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 21:58:06幻羽

**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即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三法印的真諦必須要通過正法實修來證得。


許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常感倦怠,希望回歸平靜生活,可是心若靜不下來,即使環境單純也住不長久。修行人也追求這種心境,但不只是平靜,而是「涅槃寂靜」。 

「涅槃」不是死了,「寂靜」也非無聲。當有人一再問佛陀什麼是涅槃時,佛陀拿起一根點燃的蠟燭,然後吹熄。「涅槃」就好像吹熄的蠟燭瞬間寂靜,我們的心常被貪瞋痴點燃,只要吹熄煩惱,心就能歸於寂靜,《雜阿含經》說:「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要止息貪瞋痴,可依三法印來實踐:首先觀「諸行無常」,體證「諸法無我」,最後達到「涅槃寂靜」。

舉個例子來說,人生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一個階段結束,接著另一個階段開始,就像泡沫起起落落、生生滅滅,顯示著無常。但我們卻執著每一個泡沫都是我,為了保護虛幻不實的泡沫,衍生出貪瞋痴等煩惱。若將每個泡沫打破,回歸大海,「我」不再有好壞、得失分別,心自然就能寂靜。 

這些不需離開社會、人群、甚至死了之後才能知道,反而要在生活中體悟,超脫自在,當下就能寂靜。 

曾有兩個人同時在大賣場裡遺失一筆為數不少的金錢,剛開始都很慌張,不過其中一位因為有學佛,了解無常的道理,遺失必定有其原因,若撿到錢的人能善用,也是功德一件,便放下了心中的煩憂,當下自在;另一位則是抱怨連連,賣場上上下下都被他數落一番,錢沒找回來,還氣得半條命。這位學佛人因吹熄了煩惱的蠟燭,很快就回歸平靜,安頓身心。 

這只是凡夫的自在境界,唯識家說有四種涅槃。

一是自性清淨涅槃:自性不假外求,人人本自具足。

二是有餘依涅槃:解脫煩惱的人,還餘有業報之身,如成道後的佛陀。

三是無餘依涅槃:不僅解脫了煩惱,也捨去業報身,如八十歲入滅的佛陀。

四是無住涅槃:解脫之人以悲願之力,自由地受身捨身,出生入死,不住一切,廣度眾生。


"寂靜涅槃"在小乘來講:是內心如如不動、不受情境的影響稱之。我們一直受到外境干擾、種種災難、自己情緒、身心變化的影響。這是因為沒有通達無我、空性的真理,而執著有我、有法,因此受到影響。寂靜涅槃就是透過體驗,以正念、正知、正智慧來了解宇宙人生的實相,因此內心就不受影響,這就是寂靜涅槃。

目前經濟情勢非常惡劣,在這種情境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寧靜?這就要了解它的因果關係。如果目前情況是果,果前面一定有它的因緣。了解了因緣的變化,知道任何一個現象都只是因緣果報的過程,都只是種種條件在那邊變過來、變過去,在那邊聚合、離散而已。所以因緣果報的變化過程必然是痛苦的,因為這是自然的真理,法爾如是的真理。 

寂靜涅槃是透過聞、思、修來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讓心能夠靜下來,不管碰到任何境界,心都不起波浪,這是小乘佛教的寂靜涅槃;大乘佛教是更進一步去理解到動靜不二。  小乘佛教在靜相、動相是有差別的,由動相、紛擾相進入寂靜相、進入不生滅相,這是小乘佛教,是自我的解脫。 

大乘佛法更深入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不動不靜,靜相、動相瞭然不生,動靜不二,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寂靜涅槃是在自利利他的動相當中,心不起任何掛礙,包括一、並沒有我在幫助眾生。二、沒有眾生在受我幫助。三、沒有我們幫助的法。

三輪體空,以大慈大悲為寂靜涅槃的內涵。大乘、小乘二者的差別:一個是自利,一個是自利之外又利他,但都要建立在智慧之上。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不能夠證得小乘的寂靜涅槃;又如果沒有智慧加上慈悲,絕不能夠證得大乘的寂靜涅槃。 

大乘寂靜涅槃跟生死輪迴是不二,即生死輪迴本身就是寂靜涅槃。就生死輪迴本身而言,就在我們生活工作、流轉的過程裡面去體會這些流轉性、緣起性空,不受靜相的干擾,也不受動相的干擾。 

通達諸法實相就能夠證得大乘的寂靜涅槃,使一個人永遠能夠住於真理、真如之中,而不會驕傲。當我們處於順境時、當我們事業成功得到人家的尊重時,不會高傲、不會傲慢,因為我們內心已經證得寂靜涅槃,一切只不過是因緣罷了。我們有能力幫助眾生是因緣,眾生需要我們幫助也是在成就我們的利他。 

