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18:29:25幻羽

**台灣口罩機發光!被逾20國下訂單,一場疫情改變台灣小廠命運**

全球口罩機需求爆發,權和董事長蕭鴻彬(中)認為,台灣不只贏在品質,不會像中國同 

  **台灣口罩機發光!被逾20國下訂單,一場疫情改變台灣小廠命運**

        商業 周刊  2020年4月15日 下午3:11 165  文/林洧楨 

這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企業命運,包含一對等待救援的台灣口罩機師兄弟檔。為了緊急生產更多口罩,台灣組成國家隊,讓34家工具機企業志工進場救援,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們救援的對象──這座臨時工廠的主人,是長宏,台灣內銷口罩機第一大廠。 

台灣,有2大口罩機工廠,一是長宏,一是權和。長宏專精做台灣內銷口罩機,市占率7成,權和則是3M高階口罩產線最主要的口罩機供應商。

長年被中國低價搶單

它們年營收僅億元,獲利低 

他們是師出同一家土城口罩機廠的師兄弟,在1999年後先後創業,2009年,H1N1疫情爆發,1年內爆出多達50家的中國新業者進場,用台灣售價的一半低價搶單,這一衝擊,讓台灣原本還有2位數的口罩機廠,衰退到只剩這對師兄弟,其餘大多轉型,不再視口罩機為主業,中國也取代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機製造國。 

原本,2家公司產能每月只有6台機器,但這次疫情,經濟部下單要2家公司生產大量口罩機,在眾人救援下,它們從月產能6台,成長到40天拚出92台,增幅達10多倍,讓台灣口罩日產能衝上1600萬片,成為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口罩生產國。 

現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原本以為這個老工廠將恢復平靜,但它們仍在高速轉動,因為從台灣鞋業大廠──寶成,到美國3M與福特汽車,甚至加拿大駐台辦事處,全球20多國,全都找上門找它們救援。 

有意思的是,論工業製造能耐,美、日、德等大國實力更勝台灣一籌;論產能資源,中國近期暴增逾2千條口罩機新產線,台灣這2家年營收僅約1億元的小廠憑什麼全球竄紅?

「當初(口罩)沒那麼大需求,這是突然爆量,就看誰有能力誰就先滿足需求,那就是台灣跟中國。」口罩國家隊總指揮、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賴永祥說。 

新北市鶯歌口罩機大廠權和董事長蕭鴻彬,現在也天天加班趕出貨,還必須在官網上,用紅字提醒顧客「請確保您具有熔噴布來源,並具有處理機器的技術」,來舒緩應接不暇的洽詢電話量。 

原來,口罩機需求本來就有隨疫情暴起暴落的特性,由於結構簡單,進入門檻低,早在20年前,澳洲因亞洲生產成本便宜一半而退出市場,日、韓兩大亞洲強國雖仍有生產,但主要是應急用,並非主打。眾人退出下,台灣,就變成全球口罩機最主要的生產國。  接3M高階訂單打穩利基 用雙倍出貨時間,磨高標準  這對師兄弟是如何在這個看似無獲利的市場,生存至今? 

呂清林、蕭鴻彬當年開始創業,就先後成為3M的設備供應商。但跟3M做生意真難!兩人回憶,以前,大家覺得做口罩只是3塊布用超音波焊接起來就好,但是幫3M做產品,尤其是高階的N95口罩,處處講究。 

例如,空氣從外經過口罩到進入呼吸道的壓差,必須低到150帕(Pa);幫它生產的機器設計,只允許一個小洞伸手進去調設備,以避免工人受傷;甚至是口罩警語字體大小與用詞,3M全部都有意見,「別人下單最多2個月就能出貨,它們的訂單沒4個月沒辦法出貨。」蕭鴻彬說。 

3M多如牛毛的要求,阻擋了中國紅色供應鏈進入,卻成了這對師兄弟存活的利基。他們願意耐住性子跟3M磨合,之後,長宏才能獨霸台灣7成口罩機市場,當政府要擴產口罩機時,考量台灣下游口罩廠的使用習慣,因此將最大宗的訂單量下給它。 

至於權和,專攻海外訂單後,還拿下包含美國金百利等國際口罩大廠訂單,連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日前在臉書播放的口罩生產影片中的設備,都是出自它之手。 

多位口罩國家隊成員分析指出,現在是搶救人命緊急時刻,趕製的醫療物資最基本要能用,尤其中國近期賣給各國的口罩,竟還被發現殘留蒼蠅屍體,品質大打折扣之外,包含熔噴布單月價格暴漲逾13倍、口罩機一台賣價漲逾3倍,各種炒作醫療物資的行徑,更讓各國政府是望而卻步,讓台灣製口罩機更受歡迎。 

這對師兄弟,現在被全世界看到,但他們自己的收穫,還不僅於此。 

呂清林說,過去,客戶若下出超乎他能力的訂單,他就會清楚告訴客戶自己的極限在哪,做不到也沒辦法。 

但這次國家隊無償派志工協助增產,帶他從不知道怎麼達成的「大問號」,到超前達標寫下振奮人心的「驚嘆號」。見證到只要願意找方法、找資源,什麼都可能。現在這是救命的生意,團隊都有一種責任感,使命必達的企業文化正在快速形成。 

現在,呂清林與蕭鴻彬又聘用鄰近機械業的閒置人力協助趕工,希望降低台灣無薪假的人數,從被救援變成救援的人,打破過去封閉的產業習性。 

這對口罩機師兄弟推測,疫情過後,各國對口罩產業的重視度會提高,訂單量仍可能會比過往擴大5成,但這之後,市場競爭者會更多,需求卻終將再次萎縮,因此淘汰賽也會比過去更嚴峻。未來,他們計畫將獲利投入其他更長銷型的不織布產品線,藉此降低未來口罩機訂單萎縮的衝擊。 

不過,他們會更勇敢面對新挑戰,畢竟這場疫情教會了他們:任何事,沒有不可能,只要大家願意一起找方法。