命的關鍵時刻!
二、悟後的保與任
開悟之後,在理邊講即是“頓悟須同佛”,但在事邊講,卻仍是“多生習氣深”,故仍是凡夫,煩惱習氣猶在未斷。但由於已悟本性,悟知一切法本來不二,時時不離自性,能以無住心而應物,故基本上已伏一切邪見煩惱,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走失的。從此之後,只要保養得當,就能逐漸呈現自性的全體大用。這猶如嬰孩剛落地,雖然已具大人的身根,但一時還不能起大人的作用,故須經過長期的調養保護,方能成其大用。
悟後保養的方法主要歸納為以下六點:一是知覺照,即在妄念生起時,能時時覺照,不隨之遷流迷失。此如古德所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二是不污染,在一切時中,不受善惡是非等一切境界的污染,對境不生情見,保護心性的空靈與安祥。三是能轉煩惱習氣,在煩惱習氣翻騰時,能以無執無待心轉化之,知煩惱與菩提不二,不取不舍,一性平等,泯絕能所,於是煩惱不斷而自斷。四是調養身心在無執的觀照下,注意身心的調養,不使疲勞過度,時時保持輕鬆愉快。鍛煉身心,使之更為健壯。五是養深湛之定,每天至少坐禪一次,不計時間長短,無心而坐,一任無住,借此培養深湛的定力,開發更深的智慧妙用。六是消釋公案之疑,以無分別智閱讀以前不易理會的公案,使之一一透過,智慧也就愈臻圓活。
保的時間因各人根性與定慧力量及煩惱輕重而有所不同,無論時間長短,一定要保養到情見不起為到家,即斷見思煩惱而出分段生死、身心無累的無漏解脫,也即證入根本道。此後從體起用,方能自在無礙。
保養成就, 方進入任運磨練的階段。此時可在平時習氣最深,最難以透過的環境中去鍛煉,如在順、逆、不順不逆的三種環境中,使自己進入角色,做各種各樣隨俗的事情,而內心不受干擾,情見不生。因此,在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裏, 一切的人情冷暖、是非善惡、可憎可愛、可憂可喜等境界中,一一透過,不受一切受,心中自在無礙。如此久而久之,不但能入佛,而且能入魔。力量不斷增強,自性進一步開發,此時方具備度生的資格,方可繼紹隆佛祖之位而大弘佛法於天下。
三、為人的情與智
所謂為人,即是住持佛教道場,為人師表,導利群方的法門師範。末法的今天,並不是非要證到任運自在方可為佛教領袖與導師,如解悟者可做教下學院的講師,開啟蒙童,悟佛知見;明悟而力未充者,亦可住持小道場,在一方為人點示,示其禪門正道。但以上兩種因為未能徹了,情恨未斷,於道行上時進時退,其弘法的影響力隨著修養的程度不同與悟境迴旋 而有變化,所以作用不免有很大的局限,即不能真正樹立宗風,主持大局,為群方之眼目,引導一代佛子向前進修。所以就禪門而講,儘量先完成“自我”,直到歸家穩坐,得大自在後,方隨眾生之因緣,而興大慈悲、施無量方便作無礙的度化。
大用現前,無為而為。在施用時,先要觀察自己多生在法門應用上的生熟,並要熟知自己的習氣與不足;其次要深入觀察時代眾生的根性以及他們需求,並要善擇因緣,取捨得宜。在應機施用時,要藥病相符,機用靈活,從正面,側面以及反面等角度,方便轉人粘著之處,而且要不留痕跡。
在施用中,情與智是兩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在情一邊講,要不斷地開發廣大無量的悲心,消釋自己無始以來的一切情習,如俗情、私情與自了的偏情小志等。在隨俗轉化中,又要通達人情世故,研究各種類型人的思想感情,在貼近人情與順於人情或者逆於人情的方便教化中,使眾生因之而悟入。而在愛、恨、怒駡嘻笑時,心中了然無執,一絲不掛,不留一點痕跡。這是在隨順世俗中,藉以打破自他執情的大悲方便。在智一邊講,禪門悟後雖已證體,具一切智,于中道諦亦已相應,但在緣起的差別事物上,還不能一一明顯無礙。故應在無為心中學習無量法門,洞悉世出世間的一切知識,諸如五明等。在物件上,又應對無量眾生的根性、智量、性格、愛好、煩惱、習氣、情感、才能等方面,一一觀察照了,絲毫不惑。在具體運用智慧時,又需善巧地掌握其微妙的變化,如心念、表情、動作、語言等,隨時以智慧應變之。因此對不同的機,施以不同的法;機活法也活,破其迷惑,消其滯情,啟其靈慧,示以行法,而且恰到好處,痛快淋漓。禪門古德的無量靈活機用,就是在心靈無住下,知機知法,而以般若之智盡其微妙變化而已。故無論是暗示的、直指的、反詰的或論理的,都在無分別的智光中,自然流露,並無做作牽強之舉。
在悟後的為人上,不可有心去求,不可攀緣化度,只是無心自適,用而無用,無用而用,任緣引導而已。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落有心,即重入學途,自救不了,焉能度他?
如此久之,在無自無他中,度他自度,塵沙之惑不斷而斷。隨著悲智的逐漸圓滿,破無明細惑,而證三身、三德、三智;究竟成就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之果。此時所證,雖只是原初所悟,但智光圓明之境,恒沙方便之用;法界圓明,身土不二,清淨涅槃 ,萬德齊彰,其中種種莊嚴與無量功用,絕非初悟之時可同日而語。
上一篇:~紅塵禪心~
下一篇:~禪門叩關悟道因緣~略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