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05:58:07幻羽

《 曹 操 》+《愛江山更愛美人》任賢齊、劉宇寧

               

                                      《 曹 操 》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三國時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於建安年間權傾天下,在世時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諡號武王。其子曹丕受禪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生平

早年(155年-174年)

東漢永壽元年(155年),曹操出生於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的一個宦官家族,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歷侍四代天子,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是曹騰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三國志》中記載曹操遠祖是漢代初期的相國曹參,但是裴松之注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曹操身世眾說紛紜。 

曹操少年時機警過人,通權謀機變,十歲時曾經在家鄉擊退鱷魚。但行為放蕩不羈(如曾和袁紹偷新娘),不為世人看重。只有橋玄、何顒、李瓚和王俊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將來一定會安定天下。當時曹操還默默無聞,橋玄建議曹操去結交當時的名士許劭,以提高名望。於是曹操就去拜訪許劭,向他詢問說:「我是怎樣的人?」許劭鄙視曹操的為人,不肯回答,曹操找到機會威脅許劭,許劭不得已,給曹操做出了「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價(《異同雜語》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罷大笑,並逐漸知名。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過橋玄之墓,下令祭祀橋玄,並且寫了悼文。  曹操早年就喜愛武藝同時也很有才華,曾經潛入中常侍張讓家,被張讓發覺後,手舞著戟越牆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經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孫子略解》;是為《孫子兵法》最早的註釋本。

初入官場(174年-189年)

曹操年輕時是名諸生,熹平三年(174年),二十歲的曹操察舉孝廉成為郎官,不久司馬芳推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但曹操想擔任洛陽令,不過負責人事的選部尚書梁鵠並沒有遵從曹操的意願。曹操上任洛陽北部尉數月,宦官蹇碩的叔叔違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殺。這使曹操得罪宦官集團,可是曹操是依法而行,這些人又無法中傷詆毀曹操,只好轉而稱讚他,舉薦他去擔任地方官。177年,曹操被任命為頓丘令,第二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後,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譙縣閒居。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此前(168年),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反為閹黨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沒有被漢靈帝採納。而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是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太平道首領張角聚眾起義,黃巾之亂爆發,朝廷任命曹操為騎都尉,前往潁川郡鎮壓叛亂。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任職後罷免貪污官員約八成,並且嚴令禁止當時盛行的宗教迷信。據說因為曹操當政素稱嚴明,濟南郡一帶作亂之徒聽說曹操要來了,都紛紛潛逃到別的郡縣。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但是曹操沒有就任,自稱在擔任濟南相期間的行為得罪十常侍和地方豪強,害怕引起報復,稱病回鄉。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經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著,又有西北金城郡(今甘肅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 

188年,漢靈帝組建西園軍,曹操被起用為典軍校尉,並派往家鄉募兵,結果中途士兵叛亂,襲擊曹操,曹操負傷逃脫。189年,在位22年的漢靈帝駕崩,終年34歲,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宦官失勢之機誅滅閹黨,但是沒有取得太后的支持。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并州刺史的董卓進京,脅迫太后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經被宦官下手謀殺,隨後宦官十常侍也被袁紹等人誅殺。同年九月,董卓入京,誅殺丁原,逼走袁紹,執掌朝政。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皇帝,是為漢獻帝,京城陷入混亂。為了穩定局面,董卓想拉攏曹操,上表奏請曹操為驍騎校尉。但是,曹操沒有接受董卓所封的官職,害怕惹禍上身,更名改姓,潛逃出洛陽。曹操逃亡到成皋,投奔故人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其子招待曹操。曹操聽見有食器聲音,以為呂伯奢兒子要抓捕自己獻給官府,乾脆將呂伯奢五個兒子和呂家2名賓客全部殺死。事後曹操發現自己是誤殺,於是說了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來安慰自己。曹操殺死呂伯奢兒子離開後,道逢二人,容貌威武,曹操避讓。二人笑著對曹操說:「感覺你很害怕,為什麼呀?」曹操覺得詫異,把剛才殺人的事全盤托出。臨別前,曹操解佩刀送給二人並說:「以此表吾丹心,願二賢慎勿言。」曹操繼續向東逃亡,經過中牟縣時,被亭長懷疑是逃亡的罪犯,於是將曹操抓去見縣令。鄉野中有人認得這人就是曹操,就拜託縣令把曹操給放走。 

討伐董卓(190年-191年)

189年十二月,在回到陳留郡之後,曹操散盡家財徵募鄉勇,甚至親自和刀匠一同製作武器,豪強衛茲也傾家財助之,曹操率先於己吾揭竿舉義,討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董卓討伐戰開始,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等地方勢力,舉兵反董,群雄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則行使奮武將軍之職。 

此次戰役中,曹操跟隨諸將駐紮酸棗,當時天下英雄豪傑,都以袁紹馬首是瞻,只有鮑信認為曹操是撥亂反正的雄才。而鮑信的推算也沒有錯,在董卓焚燒洛陽,挾持漢獻帝與百官遷都長安之後,袁紹等各軍將領都畏懼董卓而按兵不動,誰也不敢先發動攻擊,唯有曹操單獨引兵西行。張邈派部將衛茲率領一部份兵力跟隨曹操,曹操打算奪取成皋,在抵達滎陽汴水時,和董卓部將徐榮遭遇,大敗,士卒死傷眾多。戰中,曹操被流矢射中,所騎戰馬受傷倒下,幸而曹洪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且步行隨侍保護,才能乘夜逃走。也是因為這戰,徐榮發現曹操以這麼少的兵力,都能奮戰一整天,判斷酸棗不易攻下,因此也向後撤退。 

曹操回到酸棗,看見各軍累積起來也有十餘萬,但諸將每天歡宴飲酒,沒人圖謀進取,於是提出建議: 

1.袁紹從河內發兵,進逼孟津。

2.酸棗諸將,據守成皋,控制敖倉,封鎖轘轅關、太谷關,掌握險要。

3.袁術攻擊丹水、析,直入武關,威脅三輔。

4.全軍興築高大堅固的堡壘,不和董卓軍團正面衝突,只派出遊擊部隊騷擾,完全控制關東,從而立於不敗之地,等待董卓軍內部發生變化。

然後諸將不能接受這項部署,曹操因為士兵多死在滎陽之戰,只好跟司馬夏侯惇等,前往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予曹操四千餘人。行軍至龍亢,士卒叛變,趁夜焚燒曹操營帳,曹操親手斬殺數十人,才出營帳,沒有參與叛變的僅剩五百餘人。又行軍到銍、建平一帶,集結殘兵一千餘人,投奔袁紹,前來河內駐守。 

然而不久後,酸棗大營糧秣告盡,各軍星拔營散,同時內鬥又起,劉岱和橋瑁交惡,橋瑁被殺。袁紹和韓馥又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想拉攏曹操,遭到曹操拒絕。聯軍無暇顧及董卓之事,於是反董卓聯盟解散,除了曹操、孫堅、王匡之外,其餘諸軍皆沒有和涼州軍團交戰,只是各懷鬼胎,保存實力。曹操聽從了鮑信的建議,想避開袁紹新佔的冀州,往黃河南邊的兗州進行發展。這時黑山軍於毒、白繞、眭固等十餘萬眾攻略魏郡、東郡,東郡太守王肱無法抵抗,曹操趁機讓袁紹讓自己前往東郡,並順利的在濮陽擊敗白繞。袁紹於是上表曹操為東郡太守,屯駐東武陽。

