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21:10:19幻羽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 止 觀 論

*

                                                                                  奢摩他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

修習止觀之勝利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

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缽舍那品妙觀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

如《解深密經》云:「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此上是引有止觀名者所有勝利,餘未說止觀名者,凡說靜慮般若勝利,其義同故,應知皆是止觀勝利。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譬如一樹,雖有無邊枝葉花果,然總攝彼一切扼要厥為根本。如是經說大小乘無邊三摩地,然總攝一切之宗要厥為止觀。

如《解深密經》云:「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

如《修次下編》云:「世尊雖說諸菩薩眾無量無數等持差別,然止觀二品,能遍一切勝三摩地,當說止觀雙運轉道。」

《修次中編》亦云:「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

止觀自性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

 二毗缽舍那自性,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舍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毗缽舍那。」

此經宣說毗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傳說支那堪布見已謗云:「此是經否不得而知。」用足毀踏。因彼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乃為修習甚深法義,不順此經故用足毀,現見多有隨此派者。

聖無著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遍尋思。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非執諦實,是明了境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皆有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

《寶雲經》說,義同深密。如云:「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毗缽舍那者,謂正觀察。」慈尊於《莊嚴經論》云:「應知諸法名,總集為止道,應知妙觀道,思擇諸法義。」又云:「正住為所依,心安住於心,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依定住心說名為止,善擇法慧說名為觀。

前經密意作是解已,令更不能別解經義。《菩薩地》云︰「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由奢摩他燻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缽舍那。」

此與前說極相隨順。此文雙解經意及慈尊意,故於前文所明止觀應生定解。《修次中編》亦云:「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即由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毗缽舍那。」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毗缽舍那。

《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名為觀。此不應理,以與佛經及慈尊、無著之論,並《修次第》等諸廣抉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揀擇慧名毗缽舍那皆相違故。又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力者,是因三摩地有無沉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沉,凡離沉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

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若執心令無分別,現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風生堪能,身心法爾能生喜樂,故生喜樂亦不相違。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令心明了。

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諸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

止觀理須雙修

第四理須雙修。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然燈燭,若燈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如是為觀甚深義故,亦須定解真義無倒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實。若僅具有心不散亂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分別風之所動搖,亦定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須止觀二品。

如《修次中編》云︰「惟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當雙修。《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安住所緣,是修止跡。證無我義,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王,是修觀跡。故於此二應知差別。」

又於未奢摩他前,雖以觀慧觀無我義,心極動搖如風中燭,無我影像且不明顯。若成止後而善觀察,則已滅除極動過失,方能明了無我影像。故毗缽舍那不散動心,是從無分別奢摩他生,通達實義非從止生。譬如燈能照色,是從前念燈火而生,非從遮風帳幔等起。燈固不動,則從幔生。若心無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觀能證真實。

故《正攝法經》密意說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

《修次初編》云:「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故世尊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

又成就奢摩他已,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觀慧時,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修眾善皆有大力,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

如《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

如是成就無分別定,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如欲而住。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須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通利溝引諸流水。故成止後,更須修集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無邊眾善,滅無邊失。

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不能增長廣大善行。如是若舍行品觀品妙觀察慧,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又於無我義,若無觀慧引生恆常猛利定解,緣如所有性毗缽舍那,唯久修習正奢摩他,僅能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

故非唯修止,亦定應修觀。如《修次中編》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

《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斷諸隨眠。」

《三摩地王經》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外道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

《菩薩藏經》亦云:「若未聞此菩薩法門,亦未聽聞聖調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足,為憍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不能解脫諸大苦蘊。」

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從他聽聞解脫老死,故欲斷諸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

《寶積經》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智淨戒圓滿。」

《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 

次第決定 

第五次第決定。如《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觀。若作是念,《修次初編》云:「此二所緣無定。」此說止緣無有決定。

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同時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