寂靜涅槃是最好的修為,就世間法來說,如果能夠證得寂靜涅槃,這種人非常受人尊敬,是一個大善人,同時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大善人,所有的身、語、意都在利益眾生,自己並不會高傲。如果碰到逆境時能夠寂靜涅槃,了知逆境的因緣性、空性,了知逆境、順境只是一個過程,並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法在,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的現象,如此內心就寂靜涅槃了。 

當然證得寂靜涅槃要不忘失菩提心,菩提心不可以丟掉。一忘記菩提心就是很自私的人,只求自己的解脫、自己的安樂,而犧牲了別人,這樣子也不行。大乘佛法以菩提心為根本、以菩提心為動機、為出發點。


現在很多人都想統領世界,有的國家甚至在世界各地設立飛彈基地、軍事基地,一旦國與國之間競爭起來,難免會產生戰爭。想統領全世界,是宏大的抱負,但是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

《大學》裡很有系統地講修身、修心,講三綱領、八條目,就是內聖外王的道理。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道理一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從過去到現在,想要統領天下、治理天下,第一步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假使國家的領土大、人口眾多、事情繁瑣,想把國家治理好並不容易。「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要想當一國的領導者,先要齊其家。自己的家庭只有幾口人,佔地不過數十坪,如果連家庭都治理不好,如何統理國家?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法的人間淨土,都是要把整個國家變成淨土,乃至將全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變成淨土,這就要修菩薩行,這是大眾的責任。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一個家庭治理不好,不能怪學校、社會,應該自我檢討。做父母的吃喝玩樂,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怎麼可能教好兒女?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身,父母要以身作則,以良好的身教、言教引導子女。

如何修身?在佛法來講,父母有慈悲心,身、口都沒有不好的行為,進一步受持三皈五戒,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必然和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但要修正行為,還要正心,心要端端正正,不要黑心、偏心、狹心、惡心。心如何才能正?「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無論是做人或是做事,都要以誠信為根本。儒家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心念要真誠,誠意才能正心。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心念要誠,必須知見正確;知見不正確,意識就會顛倒、模糊。所以禪宗祖師說:「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修行首重正知見的確立,做人處事也要有正確的觀念和見解。「知」很重要,知見要清淨、端正。儒家的倫理道德、尊師重道是正確的觀念,如果身為師長的人做不到,怎麼教得好子弟?

正確的知見、清淨的智慧如何產生?「致知在格物」,這就是重點。格,是改革;物,是心當中的煩惱、物欲、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

儒家的思想與佛法有相通之處,原則上、本位上都是以心為根本。格物,就是除去心中的煩惱、物欲,衣食住行要適可而止,革除心中的貪念,去除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利的習氣。要檢討、反省,檢討心中有沒有貪瞋癡;口,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身,不造殺、盜、淫。有了過失知道立刻改進,這念心就光明了,人格就建立起來,就能增長福報。

禪七是以無為法、以心為根本,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心要達到清淨,就必須「致知格物」,慚愧、懺悔、改過,回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把煩惱照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要統領世界,「格物致知」是一個起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裡的八條目。佛法雖然是出世法,但也不離開世間法。

什麼是出世?什麼是世間?《六祖壇經》講:「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正見就是解脫,看看自己有沒有正見?「邪見名世間」,如果心念都在邪見、愚癡當中,就是世間人。

身、口、意三業清淨,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聖者,不要另外去求聖。佛經講:「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一切都要從因當中努力,不是在果上求。沒有種因,哪裡找果?種了因,果報自然會現前。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也不離開我們當下正知正見的這念心、這念覺性。

禪七當中不論有沒有坐到一支好香,這段期間的用功都不會白費,每一位都有清淨的功德,清淨心就是佛。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坐在這裡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看到什麼境界都不理它,這就是智慧佛;這念心如如不動,一坐下來,一天、兩天、十天……,一年、二年、十年……都不起心動念,這就是如如佛。

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就是真佛住世。所以,要想成佛、成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念心。大家要有信心,相信過去的佛是如此成佛,未來的佛也是如此成佛,十方諸佛都是如此成道、成佛,過去的人做得到,我們也可以做得到。靜坐就是要淨心、定心、明心,不論外面有什麼動靜,自己都要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

                      莫將慧命付輪流,  邪見斷送法真究。 

                      依三法印達實相,  法身再現妙無窮。 

                      依法皈性本來真,  依人邪正難辨分。 

                      覺心見性涅槃樂,  無常幻法真非真。 

                      學佛聞法要明心,  見性成佛才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