兗州時期(191年-194年)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駐軍頓丘,黑山賊餘毒等趁機攻擊東武陽,曹操率軍直向於毒的本營西山,於毒得到消息,解除對東武陽的進攻。曹操趁勝進抵內黃,大破眭固及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等,東郡遂告安定。 

夏,青州的百萬黃巾大軍入侵兗州。兗州刺史劉岱不聽濟北相鮑信勸阻,與黃巾軍交戰,結果被殺,舉州驚恐。曹操部屬陳宮前往昌邑,向別駕、治中推薦曹操繼任。鮑信心中亦有同樣想法,於是與州吏萬潛等到東郡迎接太守曹操,推舉他擔任兗州牧。後來與黃巾軍戰於壽張以東,初期失利,後曹操即起補救,加強訓練,賞罰嚴格,又不斷使用奇兵詭計,晝夜進攻,終於逼退黃巾軍。然而鮑信在亂軍中戰死,曹操重金尋鮑信屍體不得,只好雕刻其木像安葬祭拜。之後,曹操追擊黃巾直到濟北國,黃巾軍眼見退無可退,遂全體投降,其中有士兵三十餘萬人,眷屬老幼約一百萬人。曹操遴選其精銳,組成大名鼎鼎的「青州兵」。 

與此同時,漢獻帝下詔使金尚為兗州刺史,曹操在金尚要赴任之際,率軍攻擊,金尚只好投奔袁術。 

當時,袁紹和袁術反目成仇,雙方拉結人馬,袁紹找上了荊州劉表,而袁術則找上公孫瓚、陶謙。作為袁紹盟友的曹操,幫助袁紹打敗屯駐高唐的劉備,屯駐平原的單經,屯駐發干的陶謙等。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屯軍鄄城。此時劉表截斷了盤踞在南陽的袁術其糧道,袁術受不了如此壓力,率軍北上,打算進佔兗州。聯絡了黑山賊餘黨以及於夫羅,屯駐封丘,並派遣將領劉詳駐紮匡亭。曹操出兵攻擊劉詳,袁術來救,為曹操所敗,曹操乘勝包圍封丘,還沒包圍完成,袁術突圍,退駐襄邑,曹操追擊,連戰連勝,最後袁術退入揚州九江郡,曹操因此回軍定陶。是為匡亭之戰。 

秋,陶謙攻打兗州東部泰山郡,使得曹操父親曹嵩被殺。對於曹嵩之死,存在爭議。為此事,曹操開始攻擊徐州牧陶謙,並得到袁紹相助。曹操打到彭城,陶謙不敵退保郯縣,曹操在徐州大屠殺。《後漢書》對此事描錄「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以荀彧、程昱留守,再攻陶謙,進逼東海、琅邪,並在剡縣大破前來幫忙陶謙的劉備,嚇得陶謙差點逃回丹陽。就在此時,張邈因為恐懼曹操將為袁紹殺死自己,而陳宮則因為邊讓被殺而心生恐懼,於是兩人聯合從事中郎許汜、王楷以及張邈弟張超等,奉迎呂布成為兗州牧。呂布佔據濮陽,兗州郡縣大部分都響應,等曹操回軍時,根據地只剩下鄄城、范、東阿三縣。 

曹操和呂布交戰於濮陽,濮陽豪門田氏作為內應,大開城門迎接曹操。曹操焚燒東門,誓言絕不退出,但被呂布反攻大敗,出奔。呂布的一名軍官,抓住曹操,卻不認識曹操,反而問曹操在哪裡,曹操回答:「騎馬逃走那個就是曹操。」軍官相信而放掉曹操,曹操才因此逃過一劫。 

曹操回營後,再度組織進攻,雙方再戰於濮陽,對峙一百餘天,雙方糧秣用盡,於是各自撤退。在這危急時刻,曹操曾想投奔袁紹,但被程昱勸阻,曹操這才打消念頭,但還是親自前往袁紹處,借了五千士兵回兗州繼續和呂布作戰。 

興平二年(195年),曹操在鉅野大敗呂布部將薛蘭、李封等,呂布與陳宮捲土重來,雙方遭遇,曹操兵全出去收割小麥,只剩一千餘人,於是曹操設伏,呂布發現敵人單薄,輕裝突擊,曹操伏兵出擊,大敗呂布,乘勝攻取定陶,分兵收復諸縣,呂布逃奔徐州。後,曹操圍雍丘,城破,夷張超三族。就在此時,漢獻帝封曹操為兗州牧。曹操受封兗州牧後,向漢獻帝進貢梨、椑、棗各二箱。曹操在兗州鏖戰四年,總算得到了朝廷的承認,也紮實地站穩了其第一個領地。 

挾天子以令諸候(195年-197年) 

195年七月,李傕與郭汜為了爭權奪利,內鬥不斷,漢獻帝趁機逃出長安,進駐安邑。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聽從謀士荀彧、毛玠建議,前往洛陽,迎接皇帝。 

雖然漢獻帝(或其掌權之臣)對曹操仍有疑慮,但是曹操勢力擊破黃巾軍,表現出關心社稷的忠心。由於京師洛陽被董卓破壞,殘破不堪,漢室於八月庚午日(10月7日)遷都至潁川郡許縣。曹操於十一月丙戌日(197年1月1日)被任命為司空,行車騎將軍,封武平侯,仍領兗州牧,開始掌控東漢朝廷的軍政大權。

早在兗州時期,曹操就開始打算和袁紹決裂。曹操控制漢獻帝後,讓獻帝下詔書譴責袁紹地廣兵多而樹立黨羽,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袁紹不服,上書辯解。曹操為了安撫冀州牧袁紹,上表漢獻帝,封其為太尉。袁紹又不肯位列曹操之下,甚至被曹操背盟舉動所激怒,說;「曹操有幾次都快沒命了,我每次都救他,現在曹操忘恩負義,居然挾天子以令我嗎?!」最後曹操讓漢獻帝封袁紹為大將軍。袁紹眼見曹操控制皇帝,藉口許都潮濕,洛陽殘破,要曹操遷都靠近袁紹控制區的鄄城,曹操不同意。 

三國曹操教會我們的事》失敗是個好事- YouTube

征討四方(197年-199年) 

197年,曹操征討南陽郡的張繡,張繡舉眾投降,之後因為曹操納張繡叔父張濟之妻鄒氏,張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得知後密謀要殺害張繡。由於計畫洩漏,張繡襲擊曹操,曹操在長子曹昂、姪子曹安民與校尉典韋殿後下逃亡,曹昂、曹安民與典韋陣亡。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兩年後,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對荊州北部的控制,並且消除了許都南面的威脅。 