答:此說觀前先修止者,非說引生正見通達無我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又此正見內生強力之感覺,亦不須以止為先。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此亦能生強力感覺,無所違故。若相違者,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強力之感覺,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

若爾,觀前修止為何耶?如《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最極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毗缽舍那相應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故先未得止者,僅以觀慧而修思擇,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故觀須止因,下當廣說。故若非僅由住一境,即以觀慧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毗缽舍那。

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不能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無修觀之法,更須修觀。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勝觀決定次第。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則先修止次乃修觀,全無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應理。

《解深密經》說,要依奢摩他乃修毗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

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毗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編》、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修奢摩他已,後修勝觀。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毗缽舍那者,違諸大轍所造論典,非諸智者可憑信處。

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新生之時應如是修。若先已生,則無決定次第,亦可先修毗缽舍那,次修奢摩他。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復是說證四諦已,次依止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

《本地分》云:「又已如實善知從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靜慮等,於此無間住心,更不擇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又為便於立言說故,於九住心通說為止,思擇等四通說名觀。然真實止觀如下所說,要生輕安乃可安立。

修止資糧 

諸瑜伽師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

一、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一)易於獲得,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二)處所賢善,謂無猛獸等凶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三)地土賢善,謂非引生疾病之地。(四)伴友賢善,謂具良友戒見相同。(五)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

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

二、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

三、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

四、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相等。

五、清淨尸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速生追悔,如法悔除。

六、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

由是修習,能斷貪等諸惡尋思。此如《修次中編》之意,於《聲聞地》應當廣知。

如是六法能攝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長因緣宗要。尤以清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

善知識敦巴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言資糧者,即前六法。

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修次初編》云:「若能不著利等諸欲,善住尸羅,性忍眾苦,勤發精進,速能引發正奢摩他。故《解深密經》等,亦說施等為後後因。」

《道炬論》云:「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經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故真欲修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糧資,極為主要。

依止資糧修奢摩他

身何威儀而修

如《修次‧中編、下編》所說,於安樂具身具八法。足者,謂全跏趺,如毗盧遮那佛坐,或半跏趺。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垂注鼻端。身者,謂非過後仰莫太前屈,端身內念。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齒與唇者,隨自然住。

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聲聞地》說於佛所許,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結跏趺坐,有五因緣:

一、善斂其身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

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

三、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

四、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

五、由此威儀,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

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昏沉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尤於調息如說善修。

正釋修習之次第 

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修奢摩他。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更於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

德稱大師《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攝九住心及斷六過八對治行,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宗三編《修次》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

此語是於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又總三乘修道次第,無著菩薩於五分中極廣抉擇,故彼為最廣開示修行之論,然於一處廣說之事,餘則從略。止觀二法,《攝抉擇》說於《聲聞地》應當了知,故《聲聞地》最為廣者。慈尊則於《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

又除緣佛像、空點、種子形等所緣不同外,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將自心垢責為論過,謂彼唯能開闢外解,妄執開示心要義理別有教授。於彼所說修定次第,正修定時,竟為何似,全無疑惑。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於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

正釋修習之次第

繫心所緣先如何修

若不能滅不樂修定,樂定障品所有懈怠,初即於定不令趣入,縱一獲得亦不能相續,速當退失,故滅懈怠為初切要。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廣,晝夜行善能無疲厭,懈怠盡除。然生輕安,須於能生輕安之因妙三摩地,恆發精進。然生精進,須於正定具足恆常猛利希欲。欲樂之因,須由觀見正定功德,生堅信心。故應先思正定功德,數修信心。此等次第,修者觀之極顯決定,故應認為最勝宗要。

