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22:20:29幻羽

*聯合國:每年約200萬人死於人畜共患病 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次大流行*

(蘇丹加扎里夫州(Gadaref)附近的一處牲口市場) 

*聯合國:每年約200萬人死於人畜共患病  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次大流行* 

                          2020 年7 月6 日 健康及衛生

聯合國今天發布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因遭到忽視的人畜共患病而喪生,除非各國採取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共治的“大健康”模式,否則類似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未來仍會繼續發生。 

新冠病毒不是第一種人畜共患病,也不會是最後一種 這份題為《預防下一場大流行:人畜共患病以及如何阻斷傳播鏈條》的報告表示,人畜共患病,又稱動物傳染病,是指從動物來源傳入人類的疾病。目前已在全球導致超過50萬人死亡的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來源於蝙蝠,但新冠病毒只是一大批日益增多的動物傳染病中最新的一種,其他還包括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徵、西尼羅河熱以及裂谷熱等等,人類活動的壓力加劇了這些疾病從動物向人類自身的傳播。 

報告指出,此類傳染病暴發可導致嚴重疾病、死亡,以及由於牲畜數量減少所引發的產能下降,這對於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數以百萬計的小規模農戶而言是威脅生存的嚴重問題。僅在過去20年間,除新冠病毒以外的其他動物傳染病就已造成10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未來數年內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則可能高達至9萬億美元。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國際家畜研究所共同撰寫的報告列出了致使人畜共患病增多的七大原因,包括對動物蛋白的需求增加;集約農業和不可持續的農業操作增多;對野生物種的使用和利用加劇;城市化、土地用途改變以及冶金工業加速對於自然資源的不可持續使用;旅遊和交通;供應鏈改變,以及氣候變化等。 

環境署執行主任安德森表示,“科學結論非常明確,假如我們繼續壓榨野生物種,破壞生態環境,那麼未來世界就將目睹一系列類似疾病不斷從動物傳給人類。正如全球在過去幾個月中所看到的,大流行病對生活和經濟破壞巨大……為了防止此類疾病在未來再次暴發,我們在保護自然環境方面必須更加慎重。” 

人類、動物與環境共同健康

報告表示,迄今為止,大多數應對傳染病的努力都是事後被動反應而非事前主動預防,此外,在疾病早期就宣佈出現疫情的動機仍然較弱,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還有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雖然存在,但卻缺乏所需的資金和落實,都是導致對此類疾病控制不力的主要原因。 

報告認為,人畜共患病涉及環境、農業和醫療三大領域,因此各自為政的政策框架在應對此類疾病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結合公共衛生、獸醫學,以及環境科學的“大健康”模式,將是未來預防和應對此類疾病暴發和流行的最佳手段,並向各國政府提出了十條具體措施建議—— 

1.投資包括“大健康”在內的跨學科預防應對手段;

2.擴大人畜共患病領域的科學探索;

3.將疾病對社會的影響納入疾病損失計算和成本效益分析;

4.提高民眾對人畜共患病的認識;

5.加強對食品系統等人畜共患病相關領域的監督和規範;

6.激勵可持續的土地管理模式,開發保障食品安全和生計的新方法,減少對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7.加強生物安全和控制,找出畜牧業新發疾病的致病因素,鼓勵經實踐證明有效的動物傳染病管理和控製手段;

8.支持可持續的土地和海洋管理,幫助農業與野生物種以可持續的方式共生;

9.加強各國衛生系統的能力建設;

10.將“大健康”模式運用到土地使用和可持續發展規劃、落實及監督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