198年十二月,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計策,開決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後生擒處死呂布、陳宮與高順,收降張遼,把徐州納入勢力範圍。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于禁和徐晃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同年六月,窮途末路的袁術病死於壽春,其部下向曹操投降,淮南之地盡歸曹操之手。 

官渡之戰與統一北方(200年-207年)

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自稱收到漢獻帝的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被曹操殺害,夷滅三族,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在外領兵的劉備聽說後斬殺車胄,統領徐州。不久,曹操攻下徐州,劉備逃到冀州投奔袁紹。 

二月開始,曹操和袁紹展開一系列的會戰,史稱官渡之戰。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採取持久戰略不被採納,而許攸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亦不被接受。十月,戰事處入僵局之時,袁紹謀士許攸因為袁紹和他多次不和,許攸家屬因為犯罪被袁紹處罰,許攸對袁紹懷恨在心於是投奔曹操,向曹操獻策,偷襲袁紹的糧草囤積地烏巢。曹操採納,因而扭轉了戰局。張郃向袁紹建議派大軍救援烏巢,但是袁紹只派輕騎去救援。烏巢守將淳于瓊對曹軍未先加以防範,結果樂進率軍攻陷烏巢,燒掉袁紹所有的軍糧,俘虜斬殺淳于瓊。烏巢淪陷之後袁紹兵敗逃回鄴城,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沮授因為拒絕投降而被處死。202年五月,袁紹去世,他最喜歡的三子袁尚繼承大將軍、冀州牧之位,與兄長袁譚內鬥不斷。 

204年,曹操趁袁氏兄弟內鬥的機會,發兵攻下鄴城,誅殺審配,自領冀州牧,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冀州鄴城,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只是在許縣留有個別官吏監視漢獻帝。205年攻下青州,誅殺袁譚與郭圖。206年,平定并州高幹的叛亂。207年,曹操征討烏桓,誅殺蹋頓 ,謀士郭嘉病死在行軍途中。袁尚、袁熙兵敗後逃往遼東,被太守公孫康所殺。至此,曹操經過七年的戰爭,徹底消滅袁氏集團,基本統一中國北方。 

曹操出身寒族,而且與閹宦有關,雖然深通詩文,但是不以儒家經學為務,與當時服膺經學的經學、士大夫不同。曹操曾下「求才三令」,強調重才不重德,並以法家之術為治,要摧破豪族的儒學。曹操為一代梟雄,不僅得到眾多寒族人才支持,也得到部份經學士大夫支持,如荀彧、荀攸、鍾繇,荀彧更為曹操引進不少士大夫階層的人才。

赤壁之戰與關中之戰(208年-212年)

建安十三年六月癸巳日(208年7月9日),曹操恢復三公制度,被任命為丞相。七月,曹操親統大軍10餘萬南征荊州,企圖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八月,荊州牧劉表病亡,次子劉琮請降。九月,劉備在長坂坡被曹軍重創,逃往江夏,派遣諸葛亮出使柴桑,與孫權聯合。十二月,江東名將周瑜火燒烏林,曹操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損失慘重,逃回北方,三國鼎立的雛型初步形成。209年,孫權率軍攻打合肥,卻中計退兵。周瑜占領江陵與夷陵,守將曹仁、徐晃、樂進等人逃往襄陽。 

211年三月,曹操為用兵關中,藉口要討伐漢中張魯,遣曹仁、夏侯淵等統率大軍與鍾繇會師於關中,此舉引起起關中諸侯的驚疑,馬超等十部起兵聯合反曹,曹操依賈詡離間之計,引起馬超、韓遂等人相互猜疑,一舉擊潰關中聯軍,馬超等人各自走還涼州。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率軍撤回,命令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隨後,馬超在隴西捲土重來,先後攻下隴西各地,但是最後復奪涼州未成,兵敗逃奔漢中。曹軍在數年之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封公稱王(212年-216年)

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荀彧以忠於漢室的立場提出反對。曹操答應荀彧永不做魏公,但是因此對荀彧不悅,不久荀彧憂憤去世。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213年)正月,曹軍進軍濡須口(今安徽巢湖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相持月余,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丙申日(6月16日),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其領地廣及魏郡、河東郡、河內郡等十個郡國,超過西漢初年的劉姓宗室藩王,更加違背「七國之亂」和推恩令後諸侯封地不得超過一郡的漢制。 

建安十九年三月癸未日(214年3月30日),漢獻帝使曹操的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伏皇后數年前曾經寫信給父親伏完,要他秘密圖劃剷除曹操,伏完直到去世都不敢動手。後來事情敗露,曹操命令御史大夫郗慮與尚書令華歆一起統兵入宮逮捕伏皇后。伏皇后緊閉門戶,披髮赤腳藏匿於牆壁之中,被華歆伸手牽出,監禁於掖庭暴室里幽禁而死,所生的兩位皇子被鴆酒毒殺,伏氏宗族一百多人亦被處死,曹操之女曹節被立為皇后。 

215年,曹操進攻漢中,太守張魯投降。曹操收降張魯後,取得漢中屬地,但是劉備得悉曹操攻降漢中,早晚要南下伐蜀,便和孫權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回師益州。此時曹操沒有接受劉曄的建議,未能趁劉備未站住腳跟之時攻蜀,便班師回朝。同年曹操獲得名義上分封諸侯和任命太守的權力。 

建安廿一年四月甲午日(216年5月29日),曹操被封為魏王,加九錫,立曹丕為世子,公然違反漢高祖所訂「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次年(217年)僭天子禮,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並作泮宮。十月,再授賜十王冠、二綵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他名義上雖仍為漢臣,實際上掌握等同於皇帝的權力和待遇,權傾朝野,漢朝已經名存實亡。曹操任命夏侯淵為征西將軍、曹仁為征南將軍,欲取荊蜀之地。 

南征孫權與漢中之戰(215年-219年)

215年,曹操打算報復孫權的皖城打擊,隨即率軍伐吳,可惜以失敗告終。孫權率領訛稱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曹操當時剛剛拿下漢中,不能親自前往征戰,便命令合肥守將張遼、樂進、李典阻擋進攻,孫權最終攻不下撤兵。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單于呼廚泉,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分別安置在朔方、并州、幽州一帶,其中左部帥劉豹就是十六國漢趙政權創建者劉淵的父親。 

216年冬,曹操再次率軍攻打濡須口陣取居巢,217年開始進攻逼退了正在濡須口築新城的孫權,但後來孫權作出反擊,把曹操軍擊退回居巢,雙方進入了膠著階段。當時連日大雨水漲,孫權驅使水軍令魏軍將士不安,曹操當時無法打敗嚴防的孫權,也未能穿越長江巢湖,看見形勢不利便下令撤軍,征戰時及歸途中大軍受瘟疫侵襲死傷者眾多。戰後,孫權派都尉徐詳以重結姻親為條件向漢朝廷請降,曹操則對徐詳表示自己想跨越長江與孫權一起在江東狩獵的意願,但徐詳認為這樣只會令江東震蕩,委婉拒絕了曹操想乘機進入長江天險的意圖,曹操聽後大笑,隨即接受孫權的請降並結為姻親。 