《辨中邊論》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謂欲勤所依故,能依謂勤或名精進;欲因謂信深忍功德,勤果謂輕安。此中所修正定功德,謂由獲得奢摩他已,現法樂住,身心喜樂;及由獲得身心輕安,於善所緣心如欲轉。又由息滅於顛倒境散亂無主,則諸惡行皆不得生,隨所修善皆有強力。又止為依,能引神通變化等德。尤由依止,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毗缽舍那,速疾能斷生死根本。若能思惟此諸功德,則於修定增長勇悍;生勇悍故,恆樂修定,極易獲得勝三摩地,得已不失能數修習。

住所緣時應如何修

正明所緣

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謂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周遍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就能緣心立二影像,初是毗缽舍那所緣,二是奢摩他所緣。言影像者,謂非實所緣自相,唯是內心所現彼相。由緣彼相正思擇時,有思擇分別故,名有分別影像。若心緣彼不思擇住,無思擇分別故,名無分別影像。

又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謂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惑所緣之影像。就所緣境立事邊際,此有二種,如云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如云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事邊際性。其盡所有性者,謂如於五蘊攝諸有為,於十八界及十二處攝一切法,四諦盡攝所應知事,過此無餘。如所有性者,謂彼所緣實性真如理所成義。就果安立所作成辦,謂於如是所緣影像,由奢摩他、毗缽舍那,作意所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遠離粗重而得轉依。

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界別、阿那波那。緣不淨者,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名內不淨,及青瘀等名外不淨。是於內心所現不淨非可愛相,任持其心。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緣界差別者,謂各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此界任持其心。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

善巧所緣亦有五種,謂善巧蘊、界、處緣起及處非處。蘊謂色等五蘊。蘊善巧者,謂能了知除蘊更無我及我所。界謂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處謂眼等十二處。處善巧者,謂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緣起謂十二有支。緣起善巧者,謂知緣起是無常性、苦性、無我性。處非處者,謂從善業生可愛果是名為處,從不善業生可愛果是名非處。處非處善巧者,即如是知。此即善巧緣起。其中差別,此是了知各別之因。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蘊等所決定相,任持其心一門而轉。

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

《修次中編》說三種所緣。謂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或緣蘊等總攝諸法,或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譬如觀擇而修,能生觀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攝心所緣而不流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如是亦應了知界、處攝一切法,漸攝於彼任持其心。

又,淨行所緣,上品貪行等易除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故是殊勝所緣。善巧所緣,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毗缽舍那,故是極善奢摩他所緣。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遍滿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

又有說於所緣住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此是未解修空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是則應許,凡三摩地皆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

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觀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又說安住無所緣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

次持其心,是則緣於唯心所緣,持心不散。言無所緣,與自心相違。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之所緣,應當善巧。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道炬論》說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

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若貪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補特伽羅,如《聲聞地》引《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若唯癡行,應於緣性緣起,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聲聞地》云:「此中若是貪、瞋癡、慢及尋思行補特伽羅,彼於最初,唯應先修淨行所緣而淨諸行,其後乃能證得住心。又彼所緣各別決定,故於所緣定應勤修。」故於所緣定應勤學,若是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緣隨樂攝心,無須決定。

《聲聞地》云:「等分行者,隨其所樂精勤修習,唯為住心非為淨行。如等分行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貪等五增上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等分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不習不多修習,然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故於彼境無有猛利長時貪等,然貪等五非全不生。薄塵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習等,見過患等故,於眾多美妙上品可愛境等貪等徐起,於中下境全不生起。

又增上貪等,經極長時,等分行者,非極長時;薄塵行者,速證心住。善巧所緣為何補特伽羅之所勤修?如《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愚一切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此五所緣正滅愚癡。淨惑所緣為何補特伽羅安住其心?亦如前經云:「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粗性,諸色靜性;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粗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

此諸所緣,通於毘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非唯奢摩他之所緣。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緣,有是奢摩他生已勝進所緣,故於修止所緣中說。

顯示所緣異門 

三顯示所緣異門。正定所緣攝持心處,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之影像。其名異門,如《聲聞地》云:「即此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方便,亦名三摩地門,亦名作意處,亦名內分別體,亦名光影。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