從217年末起,劉備率軍大舉進攻漢中陽平關,漢中之戰爆發。218年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坐鎮長安,同時邊塞硝煙再起,曹彰、田豫北征,大破烏桓、鮮卑聯軍。鎮守漢中的夏侯淵與劉備相峙一年,曹軍守將夏侯淵、張郃、徐晃多次擊退劉備軍猛烈攻勢。 

219年正月,劉備親自領軍和黃忠分進合擊,於定軍山斬殺征西將軍夏侯淵。至此漢中為劉備取得,同年三月曹操親自揮軍欲奪回,一度召集抽調鎮守北方的曹彰二十萬大軍增援,但是都為劉備所敗,曹軍無功而返,劉備便派劉封、黃忠、趙雲等將晝夜不停攻擊曹軍。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長安,且身體已感覺不適。劉備攻下房陵,派劉封順沔水攻佔上庸。相傳此戰為「雞肋」一詞的出處。 

樊城之戰(219年)

219年七月,劉備在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起荊襄之兵大舉北伐襄樊,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滿寵的殘軍於樊城,史稱樊城之戰。曹操派左將軍于禁援救,適逢漢水暴漲,淹沒于禁七軍,漢軍乘勢以水軍攻打,活捉于禁。于禁向關羽投降,龐德被俘虜後不降遭斬,關羽並另遣軍隊包圍襄陽,一時之間威震華夏。當時曹操治下許多州郡的叛軍早已受關羽遙控。

同年十月,曹操來到洛陽,欲遷都以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人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自請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並召集駐守合肥與孫權對峙的張遼軍隊、在漢中監視巴蜀的徐晃軍隊等,並且親自由洛陽領軍往樊城救援。 

曹操又命人把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用箭射到關羽和樊城守將曹仁處,曹軍士氣大振,而關羽進退失據。最先抵達樊城的徐晃軍,乘著大水稍退,對圍城的關羽軍展開攻擊。曹仁終於突圍而出,與徐晃軍一同擊退關羽。同年十二月,往南退軍的關羽被佔領江陵的孫權俘虜後處斬,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到洛陽,曹操以諸侯之禮安葬,襄樊戰役結束。 

去世(220年)

219年冬天,孫權上書稱臣,陳說天命,勸曹操稱帝。曹操把孫權來書給群臣觀看,陳群、夏侯惇和司馬懿等人都勸曹操簒位。曹操卻不想簒漢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並未除滅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兒子曹丕來取代漢朝,建立新政權。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庚子(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於洛陽,享年65歲,謚號武王。 

曹操臨死前留下《遺令》,提倡薄葬。二月廿一日丁卯(4月11日),曹操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與西門豹祠相近。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嗣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不久,夏侯惇、程昱等人也先後去世。同年十月廿九日(12月11日),曹丕代漢,迫使漢獻帝退位禪讓,建立曹魏,年號黃初,定都洛陽。封劉協為山陽公,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文學成就 

曹操詩歌在表現形式上往往有所創新,如「薤露行」、「蒿里行」,古辭都是雜言,各曲僅為四句,曹操則改用五言來寫,各十六句。五言詩以外,又長於四言詩。 

《蒿里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 

此外,曹操還有不少其他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真。 

內容思想

曹操用舊調舊題,描寫新內容。漢樂府詩多著重塑造客觀人物形象,曹操的樂府詩卻突破詩人自我形象;漢樂府詩以敘事為主,曹操的樂府詩卻以抒情為主。他沒有形式上模擬樂府,而是學習民歌反映現實創作精神,用舊曲作詞,既具有民歌的特色,而又富有自己的創造性。 

曹操善於以詩歌抒寫政治理想和抱負,雄心壯志,詩中充滿奮發進取的精神。部分詩中則雜有思憂難忘、人生朝露的消極情緒,還有宿命思想,又寫了一些遊仙詩。 

曹操詩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1.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里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餘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2.曹操對天下具有野心,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證。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

3.一代梟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歎,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曹操的詩,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脫胎自漢樂府民歌。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而是體現了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

《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語言風格

曹操詩語言多古樸質直,少華美詞藻;情調悲壯,激昂慷慨;音調昂揚,氣魄雄偉;形象鮮明,善用比興。 

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胸襟,不加潤飾。 

容貌

1.《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注引《魏氏春秋》: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

2.《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3.曹操小字阿瞞。《說文解字》卷五目部:瞞,平目也。

性格

1.曹操為人聰明能幹,但也十分狡猾。起初名聲不顯,可是也有很多人看好曹操的才華,如陳壽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及許劭的「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已明顯闡述曹操的才能非比常人。也有許多人瞧不起曹操的品德,孫盛曰:「魏武於是失政刑矣。易稱『明折庶獄』,傳有『舉直措枉』,庶獄明則國無怨民,枉直當則民無不服,未有徵青蠅之浮聲,信浸潤之譖訴,可以允釐四海,惟清緝熙者也。昔者漢高獄蕭何,出復相之,玠之一責,永見擯放,二主度量,豈不殊哉!」

2.曹操性格嚴厲,掾屬辦公如果不合其意,常常被他杖責。而其中唯有何夔經常帶著毒藥,決心如被杖責,寧可自鴆而死也不受侮辱,何夔才終究沒有遭受杖刑

3.曹操生性猜忌,得罪過他的人,幾乎都被他殺死,例如:崔琰、許攸、婁圭、孔融、楊修、華佗、邊讓、桓邵、劉勳等人,趙彥欲親近漢獻帝者亦被殺死。即使沒犯錯只要威脅到曹操,曹操亦殺之,神童周不疑便是最好的例子。張繡兵變複投曹營後八年便病故,不然一般認為張繡若活得夠久早晚遭曹操清算。謀士荀彧由於反對曹操稱魏公也被其嫉恨冷落。同時曹操又派下屬盧洪、趙達二人擔任撫軍都尉負責監視軍人,大家對盧洪、趙達恨得要死。

4.曹操的性格是有兩面性的,從《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可以看出曹操有政治智慧,也有性情。這樣一份有重要政治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卻用了非常樸實的語言風格,以及他的遺囑中很少提及他的政治生涯,很大篇幅都是安排瑣碎的家務事,雖說蘇東坡曾對此評價「平生奸偽,死見真性」,但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可見他的性情。另一方面,他也是奸猾的,他以《讓縣自明本志令》表明對漢朝的忠心,但實際行動卻渾然不同,在相同的實例中可以看出曹操的不同性格。

5.曹操深通兵法,在戰略、戰術方面都能應付裕如,常用計略來應付一系列的群雄戰爭來取勝,曹操甚還為孫武(孫子)所著作的《孫子兵法》做過註釋。

6.曹操擅長武藝、劍術,曾在兵變時,用劍殺死數十個亂兵才脫身。甚至有一次偷進張讓家時被發現,曹操手揮舞戟才得以逃跑,曹操也有抱負著野心的態度來面對亂世,如其迎接劉協代表其掌控了漢朝大勢,使到漢獻帝劉協也沒有權力。曹操也是殘忍之者,時常屠城,所以曹操殺人亦不手軟,坑殺士卒、214年殺害皇后,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處死、有孕在身的董貴人也未能倖免。曹操更過度勞役人民,以致有時爆發起義。

7.曹操妻妾眾多,不過娶納方面並不是毫無一個標準。並其中出名者多自他處改嫁而來。收降張繡時,收了張繡伯母入側室,引來張繡不快,曹操得知後於是想殺害張繡,但是由於計畫洩漏,引起張繡兵變,其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以及典韋白白地犧牲。曹操曾許諾將秦宜祿前妻杜夫人贈與關羽,但見其美色後自納之,關羽因此心中不安。雖說好色,但曹操納妾實際上是有所標準,綜觀曹操所收的妻妾,不是寡婦,就是別人休離的前妻,所以曹操才不齒呂布染指有夫之婦的行為。曹操也很疼愛妻子所帶來繼子,並不因為非自己所出就有所忌諱曹操死前也留下遺言,要求善待他的夫人們。

8.曹操生性節儉,不好華麗。《魏晉世語》記載,曹植之妻崔氏(崔琰侄女)就因穿著過於華麗的衣服違反了禁令,回家後就被曹操賜死了。

9.曹操不相信鬼神,在擔任濟南相期間搗毀城陽景王劉章祠,並且認為墳墓也終將被人盜掘,所以極力提倡喪葬從簡,一改漢代奢華之風。曹操曾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專門盜墓掘墳以賺取軍費,行事風格非常乾脆實際。然而此舉乃失德之行,連袁紹的幕僚陳琳起草討曹之「檄文」中亦把曹操公然發掘漢梁孝王墓列為其罪行之一。

10.曹操喜歡吃魚,在他的《四時食制》中提及不少魚類。在一場宴會中也說過「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

身世爭議

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宦官曹騰收養,其本來身份一直存在爭議。《三國志》作者陳壽記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劉宋裴松之《三國志注》中引用的《曹瞞傳》和郭頒《世語》則記載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

對於曹嵩出自夏侯氏的記載,何焯提出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夏侯淵的兒子夏侯衡也娶了曹家的女子,所以這種說法是敵對方東吳的傳聞,不可採信。而潘眉、林國贊、姚范和趙一清則認為陳壽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放在同一個列傳中,正隱寓夏侯氏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孫,趙一清還指出曹操把女兒嫁給夏侯楙大概是想掩蓋自己的出身,非常地奸詐,何焯據此辯證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子孫完全是顛倒事實。惲敬則認為曹操雖然陰險狡猾,也不應該做出近親通婚之事。曹氏與夏侯氏世代通婚,而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是曹魏開國元勛,他們死後,曹爽與夏侯玄陸續被殺,大權歸於司馬氏,所以陳壽將夏侯氏與曹氏合傳,讓後人看到曹魏興衰的緣由,這是陳壽寫史書定下的史學法規。

洪亮吉猜測陳壽大概是因為當時世傳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孫,所以在評論中特別註明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以表明此說的錯誤,洪亮吉還認為將《曹瞞傳》和《世語》當做信史的人都是不善於讀史書的。劉咸炘認為即便曹嵩是夏侯氏的子孫,他的後裔也未必不能與夏侯氏通婚,因為兩家已經是不同族了,陳矯就是如此。如果曹嵩為夏侯氏的子孫不是醜事,沒必要避諱,曹嵩是宦官養子人所共知,曹氏家族也沒對此事避諱,不避諱養子而避諱出自夏侯氏是不近人情的,所以此說不足信。劉咸炘認為惲敬所給出的曹氏、夏侯氏合傳的解釋合理,陳壽評論中曹氏合夏侯氏世代通婚就是他這樣立傳的理由,洪亮吉所說陳壽意在辨明流言的是非反而曲解了陳壽的意思。李景星認為「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是陳壽揭露曹操家世的醜聞。

吳金華總結各家觀點,指出陳壽「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是一種曲筆,他還提出曹嵩為夏侯氏的三個證據: 

1.《三國志注·吳主傳》中引《魏略》記載了孫權寫給浩周的書信,當中有「今子當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為可上連綴宗室若夏侯氏」,此時孫權向曹魏稱臣,魏臣浩周以為孫權之子可以如同夏侯氏一樣和曹魏宗室連結在一起,這已證明曹嵩出自夏侯氏並非敵對方的傳聞。

2.《三國志·文帝紀》記載夏侯惇去世的時候,裴松之引用《魏書》「王素服幸鄴東城門發哀」,又引孫盛的評價「在禮,天子哭同姓於宗廟門之外。哭於城門,失其所也。」孫盛是東晉時人,以「良史」著稱,他的這項評價以曹丕和夏侯惇為同姓,證明曹嵩出自夏侯氏這一點在孫盛時代仍為人所共知。

3.1974年至1979年安徽亳縣城南出土了曹氏墓磚,刻辭有「夏侯右」。

對於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之事,周壽昌指出陳矯原為劉氏子孫,後成為舅舅家養子改姓陳,又娶了劉頌的女兒,劉頌與陳矯是近親,曹操因愛惜陳矯的才華,為他周全,特別下令禁止誹謗此事。周壽昌認為曹操禁止人們議論同姓通婚,也是為自己的私事提供方便。吳金華也提出曹魏時期同姓通婚毫不奇怪,甚至有同母兄妹結為夫婦的情況,如《三國志注·曹爽傳》引《魏末傳》記載曹操義子何晏就娶了同母妹妹金鄉公主。吳金華指出只要知道這一點,就會對曹嵩出自夏侯氏沒有任何疑問。此後朱子彥和韓昇仍舊以《曹瞞傳》和《世語》不可信,夏侯楙、夏侯衡、夏侯尚娶曹氏女來論證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後裔。

*

身後墓地 曹操高陵

2009年在河南安陽出土被認為是曹操墓的遺蹟。出土的骨骼身高只有1.55米左右,符合史書中形容曹操身材短小的描述。復旦大學研究者隨即對於曹操宗譜展開研究,同時科研人員對出土遺骨進行DNA復原。 

藉由對現代曹姓人群進行DNA分析,同時配合史籍、方志、家譜等歷史資料多重印證,進而找出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後代。曹操Y染色體類型為O2-m268。漢代丞相曹參的家族基因O3-002611+,與曹操的家族基因沒有關係,從而證明曹操是曹參後人的說法可能是偽造。對有關曹姓是曹操後代避禍改姓而來以及曹操是從夏侯氏抱養的說法,經過基因驗證都不可信。然而,他們也沒有很可靠的夏侯氏基因資料來提供依據。遼寧東港大孤山、鐵嶺腰堡兩支曹姓的Y染色體根據測得結果推測屬曹操後裔。 

復旦大學經過研究發現,持有家譜及一定歷史可信性自稱是曹操後人的家族中存在一種極為罕見的染色體類型,而對比曹鼎的古DNA測試,發現與其相符。證明曹操來自家族內部過繼,而非曹參及夏侯氏的後人。2016至2017年度考古出現重大發現,曹操墓室內發現3具遺骸,其中60歲左右男性遺骸較完整,專家鑑定後確定為曹操。

*

家庭成員 

祖父輩

曹騰(100年-159年),東漢宦官,為小黃門,遷至中常侍。桓帝即位,曹騰封費亭侯,遷大長秋,加位特進。曹操的父親曹嵩是他的養子。

曹褒,潁川太守,曹仁祖父。

父輩

曹嵩(?-193年),曹操的父親,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出錢一億萬買官至太尉。曹操起兵後,避世於徐州,後來因曹操曾數擊陶謙,陶謙使輕騎殺曹嵩、曹德於郡界。也有說法認為他們是被陶謙手下張闓貪財殺害。曹丕稱帝後,追尊曹嵩為太皇帝。

曹熾,侍中、長水校尉。曹褒之子,曹仁、曹純之父。

曹鼎,尚書令、河間相、吳郡太守。曹洪伯父,曹休祖父。

*

曹德(?-193年),太尉曹嵩之子。曹操之弟。曹操起兵後,避世於徐州,曹操曾數擊陶謙,陶謙使輕騎殺曹嵩、曹德於郡界。 海陽哀侯,曹操弟,名不詳。其女嫁夏侯淵之子夏侯衡。

曹彬,曹操弟。是曹操之子曹均的養父。

曹操弟,名不詳,其子曹安民。

曹操弟,名不詳,其女嫁孫堅之子孫匡。

*

堂兄弟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初為奮武將軍司馬,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2500戶。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死後諡為忠侯,其七子二孫皆為關內侯。青龍元年(233年)入太祖廟庭,配享祭祀。其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

夏侯淵(?-219年):字妙才,惇之族弟,其妻為為曹操原配夫人丁氏之妹,有記載的活動期間為189年-219年。初為別部司馬、騎都尉。建安廿一年(216年)封邑800戶。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建安廿四年(219年)死於與劉備、黃忠的爭奪漢中的戰役,死後諡為愍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廟庭,享祭祀。其子夏侯衡娶曹操弟海陽哀侯之女。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太祖從弟,祖父曹褒曾任穎川太守,父親曹熾曾任侍中、長水校尉。初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權。建安廿五年(220年)封邑3500戶,封陳侯。文帝年間官至大將軍。死後諡為忠侯。青龍元年(233年)入太祖廟庭,配享祭祀。

曹純(170-210年):字子和,曹仁之弟,初為議郎,後統領虎豹騎。約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300戶,封高陵亭侯,死後諡為威侯。

曹洪(?-232年):字子廉,太祖從弟,伯父曹鼎曾為尚書令。初為鷹揚校尉。黃初年間,封邑2100戶。官至驃騎將軍,封樂城侯。死後諡為恭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廟庭,享祭祀。

*

妻妾

曹操正妻及側室,據《魏志·后妃傳》及《武文世王公傳》,可考者有15位: 

丁夫人,曹操的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與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武宣皇后,即卞氏,丁夫人被廢後才扶正,生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

劉夫人,曹操之妾,早年病亡,生有曹昂、曹鑠兩子,女兒清河公主。

環夫人,曹操之妾,生有三個兒子曹沖、曹據、曹宇。

杜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秦宜祿生有兒子秦朗。和曹操生有兒子曹林、曹袞,女兒金鄉公主。

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玹、曹峻二子。

尹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何咸生有兒子何晏,和曹操生有曹矩一子。

王昭儀,曹操之妾,曹幹生母早卒,曹操命其撫養。

孫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

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

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

劉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

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

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茂一子。

陳妾,曹操之妾,生有曹幹一子。

張濟妻,張繡族叔之妻,曹操納為妾室後,引張繡所恨。

其他 

來鶯兒,野史記載,東漢雒陽之名妓,後愛上曹操的侍衛王圖。

*

兒子

據《魏志·文帝紀》、《任城陳蕭王傳》、《武文世王公傳》,曹操的兒子有25位,總體次序不可考,僅知同一母下的排序: 

曹昂(? - 197年),劉夫人長子,曹操庶長子,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長大,年輕時曾舉孝廉。因張繡反叛而死於戰亂之中。被二弟曹丕追尊為豐悼公,後又追加尊為追悼王。

曹丕(187年 - 226年),卞皇后長子,220年稱帝為魏文帝。

曹彰(189年 - 223年),卞皇后次子,綽號「黃鬚兒」,為一勇將,曾經大破代郡烏桓,223年封任城王。

曹植(192年 - 232年),卞皇后三子,擅長文學,曾作《洛神賦》。雖然得到曹操寵愛,但是與其兄曹丕爭位失敗,從此在政治上無從施展抱負,223年封雍丘王,232年封陳王。

曹熊(? - ?),卞皇后四子,早薨。

曹鑠(? - ?),劉夫人次子,早薨。侄魏明帝曹叡後追封其為殤王。有子曹潛及孫曹偃,曹偃死後絕子嗣。

曹沖(196年 - 208年),環夫人長子,為著名神童,13歲時便夭折而亡。

曹據(? - ?),環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彭城王。

曹宇(? - 278年),環夫人三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燕王,魏元帝曹奐之父。

曹林(? - 256年),杜夫人長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沛王。

曹袞(? - 235年),杜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中山王。臨終病重時魏明帝曹叡對其愛護備至,死後又獲厚葬。

曹玹(? - ?),秦夫人長子,建安十六年(211年)封為西鄉侯。

曹峻(? - 259年),秦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陳留王。

曹矩(? - ?),尹夫人獨子,早薨。

曹幹(214年 - 261年),生母陳氏去世,由王夫人撫養,太和六年(232年)封為趙王。

曹上(? - ?),孫姬長子,早薨。

曹彪(195年 - 251年),孫姬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楚王。嘉平三年(251年)與太尉王凌謀反事洩,被賜死。

曹勤(? - ?),孫姬三子,早薨。

曹乘(? - ?),李姬長子,早薨。

曹整(? - 218年),李姬次子,建安廿二年(217年)封為郿侯。

曹京(? - ?),李姬三子,早薨。

曹均(? - 219年),周姬獨子,建安廿二年(217年)封為樊侯。

曹棘(? - ?),劉姬獨子,早薨。

曹徽(? - 241年),宋姬獨子,太和六年(232年)封為東平王。

曹茂(? - ?),趙姬獨子,與曹操及曹丕不和,太和六年(232年)封為曲陽王。

女兒

曹操的女兒,可考証者6位,及其相關史書: 

曹憲(? - ?),漢獻帝貴人。(《後漢書·皇后紀下》)

曹節(? - 260年),漢獻帝皇后。(《後漢書·皇后紀下》、《後漢書·孝獻帝紀》) 曹華(? - ?),漢獻帝貴人。(《後漢書·皇后紀下》)

安陽公主(? - ?),名不詳,為荀惲之妻。(《魏志·荀彧傳》)。她的兒子荀霬娶晉武帝姑母南陽公主。

金鄉公主(? - ?),名不詳,尹夫人或杜夫人之女,何晏之妻。(《魏志·曹真傳》引《魏末傳》)

清河公主(? - ?),名不詳,夏侯楙之妻。(《魏志·夏侯惇傳》引《魏略》)

另《昭明文選》陸機《吊魏武文》李善注引《魏略》曰:太祖杜夫人生沛王豹及高城公主。未知高城公主與金鄉公主是否一人。 

*

侄輩

曹安民,曹操之侄,因為張繡反叛而死於戰亂之中。

曹休(?-228年):字文烈,太祖族子,其祖父曾為吳郡太守。十餘歲時,父死,獨與一家僕攜母親渡江至吳。曹操起兵,變更姓名,輾轉荊州,以投奔曹操。初為虎豹騎宿衛。黃初七年(226年)封邑2500戶。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死後諡為壯候。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廟庭,享祭祀。

曹氏,曹操弟海陽哀侯(名不詳)女,嫁夏侯衡。

曹氏,曹操侄女,嫁孫匡。

養子

曹操的養子,可考証者3位: 

曹真(?-231年):字子丹,太祖養子,其父曹邵為曹操招兵被人所殺。《魏略》中說其本姓秦,其父為掩護曹操,為追兵所殺,曹操收養真,改其姓為曹。初講虎豹騎。太和三年(229年)封邑2900戶。官至大司馬,封邵陵侯。死後諡號為元侯。子曹爽

秦朗(?-?),曹操養子,曹叡的近臣。生父秦宜祿為張飛所殺。母為曹操之妾杜夫人。

何晏(?-249年),大將軍何進孫,曹操的養子、女婿,三國時期玄學家。父何咸早亡,母為曹操之妾尹夫人。

後裔

曹霸:高貴鄉公曹髦後人,唐玄宗時期畫家,能文善畫,官至左武衛將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觀曹將軍畫馬圖》二詩,表達對其畫藝的贊嘆。

曹雪芹:清朝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小說中出類拔萃的長篇巨著。此作塑造了眾多形象鮮明且生動的人物,其中曹操是《三國演義》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他的性格既豐富又矛盾。他既是智謀機警,志大才高的英雄;同時又是一奸詐狡猾,嗜血殘忍之奸雄。曹操因而被評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羅貫中對曹操這一矛盾形象的雕塑非常深刻,擺脫了早期小説中人物形象性格單一化、平面化的缺陷。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奸絕」。

電影

影視作品 飾演演員
神通術與小霸王》(1983年) 白彪
華佗與曹操》(1983年) 王洪生
關公》(1992年) 胡慶士
諸葛孔明》(1996年) 柯俊雄
一代梟雄曹操》(1999年)
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年) 劉松仁
赤壁》(2008年) 張豐毅
赤壁:決戰天下》(2009年)
越光寶盒》(2010年) 郭德綱
關雲長》(2011年) 姜文
鍾繇》(2011年) 吳廣林
銅雀臺》(2012年) 周潤發

電視劇

影視作品 飾演演員
洛神》(1975年) 陳有后
三國春秋》(1976年) 梁天
諸葛亮》(1985年) 王偉
諸葛亮》(1985年)
三國演義》(1994年) 鮑國安
東方小故事之望梅止渴》(1994年) 李國梁
楊麗花歌仔戲洛神》(1994年) 黃龍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1996年) 龍隆
曹操》(1999年) 姚櫓
醫神華佗》(2000年) 黃日華
呂布與貂蟬》(2001年) 邵峰聶遠
洛神》(2002年) 劉丹
曹操與蔡文姬》(2002年) 濮存昕
武聖關公》(2004年) 黑子
終極三國》(2009年) 陳乃榮
三國》(2010年) 陳建斌
回到三國》(2012年) 羅樂林
新洛神》(2013年) 李進榮
曹操》(2014年) 王瀚(少年)、趙立新
半為蒼生半美人》(2015年) 王建新
武神趙子龍》(2016年) 張鷹
終極三國》(2017年) 楚喬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年) 于和偉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2017年) 李俊豪
三國機密》(2018年) 謝君豪

曹操是複雜的人,是富有爭議的人物,集多種面貌於一身,評價兩極,性格多樣,以他為主角的傳記、文學作品很多,以致到如今近兩千年來蓋棺還不一定能論定。 

說曹操,曹操就到,但到的是哪個曹操? 

是文采翩翩、才華揚溢的曹操?還是金戈鐵馬、衝鋒陷陣的曹操?是雍容大度、豪氣沖天的曹操,還是陰刻殘酷、殺人不眨眼的曹操?是工於心計、深藏不露的曹操,還是浪漫多情、個性率直的曹操? 

看待曹操像瞎子摸象,以為大象長得像自己摸到的那一塊。 

很難用好人或壞人,黑或白的二分法來評斷一個人,何況曹操這種多面向的人。曹操的評價難定,有人把他當聖人捧上了天,有人視他為小人踩踏於地。怎麼會這樣呢? 

曹操出身於官宦之家,又出身於宦官之家。他的祖父曹騰是個宦官。雖是宦官,但官可大了,他做到中常侍、大長秋——這已是宦官的最高職位了。此外還封了侯。宦官居然封侯,權勢之大、地位之尊,由此可見。 

說曹操是曹騰的孫子,但等等,宦官怎麼會有後代呢?這就是曹騰厲害的地方。 

東漢後期一百多年,皇帝大都短命,最長壽的漢靈帝,不過三十六歲。因此繼位的皇帝多半年紀很小。娃娃皇帝無力施政,大權落於外戚,也就是母后的娘家親戚身上。皇帝長大,要拿回權力,外戚不還,皇帝就和最親近的宦官結合,扳倒外戚。宦官得勢後,反過來耀武揚威,尾大不掉,直到皇帝又英年早逝,新的小皇帝登基,外戚再起,與宦官爭鬥,如是惡性循環。

曹騰便是幫漢桓帝擊倒外戚的有功人士,皇帝感謝他,為他開後門,讓他可合法收養養子,這養子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曹嵩官至太尉,雖然這是巨資買來的官。 

因此曹操生在優渥的家境裡,且熟悉官場,政治種子從小就已萌芽。但曹操又是宦官之後,不太光采。 

成長於這樣的家庭,曹操有良好的受教育機會,奠定學識基礎,另一方面對於人情世故頗有體會,而能權變機靈,注重現實。 

少年曹操入京讀書,受的是儒家正統敎育,但宦官和士大夫誓不兩立,前有兩次黨錮之禍,儒家士大夫遭到大整肅,曹操身為宦官的孫子,在學校想必挨到不少不友善的眼光,感覺並不好受。但曹操並未站在當權的宦官那邊,甚至於曾經向天借膽,行刺當紅的宦官張讓——就是讓靈帝喊出「張常侍是我公(張讓是我爸)」,地位等同於太上皇的張讓。曹操年少輕狂,仗著一身武藝,某夜持手戟潛入張讓宅中,不料被察覺,於是揮舞手戟,退回庭院,翻牆逃走。 

這事記載於《異同雜語》(《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有點爭議的是,從原文「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看來,並未明確點明曹操是為行刺而潛入張讓住宅。舞動的手戟未必是他隨身攜帶用來刺殺的武器。但不論如何,曹操少年時期即養成大膽叛逆的習性。勇敢不畏的個性。 

曹操的勇於行動,多年後在反董卓行動中更充分顯現出來。  董卓領兵入京,控制朝廷,成為公敵。反董卓聯盟成立。聯軍舉行同盟會議,史書正式記載的與會者有袁術、袁紹等十餘人,曹操也參加了,但不在名單內,可見曹操當時多麼不成氣候,他只是陳留郡太守張邈的部屬。但真正肯戰能打的,就是曹操。 

反董聯盟各軍頭坐擁重兵,各懷鬼胎,誰也不敢出兵打仗,只知打屁喝酒,彷彿在開歡樂聯誼會。曹操血氣方剛,看不過去,自告奮勇出擊,但因兵力薄弱,鎩羽而歸,曹操還被流箭射中,差點喪命。他這種不畏強敵的膽識,正是日後爭霸的本錢。 

在反董卓一事之中,有家世有聲望的袁紹卻像紙老虎一般,這些弱點在曹操眼裡暴露無遺。十年後,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決,曹操迎戰實力強大多倍的袁紹,展現出來的戰鬥力,意志力,分析力,決斷力,令人刮目相看。反過來,身家背景很好的袁紹,相對之下,性情遲頓而多疑,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而這些缺點,曹操及其謀臣看得一清二楚,簡單講就是袁紹被曹操陣營看破手腳。果然在官渡之戰,袁紹一次又一次,剛愎自用,用錯了人,用錯了策略。 

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但其實最怕的是,豬一樣的領導者,把神一樣的隊友當成豬,把豬一樣的隊友當成神,袁紹就是。他的麾下人才濟濟,沮授、田豐、張郃、許攸講的話,他都不聽,偏聽郭圖這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者的爛意見。 

其中對袁紹殺傷力最大的是許攸的出走。 

官渡之戰,曹操逆轉勝,糧食是關鍵。在官渡對峙數月之後,曹操糧盡援絕,兵乏馬困。許攸建議袁紹轉移戰場,直撲曹操的大本營許都,袁紹不理。此時許攸家族有人違法被捕,許攸一怒,投奔曹操。 

許攸向曹操獻策:袁紹上萬輛輜重車在烏巢,戒備鬆懈,若襲擊,焚毀他們的輜重和物資,袁紹不戰自敗。 

一連串的失誤,袁紹慘敗。事後曹操從袁紹那邊搜出一堆降書,好多部將測風向,有叛意,但他看也不看,全燒了。或許多少有策略的考量,但若無寬容大度,也做不到。 

曹操就是這樣矛盾性格的統合體,亦黑亦白,亦正亦邪。他性忌,殘忍,嗜殺,彷彿別人的命不是命。他徐州屠城,殺男女數十萬人;官渡之戰後,活埋降兵數萬人。他殺皇后,殺臣子,殺神醫,呂宅滅門血案殺一家八口。有時候卻又寬容大度,原諒背叛者。 

曹操最迷人的是,政治軍事成就之外,藝術家的靈魂。他是文學家,所寫的四言詩被譽為《詩經》以後四言詩的另一高峰。他多才多藝,圍棋、書法、音樂,無不精通。 

曹操是謎樣的人物,史家透過各個角度,敘述,詮釋,希望還曹操一個本來面目,但曹操的深藏心思、曲折心事,有多少人能看得清、看得懂?恐怕也是個謎。

三國題材歷久不衰,不管是小說、電玩、電視劇或電影各領域,情節自然精采,人物刻畫傳神,其中最夯的群雄人物不外乎劉備與曹操了。劉備在三國演義的渲染之下,仁慈為懷、悲天憫人的良善形象自然吸引許多人的關愛;但被形塑成亂世之奸雄、奸詐狡猾、動輒屠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真的就是狼子野心、手段陰狠的梟雄嗎?

曹丕攻入袁紹(一說是袁尚)的房子時,看見袁紹的妻子及甄氏,當時甄氏很害怕,把頭埋在婆婆的懷裡,袁紹的妻子劉氏自責的拍打自己的雙手。曹丕說:「劉夫人何必這樣呢?讓你的媳婦抬起頭來吧!」劉氏遂捧起甄氏的臉。曹丕一看,乖乖隆的咚,驚嘆:「我的女神!」立馬決定娶她當老婆。 

曹操知道兒子捷足先登後, 不好意思跟兒子搶老婆 ,只好為曹丕迎娶甄氏(這是一場姊弟戀,是年甄氏二十四歲,曹丕十九歲)。《魏晉世語》的記述跟裴松之所記,有符合、也有出入,但多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劉氏對甄氏說:「不會死啦!」 

《世說新語‧惑溺篇》則記載:「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將已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大意是說:曹操攻下鄴城後,就迫不急待命人把甄氏找到。左右卻告訴他,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已先一步找到甄氏了。曹操相當懊惱的說:「這次攻打袁軍,正是為了要得到這個小心肝呀!」曹操這種風格,跟他後來想透過赤壁之戰奪取大喬、小喬的作法,是一致的。 

曹操後來對這位兒媳婦,感情是複雜的。《三國志‧魏書劉楨傳》記載:「其後太子嘗請諸文學,酒酣坐歡,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眾人咸伏;而楨獨平視。太祖聞之,乃收楨,減死輸作。」 這個故事就是成語「劉楨平視」的由來。大意是說:曹丕有一次宴請一票文學家,酒酣耳熱之際,曹丕請夫人甄氏出來跟大家打招呼。所有賓客都拜倒,不敢直視,唯有 「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 斗膽直直的看著甄氏。怪怪的,曹丕沒有覺得怎樣,曹操反而生氣了,把劉楨抓去坐牢兼罰勞役。 

曹操、曹丕父子迷戀同一女子,已經有點扯。更扯的是,據說捲入這場爭奪甄氏戰爭的,還有曹操的另一個兒子── 七步成詩的曹植 !父子三人迷戀一位曾是別人老婆的人妻,這種故事簡直比瓊瑤小說還精采!

站在正史的角度一窺曹操,看他如何背負宦官後代的陰霾,在東漢末年朝野混亂的格局中脫穎而出;是怎樣的人格魅力和手段作為,讓許多原本瞧不起他出身的世家大族和頂尖人才們爭相為他效命;又如何能在千年後,仍保持如此高人氣的秘密。

爱江山更爱美人》任贤齐、刘宇宁— 好一首侠骨柔情!柔情版的大家喜欢吗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UruvzDLK8

       《愛江山更愛美人》任賢齊、劉宇寧— 好一首俠骨柔情!

道不盡紅塵奢戀,訴不完人間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緣流著相同的血,喝著相同的水,這條路漫漫又長遠

紅花當然配綠葉,這一輩子誰來陪,渺渺茫茫來又回往日情景再浮現,藕雖斷了絲還連,輕嘆世間事多變遷

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好漢寧願孤單好兒郎,渾身是膽,壯志豪情四海遠名揚

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東邊兒我的美人西邊兒黃河流,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

紅花當然配綠葉,這一輩子誰來陪渺渺茫茫來又回,往日情景再浮現,藕雖斷了絲還連輕嘆世間事多變遷

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好漢寧願孤單,好兒郎,渾身是膽壯志豪情四海遠名揚

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東邊兒我的美人,西邊兒黃河流,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

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東邊兒我的美人,西邊兒黃河流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